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949


“不过,有他驻在扬州,想必现在江北最安稳的地方,就是此地了,扬州百姓也是有福气的,至少有他在这里,东虏就绝不敢轻易来犯,扬州内外近百万百姓自然也就平安无事了。”
就在两人刚踩着跳板上岸时,码头边就有小厮迎过去说道。
“这位公子可是松江过来来的,我家公子命小的来这迎着您,他一时分不开身,还请公子见谅!”
白袍书生闻言,便对那人说道。
“郑公子客气了。”
说罢,两人便在小厮的引领下,上了两顶小轿……
第162章
心驰神往数瘦马
入目之年,极尽的荒凉!
一座高约数米的方型孤冢上长满了杂树、荒草。
“世子爷,这里就是“炀帝陵”了,此地名为雷塘,又称为“雷坡”,传吴王曾经在这里建造钓鱼台。南朝的时候,这里山水园林,楼榭亭台,为江南胜迹。入宋以后,因金军入侵这里湮灭无存,只剩孤冢一座,百姓称为“皇墓墩”。”
凝视着陆宇燝手指方型的孤冢,朱国强的神情稍显凝重,这座“方冢”与田间的“方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顶多也就略高一些。如果不是有人指点,根本看不出这是“炀帝陵”。
其实“炀帝陵”,根本没有什么看头,那怕就是后世专门整治成景点后,也没啥看头。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在心底感叹之余,朱国强轻声道出了罗隐的那首《炀帝陵》,在心底感叹着炀帝荒淫误国事之余,他却又摇头长叹道。
“红楼日日柳年年……要是能过这样的日子也不错啊!”
只可惜,现在正值乱世,这样的日子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世子爷的感叹,让跟在身边的陆宇燝轻笑道。
“世子爷说笑了,如今天下纷乱如此,世子爷就是想轻松,恐怕也得等天下太平之后!”
“天下太平,大乱之后又要大治,这事啊……忙活完?”
摇头长叹之余,朱国强朝着扬州城的方向看去,然后笑道。
“走去郑家的影园吧!”
从雷塘去影园,不过是刚到扬州,扑面而来的奢华之息,就让朱国强不禁叹为观止。只见河道两岸,全都是美轮美奂的园林,那些全都是扬州盐商的园林。
至于一百多年后,扬州盐商为了迎合乾隆附庸风雅,在扬州北郊修二十四景到底是何等美轮美奂,朱国强并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德王府,也远远比不上扬州的园林。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朱国强整个人的心情似乎非常不错。
“世子爷,似乎对扬州极为向往啊。”
陆宇燝笑道。
“我在济南时,就听说两淮盐商的聚居地,盐商可谓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世间无人能与之相比,说实话,我对扬州可谓是向往已久啊!”
比如说扬州“瘦马”,此马非彼马,只是此马是何?却只曾听说,未曾体会过,这瘦马到底如何瘦?何为马?恐怕只有身在扬州才能体会一二,扩了扩胸,迎面吹来一阵的风,尽管寒风刺骨,可他仍然轻笑道。
“尤其是对“扬州瘦马”更是闻名已久,今日扬州士绅于影院设宴款待我,就是不知道这席间有没有瘦马侍酒!”
世子爷要品瘦马……又有何妨,反正就是要让外头看到咱是如何自暴自弃,还有行为的荒唐。
“世子爷,瘦马侍酒宴客从来都是扬州宴客的规矩。”
说笑之余,刘汉仪朝跟在世子爷身边的漕御史杨仁问道。
“杨御使,不知在下说的对吗?”
“刘参军所言甚是,宴必舞乐,家乐伎人必定是少不了的,其中难免有些家乐伎人是瘦马出身,不过刘参军有所不知,这头等的扬州瘦马却是专门培训、预备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虽有一些成了家乐伎人,但总归还是比不上头等!不过,不过我听说郑家这次特意邀来了松江大家为世子舞乐助兴,想必比起头等瘦马,也是毫不逊色的。”
虽说诧异于德世子表现出的贪色,但杨仁仍然欢颜应对道。
其实,作为地方官的他,原本并不想接待这位德世子,毕竟,任谁都知道,这位“好杀人”的德世子不过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只要众人弹劾他的折子到了京城,等他的必定就是中都高墙,所以最好不要和这样的人扯上关系。
尽管心里这么寻思着,可……他不敢啊!
毕竟,眼前的这位世子爷可是会杀人的!所以,这一路上,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侍候着,唯恐一个不小心赔上性命?
“世子爷,您瞧,那边就是扬州八大盐商之一长龄郑家的影园。”
八大盐商并不是清代才有的,早在明代,两淮就已经有了八大总盐商,其实也就盐业公会领袖中,其中西商徽(徽州)商各占其四,一直以来两家冲突不断。
其实,明代最早经营盐业是山西陕西商人,因为明初实施“食盐开中”,允许民间商人向边关输送粮食换取食盐经销的许可证“盐引”,大约30斤粮食可换一份“盐引”,而且还是淮盐引。两地商人凭借地利,靠着“开中法”涉足甚至垄断盐业。不过,随着弘治五年朝廷将输粮换引的“开中法”,改为以银换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说,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粮食到边关,而是直接拿出白银购买盐引,即能获得贩卖食盐的许可。此举打破了陕西及山西等“边商”固有的优势,给了地理上更接近两淮、以徽商为主之“内商”进入利润丰厚的盐业经营的良机。
而扬州也正因如此,才成为盐运大本营,从而得已繁荣,在随后数十年间,既占地利、又得人和的徽商异军突起,咄咄逼人,且因其“左儒右贾”的传统,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动辄喜欢发起诉讼,与山陕商人屡屡发生商业冲突。据史料记载,在“南人”(即徽商)与边商(即山陕商人)的诉讼案中,前者往往能得到官方有利的判决,在争斗中占据上风。因为扬州是这次南下途径的极为重要地方,所以朱国强倒也做了些功课,知道长龄郑家出于南直隶徽郡,这次他们让自己住在郑家的影园……这说明徽商还是占上风啊!
不过,这也是好事!
毕竟,扬州城里的那些晋商难免会和那伙晋商有些联系,这样才好借他们之手把情报传出去才是!
“这影园倒是别致,就是不知杨御使口中大家又是如何?”
(1)家乐伎人,就是在宴会时唱歌跳舞助性的艺人
第162章
遗毒祸
终于,一行人来到影园,影园位于扬州城外西南隅,荷花池北湖,二道河东岸中长屿上。因其建在柳影、水影、山影之间,明朝书画家董其昌题名“影园”赠予郑元勋,因此而得名。
历史上这座“柳影、水影、山影,恍恍惚惚,如诗如画。”的影园,毁于明末的兵火之中,其实,这也是扬州园林的最后的命运。
不过,朱国强倒也没有时间感伤这一切,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感伤的,不过只是有钱人的园子而已。在影园内,扬州的本地官员、士绅为迎接他的到来,可谓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在漕御使杨仁的介绍下,与本地官员士绅一一见面后,天色渐渐黑下来时,一行人便到了影园河边画舫里,尽管是正值隆冬,可是点着炭炉而且有而且有布帘遮挡寒风的画舫中却依然温缓如春。
画舫内点起一色的大红蜡烛,船头船尾高悬各种形状的彩灯,有兔形灯、鱼形灯、鹿形灯、龟形灯等等,非但河中画舫悬着彩灯,就连影园边也悬挂着各种彩灯,将绵延两三里的长屿映得通亮。非但如此,甚至就是河两岸的园林也都纷纷亮起各色花灯。
花灯,原本就是盐商斗富必不可少的项目,盐商们每每会在画舫、园林边争妍斗艳般点起千奇百怪的花灯来。现在作为影园的主人郑家四兄弟,自然要趁机尽展郑家花灯,而其它各家尽管没有接到招待世子爷的差事,可也是不甘落后的点亮花灯,想要在世子爷面前露个脸。
其实,现在从来不是欣赏花灯的时节,毕竟河面已经冰冻,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煞费心机的整出了扬州小秦淮的花灯,如此也可见他们的心机细腻。
要是搁平常,眼光于顶的他们,自然不会把德世子放在眼里,可现在眼前这位世子爷可关系着他们的身家性命!自然的也就千方百计的讨好起这位世子爷来。
一时间,这冰封的河道两岸的花灯花色之繁、品种之多、烛光之亮、出意之巧,更是远超过以往。
岸边的灯火与天空中的一轮明月互相辉映,加上各处楼馆传出的袅袅丝弦声,一时间这种诗意盎然、韵味无穷的月夜,仿佛有种让人置身于太平盛世的错觉。
“哎呀,原本以为,此生再难见此景,不曾离任之前,在这隆冬时节又能见扬州灯景,这果真又是升平乐世了!”
巡盐御使贾多南不禁感叹。
巡盐御使一年一任,他是去年八月第二次出任这一职务,按照规矩,再有一个月就要离任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感叹声落到朱国强的耳中,让他在心底冷笑,升平之世……真亏他能说得出口,这些人哪!
瞧着画舫中的这些官员、士绅,他们的眼里的又那有入寇的建奴,那有什么四起的流民和作乱的流寇,于他们眼中,恐怕只有白花花的银子……
“这都是世子爷的福哇!要不世子爷南下后连败建奴,我等又怎么得享这升平之世?”
身为郑家长子有的郑元嗣望着世子爷讨好地说,并起身往世子爷杯里斟酒。
“长吉客气!”
坐于首座的朱国强,尽管心里对他的话语颇为不满,但是仍然不露声色的往四周环视一眼,无限陶醉地说。
“这扬州灯景夜月确实是妙不可言,扬州园林之美,实在是让孤叹为观止。”
“是呀,世子爷所言甚是,这郑家四园,可也算是扬州第一景哩!”
一旁的漕御使杨仁立即加以肯定,又指着岸上的灯景说道。
“世子爷,您看这是超宗(郑元勋)影园、赞可(郑侠如)的休园、长吉(郑元嗣)的嘉树园、后面是的五亩之园,江南名园,郑家独占其四!”
郑氏四园,在晚明的扬州名气颇大,不过后来郑氏兄弟的园林只有以郑侠如的休园最为闻名。其实那是因为到了清初,只剩下了休园。而在晚明,最知名的还是影园。崇祯初年,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复社成立以后,影园的主人郑元勋就是复社江北的首领人物,影园也自然就成了复社的江北活动基地,主持东南文事的场所,而他与钱谦益,冒襄等一批明末清初的文坛名士交往频繁。明末的扬州盛行雅集。郑元勋和四弟郑侠如曾经广交文人学士,结社吟诗。资助并主持参与了四方名儒硕彦在他们的园林内宴饮赋诗。
如此“影园”的名气,自然随之名扬各地,这园子里不知接待过多少才子,当然也接待过许多佳人,不过明末郑元勋身死后,加之“影园”毁于兵火,自然也就消失于历史中了。
酒到酣时,那边突然有人说道。
“你们看,那是什么?”
有人站起身来指着旁边惊喜地叫了起来。
顺着他的手势看去,只见旁边的另一艘画舫不知道什么时候亮起了灯来,并传来一阵阵柔曼的丝竹声,隐约可见画舫有女子翩翩起舞。顿时,众人的目光便被这画舫所吸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