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1206

  但于七身上确实散发出了一股不一样的气质。
  这是优秀将领才能拥有的气质!
  “早就听说了忠王世子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却是于七抢先说道。
  郑经笑声道:“于将军谬赞了。要不是您及时率部赶到,我们恐怕就活不下来了。”
  “忠王果然是忠义之辈,竟然派出嫡亲世子前来增援山东。于某佩服!与忠王殿下和世子殿下所作的这些相比,于某做的实在是不值一提。”
  于七谈吐如此不凡,多少让郑经有些惊讶。
  毕竟在他心目中,于七不过是个土匪头子而已。
  “对了大哥,这位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虎贲军副将李将军。”
  王二麻子见郑经一直在和于七攀谈,一旁的李石头有点被冷落的意思,连忙上前介绍道。
  “原来是李将军,久仰久仰。”
  于七这番就是客套话了。
  毕竟相比较于郑成功的儿子,李石头名不见经传,于七要是能知道就见鬼了。
  就像于七如果不在登州起事,怕是李石头也不会认识他吧。
  但这些并不妨碍二人交好。
  毕竟二人今日过后也可以算是过命的交情了。
  “哈哈,刚刚见于将军麾下颇有戚家军之风,能否相告一二?”
  李石头在统兵之后曾经补了不少兵书知识,自然知道本朝最著名的戚家军。
  特对戚家军的训练方式十分推崇,在虎贲军中也有过小范围的推广。
  但虎贲军毕竟是天子亲军,具体的训练方式都是天子亲自制定的,他也不好大范围的更改。
  看到如同戚家军现世的于七麾下将士,李石头自然是十分犯馋。
  “实不相瞒,戚少保乃是我的外公。”
  于七毫不掩饰地说道。
  “原来如此,果然是将门无犬子啊。”
  “我的父亲也战死在鞑子手上,可以说我家和鞑子有着血海深仇。我当时便暗自发誓,终有一日要报父仇。这个机会终于让我等到了。”
  于七攥紧拳头,狠狠地说道。
  “此次大败鞑子,济席哈必定会退回青州。不知于将军日后有何打算?”
  这话却是甘辉问的了。
  一直以来他表现的很低调,在郑经、李石头和于七交谈时他都保持着沉默。
  见二人说完,甘辉沉声发问道。
  “这位就是甘将军吧?实不相瞒,我也没有想好。”
  于七哈哈大笑道:“当时就是看不惯鞑子耀武扬威,便一拍脑袋举起义旗了。现在想想,确实没有做好长远的计划。”
  整个胶东半岛,就属莱州、登州最毗邻大海。
  这也给了登莱无限可能。
  当初无敌于天下的文登营便是在这里设立的。
  甘辉这么问自然是希望于七能够效仿当初的登莱镇成为牵制鞑子的一大重要力量。
  同样是义军,这是位于四明山的何守义无法做到的。
  “或许于将军可以选择向外海扩张。”
  甘辉提出了一种可能。
  “当初登莱水师可以浮海至东江镇,现在自然也可以。”
  “东江镇?”
  于七闻言眼前一亮。
  作为将门之后他自然知道东江镇的厉害。
  当年毛文龙建立东江镇,搅合的东虏后院鸡犬不宁,极大的牵制东虏的兵力。
  袁崇焕没有做到的事情毛文龙做到了,只可惜袁崇焕擅杀了毛文龙,让东江镇分崩离析。
  也正是从那之后,鞑子再没有任何的顾忌,可以长驱直入入寇中原。
  如今满清虽然入关,但有不少遗老还是滞留在山海关外的。
  如果于七能够时不时的对关外诸城进行袭扰,相信虏廷一定会不胜其烦。
  顺治即便十分不愿,也一定要派兵出关去安稳人心。
  不然那些满清遗老还不得把顺治的脊梁骨戳弯了,骂他忘本不念旧情?
  “是的,正面战场有陛下,有晋王,有忠王。于将军只需要牵制即可。多牵制一分,陛下的胜算便多一分。”
  甘辉毫不犹豫的说道;“别看现在天下大部还在虏廷手中,但他们的根基已经动摇了,那就是人心。不得人心者迟早会失天下。于将军只需要给他加上一把火。这把火不需要把他们烧死,烧的慌乱不已就好。”
  “妙哉,妙哉!”
  不得不说,于七很欣赏甘辉的论断。
  “当初各地义旗四举,满清风雨飘摇。之所以最后功亏一篑,是在于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
  甘辉顿了顿,继而道:“如今却是不同了。陛下英明神武,在他的领导下各地抗清势力纷纷举起义旗,复兴大业指日可待。”
  郑经也觉得热血沸腾道:“要行毛帅当年壮举,首先得复设登莱镇。东江镇也是依赖于登莱的嘛。如果可以的话,本世子也想留在登莱,看看这戚家军是怎么练出来的。”
  郑经这番话却是有些出乎甘辉的预料。
  但既然世子已经这么说了,他总不好直接反对。
  只能等事后再和世子沟通。
  毕竟此次增援山东,王爷只说让世子打完仗便返回南京,并没有让其在山东久留啊。
  或许世子殿下还有些别的想法?
  ……
  ……
第0306章
决战江西
  春耕结束后,朱由榔终于可以发动对江西的战事了。
  兵员休整充足,一切准备就绪。
  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大军便向江西开拔。
  湖广与江西全面接壤,其中北面的黄州府、武昌府与江西九江府、南昌府接壤。
  而岳州府与江西瑞州府接壤,长沙府与袁州府接壤。
  朱由榔制定的策略是分兵两路。
  一路从武昌出发猛攻九江,一路从长沙出发攻打袁州、瑞州,进而攻取南昌。
  从武昌出发的是抽调出的夔东十三家,军队人数在三万左右,这是考虑到湖广北部驻防的情况,必须要留下充足的兵力。
  至于朱由榔和李定国亲率五万大军杀向袁州府。
  大军乘船经由渌水一路向东,过插岭关便到了袁州府的地界。
  出乎朱由榔意料的是,清军并没有在此设下重兵埋伏。
  明军一路到了萍乡才遭到了真正的阻击。
  阻击的清兵一共有万余人,皆是绿营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