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949


挑了下眉,朱国强又问。
“他爱喜不喜,我只想知道,他会不会打过来。”
要是在陆地上和郑家军打仗,朱国强还真不担心,但是台湾孤悬海外,要打也是水战,现在郑家的船队可是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
况且几年前,他还于福建沿海金门海战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之后,号称是“闽海霸主”,眼下自己的海军可还不是他的对手。
“世子爷,郑芝龙现在是官!”
迎着世子爷的目光,李英说道。
“世子爷是平虏大将军,身份清贵不说,我平虏军也是朝廷官军,他要是敢打咱们平虏军的兵,就是谋逆!”
嗯,当初这也是李英投靠世子爷的原因,有了这身官衣,至少能保全自己不被郑芝龙以剿海盗的名义给剿了。
既然姑爷想要打台湾,那就得帮帮忙,要不然就再帮世子爷收伏几家海盗,万一要是打起来,也能给世子爷帮个场。
想到这里,李英又说道:
“世子爷,在浙江附近的岛上也有一些海盗,我可以帮你招揽。”
唯恐世子爷不信那些人,李英又特意强调道。
“世子爷,其实没有什么人天生愿意做海盗,是一人为盗,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海盗,爷爷当年迫于生计下海为盗,后来儿子也成了海盗,可当儿子又怎么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当海盗?”
其实海盗也是有追求的,只不过没有机会罢了。
“要是有机会被招安,那怕就是能重归良民的机会,大家伙也不会错过,毕竟,谁不想堂堂正正的衣锦还乡,谁不想将来子孙后代能考科举,考进士,做大官,要是有这样的机会,谁会错过?”
“杀人放火受招安,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那些海盗就不用招降了!留下来!”
朱国强直接摆手说道。
“留下来,等以后让咱们的舰队拿他们练练手,不见血的兵不是好兵,这些海盗先留着!”
盯着世子爷看了半晌,李英的心思那是一阵波涛起伏。
我的爷啊!
有你这样的嘛!
我可以帮你招降的!
那些人真的愿意降啊!只要有您世子爷一封信,甚至只要您一点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海盗归降啊!
毕竟,大家伙都被姓郑的逼得快没活路了,他郑芝龙一直拿大家伙换他的富贵啊!
心里这么寻思着,但李英终究还是没说出话来,郑芝龙被招安兵,拿海上的海盗换他的荣华富贵,现在既然自己已经投靠了世子爷,拿那些人换富贵,也是理所当然的。
谁让“孔雀旗”是兵……不对,已经没有“孔雀旗”了,只有平虏军水营了。心里这么寻思着,李英又说道。
“世子爷,要是取台湾的话,不妨以孙提督为帅。”
“哦?”
朱国强不露声色的问道。
“老泰山,为何要我以孙提督为帅?”
“世子爷,“孔雀旗”虽说已经投靠世子爷,可说到底“孔雀旗”不过只是群海商,虽然习惯航海,可总归不是兵,要真是硬碰硬,恐怕还真不是孙提督麾下几千水兵的对手,其实,我这阵子一直在寻思着,世子爷不妨从“孔雀旗”中挑出精锐组成水师,至于其它人,则划归海商,像郑家一样,令其通商四海,为世子牟夺海利,如此岂不是更好!”
“老泰山,高义!”
朱国强点点头,然后说道,
“老泰山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以我看,这件事不妨就由老泰山操作吧!”
既然李英这么主动,朱国强又怎么可能会拒绝?自然是打蛇顺棍的同意了下来。
末了,亲自把李英送出府后,看着李英的背景,朱国强暗自想到,这人这么识时务,怎么在历史上偏偏就没有留下什么名声呢?
难不成被郑芝龙给杀了?
离开了大将军府后,李英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二当家云三那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当家,你,你这是要把弟兄们都给世子爷了?那是你家姑爷不假,可,要是这么做,咱们自己手里除了剩下几艘船贩海,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得有失!”
李英摇头说:
“当初咱们归顺世子爷,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子孙后代,是为了从海盗变成良民!现在你我都已经是大将军府里的官,就算是把那点东西让出去,咱们手里还留着些船,将来就能打着大将军府的旗号出海,就像他郑芝龙一样。哦,对了,你家的老三不是会说红毛话吗?让他也跟着,将来出好谋一个出身。”
心里琢磨了一会,想到大儿子就在世子爷身边当侍卫,老三要是能再到军中效力,那么将来云家飞黄腾达那也是早晚的事情,云三心里便没了意见。
“世子爷要打台湾,他郑一官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世子爷夺了台湾!”
“他还能怎么样?”
李英冷笑道:
“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要是他郑芝龙直敢动手了,哼哼,正好和他把老帐算一算……”
云三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够呛,辽东离台湾那么远,就是打起来,咱们也不一定能占着便宜!”
“那也不一定。”
李英笑着说道。
“眼下或许我们斗不过他,可是别忘了世子爷从到了大连,就一直在千方百计的笼络北方的海商,别看北方的海商不多,可是,用上几年的时间,有世子爷的支持,到时候他们肯定会不逊于福建那边的海商,毕竟咱们这边可以造船,而且还可以铸炮,可以炼铁,算起来,郑家有什么?久而久之,他们肯定比不上咱们,时间在我们这边。”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可是别忘了,咱们现在和他们差远了。”点点头,云三有些担心到。
“万一要是姓郑的不顾一切的动起手的话……”
不等云三把话说完,李英就大笑道。
“现在他郑之龙,还没有这个胆子,别忘了再怎么着世子爷都是大明的皇室宗亲,他郑之龙是什么玩意?往好听了说不过就是一个海商,可实际上不过就是一个海盗,就是在借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对咱们动手,除非他舍得抛弃眼下的荣华富贵,重新去当海盗。”
当然,这绝对没有一丝可能,李英笑了笑,然后对云三说到。
“其实吧,眼下都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对于咱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抓住眼下的这个机会,他郑之龙能飞黄腾达,咱们未尝不能光宗耀祖。”
第325章
汉军满万不可敌
也就是在云三他们憧憬着各自的未来时,南下的船队出去了,船队并不大,不过只有十六艘鸟船,不到四千将士。这就是孙和京用来收复台湾的兵力,兵贵精不贵多,况且兵马太多了,后勤也是问题。
南下如此,北上同样也是如此,几乎是在孙和京率领着船队驶离大连码头——也就是几座木制的栈桥时,就有海商从朝鲜带来了一些新的消息。
“……四月十九,虏首领兵五万抵达汉城,向朝鲜王问罪,称其虽然已经称臣,可是却全无事主之心,心怀不义,引明寇入寇沈阳,劫夺质子,令其立即归还质子,并勒令朝鲜王于门前谢罪……”
引明寇入沈阳?
劫夺质子……
瞬间,朱国强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也太会往棒子脸上贴金了吧!
想着后世棒子的某些举动,朱国强甚至都不怀疑,几百年后,那些棒子必定会颇为得瑟的在在历史书里写到——在我们朝鲜人的指挥下德世子才成功攻下沈阳……
我了个去,这也太恶心了!
不过,好像往后就没有朝鲜了……
可也不妨碍那些历史发明家们,在网络上发明一下啊!
忍着心里的恶心,朱国强问。
“那现在朝鲜王在何处?”
闻言,胡唯良连忙答道。
“回世子爷,因为无法归还质子,所以朝鲜王已经被虏首囚于汉城,现在朝鲜政令皆由虏首黄台吉发布,在我等归国前,虏首曾招见我等,让我等继续行商朝鲜,请世子爷放心,我等虽是商贾但也是大明百姓,绝不会贩卖货物与东虏。”
见胡唯良和其它海商纷纷表着忠心,朱国强笑道。
“尔等忠义,我焉能不知,若是不贩货朝鲜,又岂能获得情报,这通商,还是可以继续通商的……”
海商这个词,放在明代绝对算不上褒义词,海商者,亦商亦盗。名为海商,实则为盗,反正通倭寇的是他,走私的也是他。到了万厉年间因为财政危机,任由百姓出海,海商大兴,但凡贩海者无不是身家钜万,不过,名声……仍然不好听。
可是名声再不好听,白花花的银子总是现实的。越是严禁,走私就会越兴盛,而且越无底线,与其这样,不如把通商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好他们。作为商人的他们消息极为灵通,就像胡唯良一样,早在几个月前,在黄台吉还在攻着金州防线时,他就带驾船来到这里,从此之后,专门从事与朝鲜贸易的他,又多了条航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