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剑(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227

  屈娉婷的情念之中,最清晰的便是对自己筑基的渴望,余下还有对师兄以及姐妹的惦念,除此以外,竟没有什么旁的,对屈家其余人等,她并不在乎。而那第五苍的情念之珠,最是混浊丑恶,几乎全是贪、嗔之念,阮慈几乎要将其抛弃,转念一想,又思及这到底是从自己识海之中分离而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融合回识海中去,便还是留了一手,将其照旧收起,随意下了些禁制,仍旧收在怀中。
  此时心念已经渐平,不受灵远影响,便不再那样心软,阮慈又调息了十数日,直到诸般状态都是最佳,灵台空寂无物,只有神念活泼泼地在道基上方荡漾转动,激起阵阵涟漪,道基之上,灵液滴落,发出轻轻的‘嘀嗒’声,一切无不尽善尽美。她这才暗运心法,默念道,“龙居震位当其入,虎数元生在一宫,天上月圆,人神遍体,日月有时,逆运阴阳,太一有君,在心景中,谁能得见,不可度量,玉池水满,灌入丹田……”
  她识海之中,又飞出那尊太一君主,这一次阮慈已然筑基,所见君主又更生动一些,不再是那泥塑木雕一般的呆板雕像,而是长衫曳地,眉心朱砂一点,仿若生人的精致玉像,他双目放出毫光万千,举眸望来,仿佛将阮慈前后三世都已看透,阮慈心中涌上奇异感觉,不动声色与他对视,暗忖道,“我筑基时来,便是这么生动了,若是结丹时再来呢,他该不会能开口说话了吧?”
  那太一君主似将她心念尽收眼底,唇边泛起一丝真切微笑,双眼毫光大盛,将阮慈笼罩,她只觉得自己被双眼吸入,在那万千彩光之中不断跌落,却不似最初意修时一般,浑浑噩噩便穿渡到了青华天。
  此次跌落,身旁毫光甬道之中,似是不断有画面飞快闪过,更有含糊人声,仿佛正在争执着什么。只是阮慈眼力不足,不足以看个明白,她心中才是一动,想要张望,便觉得心头一阵烦恶,仿佛受不住这极快的速度,意识逐渐模糊了过去。
  阮慈心中自然不甘,几番奋勇相抗,想要清醒过来,但却未能做到,就仿佛做了一个噩梦,挣扎着想要醒来,便是睡也睡得很不安心,终于大叫一声,从榻上跃起,这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是躺在一间华美屋舍之中,身上更是换了一袭美衣,阮慈左右张望一番,只觉这房舍之中,便是地面都是灵气满溢的宝材而制,较那永恒道城还要更豪奢不知多少倍。甚至若非身在梦中,她连踏足此地都办不到——这些宝材所释放的灵压,都不是一个筑基修士所能驾驭的。便如同王真人真身所在大殿,阮慈一次都没有去过,那里的灵压、因果,只要泄漏一丝,对她便都是极大的影响。
  她伸手捏了捏袄裙料子,这裙衫也是轻若鲛绡,却又坚牢无比,仿佛本身就带有强大法力,阮慈心念才是一动,便拥着她足不沾地,往外飘去,身后霞帔飘摇,仿佛神仙中人,经过一面明镜时,阮慈对镜望了一眼,也是微微一怔,她自然生得不错,但镜中这眸含清露,薄鬓额黄的大美人,却令她初见都有几分陌生。
  “这便是我长大之后的样子?”
  她心中不免有几分好奇,也不知为什么此次前来相会,换了盛装,又长大了些许,被那华裳拥出门外时,只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竟是身处一座巨大宫殿之中,殿中一切全都尽善尽美,更有许多天人一般的美姬幼童,在空中飞舞嬉戏,阮慈定睛看去,个个都至少有结丹修为。
  再往天边看去,亦是青山秀水,说不出的阔朗大气,远处山间隐约可见座座道城,也都是屋舍俨然,令人不由心悦诚服,暗叹一声绝景堪赏。阮慈已有缘见识过永恒道城,当时已觉奢靡,但见到此时的青华天,才知道什么叫做道祖排场。
  她在殿前赏玩许久,逐渐失去兴致,却是仍旧不见青君,不由顾盼寻找起来,忽然见得殿角一个少年探头看来,对她招招手,又将手指比在唇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阮慈心中不禁有些纳闷,乘着华裳飞将过去,那少年长相平凡,但在她神念之间,却是青君无误。
  虽然知道道祖化身千万,化成什么样子都不奇怪,但这小小侍童依旧让阮慈心中好奇,她没有说话,而是做了个疑问的样子,那少年轻声道,“那个讨厌鬼来了,你别说话,等我先把他打发走了再说。”
  阮慈心中不免有些好奇,暗道,“虽是讨厌鬼,但却能进到青君道场之中,看来青君和这讨厌鬼的关系还算不错。”
  少年呸了一声,低声道,“谁和他关系不错了?只是他胆子大而已,我这青华天并未排斥其余大道,他想来就来了,我可没有请他。”
  阮慈微微一怔,不过她素性颖悟,已是明白青君意思,看来道祖灵域,是否排斥其余大道,也是可以择选的,若是胆大,自然可以随时造访,做那登门恶客,不过也要做好灵域规则变动,自己被驱逐出去的准备——甚至若是在其无法离开灵域的某一时刻,突然改变规则,不知那离开己身大道的道祖,会否因此变得异常虚弱,甚至可能被迅速杀死?
  “你猜得不错,所以这个人不但讨厌,而且莽撞。”那少年道,“更是烦人得紧,我十分不喜欢他。”
  虽说阮慈也知道修士拟化分神,其上限不会超过设定修为,譬如瞿昙越化身来见她,那化身是炼气修为,便是炼气期的神念,思虑也不会和本体一样周全。而这少年不过是金丹修为,和青君本人的性子大相径庭,也是自然,但仍不禁被逗得莞尔,暗想道,“便是再天真的金丹修士,也不至于这般单纯,青君这化身说起话来,好似还不如天录。”
  说到天录,又想起王真人,不由举起手来,看了看那隐隐泛着霞光的袖子,暗道,“可惜这衣服也肯定带不回去的,还有我这副样子——若是能让真人看到,哼……叫他还拿小猪来比拟我!”
  正是这般想着,只听宫中一声磬响,众天人都飞腾而来,或是吹笛,或是鼓瑟,一时间仙乐袅袅、衣袂飘飘,说不尽的仙家气象,而殿中两道身影相携走出,阮慈好奇想看,却又怕被感应到,正是踌躇间,那少年一把捂住她的双眼,又悄悄张开一条缝,轻声道,“从我指缝间偷看一眼,只是一眼。”
  阮慈依言望去,只见青君依旧是往日那从容风流的样子,全没有这少年的调皮,她身侧站着一名高大男子,自然也是俊美不凡,正含笑和青君不知说着什么,望之儒雅可亲,但不知为何,竟令阮慈觉得极为熟悉,仿佛乃是生平亲近一人,虽然未曾谋面,但心中孺慕之意,却是自然涌起。
  她不由大是惊奇,正要再看几眼,那少年指头合拢,阮慈也不敢挣扎,过了一会,听得仙乐渐远,那少年放开手时,眼前又是竹林潇潇,那宫殿、天人,已是不知去了何处。
  唯独阮慈,依旧是一身华服,站在当地倒显出些不配来,她左右看看,微觉窘迫,青君看在眼里,含笑道,“原来我这小友,更欢喜方才那景象一些。”
  她一挥袖子,方才那华美景象再现眼前,两人正站在这依山而建的大殿中最高的一处院落里,青君将阮慈牵到亭子里坐下,上下打量她几眼,夸奖道,“很漂亮。”
  阮慈更是发窘,她即便有几分姿色,又怎能和青君相较?她不由嘟起唇埋怨道,“这也不是我的本意,难道不是青君将我打扮成这样子的么?”
  青君笑道,“我怎会如此行事?此处照见的是你的内心,你长大啦,有了些女孩儿的心思,是也不是?你想要旁人都看见你漂漂亮亮的样子,都来主动亲近你,是以在这儿,你便成了这副模样,我说得可有道理?”
第132章
茫茫苦海
  青君此言,大出阮慈意料,她不禁展袖自顾,愕然道,“我,我有了女孩儿的心思?”
  要说她从来没感觉自己是个小娘子,这话自然是假,但阮慈自认并未和孟令月一般,对谁倾心狂恋,便是要说什么才上眉头、又下心头地惦记着谁,这也是没有的事,通常来说,她最惦记的只是自己,其次便是身边的玩伴亲朋,如天录、王盼盼等,可要说想和他们你侬我侬,却实在从未动过这样的念头,甚至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十分滑稽。
  此时将自己这一身翻来覆去地看着,暗道,“可我方才除了想起师尊以外,谁也没想啊,便是师尊,也是因为他把我比成一只小猪,此事大大地冒犯了我。”
  按说道祖是从不会错的,但阮慈在青君面前却并不拘束,直言道,“是吗?可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呀,我看着镜中的自己,只觉得怪异新奇,但也没有多么向往。”
  青君微微一笑,悠然道,“那便是我猜错了,有什么稀奇?我刚才这些话的确说得不好,便是对的,也不能对你言明。人这一辈子,最难得的便是情窦初开这些年那朦胧的感受,全由旁人来告诉你,旁人来教你,你以后会生出怨恨的。”
  不知为何,阮慈在青君面前,总觉得和她十分亲近,便是初次谋面,也并不畏惧,这番算来才是第四次见面,两人这般坐着闲谈,她便很是心满意足,明知己身穿渡虚数而来,应该早日回返,但却一点也不焦急,仿佛只盼着这一刻绵延得更久,她笑道,“原来道祖也会猜错的么?”
  青君道,“道祖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便是我那主人也不能如此,更何况我呢?再说,我是青剑成道,生出灵识的那一刻,便已合道,我和你们这些有血有肉的修士,终究是不同的。”
  她突地惆怅地叹了口气,“这些许不同,便是我这道祖,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她依旧身着华服,瞧着真实到了极致,半点也没有东华剑一剑万物生的霸气威严,阮慈几乎难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却又深刻知道,眼前这倜傥风流的大姐姐,曾追因溯果,一剑灭杀宇宙中无尽修士,也曾借由她,隔着千秋万载挥出一剑,令困于虚数之虚的另一名道祖,回到虚数之中,更是逃出了琅嬛周天。虽然身在过去世,但却依旧能布局将来,而即便是这样近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道祖,竟也有无法弥补的遗憾,竟也有羡慕凡人的时候?
  和青君交谈,一向是又轻松又费力,说到轻松,自然是青君可以读出阮慈所有未尽言语,而费力之处,则是她要控制自己的思绪,不去寻思一些不愿被勘破的事情。不过,阮慈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事,是不宜让青君知道的,便只是凭自己心意喜好,任意而为。
  “道祖当然也会羡慕凡人。”青君自然也读出她的思绪,伏在抄手上微微一笑,“道祖和凡人,不都是宇宙造物么?只有修炼到主君那般地步,新辟宇宙,证道永恒,不分过去将来,或许才能跳脱出宇宙尺度吧。但即便如此,主人也是由凡人开始,一步一步修炼到永恒境界。你以为道祖高高在上,无所不能,却不知道,凡人才是宇宙之主,能够证就第二道的道祖,全都是凡人合道。”
  证第一道,便可称为道祖,但阮慈知道,非得证第二道、第三道,才能有望缔造属于自己的新生宇宙,晋入永恒境。但要说只有人修,才有希望证第二道,这还是初次听闻,不由微微一怔,大是好奇,追问道,“这却又为何?”
  青君指了指阮慈的脑袋,笑道,“答案便在你的小脑袋瓜子里。”
  阮慈大惑不解,正是细心思量,青君却似又被她歪头嘟嘴的样子取悦,掩嘴轻笑起来,“难怪你那洞天师父,说你像一只小猪——”
  她原来也把阮慈刚才的心声读到了,阮慈面孔一下烧红了起来,不快道,“我这么瘦瘦的,哪里像猪了,我哪个动物都不像。”
  青君笑个不住,阮慈憋了一会,也不禁跟着笑起来,又强为自己辩白道,“不是我小气——你们这么说,不外乎是要逗我,若我泰然处之,你们又有什么趣儿呢?”
  青君点头道,“嗯,你说得很有道理,看似是我在逗你,其实是你在哄我,是这个意思么?”
  阮慈低声嘀咕了几句,也是自嘲笑了,心中更是松快了几分,青君笑道,“终于开心了些,你这个小姑娘,这次来见我,又是为了什么,心思这般沉郁?”
  若说阮慈是为了什么不开心,由头可就太多了,绿玉明堂一事,她先后杀了二十多人,将一脉传承搅得烟消云散,连傅真人日前都死在瞿昙越手中,这消息还是李平彦送来的,要说后悔,倒是没有,只是这无时无刻的杀戮,令她很是不喜,还没有缓过来,又入梦见到灵远,阮慈对灵远坐化始终很难释怀,她情愿灵远恨她,也要比此刻来得好些,还有那残魂,这样一世一世地轮回受苦,只是为了停留在这世上,也不知在等待什么。这些所有生老病死、轮回之苦,令她如同背负数千斤的重担,此时心中千回百转,终于问道,“道祖,世上为何这么多苦楚?为什么人生之中,总是苦多乐少,每一日听闻的,都是些叫人心里不快的消息,放眼望去,过去将来,全是茫茫苦海,乐土不存?”
  青君目注阮慈,神情似笑似叹,伸手拂过阮慈浏海,原来不知不觉间,她又回到自己年纪,那华服也显得略大了一些。
  纤长手指,为她将鬓发理过,阮慈仰面望着青君,听她从容言道,“这苦恼,便是我等永远体会不到的情绪,你不忍见世间苦楚,可在我而言,世间一切,都不为苦,只是一种必然——若是苦少,乐便更少,这世上本就有苦,才有乐,没有饥渴之苦,哪来饱食之乐?没有沉沦之苦,哪来超脱之乐?”
  “这世间的规矩,本就是苦多乐少,亦或者对你们凡人而言,世间便是如此,若无贪得,何来苦楚?便是因为人性最贪,是以对人而言,这世间总是苦多乐少,你想想,是这般道理吗?若你生为一棵树,所求极少,烦恼也是极少,但乐趣会因此变多么?”
  她仔细说来,耐心十足,便如同对弟子说法,阮慈心中那难以宁定的情绪,在青君轻轻话声中,终于逐渐消散,她喃喃道,“我明白了,世上总是先有贪求,方有求不得的苦,才有求得之乐。若是人一生出来,便什么都有了,一无所求,也就一无所乐。便是因为人出生时一无所有,世间便是求不得的苦,才有那偶然得到的欢乐。”
  青君垂眸道,“你明白了,像我们这些先天道祖,一诞生便执掌一道,对我们而言,这世间予取予求,也就没有一丝欢乐,更没有攀登上境的力气,唯有那无数凡人,辗转苦海之中,沉沦轮回之内,心中有无穷无尽的欲求,更有那些千奇百怪的情志——唯有这些凡人,才是宇宙气运所钟,万千宇宙之中,最终证道永恒的寥寥数人,无不是凡人出身。”
  “你对主君的道大不以为然,以为唯有凡人能够转世,对修士并不公平,实则你那只爱宠说得不错,主君之道,才最是公平,在那无尽时数之中,这许多生灵,连一次入道的机缘都不会有,能够开脉入道,已是天大机缘,便是中途而废,也不应再抢夺他人的机会。若是修士可以转世,那么未入道的凡人,便连那一次机缘都不会再有,同样都是一点灵性,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阮慈并非第一次听人说起这般道理,只是青君所言,自然比王盼盼更有说服力一些,毕竟她亲身经历过旧日宇宙,那两种道规并行的时日,只是她虽然知道这是有道理的,但想到灵远、孟令月,还有那些只因一点随意原因,便即死去的修士,心中依然很难接受,摇头道,“道理或许是这样,但我心里依旧是不服这道理的。”
  青君欣然笑道,“这便是你们人修令人艳羡之处,你们这些喜怒哀乐、贪嗔疑痴,你身在其中觉得苦恼,殊不知我们却千方百计也求不得呢。”
  她随意指了指坐在亭子台阶上的少年,道,“你瞧他,我拟化出他之后,便将他扔在一座大天之中,让他在俗世里度过百年,才将他接回来,可他那一言一行,你还是觉得奇怪,一个在红尘中打过滚,历练过的修士,绝不该那样说话,可他也只能装到这一步了。”
  那少年转过头来,对阮慈不好意思地一笑,说道,“像我们这样的先天道祖,心中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好恶,你心中满是动摇,闻听自己动情,便微微不悦,仿佛这是甚么有害之物,于我们而言,这样强烈的情绪,哪怕一丝,都是如获至宝,从未体会。”
  阮慈难以想象这样毫无情绪的感觉,对她而言,问题只在于如何控制情绪,是以她也不怎么控制,这种自诞生时起便没有情感、予取予求的人生,听来的确并不怎么吸引人,她想了一会,也不知青君是怎样的感觉,不由望向青君。
  青君笑道,“秉道而生,护道而存,这便是我的感觉,万千世界,无穷生灵,全是我的耳目,但所见所闻,对我毫无触动,因为我是一柄剑,我并无心。”
  她说得平静,无喜无怒,“若是这般能够永存,也似乎没什么不好,但可惜,宇宙有尽,不能证道永恒,便只能与宇宙共亡。”
  阮慈从未想过宇宙也有灭亡的一日,这对她而言似乎太过遥远,但她也知道,时间对道祖毫无意义,宇宙之亡,对道祖或许是远在天边,或许也迫在眉睫,她不由瞪大眼问道,“那,那该怎么超脱呢?要证第二道,一定要人修出身吗?”
  “自是如此,”青君点头道,“宇宙中最多的便是凡人,有许多大道,都是由凡人心念繁衍而出,凡人出生时一无所有,想要执掌一道,便是这般从无到有,追逐而来,无不经历甘苦沉浮,万般坎坷,是以他们对这宇宙之中的许多道理,体会得要比先天道祖更深刻得多。试想,我连真正的喜怒哀乐,都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又如何去体察这由人而成的千百大道,对这宇宙的了解,又如何能够细致入微?我从未体会过求道之苦,便也不会有求道之能,天数最是公平不过,你见过道友因情念而亡,便将情之一事,以为是洪水猛兽,我说你情窦初开,你羞赧不悦,仿佛我是取笑奚落。”
  “你可知道,”青君将纤手搭上阮慈小手,望着阮慈双眼,轻轻说道,“你这动情的机会,对我而言,是多么宝贵,又是多么的遥远,多么的难得。”
  她双眼腾起雾气,轻声说道,“啊,太一正在催促了,你该回去了,下回相会时,你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阮慈心中说不出是何滋味,她很想辩白一番,说自己并未不悦,只是实在不知自己到底对谁动了什么情,但在青君云雾一般的双眼中,话语便如同雨珠一般,洒落空中,无从拾取,不知何时,已腾空而起,华裳簇拥,往回飞去,思及此次一别,下次相见不知何日,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解答,又生出浓浓不舍,双臂向青君伸去,叫道,“青君——”
  青君眼中,露出些许无奈,些许疼爱,这情绪便是装的,也实在装得很好,她笑着握住阮慈手臂,飘飞而起,陪她多留一瞬。环佩叮叮、仙颜皎皎,在阮慈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且放胆多爱一些,有什么大不了。”
  阮慈不意她突然靠近,转头惊望,耳垂却是恰好撞入唇齿之间,叫青君玉齿咬了一口,她耳垂微微刺痛,轻呼出声,青君亦是诧异松手,在阮慈震惊眼神中,抚了抚唇,眉眼弯弯,又笑了起来,挥手与阮慈作别。阮慈伸手还想抓住她,却是触之不及,眼前景色极速变换,不知何时,又回到毫光之中,逐渐失去意识。
  再醒来时,心中听到‘嗒’的一声,却是入定之前,从道基之上滚落的一滴灵液,方才刚刚落入玉池。而那道基已是无声无息之间,又凝实了一层,如今已是六层夯实,第七层筑了一半,正是灵远入寂之前的修为。
  阮慈翻身坐起,手握心口,沉思半晌,之前那无形郁气,已是一扫而空,但又多出许多思虑,她眉头微皱,终于可以思索在梦境中不敢深思的问题。
  “我……”她心中暗道,“我会不会是青君有意陨落,真灵附染,助她体会凡人情念,从无到有,重新合道的转世身呢?”
第133章
凤羽结丹
  不论如何,阮慈对青君的劝告终究是有几分不以为然的,她这个人便是这般,道祖箴言,也是凭着心意,或听或不听。若她是青君转世之身,终有一日,过去世的青君会在她身上凭依显圣,那么让她多体会人间情爱怨痴,那求不得的苦痛,得偿所愿的狂喜——不论什么情感,都要一一尝过,那对青君而言自然最好。但在阮慈自己而言,她又不常觉得孤独寂寞,也不羡慕伉俪情深,天地之中有趣的事情再多不过,任谁伴在身边都差不多,比起放胆去尝遍世间情致,她更想好好修行,毕竟形格势禁,和人谈情说爱可不能让她活得更久。
  再者,阮慈是个不吃亏的人,她身边所有人大多都和她有因果利益勾连,便是有些许情感,那也并不纯粹,在这般人事之中,要她和孟令月一样纵情遂意,自己自然要大吃亏特吃亏,还不知这情念要被利用去谋求什么好处,那些人凭什么能占这么样的便宜?
  话虽如此,她也不会因此就额外断情绝爱——或许如若这样过激反应,也在青君算中,有一日反而会成为能被她所用的伏笔,对不愿采纳的建议,阮慈觉得还是就当耳旁风一般,听过就算,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至于青君所说,没有品尝过人间各种情感,难以合第二道——以她如今筑基身份,似乎还不必考虑得这样远。甚而连她可能是转世身的事,阮慈也不过是粗粗一想,便再不浪费心思,不论青君、谢燕还乃至上清门想要将她这枚棋子落在哪里,对阮慈而言,此时唯一能做、唯一想做的便只有一意往前行去,一刻都不用委屈了自己。
  将此番玄妙经历在心中仔细整理,自然也是颇有所得,一来是明晰了修为提升的界限,她梦入北幽洲时,正在第五层高台上,往第六层筑去,如今则是立于第六层高台,往第七层筑去,算是入了筑基后期境界,修道至今四十余年,已是筑基后期,当时在南株洲结识的桓长元、董双成二人,想来已被远远抛下,若无特殊际遇,四十年对筑基修士来说,可能最多也就从筑基二层修到四层,想要筑基圆满,没有数百年是办不到的。
  阮慈此时只需将第七层高台修筑圆满,最多耗费二百年光景,便可服用两枚丹药,将修为推动到九层圆满,不到两百岁而筑基九层,只怕在琅嬛周天都是异数,但对她而言,九层之后该如何修筑那虚无缥缈的后三层,实在毫无头绪,眼下也忧虑不到此处。
  此次所得,第二便是知道了些道祖的隐秘事,对道祖布局隐隐有了一丝含糊猜测,只是尚不能说个子丑寅卯。这眼界上的进益,与道祖坦然倾谈的机会,便是多少大能修士费尽心思也谋求不到的。阮慈且还注意到一事,那便是她两次穿渡过来,都是在某一道祖来访的时点,只不知是否都是同一人了,且这时机上的关联,是否单纯只是巧合,还是也有因果上的牵连。
  第三,便是她终究已暂时放下了前些日子难以消散的阴霾,不论是金波宗傅真人一脉,还是灵远圆寂,在大能眼中来看,或许都和洞天陨落没有什么分别,不成道祖,终是虚无,这陨落是迟是早,也不必过分介怀。阮慈自己或许还不能这样看待世间,但借他人慧眼,多少已能平和看待心中思绪。更要紧的,是灵远说她浑然天成,并无沾染,可见东华剑中蕴含的戾气并未影响到她的性子——她倒不怕自己是个凶残好杀的人,也从未想过要做个好人,对阮慈来讲,最要紧的是两件事,一,她是不是自己,二,她死时能不能有个结果,得个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