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206

  这就有些尴尬了……
  洪承畴是吴三桂的恩主,上峰。吴三桂是洪承畴的学生,下属。
  乍一看来这个组合很完美,但问题是吴三桂背叛过洪承畴啊。
  如此惨痛的记忆自然不会被轻易的抹去。
  洪承畴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行动中处处体现出对吴三桂的不信任。
  吴三桂之前打了胜仗还好,洪承畴不会做的太过。
  现在吴三桂昆明大败,灰头土脸的跑回贵州,洪承畴便克扣粮草,还逼着吴三桂出兵去剿灭水西土司。
  洪承畴存的是什么心思吴三桂怎会不知道?
  这是想借水西土司之手消耗吴三桂的实力啊!
  水西土司向来桀骜不逊,麾下族人又骁勇善战。
  眼下水西反叛,公然支持永历皇帝,洪承畴自然是要出兵镇压的。
  只是有那么多将领可以选择,他偏偏选了吴三桂,这不是报复是什么?
  吴三桂的本家兵是他在乱世立足之本。
  他之所以在明、顺、清之间来回斡旋,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他有这支精锐军队啊。
  若是本家兵打没了,清廷完全可以一脚把吴三桂踢开。
  别说是承诺的封地封王不会再有,恐怕平西将军的称号也得被剥夺。
  眼瞅着老尚、老耿家都有了封地,吴三桂心里那个嫉妒啊。
  照理说他是三人中出身最好,资历最老的,现在却混成这个模样,他不甘心呐!
  洪老匹夫,欺人太甚!
  吴三桂只觉得一口浓痰涌了上来,卡在了嗓子眼,又生生被他咽了下去。
  花了很久时间,吴三桂才把心情平复了下来。
  眼下置气动怒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必须想好怎么回复洪承畴。
  吴三桂是肯定不会率兵剿灭水西土司的,那么便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吴三桂背负双手在屋内踱着步子,过了良久计上心来。
  哼,老匹夫,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
  “洪经略,吴三桂那厮竟然公然拒绝您的命令。说什么他的部属水土不服,出现大量上吐下泻的情况,无法行军打仗。这简直就是谎话连篇,哄小孩子的嘛!”
  赵良栋快步走进洪承畴的书房,气鼓鼓地说道。
  “擎之啊,不要急慢慢说。”
  正在临帖的洪承畴放下手中狼毫,和声说道。
  “洪经略,吴三桂这厮找的理由着实不怎么样。若是他刚来贵州也就罢了。他都到了一个月了,现在扯什么兵卒水土不服。早不服,晚不服,偏偏赶上要打仗不服了。依末将看,他是不服您呐!”
  洪承畴见赵良栋一副一点就着的小炮仗的样子,摇了摇头道:“擎之啊,要沉住气。”
  不得不说,如今的赵良栋很像是当年的洪承畴。
  年轻人嘛血气方刚,有火气是很正常的。
  只是该冷静的时候还是要冷静,不然怎么做出正确的决断?
  吴三桂的这个反应自然在洪承畴的意料之中。
  换做洪承畴是吴三桂,也未必会出兵应战。
  “如今这个局面吴三桂已经是公然违抗军令了,洪经略完全可以斩了他!”
  赵良栋说的自然是气话。
  别说是斩首吴三桂了,便是把他推出去打几十军棍,吴三桂都会立刻跟洪承畴翻脸。
  眼下的吴三桂很有实力,说是听封不听调也丝毫不为过。
  “他的兵卒不是水土不服生了病吗,本督便派郎中去诊病。他吴三桂可以自己拒绝看病,总不能不顾麾下将士们的死活吧。”
  赵良栋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洪承畴这个计谋十分针对,甚至可以说是阳谋,明着来了。
  吴三桂是不可能拒绝的,毕竟洪经略为的是全体将士的身体着想。
  吴三桂若是拒绝,那就坐实了他之前在说谎。毕竟一个人生病可以抗,几万人生病是不可能抗的。
  “擎之啊,本督忘记跟你说了。朝廷昨日刚刚来了钦使。”
  洪承畴顿了顿道:“皇上对西南战事十分关切,得知昆明大败后龙颜大怒。如今朝中贵人都在责怪我们,皇上虽然出面力保,但也只能保住我们一时。”
  “啊!”
  赵良栋吃了一惊。
  “所以今年必须灭亡残明。”
  洪承畴攥紧拳头,毫不犹豫地说道:“老夫老了,没有几年活头了。但擎之你还年轻,要抓住这次机会啊。”
  ……
  ……
第0048章
郑成功来信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明军终于抵达奉节。
  皇太子朱慈煊率领督师文安之等文武官员出城迎驾。
  这场面和朱由榔想象的大体差不多,他亲切的慰问了在前线的文武官员,然后率领亲卫入城。
  按照之前的计划,只有一小部分军队会进城驻扎,而大部分军队会驻扎在城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奉节实在太小了,容纳不了几万人同时进城。
  文安之早已准备好了行宫,原先的宫室是太子朱慈煊住的,现在让给了朱由榔。太子则是搬去了偏殿。
  自始至终文安之都伴驾左右。
  朱由榔便得以细细打量着这个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臣。
  国字脸,星眉剑目让他儒雅的气质外又显出一抹英气。
  虽然已经古稀之年,但他在文安之身上感受不到一丝萎靡的感觉。
  这个老家伙实在保养的太好了!
  都说古人养生有术,现在朱由榔算是信了。
  王皇后已经急不可耐的去看太子了,如今宫室内只有朱由榔和文安之两个人。
  “咳咳……”
  朱由榔清了清嗓子,冲文安之微微笑道:“督师坐吧。在朕面前不必拘泥。”
  “谢陛下恩典。”
  文安之很和气的拱了拱手,便撩袍坐下。
  不得不说,文安之毫无矫揉造作之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他对待朱由榔也没有过于的谦卑,倒像是老先生对学生一般。
  “陛下怎么会想到来奉节?”
  让朱由榔略微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是文安之先发问。
  “这个……朕觉得重庆是必取的,与晋王、黔国公等人商议后便开拔行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