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1206

  他瞅准清军攻城的时机,从侧翼猛的冲过来。
  虽然清兵也派出中军前来阻击,但于七不会停下来。
  他要为城中的兄弟赢取时机。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清军低沉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这次是鸣金收兵的意思。
  清兵们显然不想在这个时候把后背亮给对手。
  他们选择先消灭援军再攻打胶州城。
  只是明军怎么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郑经在和甘辉、李石头、王二麻子简单的商议过后决定出城主动进攻。
  只是他们需要先把堵住城门的巨石搬开。
  这需要耗费不少的气力,所幸的是城中民壮十分配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城门前的石块便被全部挪开。
  “出城杀虏!”
  郑经憋闷了许久,此刻终于有机会发泄,端是怒吼一声。
  城门打开的那一刻,明军将士们都笑了。
  他们终于不用被动挨打,终于可以与鞑子做殊死一搏了。
  没有任何保留的倾力一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
  济席哈显然低估了明军的决断力。
  在看到明军倾城而出的那一刻,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不知不觉间清军竟然处于明军的夹击之下。
  在绝对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济席哈心中有些发虚。
  他不知道这一仗能不能打赢。
  但利刃已经出鞘,济席哈能够做的也只是等待。
  中军尽是八旗主力,对付几倍于自己的叛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两军交锋的那一刻,所有愤怒仇恨都化为利刃搏杀。
  于七的手下比之王二麻子还是要强不少的。
  一来是他顶着一个栖霞把总的名头,可以光明正大的招兵买马并进行训练。
  二来于七本就是出自将门,自己的外祖父又是一代名将戚继光。
  所以于七一直是用戚家军的训练方式来训练自己的手下。
  这支军队虽说到达不了戚家军全盛时期的战斗力,但有个七八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七八分实力的戚家军足以和已经半腐化的八旗军一战!
  于七的部众虽然看似是一个个散开的个体,但实际上相互配合掩护,让清兵们没有机会各个击破。
  相反,八旗军反而没有太多的联系,而像是单打独斗,被于七的部众抓住了破绽。
  但八旗军的实战经验显然更为丰富,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各自为战的缺陷。
  双方一时间打的难解难分,但人数更多的明军逐渐占据了优势。
  而另一方面,从城中杀出的明军如同猛虎一般朝清军绿营杀去。
  他们此时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证明他们在野战中也是可以击败清军的。
  李石头和甘辉冲在最前,虎贲军和郑家军就像两只匕首在绿营兵身上撕开一个大口子。
  随后他们将这个口子越扯越大,逐步扩大了优势。
  处于腹背受敌的济席哈暗呼糟糕。
  但现在想要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可能了。
  八旗军没有优势,绿营兵更是全面劣势。
  怎么看,最后战败的都会是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济席哈没有犹豫,当即选择跑路。
  “呜呜,呜呜呜,呜呜。”
  撤兵的号角声是那么的清晰,以至于八旗兵第一次听到后还有些犹豫。
  这便要撤了吗?
  他们显然有些不服气。
  自打入关以来他们打的都是顺风仗,往往是他们还没发力明军就倒下了。
  一路上顺风顺水打下了大半个江山。
  他们除了得到许多封赏外还有无数的美名。
  他们自然也有些飘飘欲仙,觉得自己是无敌于天下的。
  想不到在这个时候会折损在一批毛贼手上。
  这批毛贼凭什么?
  但是军令不可违。
  哪怕心中再是不满他们也只能遵令行事。
  八旗军渐渐变换阵型,开始主动撤退。
  只是撤退需要时间,一开始还不太明显。
  绿营兵们却是还没有反应过来,仍然在与明军缠斗之中。
  等到八旗军已经跑远,他们才发觉不对,连忙追了上去。
  ……
  ……
第0305章
从登莱到东江镇
  “赢了!殿下,我们赢了!”
  在八旗军撤退,绿营兵逃走一部分,剩下的被明军斩杀殆尽之后,亲兵兴奋的欢呼道。
  嗯?赢了?
  郑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眼前所见又清晰的告诉他胜利确实属于他们。
  在这一刻,郑经只觉得支撑自己的全部力量都消失了。他一屁股瘫倒在地,像个孩子一样傻笑着。
  甘辉和李石头也是差不多的状态。
  之前他们全靠着一口气在支撑,在得知已经取得胜利后,他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此役他们斩杀了数万清兵,可谓是一场大捷。
  这当然要得益于于七的及时增援,但和胶州将士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郑经下令将斩杀的清兵首级割下,在城外擂成京观示众。至于尸体则统一丢到万人坑中掩埋。
  天气逐渐热了,如果不及时掩埋这些尸体很可能会引发疫病。这可是得不偿失的。
  在此之后,郑经迫不及待的和于七见了面。
  和他想象中的不同,于七的身材没有那么高大,甚至显得有些精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