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1206

  却说吴三桂拿下贵州之后,派人跟当地的土司交涉,达成了一个初步协议,那就是双方互不干涉。
  吴三桂不会去收这些土司赋税,也不会派流官去往土司领地任职,作为回应土司们也不能与吴三桂之外的任何人接洽,双方之间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
  其实吴三桂本身是比较担心贵州能否守住的。
  拿下贵州很容易,毕竟赵良栋这个土鸡瓦狗甚至不做抵抗就直接跑路。
  吴三桂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贵州拿下。
  可如今整个南边的形势显而易见,明军几乎统一了南方,甚至连两广福建最近都被收复。
  如此一来贵州、云南就显得很是扎眼。
  吴三桂的实力虽然比尚可喜、耿继茂强,但真要是和明军打起来也是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的。
  毕竟明军现在的战兵数十万,又有整个江南地区做支撑。论士气双方也是完全没法比的。
  所以吴三桂考虑的是如何在尽可能不激怒明军的前提下统治云贵。
  最好是能和永历皇帝达成一致,允许吴三桂世镇云贵。
  所以他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前往广西面见李定国。
  李定国在永历朝廷的地位不言而喻。
  吴三桂把话带给李定国就相当于带给了永历皇帝。
  接下来只要等的就是答复了。
  当然吴三桂这只是权宜之计。
  毕竟如今明军势大,清军完全被压制,十分狼狈只能防守。
  所以吴三桂现在亲近明军。
  一旦形势逆转,清军取得了优势。那么吴三桂就会毫不犹豫的撕毁协议,第一时间转而和清廷合作。
  在吴三桂这种人看来礼义廉耻就是个屁,最关键的永远都是利益二字。
  为了利益他甚至连亲娘老子都能出卖,更别提其他人了。
  他这一生都是在反复横跳,以赚取更多的利益。
  生在乱世,也正好把吴三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李定国在见到吴三桂派来的使者直是一头的包。
  他刚刚收复两广,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
  吴三桂这个时候派出使者来见他,简直就是往他身上泼脏水啊。
  不管吴三桂动的是什么心思,哪怕是想要归顺朝廷,也不应该派人来找他啊。
  这样绕过朝廷,陛下会怎么想?
  如今的天子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皇帝了。
  如今的天子英明神武,乾纲独断,眼睛里根本就不容沙子!
  吴三桂这么做看似是在试探他,实则就是把李定国往火坑里推啊。
  李定国直是觉得难受极了!
  这个使者如何处置便显得尤为关键了,处理的稍不妥当就会引起天子的猜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知道李定国可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一举一动都受到锦衣卫的监视。
  李定国是见识过锦衣卫的厉害的,臣子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看在眼里,经过记录整理再添油加醋一番,之后派人送到皇帝面前。
  永历朝的不少臣子都是被这么处置的。
  李定国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他立即找谋士来商议对策,如今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踏错一步都会万劫不复。
  有无数人巴不得他倒霉,然后踩着他的肩膀上位。
  李定国自然要小心谨慎一些,不给他们机会。
  “王爷,以某愚见这个使者必须立即送去南京。”
  谋士周严十分郑重地说道。
  李定国皱着眉道:“何出此言?难道不就地处斩表明态度吗?”
  周严连忙摆手道:“不可!”
  他顿了顿道:“如果王爷就地把这使者处斩表明王爷心虚。这样一来陛下反而会怀疑王爷。”
  “可如果本王把这使者送去南京,他又乱嚼舌根子怎么办?本王本来是清白的,被他吐上一口脏水那岂不是亏死了。”
  周严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王爷身正不怕影子斜,有什么好怕的?而且这件事关键在于陛下的态度,而不是那使者一人之言,亦或者是言官们捕风捉影的行为。只要陛下信任王爷,那王爷便没有任何危险。相反若是陛下觉得王爷有所保留,可能反而会多想。”
  李定国仔细想了想,觉得周严说的不无道理。
  天子的态度确实是决定性的,只要天子信任他,一切都不是问题。
  “让本王再仔细想想。”
  李定国揉着额头仔细思考了起来。
  他把使者主动送去南京证明他心里没有鬼,也没有和吴三桂达成任何的协议。
  换言之即便那使者怀恨在心有诬陷之举,从动机来看他也完全不会主动把使者送去南京的。
  这道理想必天子仔细一想就能够明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拖得越久反而越容易惹得天子怀疑。
  “那就这样办吧,命人把这厮捆了,立即送去南京交给陛下圣裁。”
  ……
  ……
第0556章
孝庄的敲打
  京师,紫禁城。
  孝庄看着奴才们递上的一份份奏折,心情十分沉重。
  北直隶大旱、河南大旱、甘陕蝗灾、山东水灾……
  一时间几乎整个北方都笼罩在各种灾害之中。
  这让本就很艰难的清廷更加雪上加霜。
  原本有着南方输血,运送粮食到北方孝庄还不觉得什么。
  这一下子闹了灾,才明白江南的重要性。
  虽然粮仓里还剩下一些粮食储备,但那是留给士兵们吃的,轻易不可能散出去赈济灾民。
  没有粮食赈济,百姓们饿肚子,就势必会闹事。
  几十几百人还好,往往仅限于一个村子。
  如果成千上万人闹事那就有些棘手了。
  流民会变成反贼,而且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最终朝廷不得不动员军队镇压。
  崇祯皇帝就是被折磨推翻的。
  看似给他最终一击的是李自成,实则是整个流民阶层。
  这种东西就像是地鼠一样,打下去一个又会有一个冒上来根本就来不及镇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