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0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6/1206

  于七这个人本来就是戚继光的外甥。
  虽然隔了几辈,但是肯定还是有家学传承的。
  这一点从于七训练的军队就可以看出。
  于七一直是以戚家军当时的训练方法训练这只军队的。
  事实证明这只军队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大的,不仅可以打软仗,打起硬仗来丝毫也不含糊。
  而且于七的战斗经验也十分的丰富,甚至当年去过东江镇和清军鏖战。
  这样丰富的作战经验,朱由榔若是把他拔出来作为主将,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有的时候任命人也是一门学问,不能一拍脑袋就这么干了。
  毕竟德不配位这种事情太可怕了,有无数双眼睛在那里盯着,朱由榔也不敢做的太莽撞。
  至于于七的手下,也个个都是猛将。
  朱由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这个人吧其实很勇猛,颇有一点郝摇旗的味道。
  用来做先锋是在合适不过了。
  当然除了于七,朱由榔还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四明山的起义领袖何守义。
  当初清军南下,举世皆降,南方唯独四明山的何守义和舟山的张煌言以及福建的郑成功仍然在坚持抗清。
  四明山几次面临清军的围剿最终都挺了过来化险为夷,除了跟将士们勇猛卖命有关外,跟何守义领导能力出众也是有极大的关系的。
  不然双方兵力如此悬殊,明军纵然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仅仅凭借万把个人也不会支撑那么久。
  当然,后来何守义去往双屿岛和舟山,见到了张煌言和郑成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枪炮支持,那是后话了。
  仅仅从何守义的胆识和能力来说,他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朱由榔相信他,正如朱由榔相信于七一样。
  这么看来,这人选还有竞争了。
  这种时候朱由榔不会一言独断,而是会和臣子们商量。
  而他选择商量的人,自然就是张煌言。
  张煌言如今不仅仅兼任兵部尚书的职位,还是内阁首辅。
  可以说只要有不能决断的事宜,朱由榔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位能臣。
  今日之事更是如此。
  张煌言在东南抗清多年,对于倭患肯定也有一定的认识,让他推举人选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朱由榔当即下旨宣召张煌言入宫面圣。
  内阁距离皇宫后朝并不算远,张煌言又可以乘坐轿子入宫,速度更是很快。
  约莫半炷香的工夫之后,张煌言便出现在了乾清宫的暖阁之中。
  “臣张煌言拜见陛下。”
  张煌言得了朱由榔的特选,面圣的时候不必行大礼跪拜,除了祭祖祭天那种大场合。
  张煌言一开始也不适应,但后来也习惯了。
  这是天子给他的荣宠,既然如此,他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既然拒绝不了,那就好好享受吧。
  “给张阁老赐座。”
  朱由榔淡淡吩咐道。
  韩淼最是有眼力见,在天子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他早就对皇帝陛下的脾气秉性的了解的了如指掌。
  很快一个锦墩就被摆到了张煌言的身后。
  张煌言也不客气,撩起袍衫下摆径自坐定。
  “敢问陛下,今日宣召老臣有何要事?”
  “哈哈,张阁老,你这句老臣可是暮气的很。”
  其实张煌言现在不过是四十多岁,不到五十自称老臣确实有点装老的嫌疑。
  但是这些都是一些细节,无关痛痒。
  “罢了,朕今日召见你入宫是为了东南的倭寇肆虐事宜。想必张阁老应该也有所耳闻了吧?”
  果不其然,张煌言点了点头道:“这件事臣也确实听说了。便是陛下不宣召臣,臣也会要求面圣的。”
  ……
  ……
第0960章
一碗水端平
  哦?
  朱由榔闻言一喜。
  老话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这句话放在普通人家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放到皇家也同样适用。
  但是放到皇家就不仅仅局限于天家父子这样的了。而是涵盖了君臣这一层关系。
  张煌言能够和朱由榔想到一起去,足以证明君臣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默契。
  “既然如此,张阁老应该也知道剿倭之事事关重大。若是不能彻底剿灭倭寇,倭寇就会如同草原上那烧掉的野草一样,一把火烧完,紧接着又蹭的一下子冒了出来。”
  朱由榔虽然说得是大白话,但是也没有丝毫降低他在张煌言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张煌言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剿倭必须要彻彻底底,唯有犁庭扫穴才能一劳永逸。”
  “既如此,张阁老可有人选推荐?”
  朱由榔召见张煌言可不是为了听这些片汤话的,而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从张煌言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朱由榔当然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决断方式,但是也希望张煌言能够参与进来。
  “陛下,老臣推荐三人。郑经、何守义、于七。”
  张煌言一张嘴,这下惊讶的就轮到朱由榔了。
  这三人当然是合适的人选,可推荐了三个不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推荐吗?
  张煌言什么时候变成如此圆滑的老好人了?
  “陛下,臣推荐三人是希望他们可以负责各自的片区,剿灭各自片区的倭患。”
  “哦?”
  朱由榔觉得有点意思,示意张煌言继续说下去。
  “陛下,于七是山东人,从小在山东长大,对于登莱沿海的情况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臣觉得可以由他来负责京畿天津以及山东一代的剿倭事宜。”
  张煌言一口气说罢,喘了口气休息了片刻,继而接道:“至于何守义,他是浙江人,当年在四明山更是经营多年,对浙江沿海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臣建议由何守义来出任浙江、南直隶地区的剿倭将军。”
  这说了两个人,自然还剩下一个。
  其实不用张煌言说,朱由榔也知道这个人是谁了。
  “陛下,忠王世子郑经生于闽地,常年追随忠王与清军对抗。可以说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所以臣建议由郑经统领军队负责福建、广东一代的剿倭事宜。”
  这一通说完,朱由榔算是明白了。
  张煌言这是想要一碗水端平啊。
  三个人各自负责一个防区,谁也不干涉谁,谁也不得罪谁。
  妙啊。
  最为关键的是,这样对朝廷来说也是最合理的模式,可以把风险降低到最小,毕竟若是一个将领头脑发热造成局部损失,其他两个将领还保持正常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6/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