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949


在这一瞬间,江畔边充斥一种深深的悲情与愤慨。
任何人看不出朱国强的眼里有什么感情,但是听着世子爷的悲怆至极的长叹,所有人都感受到世子爷发自内心的痛苦与悲怆。
“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
想不到自己倒真有马基雅维里主义者的潜质,那日的密谋之时,自己可不曾有过半点心软的。
此时看到这一双双真挚的眼睛,朱国强却无法做到那么坦然。
但是戏还是继续演下去的!
现在大明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即便自己想要力挽狂澜,改变历史车轮,改变大明的国运,但阻力仍然太多。
这些阻力是什么?
皇帝、百官、流寇、螨清……
他们都会在这条道路上,成为自己的阻力,就像这次,甚至就连有名的“忠臣”,首先想的到也是内斗。
除非自己坐视华夏沦丧,否则就完全没有退路!
“如果现在世子爷挥师清君侧,那么世子爷的政治威信势必会荡然无存,于天下人的眼中,世子爷就是乱臣贼子,当年成祖为何遭天下士民反对?不正因为大义不存吗?成祖所为是为皇位,而世子爷所谋却是为救百姓于水火,是为救我大明江山社稷,如此反倒成了乱臣贼子!世子爷你能甘心?”
“这次史可法令世子爷往扬州,看似是让世子爷报国无门,可却能让天下人看到朝廷的昏庸,而且,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史可法所谋者,无非是害怕世子爷借口杀人夺兵权,今上必定也会有后手过来,而到那时乱命一下,天日昭昭,天下人自然可以看到今上昏庸,恼其嫉贤妒能。而届时世子爷,再以一场大胜力挽狂澜,两相比较,何为贤,何为庸,天下人自会明辩。只有如此世子爷才可能和今上下完这盘棋,虽然如此一来,将来世子爷的处境会变得极为微妙,但可以肯定的是,今上到时候就空有正统之名,而大义却在我手,只要大义在我,时机一到,自然可清君侧……”
“百姓何辜?世子爷心怀仁心,可世人又岂对天下存有仁心?我们没有选择了,两害相权取其轻!”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日所谋者非一方一地百姓之福,而是为天下百姓之福,还请世子爷明鉴。”
“况且,非如此不能保密,只有让建奴看到世子爷的委屈,他们才会相信,相信世子爷绝对不会挥师北伐辽东……”
“世子爷,如果想要挥师辽东,就必须要如此,非但演这场戏,而且还要大演特演,演得天下人皆知,演得天下人皆能看到世子爷的委屈,看到世子爷欲报国而无门。”
“世子爷,这场戏是为了天下,为了天下百姓再不用遭建奴入寇之扰!”
那天他们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况且朱国强也知道,他绝对无法忍受崇祯和所谓的满朝“正直之士”把大明拖进万丈深渊的境地!
亿兆百姓或死于流寇,或死于螨清,百姓何辜,居然遭此浩劫?
一边回想着他们的话,一边回想着螨清入寇后的千里无人烟。一边又想到一战定乾坤,从此之后,中原再不会被建奴袭扰!
至于阿巴泰……鱼与熊掌业务可以兼得,只要……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又一次,朱国强在心底默默劝说着自己!
尽可能的调整心中的情绪,终于,朱国强只是拱手对百姓说道。
“诸位乡亲父老,非是朱某不愿保护乡梓,实在是军命难违,虏寇残暴,若是乡亲父老信得过朱某,可随我一同撤往扬州,只要朱某一息尚存,必定护诸位周全!”
好半晌,朱国强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他的眼光在百姓的身上扫过一遍,他发现自己真的接受了这一切,即便是想要否认,他亦不能不承认,现在自己已经完全变了……
世子爷的话,数千百姓听得清清楚楚,有些人怨愤更甚,他们知道世子爷不能守在这里,是完全迫于军命,想到忠臣就是落得这样的田地,心中的悲情意识更浓,对世子爷更是充满了同情,突然人群中有人高声疾呼道。
“苍天啊,你就睁睁眼看看吧……”
一时间哭声震天,在震天的哭声中,仰天长叹的朱国强目光北向,在心里默默的冷笑道。
“黄台极,现在轮到我去抢你了……”
冷笑之余朱国强又在心底想到了京城的那位。
“崇祯,你又会如何应对呢?”
第158章
崇祯皇帝的怒火
东虏再次破墙入关!
从九月二十六数路破墙,到消息传到京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因为有了年初东虏糜烂京畿,到处烧杀抢掳的教训,消息刚一传出,京城附近数十里的百姓就纷纷避入城内。
尽管随后东虏从通州一路南下,现在甚至杀过了淮河,可京城依然是戒备森严。
崇祯十二年腊月初一晚上,约摸二更天,京城里头已经静街,初冬的寒风一吹,只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绢布灯笼,灯光昏暗,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静街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从崇祯登极以来,十二年中,建奴已经五次入塞,甚至这已经第四次直逼京城城下,甚至于就在年初,建奴刚刚入塞,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此时城外火光冲天,城内有兵马巡逻,禁止宵行,无论是深宅大院中,还是平民的砖瓦房里,到处都是一片哀叹声。
这天下是怎么了?
这东虏怎么又一次兵进长城,威胁京城了。
幸好京城城高墙固,要不然……可万一要是东虏打下了呢?
担心,所有人都担心。
但是对于那些逃入京城里的灾民和难民来说,更多了几分煎熬。这两个月来又从各地逃进来十几万人,没处收容,有很多人睡在街两旁的屋檐底下,为着害怕冻死,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着,呻吟着,抱怨着,哀叹着。今夜刮东北风,天气冷得厉害,这一夜,不知又要冻死多少人……
入了夜,皇城里头的崇祯,心情同样也是分外的沉重,虽然他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八岁的青年,但小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长久过度度操劳,加之心情忧郁,使得他的脸色显得苍白而憔悴。
一连几夜,他都没有睡好觉,今天又是五鼓上朝,累了半天,下午一直在乾清宫批阅文书。在他的祖父和哥哥做皇帝时,都是整年不上朝,不看群臣奏章,把一切国家大事交给亲信的太监们去处理,到了他继承大统,力矫此弊,事必躬亲,但是却一事无成,天下的局势依然的艰难,而且一天乱过一天。
今天,他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离开过御案。
在他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军情急奏是什么?
是东虏又一次入寇京畿。
清兵从九月二十六破墙入关,威胁京城,然后由良乡趋涿州,分多路深入:一路由涞水出易州,一路由新城出雄县,一路由定兴出安肃,有围攻保定态势。
得到了这个消息,崇祯自然是大惊失色。在此之前,山东就曾禀报东虏可能入关,但是那个时候,他却选择了无视,可是东虏真的来了,非但来了,现在甚至还一路杀到了南直隶。
“他们怎么能孤军深入如此呢?就不怕兵马拆损于大明吗?”
满面愁容的崇祯在心底自言自语道。可他自己都知道答案,只不过这样的答案是他不愿意面对的,甚至不愿意想的。想到东虏在牌子上写的“诸官免送”,他就为官军脸红,大明官军什么时候居然混到这份上了!
“他们年初不是刚走吗?怎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呢?”
想到东虏又一次破墙入关,他们可不是要在大明境内搞一次武装示威,东虏所到之处,无不是百姓尽被杀戮一空,地方糜烂不见生机。想到不知多少百姓或是被杀,或是被掳,崇祯的心情就变得极为烦燥。
“虏兵这样深入中原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怎么好啊!”
心烦意乱的崇祯,最终还是把手中的笔往地上一丢,然后在宫走来走去,不时顿脚叹息。
“唉,怎么会这样,难不成从此之后,东虏就把大明当成的猎场,年年来此打猎不成?袁崇焕,滥杀朕之重臣,实在是该死!”
又一次崇祯想到了袁崇焕,在心里说把一肚子怨气都推到他的身上,如果他不杀毛文龙,没有了牵绊,再没有后顾之顾的建奴又怎么敢随意破墙入关!京畿千百万百姓,又怎么可能被东虏残杀。
可是这毕竟都是死了多少年的人了,再怎么抱怨,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赶紧把过了淮河的东虏赶出去,万万不能让他们破了中都,不过想到中都城坚墙固,他倒也松了口气。
应该打不下中都吧!
“中都有十几万人马,应该万无一失!史可法,也算是干吏……”
想到史可法新送来的紧急军情,崇祯不由担心道。
“那里该不会有什么变故吧!”
展开史可法的密奏,崇祯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甚至恼怒道。
“朱慈颖,朱慈颖,你竟然竟然跋扈如此,居,居然杀官夺军,如,如此让朕,怎,怎能容你!”
史可法的密奏,一一道出了德藩世子朱慈颖领兵南下以来的诸多跋扈之事,从杀知县以勒索钱粮,到杀大将夺官军为已所用,种种行径简单就是“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仅道朕、朕真是误信宗室了吗?”
崇祯的脸色显得极为难看,想到自己“破格任用”朱慈颖居然会是如此狼子野心,他又怎么可能不恼火。
其实,对于德世子南下以来的一举一动,他也是极为关心的,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等待着给他治罪的机会。
现在,理由应该充分了吧!
“朱慈颖,你太让朕失望了,难道,你当真以为大明没有国法吗?”
怒形于色的崇祯,直接对内官吩咐道。
“把几位阁臣都过来,朕要让他们看看,这所谓的宗室贤能,到底是什么模样!”
第159章
皇与黄
杀地方官以勒索银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