振南明(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19

  这也是内厂复建军情司设立以来第一次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一番军情司的成色。
  至于东厂和锦衣卫还是对内监视为好。同类型情报部门同时执行一项任务很可能会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这与朱慈烺的初衷完全相悖。
  再说南京城内的文武,南直隶的缙绅阶层只是这段时间稍稍安稳了一些,天知道他们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若是没有专门的番子监视,朱慈烺可睡不好觉。
  当然,军队的训练也不能落下。神策军现在已经增编到了五万人,如此多的人数操练起来也是一个大问题。最严峻的问题是军官人手紧缺。即便第一批神策军四营中的佼佼者全部充为军官,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朱慈烺在犹豫要不要调集一批皇明军校的毕业生前往神策军中任职。如张煌言等人已经经过了初步的培训,对军事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还没有任何实战经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兵新将新,组建新军必须经受这一阵痛期。
  最好的办法是调集新军去前线作战,战斗可以使新兵迅速变为老兵,也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
  可惜现在神策军中稍有战力的不过是最早组建的四营,区区八千人实在是杯水车薪。把这些人放到山东战场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朱慈烺在等待机会,若满清真的孤注一掷猛攻山西、关中,便可以调集神策军与秦拱明部、高杰部等一道直取京师。
  是时候和股肱之臣们好好商议一番了,朱慈烺神色一正道:“宣兵部尚书路振飞、礼部左侍郎文安之觐见。”
  ……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出自刘禹锡《乌衣巷》一诗,意在感慨东晋时期繁华无比的乌衣巷已经变得荒凉破败。
  这其中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直到本朝乌衣巷仍然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乌衣巷位于秦淮河南岸,从文德桥往西南走不远便能看到。
  其与南京贡院仅仅隔着一条秦淮河,如此文风鼎盛之地,怎么可能少得了文人雅士。
  在乌衣巷深里一间不起眼的小院中,便住着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侯方域是复社领袖,前户部尚书侯恂之子。
  这位风流倜傥的佳公子今年不过二十六岁,却早已没了五六年前的意气风发,如今常常眉头紧锁,尽显老态。
  神京陷落,其父侯恂被闯军从狱中救出。李自成本想任命其为官,但侯恂坚决不受,最终辗转来到南京。
  本想着新皇即位,父亲能够重新起复,谁曾想几个月过去了,天子完全没有想起这位崇祯朝的重臣,父亲仍然赋闲在家。
  这让侯方域十分焦急,不停的奔走于父亲的门生故旧之间,希望能够找到机会让父亲起复。
  可前不久朝廷刚刚平定了一场预谋叛乱,钱谦益等东林党人牵扯其中,被连根拔起。
  加之史可法致仕,如今东林党元气大伤,能够站出来的大佬少之又少。剩下的多是些虾兵蟹将,即便想要替侯恂运作,也是有心无力。
  难道父亲真的没有机会起复了吗?
  对侯方域来说,他与父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崇祯十一年南都乡试,他因为在策论中讥讽时政而落第。若是父亲起复他还有可能借势而起。若是父亲再无希望,他这辈子怕也就是这样了。
  ……
  ……
第八十五章
侯方域拜会高弘图
  侯方域不甘心。
  凭什么?凭什么因为一篇策论就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他还年轻,他的父亲也是老当益壮,绝不能闲云野鹤般过一辈子。
  通过他的一番努力,终于搭上了工部尚书高弘图的线。
  高弘图虽然不能算是东林党一派,但却是与阉党势不两立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侯方域信奉的不二准则。
  加之自己父亲在崇祯朝与高弘图的私交不错,更让他下定决心拜访这位政坛大佬。
  侯方域对着铜镜整了整衣衫,又往面上敷了些脂粉,这才满意的踱步往外走去。
  过文德桥,沿着秦淮河岸一路而行,至徐府街,绕过中山王府去到承恩寺中拜了一柱香,侯方域心中才稍定了几分。
  他现在是在南城,而高弘图的宅子是在中城大石桥一代,颇有一段距离。
  侯方域思量了一番,还是决定步行前往。
  这并不是因为他坐不起轿子,凭借他复社领袖和江南风流才子的身份,主动给他送钱的红粉知己不计其数。也正是靠着这些银子,他才能买下乌衣巷中的那套小宅子。
  但侯方域不想太过招摇,免得引起小人嫉恨使坏。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侯家现在处于最低谷,有无数人想要看笑话甚至是落井下石。
  侯方域绝不会让这些人如意。
  所幸侯大才子的脚力还算不错,在天色彻底黑下来前抵达了大石桥北的高府。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高弘图如今是工部尚书,虽说不是宰相,也是差不了多少。
  侯方域振了振袍服,阔步朝大门走去,方是敲了两下,便有一个身材浑圆满面油光的门子打开大门。
  侯方域主动将名帖拜上,和声道:“晚生求见高尚书,还请通禀则个。”
  侯方域?
  那门子翻看了一眼名帖,见是著名的风流才子侯方域拜见自家老爷,心头的轻视稍稍淡了几分,清了清嗓子道:“还请侯公子稍等片刻,容某前去通禀一声。”
  侯方域索性闭上眼睛养神,心中默默念着准备好的说辞。
  过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那门子去而复返,轻声唤道:“侯公子,请随某来。”
  侯方域微微颔首,小心翼翼的跨过门槛,跟着那门子一路前行。
  自打父亲下狱问罪后,他是多久没有进过这等高门大院了?
  官场上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现实,人还未走,茶便已经凉了。
  侯方域想起当初为父亲奔走时受到的冷眼,在心中长长叹了一声。
  眼下父亲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至少不再是罪臣,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侯方域跟着门子一路穿庭过院,来到一处月亮门前。
  那门子恭敬道:“侯公子,进了这道门就是后宅了,小的不便前往,侯公子请自便。”
  侯方域轻点了点头,从荷包中掏出了些碎银子递给那门子道:“这是侯某的一点心意,还望笑纳。”
  那门官见到银子立刻喜笑颜开,一把抓了来。
  “公子请便。”
  侯方域再次振了振袍服,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昂首阔胸穿过月亮门。
  一进院子先是一面影壁,绕过之后是一段抄手游廊,沿着走到尽头有一方假山,曲水蜿蜒而过,汇聚到一汪清澈见底的池塘中。
  侯方域沿着石桥走到池塘中心的凉亭中,见一身着墨蓝色深衣的老者在捧卷而读,便断定此人是高弘图了。
  其实他和高弘图有过一面之缘,只不过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侯方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秀才,跟着父亲与一众朝中大佬在一次文集上小聚,瞥见过高弘图一眼。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对高弘图的印象早已模糊。
  但看亭中这人闲适自得的样子,不是高弘图又能是谁?
  侯方域走到近前一揖到底,恭敬礼道:“小侄侯方域拜见世伯。”
  他没有称呼高弘图为高尚书、大司空,而是以世伯相称,就是想要尽可能的套近乎。
  毕竟他是有求于人,若是公事公办的说反而不容易达成所愿。
  不过这样做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万一高弘图不卖他这个面子,直接甩了脸子,侯方域怕是就只能无地自容,仓皇而逃了。
  但侯方域想要赌一次,他要赌高弘图不会羞辱于他。
  “贤侄来了?坐吧。”
  高弘图朝身旁点了一点和声道。
  侯方域连忙道:“小侄不敢。”
  “唉,你这孩子还跟老夫这么生分作甚?罢了,既然你不愿意坐便随老夫走一走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