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剑(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227

  阮慈听了,也是欣慰,笑道,“这一来我也安心了,总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我们出门一趟,奇遇不少,如今我要觅地闭关,服用三生池水,这一闭关也不知长短,出关后将要破境元婴,或许此次出游,也到了该分手的时候。”
  四人都是修道中人,本就洒脱,听闻阮慈此语,便知道她在小寒武界中别有奇遇,便也不再强留,正好姜幼文还要游历各地,再寻奇毒,而苏景行要带沈七回燕山去圆满关隘,便各自定下后约,在千山之顶,明月之下道过再会,清啸声中,分做三路遁走。只在云端留下点点虹光,徘徊不去,更有那临别之言萦绕霞畔,笑意犹在。
  “下次相会,定然又是风起云涌之时,届时周天大劫将会如何,无人可以预料,诸位道友,珍重珍重!”
第330章
僧秀机缘
  “喂,僧秀,僧秀!”
  青山绿水之间,一位小和尚正双手合十,在山路上赤足行走,神色端肃中带着和悦,时时转目欣赏这周围风景,又和松风竹唱相互应和,梵唱不休,更停下脚步,向着山坳中正在耕作的农夫遥遥行礼问好,亦是惹得这些农夫慌忙还礼,只有些不懂事的孩儿在田垄间跳来跳去,笑着招呼道,“僧秀,到村里来坐坐!”
  那小和尚面上笑意微微加深,正要点头应诺,神色却是一动,起身化为遁光,往高空而去,令山坳中众人都停下锄头,眺望着那遁光去处,不免也有羡仙之叹,各自说道,“如今日子好过得多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佛家会重开山门,若将我们家小儿也收去做个小沙弥,该有多好!”
  “倘若能如僧秀师傅一般,那就真是想也不敢想的好事了!”
  “你瞧,你在百姓中人望很高呢!”
  此时高空之中,僧秀却已是盘膝而坐,笑同一名白衣少女叙旧,这白衣少女容色平凡,唯有一双眼甚是慧黠,偏偏有种不同寻常的气质,僧秀笑道,“慈檀越只是爱笑话我,不过是我近日在这附近游历参禅,多少和他们有些往来而已,倘若檀越在此行走,不过数月,想来他们口中念叨的人名便会换上一个了。”
  阮慈和三人分手之后,倒是并未即刻返回宗门,而是先往时间瘴疠处来,想看看这处时间绝境发展成如何模样,是否已有太一君主的道统开始流传。其实距离他们上回来此,只是过了数十年而已,对于道祖来说,这完全是微不足道的时间,甚至瘴疠可能完全没有变化。不过她想要穿梭回谢燕还所在时空,探询隐秘,自感还需再参悟《阴君意还丹歌注》,倘若在时间道域中悟道,自然是事半功倍,这一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跑空的。
  不意今日从上空飞过时,灵觉却感应到僧秀就在附近,当下自然按下云头,传音请他前来一晤,以金丹修士灵觉,虽然身在高天之中,但地底深处的阴霾都是瞒不过她,更何况是些许凡人农户的议论呢?因便问道,“你这一向在这里,是参的什么禅呢?此处本来是两宗战场,如今灵炁也还有些波动,却不是参禅悟道的好地方。”
  僧秀笑道,“正是如此,这里原本也是无垢宗治下佛国所在,如今因思潮一事,无垢宗被太微门惩治,只能将此处放弃,原本在这处的佛国子民回迁以后,便少了大阵庇护。小僧这些时便在左近为他们平复灵炁、调理天时,因此逐渐积攒了些许人望。”
  这些事情不但长久繁琐,而且无垢宗也不可能给予奖赏报酬,否则便等如实际上仍对这处地域保持控制,僧秀这样做,可见对自身修行已然绝望,阮慈不免皱眉问道,“此次出门修行,可是在宗门内受人排挤?”
  说来,僧秀既是白衣菩萨破入无垢宗的因缘凭借,又是阮慈和太微门最终拔除思潮的机缘,虽然本人全然无知,绝非故意,无垢宗这番风波,若说全是他引来的,倒也不算错。僧秀摇头道,“师长们都是明理之辈,老师从思潮中解脱后,只是为小僧惋惜。无垢宗如今已无余力为小僧弥补寿元,再造道途,此生想要踏入比丘境,希望已是渺茫。”
  他显然已接受事实,和悦之色不变,对阮慈合十一礼,似是在感谢她面上浮现的惋惜,徐徐又道,“小僧心中固然也很是遗憾,但却因此反而参破一层禅理,反而得了清静圆满。因此自愿出门行走,为四周居民平复灾祸,也算是略微弥补因我而起的这许多因果。”
  又笑道,“这论理都是该当的事,只是此地百姓不知就里,而且昔年那批老人也逐渐逝去,因此反而对我感恩戴德,小僧却是愧不敢受呢。”
  对修行人来说,数十年甚至都不够闭关一次,但对百姓来说,却已是几代血缘的递嬗。阮慈不由问道,“你便在此守了数十年?终日见的都是一样的风景,难道未曾从心中生尘生倦么?”
  僧秀摇头道,“不曾,只觉心中平安喜乐。师兄也曾问我,我便反问师兄,昔日寺中师兄弟,虽有修为,却如凡人生活了数百年,难道不曾厌倦?”
  阮慈对无垢宗现状也十分好奇,只是她的身份倒不便拜访,听僧秀说起,也觉得十分新鲜。忙问,“贵师兄如何回答?”
  僧秀道,“师兄说,那是在探索修士如何能在灵炁散失的穷途末路之下延续道统,是为周天谋求出路,也是对大道,对佛理的探究,因此并不厌倦,反而其乐无穷。”
  他一声梵唱,合十道,“小僧便说,这只是如凡,其实师兄也还是以大神通者的眼光在看待这个世界,他以体恤凡人、贴近凡人自诩,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凡人,无法真正欣赏凡境中蕴藏的种种道理。实则大道三千,不论是须弥芥子,都是如一。或许是小僧道途已绝,心中反而有些明悟,只觉这凡境之中,也有无穷佛理道妙,只是尚需细心体会,便是山水如一,那人心变迁,一样是引人入胜。小僧既然已修不得自身,那便修众生,也觉喜乐。”
  僧秀这般体悟,也让阮慈不无诧异。实则许多和人心有关的大道,也会落到凡人之中,采集众生情念,或和瞿昙越一般,化身无数,品味不同人生。只是这些化身,最终都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为感悟,很少有人和僧秀一般,完全放弃自身道途,从修自身转为修众生。
  若是旁人,听了以后只会猜疑僧秀体内是否还有白衣菩萨遗存,毕竟南鄞洲便是将凡人看得很重,但阮慈却知道其中不同,不论是南鄞洲还是无垢宗,扶持凡人,都只是为了放弃周天大劫中的胜算,由得大玉周天取走青剑,之后在破碎周天中设法延续道统。其意还是为修自身,为服膺道祖,并非是为了凡人本身,而僧秀则是从凡心中品味大道,其呵护凡人之念,和任何道祖无关,甚至和周天大劫也没有干系,乃是修此刻,修凡心,修得心中安乐,领悟道妙,也并非是为了提升修为,而仅仅是因为探索道妙其中的乐趣。
  以她未来道祖之身,见僧秀此举,更有许多感悟,心道,“但或许僧秀永远只能是僧秀,凡人在这世上,全然没有任何地位,完全只能依附修士。只要有天魔在,哪个周天都是这样。这是因为本方宇宙创世也并非是没有目的,阴阳五行道祖需要本方宇宙不断诞生大能,搅动风云气运,为他提供那些现在我还不明白是什么的莫名之物。”
  “倘若所有人都能超脱,那便没有超脱,而不论凡人过得多好,在修士看来总是寒酸,生老病死,逃不脱的轮回,不能长生久视,凡人的生命对修士来说便犹如过眼云烟,修众生,要修成怎样才算是修行有成?”
  诸多疑问,纷至沓来,阮慈忽又想道,“这或许也是本方宇宙的大道藩篱。”
  她此前便觉得情祖所说,杂修诸大道,有了大道而无道祖,因此带来的宇宙失衡,或许便是本方宇宙的大道藩篱,此时又有了别样想法。阮慈已知本方宇宙的大道法则绝非完美无缺,尚有许多瑕疵,只是尚未正位道祖,也难知大道藩篱。只是将此时感悟,藏于心底,缓缓品味,又对僧秀命运十分惋惜,暗想道,“他心性当真不差,否则亦是无有此般感悟,可惜,天地间也不知有多少禀赋上乘的修士,囿于时运,止步于中道。”
  想到此处,心念一动,也是灵机感应,因就笑道,“虽说此地乐趣无穷,但老友到此,不知高僧可否暂且放下凡间众生念,随我去寻访一处瘴疠,也恰可查看一番境况,以免其危害到这左近饱受惊扰的百姓。”
  僧秀一声佛唱,欣然应诺,阮慈将他一裹,往北方飞了数千里,僧秀道,“此一路灵炁都还十分不稳,而且也还是我们无垢宗统辖之下,因此并不急于将百姓搬迁出来,如今他们都还暂住在长老佛国之中,或许要再过数百年,才能来查看情况,平复灵炁,决定是否要将他们搬回原地。”
  似这般两宗对垒,战败一方是无法取巧的,无垢宗当时迁走的百姓,如果住在被划分走的区域之中,便不能久留。太微门也抚平了那处区域的灵炁,因此迁走得早。无垢宗辖下则要多等一段时日了,不过对凡人来说,现下在修士洞天居住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算是享足了清福。待到完全没有在周天那东单环境中谋生经验的后代要迁出时,方才算是劫数。
  一取一还,大道至理,实在掩藏于人间所有细微小事之中。阮慈和僧秀一路谈玄论道,不过是半日功夫,重又落入山林之中,这里如今已是迷雾隐隐,四周白茫茫一片,连灵机感应都被这雾气蒙蔽,阮慈嘀咕道,“这是什么迷阵,见我来了,也不知退让吗?”
  她这样说倒也并非拿大,只是她身怀太一君主亲自下赐的功法,与时之道祖因缘身后,道域有灵,见她来此,理应让她进去,如今毫无变化,可见道域之中多数已有人主持,并且暂不欲和她相见。
  远道而来,却吃了个闭门羹,阮慈不免嘟起嘴,负气道,“此时我来了不让我进,日后求我我都不来!”
  转头待要招呼僧秀一道离去,却见他身影在远处一闪,神色如梦似幻,仿佛见到什么胜景,往前追寻而去,片刻间便被浓雾吞没,阮慈再怎么感应,也都寻不到他的踪迹。心下亦是十分惊异,忖道,“这……太一君主收他入门,可有深意?原来……原来我此番回来此处,却是为了成就他的机缘!”
第331章
金风玉露
  僧秀有此际遇,阮慈倒也为他高兴,不论将来前程如何,总是胜过如今这样寿元过半,道途已绝的窘境。僧秀亦是无垢宗出众弟子,心性过人,此番有了奇遇,想来在时间绝境之中,要找到方法规避寿元也并不难。只要破境金丹,那么寿元便不会再是问题,日后前程,便看他自身造化了。更可思虑的还是太一君主的用心,难道僧秀会是太一宫在琅嬛周天的第一个弟子?为何偏偏是僧秀呢?
  总不会是因为僧秀和自己有一段交情因果罢?阮慈虽然知道此事颇有可能,但却也不愿做这般想,倘若如此,太一君主日后对僧秀必有安排,在自己身边又多了一枚棋子。纵使他一向襄助自己,但也随时可能因某事翻脸无情,阮慈只觉周身束缚,无形间仿佛多了一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暂不做此想,只为僧秀高兴,便纵身而去,也不再寻亲访友,本来想去忘忧寺探望阮谦,但冥冥中又觉尚还不到见面的时候,便是去了忘忧寺,或许也是扑空,原本为阮谦所备的表礼,只得暂且按下,便不再随意游荡,一径往上清门返回。
  回到门内,先把王盼盼在捉月崖安置好了,方才回紫虚天去,紫虚天内,一切仍如往常,天录得了王真人吩咐,早在山门前等候,见到阮慈回来,便当先奔驰过来,小小鹿角直顶着阮慈肩膀,和她挨擦面颊,亲热了好一会儿,方才引她去见王真人。
  两人虽是数十年不见,但并无生疏久别之感,只要阮慈未曾进入小寒武界、时间瘴疠这样的密境,穿渡出琅嬛周天,那么心念随时一动,这九霄同心佩受到感应,便就将两心联通,便是并不言语,也能感觉到九霄同心佩另一端,似有一人默默相伴,两心相依,灵机相闻,纵使道途路远,也从不曾孤单。阮慈每有疑惑,王真人随时指点论道,也因此阮慈虽然行走洲陆,但自身修行并未耽搁,如今只待解开最后一丝锁链,便可金丹圆满,随时都可晋升元婴。
  虽说两情相依,不在朝朝暮暮,但法体久别,见了面总又要比分开时更恰可些,王真人照旧在崖边小院化身等候,阮慈纵体入怀,笑问道,“恩师,你可曾想念我?这几十年,你这化身都在做什么呢,难道只在此处候着?那也未免太寂寞了,为何不陪着我一道出门游历呢?”
  王真人将她搂得结结实实,声音仍淡,答道,“倘若有我陪你,哪来这许多际遇?三生池和那小寒武界,你是肯定去不了,更谈不上了结因果,为将来埋伏善缘了。”
  他话中似乎在暗示瞿昙越,阮慈忍俊不禁,搂着脖子呢声问道,“你这是在吃醋么?”
  王真人道,“倘若我说并未,你反而要不开心,倘若我说有些,却又违了本心,你要我怎样答呢?”
  两人唇枪舌剑,哪怕是谈情说爱,也少有海誓山盟,多是互打机锋,仿若射覆一般,各自都不明说心意,只靠猜度,其实两心相通,对彼此的心意却又了如指掌,只是闺房之乐,不足为外人道罢了。一时间呢喃细语,渐涉于私,素日里王真人高洁如月皎皎,此时也欣然蒙尘,眼角眉梢带上殷红,将这人生中必经之乐尽情领受,放浪形骸,无所不至,只恨笔墨难描、丹青无绘,二人将数十年未见的思念倾情相诉,又将灵炁通融,此番阮慈修为长进,又多了不少悟道心得,这样精神相融的仙家至乐,是真正灵肉交融,更胜凡间许多。
  也不知过了多久,阮慈方才睁开眼来,默默想道,“此次相见,似是比之前更加投合,情意也更为明确深厚,仿佛有一层薄雾,原本如影随形,此时已被吹开,却不知是为何了。”
  她虽然只是在心中暗想,但两人近在咫尺,阮慈也并未特别设防,以他们密切的关系,便是在心中对答也是一般,有时甚至毋需言语,自然有会于心。不过王真人还是答道,“那薄雾便是过去的种种可能,你和瞿昙少主了却因果,择选了和那些过去不同的未来,来自过去的干涉便自然减弱,现世情缘则更加清晰明确,如今你已能感应到些许过去未来之间互相干涉形成的波纹,只是境界不到,尚且还不能得见全貌,因此感知中便仿佛是一层薄雾,待你元婴洞天之后,观照时所见,又是迥然有异了。”
  他所言玄而又玄,阮慈听了,仿佛有会于心,怀想洞天修士所见世界,不禁问道,“王胜遇,你瞧着低阶修士,是否便如同蝼蚁一般?人真的会欢喜蝼蚁吗?”
  说着便将手指相对,一副自卑修为,忐忑不安的样子,王真人笑道,“你这家伙。”
  他突然挥掌在阮慈丰润之处责打一下,方才说道,“怎是如此,洞天修士见到的世界,是无数可能的叠加,你说这些可能,却又是以甚么为中轴,叠加在一起呢?”
  阮慈若有所悟,叹道,“便是生而为人,独一无二的性灵本质。”
  王真人道,“是了,洞天所见的景象,固然是和他们有所不同,但性灵本质终究不变,洞天相恋,彼此都有无限可能,倘若无法锁定性灵,那爱的又是什么呢?如若连所有天性都不再相同,现在的自己和从前的自己,又还有何连续?不论是洞天还是道祖,都只是同类中前行最远的一人,本质其实依旧如一,倘若连这一点都不再认同,那过去未来之间,没了连续,对洞天修士来说,或许便是陨落前兆。”
  他言语间蕴含着极其深奥的道理,阮慈听了,自然有会于心,一面暗中品悟时,一面又喜笑颜开,搂着王真人逗他道,“你这情话说得挺动人的么,王雀儿。”
  王真人是在阐述大道体悟,偏偏被阮慈栽派成婉转陈情,不免生恼,又要责打阮慈,两人嬉闹了好一番,这才说回正事,阮慈依在王真人怀里,一面揉着后臀一面懒懒道,“我适才回山时,先去捉月崖整理行李,只觉捉月崖气象丰沛,较此前兴旺了不少,这也是虎仆和我新收那仆人王月仙用心经营之故,如今已有不少筑基门人。不过我还是十分好奇,荀洋为何会被吴真人门下收去?”
  王真人道,“此事别无委曲,只是各方下注而已,门内洞天十余,其中有些是下法成就,并无主见,平日里多是闭关潜修。还有些中法成就的洞天,如吴真人这般,自身无法占据气运,引领大势,便只能择人追随。从前门内只有掌门和徐真人,但徐真人后继无人,他后辈徐少微情愿追随谢孽,因此在谢孽出走之后,门内局势还能勉强维持平衡,徐真人未有坐大到难以收拾的程度。”
  “如今徐少微或许将被嫁入燕山,谢孽将剑借你之后,你异军突起,大放光彩,已是未来道祖。门内或许还有人心向谢孽,但也一定会有人投注于你。这也是大势分合自然的结果,恰好吴真人的确和荀洋有缘,便顺势收了这个弟子。至于丽真人,其动向只看邵定星便可知晓,倘若丽真人有意示好,三百年后重排座次,邵定星自然会请辞首座。”
  王真人说到此处,微微沉吟,道,“这也便是说,三百年内你要成就元婴,取下首座,否则门内众真,始终会将你看做谢孽计划中的一环,并不会有更多举措。倘若你对周天大劫有不同的念头,也只能等成就元婴之后,再与众真分说。”
  阮慈心领神会,这才明白原来金丹关隘,暗中和道途映照,也并非无的放矢,她如今已知周天大劫隐秘,也知晓周天宗门的基本态度,第一个自然是不愿让洞阳如愿,第二个便是不愿让大玉周天取胜。只是究竟该如何应对,却还没有仔细的谋算。
  谢燕还的谋划,从王盼盼口中说出,其实非常的疯狂大胆,成功的机会也十分渺茫,但话说回来,琅嬛周天要对抗道祖,那么不论是何等谋划,成功机会都是一样微小。这就像是瞿昙越的命运一样,不论结果如何,情祖都不会亏,倘若不疯狂、不大胆,那便不如忘却此事,休再提起。是以谢燕还的计划,以她天资背书,一样有人支持。阮慈只有知道她这谋算的前因后果,才能判断自己的态度,究竟是全然反对,还是只有些许不赞成,这便非得穿渡时空,回到过去,和谢氏本人对话才行。待到元婴之后她自身的态度,也会给她带来不同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但在她明确立场以前,这一局便都不算正式开始,所有落子,都只是伏笔而已。
  时空穿渡已是势在必行,阮慈便不多问多想,不去想失败的结果,而是问道,“我进阶金丹时,楚真人为我承受天劫,迄今还藏身虚实之间,结婴时按说动静只会更大,可别告诉我你又为我做了安排,要让我身边亲近之人为我挡劫。”
  她心中其实很怕王真人要以身代之,是以语气中隐隐有些警告,王真人不以为意,道,“我已知你性子,又怎会如此。”
  他语气淡然,看来果然已窥见阮慈晋升天机,只是照例不肯泄露,只道,“关于未来,我也只有一句话,一切只在你的选择。”
  他的确深知阮慈心意,对阮慈来说,结果如何其实并不在意,她只怕自己为人摆布,身不由己。只要一切还在选择之中,便还能满意。只是这一口气才刚松下来,王真人就又道,“这次闭关,想必也是耗时日久,你且先不忙,去吴真人处拜会一番,再去七星小筑看看你族姐也好,她近日已然出关,正准备出门游历,此时不见,下次便不知何时了。”
  阮慈的心一下便又抽紧了,暗中猜疑道,“难道……难道为我应劫之人,还是容姐?”
  她的心声,王真人按说本是尽知,但却仿若未有听闻一般,泰然不应。阮慈观他神色,也是又气又恨,上前抓咬了一番,将王真人这惹人生厌的淡然模样破坏殆尽,方才忐忑出了紫虚天,往七星小筑去寻阮容了。
第332章
桃英纷飞
  因阮容从南鄞洲回来,便闭关修行之故,阮慈上次来访此地,已是百余年前,不过仙人洞府,千年不变。唯有那些长寿精怪,在山中吟游谑笑,闲时装点门户,是以回回前来,景致均是不同,不过琳琅遍地、别出心裁,和紫虚天比又是一番不同景致。
  紫虚天内人烟稀少,便有些精怪眷属,也多在海洋深处那些岛屿上族聚而居,少有和修士谋面。而七星小筑这里,阮慈第一回
觐见掌门时,所走的乃是正殿所在,是以堂堂皇皇,此后来见姐姐,则从阵法另一生门出入,甫一进门,那些洞天仙姬便上前来,欢声笑语中,前呼后拥,在云端赏遍她们巧思装扮的种种美景,不多久便见到云端一间精舍,通体为白玉雕成,灵炁盎然,散发汩汩彩光,端的是富丽堂皇,瑰丽万千。阮慈忖道,“容姐是真的宽裕,掌门好疼爱她,这般的精舍,王胜遇别说赐给我了,或许连他自己都不太用。”
  她也是有意编排王真人,九霄同心佩微微发热,七星小筑并非洞天,无法隔绝感知,也不知他听去了没有。此时阮容已迎了出来,仙姿飘飘,玉容宝光内蕴,含笑欣然,一望即知,修为又精深了不少,阮慈见了,不喜反忧,只是暂不在人前露出,反而现出欢容,飞掠过去笑道,“姐姐,我们许久未见了!”
  两姐妹算来已有数十年未见,在修士中算是短的,如阮容便只是闭关修行了一回而已,若是要谈起别后情况,那么她只能说些自己修行心得,两姐妹倘若所修功法不同,便只能说些功法感悟,并无法门传授。反倒是阮慈,这数十年来历练十分丰富,虽说也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之处,但捡了些见闻和阮容说来,两人在云端抱膝并坐,阮慈口说手比,已是听得阮容七情上面,时而掩嘴笑个不住,时而又大为紧张担忧,时而惋惜遗憾,两人谈了许久,阮慈说得乏了,阮容这才长嘘一口气,有些向往地道,“自我入道以来,多在山门潜修,无有出门游历,便连九国都是少去,深心里也知,我对世情所知其实不多,此为我修行软肋。”
  她望了阮慈一眼,似有些犹豫,阮慈心领神会,笑道,“我金丹关隘已是圆满了两道,第三道也已分明,容姐但说无妨。”
  阮容此时已是金丹中期,关隘隐约浮现,只是倘若阮慈关隘没有全数探明,那么她把自己关隘和阮慈说了,无形间阮慈便会少了一处机会,她听了这话,方才欣然一笑,道,“此次我闭关之时,静中参悟,隐约觉得识海中一道锁链影子,模模糊糊,逐渐由虚化实,落入内景天地。细品之下,才知道我的金丹关隘,便是要在中央洲陆游历百年,因此才是下定决心,出门赏玩那人间风景,也算是一番因缘了。”
  阮慈笑道,“和他人的关隘相比,容姐修道之易,真是让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譬如幼文,他修到金丹圆满,着实是吃了一番苦头,便是金丹关隘也难如登天,要收集百种奇毒,如今才看看收了三十多种,还在洲陆上四处奔波,或者还要去他洲远行也是未必呢。”
  因这奇毒关隘,和阮容显然无关,因此方才能说给她知道,阮容也颔首道,“不说旁人,便是在门内,我也是倍受优待,譬如月婴,修为曾高我一个大境界,我筑基初期时,她已是金丹初期,如今我金丹中期了,她也不过是堪堪比我高了一转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