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1206

  还是得忍啊。
  顺治闻言颇是有些失望。
  他本以为范文程会给出一些令他惊喜的建议,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顺治如今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自然不想妥协。
  可渐渐的他发现这个国家不是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八旗内部的问题还好说,不管是满蒙汉八旗都奉顺治为天子。
  难就难在吴三桂这种军阀上面。
  现在只能哄着他们替大清出力,等到尘埃落定再进行清算了。
  “臣还有一事要向陛下谏言。”
  “范先生请讲。”
  “陛下不是气恼郑成功作乱江南吗?不如现在将其父郑芝龙斩杀,然后昭告天下。此来可以打击郑成功,令其一蹶不振。”
  顺治大为不解道:“当初不是范先生建议朕把郑芝龙幽禁的吗?说把他攥在手里就是攥了一张王牌。”
  “此一时彼一时。”
  范文程仔细解释道:“当初臣幽禁郑芝龙是想以此要挟郑成功,令其不敢轻举妄动。但现在郑成功做出这等事情,可以看出他根本没有把郑芝龙放在心上。这个时候陛下斩杀郑芝龙,可以把郑成功推到风口浪尖上,让世人唾沫他是个不孝之人。”
  顺治皇帝心道是啊,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孝道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只要顺治杀了郑芝龙,天下人肯定会觉得是郑成功的举动间接导致。
  那么郑成功就背上了个不孝的名头。
  那些想要投奔他的反清势力怕是得三思一番了。
  ……
  ……
第0248章
浑河老兵今犹在
  对朱由榔来说,之所以不能容忍卢桂生的行为,是在于其不仅背叛了大明还打破了朱由榔之前全部的努力。
  在此之前,整个明军内的氛围是很好的,不说上下一心,至少大伙儿都有个相同的目标。
  大伙儿一起努着促着往前走,再苦再累也能看到希望。
  而卢桂生打碎了这一切。
  本来湖广人口众多,按照十抽一的比例抽丁可以给明军补充很多兵员。
  但若是都像卢桂生这样乱搞,别说补充兵员了,恐怕朱由榔连湖广的赋税都抽不起。
  所以朱由榔绝不准卢桂生成为现象,必须将其尽快斩杀以安国法。
  要说这次南征朱由榔可谓是准备充分。
  除却虎贲军等战兵不提,朱由榔还带了两千多名医疗兵。
  医疗兵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并不存在。
  战争中受伤的士兵往往听天由命。
  同伴们最多只会对他们包扎一下,至于能否存活下来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护理、治疗什么的通通没有。
  这极大增加了伤兵的死亡率。
  有些士兵伤的并不严重,但因为后期感染痛苦的死去。
  在并不人道的古代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些伤兵,反而认为伤兵是军队的拖累。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思想深得人心,以至于没有人真的把伤兵当回事。
  朱由榔自然不这么看。
  一来是因为他的思想和古人不同,无法接受这种对生命漠视的态度。
  毕竟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怎么可以见死不救?
  二来明军现在的情况实在是死不起人了。
  即便算上郑成功,明军的可战兵力也就是二十来万。
  如果刨去郑成功的兵力,大明的战斗人数只有十五万。
  这可真是死一个少一个啊。
  虽说湖广人口众多可以招募新兵。
  但新兵即便招募了也得进行训练,就拿虎贲军来说从刚刚组建到有一定战斗力可以在战场上独立执行任务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可现在满清不会给明军这么多时间来练兵。
  只能边战边练,以战代练。
  而且让新兵跟着老兵上战场,对于战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没有见过血的士兵是不会真正成长的,这一点朱由榔很清楚。
  所以医疗兵就很重要了。
  多挽回一条生命就是多一份战力。
  且经历过生死之后这些士兵会对大明格外忠诚。
  对于医疗兵的招募遴选,朱由榔制定了一系列很严格的流程。
  虽然医疗兵不用上战场,但他们的业务能力最终会影响到伤兵能否存活。
  朱由榔的要求是医疗兵必须是良家子。
  这是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地痞无赖混混这种朱由榔是坚决不要的。
  良家子虽然可能是一纸空白,但是可以随意涂抹,可塑性很强。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朱由榔还是比较满意的。
  针对一些可能的突发情况医疗军提前制定了预案,基本能够满足抢救伤员的要求。
  对此李定国叹为观止。
  不管是之前的皇明时报还是文艺队,亦或是这次的医疗队,陛下总能弄出一些新玩意。
  这些新鲜血液给了明军无限可能,也让李定国更有信心了。
  李定国很庆幸当初选择拥护永历帝,如此千古明主一定能够带领大明中兴。
  按下这些且不提,却说明军大军行至一片沼泽前,朱由榔正自犹豫间亲兵来报说一些自发前来的村民求见。
  朱由榔便宣把他们的代表带来见他。
  过了片刻那些代表被带到了朱由榔面前。
  他们一睹天颜激动的跪倒在地叩头道:“草民叩见圣人。”
  圣人这个词虽然也是称呼皇帝的,但朱由榔本人是许久没有听到过了。
  没想到竟然能够从一些村民口中听到。
  “都平身吧。”
  朱由榔抬了抬手,和声说道。
  那些村民颤巍巍的站起身,为首一人恭敬道:“圣人,我们都是这大水泽村的村民。听闻圣人要南征长沙,会经过此地便早早等候,希望可以助圣人一臂之力。”
  朱由榔大为惊讶道:“你们怎么知道朕一定会走这里?”
  “圣人有所不知,这片沼泽极大,要想去长沙除非绕远这片沼泽是必经之路。”
  “原来如此。方才朕还在发愁怎么渡过这片沼泽呢。”
  “陛下沼泽很是凶险,大军行进更得注意。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陷进去。不过小老儿知道一条小径可以穿过这片沼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