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1206

  朱慈煊闻言转向冯双礼道:“不知庆阳王意下如何?”
  冯双礼连忙抱拳道:“殿下折煞臣了,臣休整两日便带兵进驻建昌!”
  当初刘文秀还在世的时候,冯双礼便长期在建昌经营军屯,对建昌的情况可谓是十分熟悉。
  如果必须有一个人去守好建昌,他自然是最合适的。
  而且他刚刚丢掉昆明乃至云南,急于戴罪立功。太子殿下给他这个机会,他怎么好拒绝?
  朱慈煊闻言却是长松了一口气。
  他还担心冯双礼不同意。真要是那样,他总不能逼冯双礼。
  “至于黔国公这些日子便先在成都住下好了。”
  对于这个老搭档文安之可谓是十分的了解。
  沐天波十分好面子,云南又是他沐家世代的封地。就这么丢了,沐天波面上无光别提多难受了。
  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文安之打算先让他冷静冷静再慢慢开导。
  “我都听老哥哥的。”
  沐天波点了点头,显然情绪很低落。
  “如今陛下拿下了湖广北部,忠王又夺下南京,形势正是一片向好的时候,丢掉云南也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情。”
  文安之好言安慰道;“黔国公,若是有时间可以和我一起主持今年的恩科。”
  谁知这句话却是激到了沐天波,他情绪激动道:“陛下御驾亲征,我连后方都守不好,还有什么颜面在这里主持恩科。文阁老,你这不是叫士子门用刀戳我的脊梁骨吗?”
  文安之摇了摇头道:“黔国公,你不要这么敏感嘛。”
  “我想了想,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这样下去整个人都要废掉。庆阳王可以守建昌,我也可以去川东督军。有文阁老在蜀中坐镇辅佐太子殿下,我是放心的。”
  文安之叹息道:“你现在即便去川东,也没有什么用啊。奉节除了少量驻军都被陛下带去湖广了。”
  “谁说我要靠那些驻军了,我要去川东募军!”
  沐天波的自尊心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他沉声道:“我沐家在四川土司中的影响力虽然不及云南土司,但好歹还是有几分薄面的。我想去招募一些土兵。”
  这句话倒是没错。
  川兵的战斗力在大明军队中首屈一指。
  实力最强的当属其中的土兵。
  土兵即土司之兵,最著名的是当年的白杆军。
  秦良玉本身就是出身土司之家,其族人子弟个个骁勇善战。
  秦良玉把他们集结在一起,训练出了一支堪称无敌的白杆军。
  白杆军所向披靡,每战必胜,是明军的王牌。
  要说白杆军唯一的败仗,可能就是浑河之战了。
  不过那也是虽败犹荣,若是明军个个都是白杆军的战力,也不会让东虏窃取了天下。
  文安之见沐天波的态度十分坚决,知道自己继续劝阻也没什么用便点了点头道:“若是黔国公执意如此,那便去吧。奉节那边老夫会打个招呼,让他们全力配合你的。”
  “多谢文阁老了。”
  直到此刻沐天波才觉得把心结打开,现在能有一件事做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管这件事能否做成,只要他尽力了,心里的负罪感就会轻一点,将来见到天子他也不至于无颜面对。
  “既如此,黔国公和庆阳王便先回去歇息吧。”
  二人车马劳顿,一来到成都便入宫面见太子,想必是累极了。
  文安之考虑到这些,建议他们早些回去休息。
  二人也正有此意,纷纷向太子和文安之告辞。
  二人先后出殿后,朱慈煊叹声道:“老师,孤好怕。”
  文安之皱眉道:“太子殿下缘何害怕?”
  “吴贼攻下昆明,随时可能北上。洪贼控制贵州,也可能对四川发动攻势。孤觉得就像坐在一个火盆上随时可能被烤熟。”
  文安之心道太子说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少年心性,平日里在人前还能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真到了紧要的时候,那种恐惧感却是无从掩饰了。
  “太子殿下莫慌,有老臣在不会让太子殿下有事的。”
  文安之安慰道:“蜀中的兵力虽说不算太多,但有白文选将军在还是很稳的。”
  白文选人称小李定国,十分之能打。
  如今冯双礼又率部驻扎在建昌,仅仅是一个吴三桂还不足以威胁到四川的安全。
  如果洪承畴倾主力而出,湖广明军可以随时进攻贵州端了他的老巢。
  是以明军与清军之间的关系现在十分为妙,属于连环套的情况。
  谁先出手反而是露出破绽的一方。
  “老师,你说父皇将来有没有可能再次迁都?”
  朱慈煊和声道:“如今父皇打下了武昌,忠王又打下了南京。不管是武昌还是南京都更适合做国都啊。”
  文安之耐心的解释道:“太子殿下,有一句话老臣要跟您说清楚。不管是成都还是武昌都不是大明的国都,最多只是行都。大明的国都只有两个,其一是北面的京师,其二就是南京!”
  ……
  ……
第0255章
皇太子的担忧
  “孤受教了。”
  朱慈煊露出一副羞愧的表情,垂手说道。
  “太子殿下一定要记住,东虏只是窃国巨贼,大明才是天下正朔。陛下如今做的努力便是拨乱反正,让天下重归大明。南京如是,将来京师亦如是。所以陛下如果要迁往南京,臣是支持的。”
  文安之这么说其实态度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他觉得天子目前不会迁都。
  因为南京现在虽然在郑成功手中,但和明军的控制范围是割裂开的。
  这就好比当年的四川和夔东诸镇。
  天子总不可能为了拉拢夔东诸勋而主动前往兴山、巫山一代定都吧?
  “孤总是觉得若能和父皇在一起会更好。”
  朱慈煊叹了一叹道:“老师,你说如果我没有做好,父皇会不会怪罪于我?”
  “陛下这是在考验太子殿下啊。”
  不得不说皇家子弟个个都是早熟。朱慈煊虽然才十来岁,却有着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
  在这点上,文安之是能够明确感受到的。
  而且太子殿下生性敏感,对什么事情都很在意。这既是好事,有时也是坏事。
  陛下令太子监国,也是希望太子能够多多磨砺吧。
  毕竟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是要继承大统的。如果心性不够成熟,天下交到太子手中,天子也不会心安的。
  作为太子的老师,文安之自然是倾囊相授。
  从为君之道到一些权御之术都毫无保留的传授。
  一国储君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太子很聪明,但文安之不确定他是否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东西全部学会。
  文安之毕竟已经上了年纪,不确定自己还能够活多久。
  在他有生之年他是希望太子能够学有所成的。
  “不管将来陛下作何打算,太子殿下都无需担心。血浓于水,陛下是您最亲近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