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1206

  顾此失彼之下很快士兵们就会疲惫不堪,朝廷赖以生存的军队体系也会随之崩塌。
  所以一定不能到那一步。
  但朝廷确实没有多余的粮食来赈灾了,无奈之下孝庄准备让地方自己想办法,大不了之后一段时间内可以允许地方把本应该给朝廷送去的粮食截流一部分留下来自己用。
  这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提前使用了地方的粮食储备。
  赌的就是将来粮食不会继续欠收,才能够把这个窟窿堵上。
  但如果粮食继续欠收……
  孝庄简直不敢想象。
  那时候愤怒的百姓应该会不顾生死的纷纷起义吧?
  孝庄只觉得此刻已经是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了。
  她虽然把责任担在了自己肩上,但毕竟是一介女流之身。
  许多事情她不便直接处理,只能居于幕后。
  几名重臣其实都是孝庄挑选来辅佐康熙的。
  可是从现在看这些重臣并不是一条心。
  苏克萨哈已经去了山东,遏必隆和索尼明争暗斗,都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使出了浑身解数。
  孝庄真的想不明白这些奴才怎么就这么点眼界和格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清的江山风雨飘摇,随时有被明军取而代之的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遏必隆和索尼争夺权力又有什么意义?还不是替他人做嫁衣?
  这个时候有劲不往一处使,只能恶心自己成全别人。
  有些事情孝庄不想点的那么透,但这些奴才不自觉啊。
  所以她还是决定吧把索尼、遏必隆召见一番,当着面把事情说清楚,免得他们认不清形势。
  却说索尼、遏必隆突然被召见入宫,一时感到很是惊讶。
  但孝庄的旨意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违背的,第一时间就入宫觐见。
  孝庄见到二人之后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哀家召你们来是为了民生国计的大事。你们想必也知道如今的形势不利于大清。明贼崛起,整个江南都陷入贼手。北方又是旱灾又是水灾,百姓们连饭都吃不起了,还谈什么其他的奢望。”
  孝庄刻意顿了一顿,观察二人的表情,随后眉毛一挑厉声质问道:“而你们两个奴才呢这个时候在做什么?不是争权夺利就是以公谋私。哀家让你们做新帝的辅命大臣就是让你们捞银子的吗?汉人臣子还知道在其位谋其职,而你们呢?你们在做什么?哀家对你们真的是太失望了!”
  孝庄突然发难,大大出乎索尼和遏必隆的意料。
  二人连忙跪倒在地磕头请罪道:“奴才有罪,奴才有罪。”
  他们虽然名义上是辅命大臣,但其实也就是位份高一些的奴才罢了。
  主子真的要想治你的罪,那便是没罪也能罗织出罪名来。
  更不用说他们真的做贼心虚。
  孝庄刚刚点到的那些罪名他们确实都有涉及,而且做的很过分。
  现在他们除了请罪之外确实没有别的能做。
  “都起来吧。”
  孝庄还指望着二人替她分担,自然不打算撕破脸。
  她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却是点到为止。
  索尼和遏必隆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双手束立恭敬的就像是宫人一般。
  “哀家是希望你们能够有所担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满脑子只有自己。”
  索尼年纪毕竟长一些,清了清嗓子率先表态:“太皇太后有什么命令尽管吩咐,奴才一定鞍前马后效死力!”
  孝庄冷哼了一声道:“哀家要你死做什么?不过眼下确实有一件棘手的事情。”
  稍顿了一顿,孝庄接道:“眼下灾情十分严重,朝廷急需要赈灾。可是粮仓中的练市都是给士兵们准备的。轻易不能拿出来。但哀家又担心没有及时赈灾会引起大的叛乱。所以哀家希望朝中官员能够带头捐银子、粮食用来赈灾。”
  索尼心道好嘛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
  他就知道孝庄召见他没有好事,没想到这个婆娘的心这么黑。
  她自己不舍的拿钱出来赈济灾民,就逼着奴才们捐银子,实在是太狗了。
  但是索尼却不敢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孝庄才刚刚点了他,如果这个时候还不顺着她的意思,那索尼自然是自讨苦果。
  但是捐银子捐粮食确实很难办。
  你捐的多了太皇太后会认为你是只肥羊,会从你身上割更多的肉。
  你捐的少了,太皇太后不满意,肯定会降罪责罚。
  难,真的是难啊。
  思忖了片刻,索尼还是决定先应下。
  至于具体的对策到时再想就好。
  遏必隆见样学样也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孝庄见他们答应的如此痛快,沉声道:“当然朝中官员只是做个表率,京畿的商贾们也要拿出东西来。这件事就交给索尼你去办吧。”
  “奴才领旨。”
  索尼只觉得一头的包,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这是逼着他得罪整个京畿的商贾啊。
  黑锅他来背了,赈灾的名声孝庄拿了。
  嘿嘿,天底下的好事都被这婆娘给占了啊。
  ……
  ……
第0557章
锦衣卫的手段
  自古民不与官斗。
  当索尼、苏克萨哈把要求商贾捐银的命令下达后,京师的商圈立即就炸了锅。
  这简直是用刀子割他们的肉啊。
  而且他们一开口就是至少一人一万两,多一些的甚至要三万两。
  这个数字他们当然掏的起,可若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难免要一直被人割肉。
  最倒霉的要数王琛了。
  作为一名山西晋商,他最近来京师办事,竟然赶上了这个破事。
  最可恨的是,这些旗人老爷知道晋商有钱,更是狮子大开口。
  三万两根本就不够看,他们对晋商的要求一开口就是十万两。
  而且索尼和遏必隆让王琛这个晋商代表把话带到。
  晋商圈子都得按照这个数字来,八大晋商家族更是要在这个数字上加倍。
  王琛一时间头疼不已。
  光是让他家出钱就够难受的了,又让其他家族跟他家一样,岂不是搞得他王琛是旗人老爷的狗腿子,被人背地里戳脊梁骨?
  哎,做人真的是太难了。
  但是王琛又不得不写这份家书。
  如果他不写的话别说回到山西了,就是活着离开京师都难。
  思来想去这个骂名也只能由他来背了。
  想当年晋商八大家族靠着向辽东输送粮食勾结上了清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