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1206

  “拿下山东的功劳丝毫不比拿下关中的少,不过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苏克萨哈也是一个狠人,他在登莱囤积了重兵,免不了是一场恶战。”
  稍顿了顿,郑成功接道:“能够一战拿下自然是最好,不行的话也无所谓,慢慢磨就行,总有磨下来的一天。”
  郑成功让郑经追随甘辉经由水路进攻登莱除了历练儿子以往,再就是给郑经刷资历刷声望。
  声望这玩意是需要慢慢累积的,不能临时抱佛脚。
  郑成功总有老去的一天,到了那时郑经必须能够顶上,不然郑家的基业很可能就断在了这一代。
  郑成功不奢求郑经像他这样雄才大略,但至少不能辱没郑家的排面。
  ……
  ……
  李来亨和郑成功是前后脚接到圣旨的。
  跟郑成功不同,李来亨并不能一言独断,他需要及时跟夔东诸勋沟通,共同商议出一个结果来。
  毕竟很多都是他的叔伯辈,他的态度也不能过于强硬了,这样容易落人口实,而且还会伤了感情。
  “我请诸位叔伯来是为了合计北伐之事。陛下已经降下圣旨,催促我等尽快出兵,是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李来亨说的很晦涩,但其实一众人等心里就和明镜似的,大家都是在比着来啊。
  李定国不动他们就不动,李定国动了他们自然不能再闲着。
  “嘿嘿,小老虎啊。其实打河南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咱们都是打过河南的。河南乃是四战之地,东虏肯定会集结重兵在几处大城池。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袁宗第咽了一口吐沫,继而接道:“开封、洛阳这是东虏必守的两座城池。其他的对于东虏来说都是可舍可守的。”
  刘体纯闻言也接道:“老哥哥说的不错,所以我们也应该合兵北上。这样东虏见我们来势汹汹,很多小城可能会直接放弃防守。”
  根据刘体纯的经验,只要气势打出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会变得十分简单。
  这一点他们当年跟着闯王打官军时就体会到了。
  别看官军人多势众,看起来威猛无比。
  但他们放出风声号称自己有十数万大军,那些官军便吓破了胆,隔着老远就拔腿跑路。
  闯军便越战越勇,连下数城。
  现如今只不过把大明官军换成了清军,而他们自己成了大明官军。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只要刘体纯他们稳上一手,放出狠话,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很多小城。
  当然像开封、洛阳这样的大城是不可能靠这种伎俩拿下的。
  他们必须做好恶战的准备。
  “上一次打洛阳时闯王下令用大炮轰射城墙,结果连块砖都没有打下来,现在却是不同了,我们有了棺材炸城的手段,要好好请东虏喝一壶。”
  刘体纯津津有味的回味着棺材炸城时的场面。
  那种瓦砾纷飞,城墙塌陷的场面实在太令人难忘了。
  只要城墙一炸开,明军就能快速冲入城内。
  这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尽可能高效的拿下重镇。
  当然,棺材炸成对开封、洛阳这样的大城有没有效果还不一定。
  毕竟这些大城的城基更为坚固,也许火药也炸不塌陷。
  “还有热气球!”
  刘兴明兴奋的攥着拳头在一旁补充道。
  “长辈在说话,小辈哪有插嘴的份。”
  刘体纯自然知道刘兴明是什么意思,不待他说开来就把苗头掐死。
  刘兴明刚刚说了一半就被打断直是难受极了。
  可他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刘体纯是他老子呢。
  老子教训儿子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但是刘体纯是真的觉得热气球奇袭是一个妙招。
  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试上一试,也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或许我们还可以用一用离间计。”
  袁宗第煞有其事地说道。
  这一招本是清军最擅长的,夔东诸勋们若是用了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而且离间计是成本最低的进攻方式,若是不用一用实在太可惜了。
  “嗯,东虏现在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慌乱不已。虏酋肯定对很多属下都很怀疑。一旦我们放出风声,虏酋一定会命人彻查。军心一乱,便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不可能守得住。”
  “嘿嘿,反正这仗得一场一场的打,现在也不用考虑这么多,慢慢来吧。我叫大伙儿来就是动员一番,现在看来却是侄儿想多了。”
  ……
  ……
第0590章
两路进军齐鲁
  得知明军马上就要进攻登莱,于七和王二麻子兴奋的一夜都睡不着觉。
  那可是他们魂牵梦绕,生他们养他们的登莱啊。
  有道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夺回登莱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可喜的是这次统率水师进攻登莱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甘辉甘将军和世子爷郑经。
  这二位可都是于七、王二麻子的老熟人啊。
  当初他们和郑经、甘辉在登莱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种并肩作战交上的朋友和一般的酒肉朋友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于七相信他们这次进攻登莱一定可以很愉快。
  郑经也是很兴奋。
  和上次攻打登莱只有几艘船的偏师不同,这次是整个郑氏水师全力出击。
  父王对他是极为信任,把郑家的家底都交给了他,郑经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父王失望。
  郑家军的效率还是很高的,经过一番动员之后立即整装出发。
  重新回到大海上郑经感慨万千。
  他到底是海的儿子,大海才是他的归宿。
  从这里到登莱不过几日的航程,明军计划周详每一步都在预计之中。
  于七、王二麻子与郑经并不在一艘船上,不然他们一定要热情热烈的讨论一番细节。
  他们的船只相较于郑家水师还是小了不少,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满怀雄心壮志。
  东虏虽然让他们吃了一回亏,但如今他们已经养好了伤口,定要让东虏加倍奉还。
  ……
  ……
  郑成功集结了大军,正式向徐州进发。
  徐州、淮安两地如今都在明军手中,这也算是北上进入山东的必经之路。
  尤其是徐州简直就是咽喉般的存在。
  控制了徐州,明军就可以轻松的进入山东腹地。
  郑成功本人并不缺乏陆路进攻的经验,只是相较于他丰富的海战经验,他的陆战经验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郑成功也很清楚这点,故而他不惜屈尊降贵亲自向何守义请教。
  作为四明山义军的领头人,何守义有着多年对抗清军的经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