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1206

  但几十万人乔迁也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的事情。
  最好的做法就是就近安置。
  登莱沿海,许多百姓都是渔民。
  故而朱由榔想从沿海各府中挑选出一地来。
  南直隶的话沿海无外乎扬州、淮安、苏松几地。
  扬州、苏松的话也是极富豪奢之地,情况只能说比南京稍好一些,资源也是相当的紧张。
  至于淮安就完全不同了。
  此番清军撤军把大量淮安本地的军民都掳掠走了。
  一时间出现了许多无主荒地。
  虽说因为沿海的原因,有不少盐碱地,但良田也有。
  综合来看,淮安是最适合的选择。
  除此之外,淮安距离山东最近,风俗习惯也最接近山东。
  把于七等人安置在这里,他们适应起来不会有任何的难度。
  仇恨就是一颗种子,只要埋下去就会不断生长生根发芽。
  于七等人登莱溃败后经由海上辗转出逃,最终逃出生天。
  可他们心中没有丝毫的窃喜,相反觉得很是屈辱。
  这种屈辱感时刻支配着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必须要复仇。
  故而抵达淮安的第一刻起于七便命手下将士们在开垦荒地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训练。
  所谓知耻而后勇,所有山东义军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虽然他们不知道何时能够复仇,但一定要做好准备,这样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就能抓住。
  “大哥,最后一批屋子已经搭好了,这样大伙儿就再也不用忍受风吹雨淋了。”
  清军从淮安撤退的时候一把火把淮安各地烧了个精光。
  故而于七他们不光需要开垦荒地,还得第一时间搭建房屋。
  好在原材料充分,人多力量大,很快屋子便被搭好。
  于七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有了屋子便有了家啊。这样人心就能安定下来了。”
  稍顿了顿,他继而接道:“耕牛都分发下去了吧?朝廷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支持,我们可不能浪费。”
  不得不说朝廷这次给山东义军的支持十分厚道了。
  一年免除赋税意味着明年生产的所有粮食都归山东义军自行支配。
  加上提供种子和耕牛,于七直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那一刻他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对皇帝陛下效死力。
  他就是一块砖,皇帝陛下需要他出现在哪里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要我说明年一开春朝廷就会北伐。”
  王二麻子信誓旦旦地说道:“届时我一定要追随大哥好好表现一番。咱弟兄也好久没有活动手脚了,也该练吧练吧了。”
  ……
  ……
第0519章
奢靡之风不可有
  作为戚继光的外孙,于七对于军队的训练很是执着。
  他一直以戚家军的标准要求登莱义军,希望登莱义军有朝一日可以独当一面,成为抗清的中流砥柱。
  登莱的耻辱不会再有了,下一次相遇,于七会像秋风扫落叶那样对付清军。
  就在于七为登莱义军在淮安的生活忙前忙后时,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圣天子已经抵达淮安!
  这可着实让于七吃了一惊。
  天子乃万圣至尊,不在南京城里垂拱而治,突然跑到淮安来做什么?
  他当然也听说过当今天子垂拱而治的事迹,但他以为这多半是臣下们吹捧的结果,至少也有吹捧的成分。
  却不料今上真的是一个闲不住的,这才在南京待了多久,就忍不住来淮安视察了。
  当然这肯定也和于七他们刚刚在淮安立脚有关。
  若是换作别人,圣天子肯定不会这么积极。
  毕竟于七他们等于是第一批从北方主动撤到南方的义军。除了义军甚至还有百姓。
  这是一个积极的新号,朝廷如果利用此事大加宣传甚至可以成为北方抗清势力全面起义的引子。
  这么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是迎接圣驾这种事情丝毫马虎不得。
  稍有差池就会落下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于七此前毫无这方面的经验,只得摸着石头过河。
  香案、红绸缎这种东西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东西就尽量来,不苛求。
  只是淮安刚刚被清军放了一把火,哪怕是府衙都损毁严重,于七实在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接驾地点,只能勉强在府衙来了,希望天子不要嫌弃。
  事实上朱由榔根本不在意这些细节。
  他当年在昆明的时候,宫殿还不如一个富商的宅子大,那种苦日子都过来了,根本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当然在紫禁城的时候朱由榔还是很注重威严的,毕竟这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皇家。
  出门在外嘛,就不要有那么多的要求了,一切从简吧。
  不过虽然一切从简,仪仗还是少不了的。
  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护卫左右,众星捧月似的把朱由榔拱卫在正中,气势确实非凡。
  于七等人是在城外迎接圣驾的,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朱由榔没想到于七会命人把城外所有的树上都挂上了红色的丝带,甚至直接拿红绸子铺出一条足足百米的长毯。
  这阵仗也太夸张了吧。
  又不是登基大典这种隆重的场合,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对此事朱由榔还是有些不满的。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若是不加控制,任由私欲膨胀,那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事。
  于七还是农民起义军出身,怎么思想上腐化的这么快呢。
  “臣淮安总兵于七参见吾皇,吾皇圣安。”
  于七跪倒在地冲朱由榔行了大礼。
  一众官员也纷纷叩首行礼。
  朱由榔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这种事还是关起门来跟于七单独说比较合适。
  朱由榔若是劈头盖脸的把于七骂上一顿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来于七尊严尽失,以后在下属面前也会抬不起头,还谈什么号令军队?
  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但朱由榔不能不仔细考虑到。
  却说朱由榔在众人簇拥中进了城移驾府衙。
  虽然已经进行过一轮修复,可府衙各处仍然能寻到被烧的焦黑的迹象。
  朱由榔暗暗皱眉,这些清兵真的不是东西,自己临走也不忘放一把火。
  多少好东西都被付之一炬,真是作孽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