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1206

  “回太皇太后的话,皇上正午睡呢被叫了醒便哭闹了起来,说什么也不肯跟着奴才走。”
  “荒唐!”
  孝庄闻言勃然大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由着他的性子胡来。这幅模样,怎么担得起振兴大清的责任。来人啊,把皇上直接抱走,抱到马车上去。”
  孝庄本来对玄烨的态度很是不错,因为玄烨在诸多孙辈中是最为聪慧乖巧的。
  但此刻孝庄可不能由着玄烨的性子了。
  事关紧急,孝庄也是个狠辣的性格,这种时候决不能再拖了。
  继续拖下去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一明军追上来了,再想甩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早些出了关她才早些安心。
  说到底,这关内的地方不是八旗的起家之地,待的时间再久也没有那种安全感。而关外就不一样了,只要双脚踏在了关外的土地上,孝庄就会觉得舒坦。
  “奴才遵旨。”
  孝庄扫了一眼偌大的宫殿,长长叹出一口气来。
  这巍峨的宫殿又要换主人了,这是这一次却不是属于爱新觉罗家而是朱家。
  朱皇帝都被赶走十几年了,竟然又要杀回来。
  他老朱家就这么的得民心?
  唉,不管这些了,先保命要紧。
  没过多久太监便回来复命,说皇上已经送到了马车上。孝庄心道玄烨这孩子虽然一路哭闹,但总归是没有拖后腿。
  “罢了,准备上车吧。由两黄旗护卫直接永平府。”
  孝庄最后回望了一眼坤宁宫,这一别就真的再难相见了啊。
  ……
  ……
  几十辆马车在八旗精锐的护卫下出了京师,一路朝永平府而去。
  名为北狩,实则就是跑路。
  说是北狩,就是因为听起来好听一点。
  在路线的选择上孝庄也是颇花了一些心思。
  其实要想出关并不一定要走山海关。
  理论上讲,只要出了长城就是出关。
  而如果从距离京师比较近的关城里选的话,渤海所、蓟州、山海关都是不错的选择。
  之所以选择山海关还是因为这里距离沈阳更近一些。
  而其余各处出了关基本就是鞑靼人的地界。
  虽说这一部分蒙古因为孝庄的缘故都比较亲近大清,但总归还是不如自己人可信。
  孝庄还是希望尽快抵达沈阳,路上能不耽搁就不耽搁,以免夜长梦多。
  一开始还算顺利,可抵达滦平的时候车架却突然停了下来。
  孝庄掀开马车上的帷幔皱着眉问道:“怎么,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遏必隆骑着马凑到近前道:“回太皇太后的话,是前边遇到了一些灾民。他们挡在官道上希望军队能够拨出一些粮食来给他们吃。”
  孝庄闻言冷哼一声道:“放肆,这些灾民真的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一群土狗罢了,叫人把道路清开。若有阻拦者就地格杀。”
  一直以来孝庄就没有正视过这些百姓。
  以往或许还会掩饰一二,现在却是连掩饰都懒得掩饰了。
  反正关内江山不保,这些百姓最终还是会归于明军治下。
  她便真的要装作一个老好人,那也是对关外的百姓。
  孝庄一声令下,八旗兵立即凶狠的策马驱赶灾民。
  不少灾民直接被马匹踢倒踩踏,发出一声声哀嚎。
  “救命啊,救命。清军杀人了,清军杀人了啊。”
  灾民们一时间作鸟兽散,边跑边疾呼着。
  孝庄对此十分冷漠,只淡淡的吐出一句话:“继续赶路。若还有敢挡路者,就地扑杀。”
  在她的眼中这些汉人的性命就如同牲畜一般,轻轻踩上一脚就可以碾的粉碎。
  关外苦寒,汉人们是适应不了的。而旗人们只要一些时间恢复,终归是能够适应的。
  到了那时大不了他们据守辽东,恢复到太宗朝时候的疆域。
  孝庄越想心里越美,十分庆幸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如果明军胆敢追出关去,那孝庄就会让八旗兵痛击之,让其感受到萨尔浒和宁锦之围的痛楚。
  ……
  ……
第0662章
郑经的应对
  对郑成功来说,大名府之战应该算是拿下山东后他经历的第一场硬仗。
  虽然明军还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死伤也可谓很是惨重。
  满打满算,明军一共死伤了近五千人。
  尽管全歼清军,仍然让郑成功很是心痛。
  不过大名府就像是一枚钉子,不把这枚钉子拔除就很难对京师构成威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为了拿下大名府死伤五千人倒也是值得的。
  郑成功也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去联络郑经,命他持续性的给天津一代施压。
  拿下其他地方都不算,但若是谁能在第一时间拿下京畿,那功劳绝对是最大的。
  郑成功当然希望抢在李定国和李来亨之前得手。
  理论上讲他先拿下京畿的可能性是最高的,郑成功当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大名府以北就是广平府和顺德府,巨鹿、贾庄、鸡泽等地就在此。
  当年卢象升就是在此战死的。
  故而郑成功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两府之地,一方面是持续性的施压给清军,一方面也是做给这些地方的百姓看,大明没有忘记他们,也没有忘记卢象升。
  令郑成功感到惊讶不已的是,在明军步入顺德府的地界后,遇到了不少自发而来的百姓。
  他们大部分都是以村子为单位,一个跟一个的前来。
  他们身上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一些菜蔬米粮,甚至还有自家酿的米酒。
  郑成功连忙派人前去接洽,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当地的百姓得知郑成功率领明军北上了,立即主动前来希望可以犒劳王师。
  郑成功此刻直是感动的涕泪横流。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民心如今不就在大明这边吗?
  郑成功自然是不敢慢待这些百姓的。
  传出去岂不是寒了人心?
  大明现在最急迫的就是需要百姓们自发的做宣传。
  有道是一传十,十传百。
  只要百姓们口耳相传,用不了多久京畿地区的百姓就都知道大明王师已经北伐了。
  到了那时只要百姓们倒向明军这边,用不了多久明军就能平推京畿。
  当然郑成功仔细一想,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还是得稍稍谨慎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