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1206

  忍,他必须得忍。
  相信天子应该也知道了卢桂生叛变的事实。
  那么王贺年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时刻监视卢桂生,看看这厮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平复了心情之后王贺年又回到了租住的宅子。
  现在看来当初选择租住在这里实在是太明智了。
  这个小院最大的优势便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城中心。
  附近是各司衙门,要想打探消息不要太轻松。
  只是王贺年僧人的身份所限,许多事情不适宜自己抛头露面,而是需要假借他人之手。
  这样也好,王贺年的身份便不会轻易的暴露。
  他在长沙城中潜伏的越久,对明军的益处就越大。
  这一点王贺年十分清楚。
  陛下啊陛下,您一定要多多提防身边之人。
  像卢桂生这种人面兽心的家伙不知道还有多少。
  锦衣卫一定要利用起来啊,不然来几个卢桂生就要把大明整的疲惫不堪了。
  王贺年觉得倒不是陛下的问题,而是锦衣卫人员配置的问题。
  这些锦衣卫都是功勋之后,本身娇生惯养能力有限,便是陛下给他们提再多的要求他们也做不到。
  但陛下碍于面子又不能把他们全部换掉,只能再去招募一些锦衣卫暗卫来替他们擦屁股。
  哎,都是为了大明,王贺年他们便是受一些苦受一些委屈也无所谓。
  ……
  ……
第0247章
顺治的心结
  顺治皇帝已经快崩溃了,南面战事不断,本来已经是死路一条的明军突然暴起,隐隐有与大清争夺天下的意思。
  至于北面也不消停。
  罗刹国趁着辽东兵力空虚派兵越过边界到处纵火抢掠。
  一些关外的旗人被抓走充为奴隶,做着最苦的活计。
  虽然以罗刹国的人口不可能对辽东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但这种袭扰让人不胜其烦。
  而且对大清的颜面有极大的伤害。
  毕竟辽东是满清的发源地,一些遗老不愿意入关便留在了辽东。
  他们被掳掠看似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实则是在打顺治皇帝的脸啊。
  连这些遗老都保护不了,顺治这个皇帝当的也太憋屈了!
  但是现在朝廷实在是腾不出手对付罗刹国了。
  满清号称拥兵百万,但大部分兵力都分驻地方。重要的城镇还建有满城,有八旗兵驻扎。
  之前鳌拜带了一批精锐南下,现在除了两三万拱卫京师的旗兵,真没有拿的出手的了。
  顺治皇帝现在生出一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要是在八王议政的年代,各大贝勒还能念叨念叨,可现在顺治皇帝只能对着满朝文武干瞪眼。
  现在顺治皇帝有些理解崇祯说的那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了。
  这些文武官员满口治国良策,其实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真要筛一筛没一句能用的。
  万般无奈之下顺治皇帝召见了范文程。
  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个满清第一谋臣身上。
  范文程年纪已经很大了,本想乞休但顺治皇帝说什么也不同意。
  毕竟能给他出谋划策的一共就这么几个人,范文程若是退了谁来填补他的缺?
  在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前顺治皇帝说什么也不会放走范文程。
  “臣范文程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文程虽然不是老态龙钟,但走路已经不怎么稳了,他使出很大气力才勉强跪倒在地。
  “范先生快快请起。朕不是说了嘛,只有朕和范先生时你不必行大礼。”
  顺治皇帝亲自将范文程扶起来,和声道:“范先生快坐。”
  范文程作为三朝元老在清廷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是以顺治皇帝十分看重范文程的意见。
  “陛下召老臣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顺治皇帝叹了一声道:“朕是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还请范先生帮朕出出主意。”
  稍顿了顿,顺治皇帝接道:“朕刚刚接到奏报,罗刹国入侵辽东。如今南边激战正酣,北面后院又起火,这可还如何是好?”
  范文程闻言却是愣了愣。
  罗刹国他当然听说过。
  这等蛮夷国度也敢挑衅大清天威?
  “陛下是担心没有人去平叛吧?”
  范文程不愧是老谋深算,当即就明白顺治皇帝在烦心什么。
  “然也。”
  “其实陛下大可不必忧心,罗刹国都是一群野人,他们抢掠够了自然就走了。”
  顺治皇帝瞪圆双眼道:“朕就这么看着?”
  “皇上可以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这样真的行吗?朝野上下难道不会议论纷纷吗?”
  顺治皇帝脸皮还是太薄,完全不理解范文程的思路。
  “谁会议论?谁敢议论?”
  范文程眼神一厉道:“若有议论者割了舌头,再有议论者斩首示众。老臣便不信还有人敢议论!”
  顺治闻言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范文程也太狠了吧。
  “这么做真的可以吗?”
  “陛下为天子,当乾纲独断!”
  范文程眯着眼睛道:“凡是提出质疑的人都非忠君爱国之辈,陛下留着他们有什么意义?”
  稍顿了顿范文程接道:“至于罗刹国,老臣还是那句话。他们的国力跟大清比根本就不是对手。陛下根本不需要管他们,他们便是举国出动也抢不了多少。”
  顺治叹了一声道:“如今也只有如此了。”
  “还有一事一直困扰朕,那吴三桂如今虽然攻下云南,但俨然一副诸侯王的架势,对朝廷命令阳奉阴违,听封不听调。朕担心时间久了尾大不掉啊。”
  一开始顺治确实答应过吴三桂他打下云南便把云南作为封地赏赐给他。
  但顺治赐和吴三桂自立门户可是两个概念。
  朕给你的是你的,朕还没给你你不能抢吧?
  这个吴三桂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吴三桂确实是个问题。”
  范文程悠悠道:“不过陛下可以暂且置之不理,等到天下大定之时再行削藩。到了那时吴三桂已经是耄耋之年,而陛下正值盛年,孰胜孰负一目了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