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949


“还是需要产业啊!”
如此感叹之余,朱国强打定主意要继续扩大在大连的产业规模了,一开始肯定是轻工业,轻工业带动重工业,这是工业发展的正常步骤嘛。
现在已经办了纱厂,就再办个肥皂厂吧,还有玻璃厂也应该办起,毕竟,有了玻璃不仅能造玻璃窗,而且还能造镜子,这些可都是妥妥的暴利啊。
闭上眼睛这么想着的时候,朱国强才意识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压根就没有怎么考虑过挣钱,毕竟,似乎从穿越之后,就从来没有差过钱,这边随便一方印石拿过去可以卖个千八百万,就是一块玉石也能买个几十万上百万的。为什么没想过在这边挣钱?
不断的有“运财童子”给自己送钱啊!姑且不说王府里有多少钱,就是当初在济南城下缴获的都自己过个肥年了。在后来在兵进沈阳时在那些王府里头缴获来的银钱,就是南下的时候,无论是在扬州抄盐商、还是南京抄勋臣,那银子可都是以千万计了!
算起来的话,手里可还真没差过钱呢?
可即便是再不差钱,也得办厂不是,办厂不是为了银子,而是为了就业岗位,毕竟,工业是吸纳流民的最好选择。
对,就是这个道理。
心里这么寻思着的时候,马车到了大将军府,与刚开始时的那个简陋的院子不同,现在新建的大将军府是按照衙门的规制建的,瞧着倒也是颇为壮观,不过说实话,离“云天宫”的差距一个天,一个地不说,就是和那个“水司楼”的那个差距,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人家随便一个角落都富丽堂皇过自己这边的大将军。
其实,朱国强还真想在这边复制一个“水司楼”,只不过没有电梯什么的,这个念头也就是想想罢了。
其实也不一定,毕竟,现在这边的蒸汽机已经快投入使用了,哪怕是不用蒸汽机,完全可以从另一边带个电梯过来,至于电,有柴油发电机啊。
在马车停稳后,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在万寿祺迎出来时,就听他悄声禀报道。
“世子爷,多尔衮派来了一个秘使。”
“多尔衮的秘使?”
诧异中,朱国强反问道。
“是汉人还是满人?”
“汉人!”
万寿祺的回答,让朱国强笑道。
“嚯,胆可真够肥的!”
第340章
义士和间谍
胆可真够肥的!
别说是其它就,就是孙明哲自己都知道,这次过来冒着多大的风险。谁不知道,那位德世子“视汉奸如仇寇”,自己一个汉人充满多尔衮的秘使到了这,指不定连脑袋都保不住。
可,他不能不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作为旗人的阿哈,那怕就是多尔衮的幕僚,而且也入了汉军旗,想要飞黄腾达,也要有相应的机遇,可那里有那么多在主子面前显眼的机遇啊。
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有些机会就在眼前,为了能让自己的的日子过得舒服一点,当然也是为了心里的那么一点念想。孙明哲到多尔衮面前毛遂自荐,充当信使来到了大连。还别说,在他毛遂自荐的时候,多尔衮还正愁着派谁过来,这下好了,他自然而然的进到了王爷的眼里。
“草民参见世子爷。”
见到世子爷后,孙明哲倒也不慌张,而是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盯着面前这人,朱国强冷哼道。
“孙明哲,你既然是汉人,却甘愿为多尔衮驱使,你说,你该不该死!”
这话一出口就带着浓浓的杀意,要是换成一般人,估计这一句话就把人给吓晕过去了。
可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孙明哲倒也不急,答道。
“要是心甘情愿情愿为多尔衮驱使,确实该死,可小人不是心甘情愿为其驱使啊!”
或许对于他来说,这确实是个机会,只不过他选择这个机会的原因并不仅仅指。是为了在多尔衮的面前去露个脸,他还有自己的一些心思。
再次长揖后,孙明哲又继续说道。
“草民本是沈阳生员,建奴据我沈阳时,草民虽是年少,可却从不敢忘记自己是大明百姓,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机会为我大明效力,这于多尔衮那毛遂自荐,说到底,也是为了向世子爷通风报信……”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要是大清国一直这么顺风顺水下去,指不定他也就随波逐流了。
可是皇上和王爷的接连惨败,让他不敢随波逐流,当然也不想,他想要抓住机会不错,不过这个机会绝对不是报效大清国的,而是报效大明的。
打量着孙明哲,朱国强示意他说下去。
“世子爷,草民于多尔衮府中为幕僚,虽说谈不上算他的亲信,可却也掌握不少机密,就草民所知,自从上次阿济格为世子爷击败后,多尔衮返回沈阳,一边派人笼络草原各部,一边又兵分数路北上,目前已经一路连克雅克萨、乌库尔、阿萨津、铎陈等城,黑龙江上游两岸,直至白加尔海海东大多数地区,纳入其的管辖之下。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部族,实行八旗制,编成牛录。授族人首领为牛录章京,编入满洲八旗,目前,就草民所知,此次多尔衮派兵北上,目的就是为了收海东女真大小数十部,就多尔衮等人估计,海东女真不下十数万,皆是力可搏虎野女真……”
孙明哲的禀报,让朱国强的眉头微挑,尽管也有情报显示多尔衮派兵北上了,但因为其内部没有人,大将军府这边不过只是以为他北上是为了与黄台极争夺地盘,可谁曾想居然是为了收降海东女真,也就是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是对散居女真人的一种泛称,并未形成像建州、海西女真那样的联盟集团。明代诸文献记载的生女直、乞列迷、女直野人、北山野人、苦兀、吉列迷等,多属东海女真的部落,但这还只是记载分布在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以北地区的一些部落。
历史上居住黑龙江以南地区的不少氏族和部落,被努尔哈齐和皇太极征服后,南迁到浑河流域,后来成了满族的一部分;但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以北等地的诸部落,大多未纳入满族,他们生活的范围,北至雅克萨城,南至海参威,甚至库叶岛等地。
而现在,接连损兵折将的现实,让多尔衮选择了北上收伏黑龙江北岸的野人女真,将其纳入八旗以壮大实力,而皇太极呢?正在试图吞并朝鲜,甚至还在汉军八旗之外,又整出了“高丽八旗”。
这只蝴蝶翅膀带来的改变可真不少啊!
“……草民来访时,曾听信使禀报,东虏甚至遣兵造船渡海至库叶岛招抚岛上野夷,目前其得丁口不下二十万,得兵不下三四万人。”
居然招降招到了库叶岛上,库叶岛上的不是虾夷人嘛,你们怎么不招到日本去……
没准,要是日本没锁国的话,估计还真不好说。多尔衮,黄台极可真不愧是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的人物,不说其它,单就是他们抓住机会各自寻找突破口扩充实力的反应,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
多尔衮收伏东海女真,甚至还有虾夷人,黄台极弄起了“高丽八旗”,大有一副要把朝鲜变成大清国一部分的意思。
这两个人啊!
可真不简单!
照着他们这么弄下去的,这个历史可真的要大变样了。
朱国强在心里默默的寻思着,看了一眼孙明哲,不论他是报着什么心思过来的,至少带来了不少情报。
随后朱国强又仔细询问了孙明哲许多关于多尔衮内的事情,比如他现在有多少兵力啦,与黄台吉之间的关系,大抵上都是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多尔衮的幕僚,那怕不是核心幕僚,孙明哲还是带来了大量的情报,甚至就连同多尔衮令曹尔玉试制开花弹之类的情报,也都一一禀报了。
“世子爷,还要多加小心,草民听人说,曹尔玉已经制出了开花弹,万一要是东虏在战阵中用上了,难免会给官军带来的损失。”
哼哼,建奴吸收新式武器的速度的倒是挺快的啊!其实,一直都不慢啊,八旗军一直都用鸟铳、火炮,只不过不给汉人用罢了,后来他们也有洋枪队啊。
心里这么寻思着,朱国强看着孙明哲问道。
“孙明哲,那多尔衮派你过来,是想达成什么目的?”
“通商。”
孙明哲直接了当的说道。
“世子爷,多尔衮听说世子爷这边与黄台吉那边进行通商,也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他表示愿意用人参、皮毛以及银钱从世子爷这边换一些东西。”
这两家果然是一家里分出来的,秘密什么的根本就瞒不住另一方!
通商。
要是大连这边与建奴通商的消息传了出来,自己会不会和毛文龙一样,被指责“勾结建奴”?
心底冷笑着,朱国强又问了其它的一些问题,然后对孙明哲说道。
“难得你虽身在曹营,却仍心怀忠义,要是身陷建奴之手的遗民皆是如你一般,何愁东虏不靖,往后你在多尔衮那边要自己注意安全,至于通商一事,我会考虑一下,不过你放心,既然你不惜冒着风险来通风报信,肯定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
无论这个孙明哲到底是真的心怀大明,还是只是想充当“双面谍”,都没有任何关系,即便是“双面谍”也有他的用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对多尔衮他们那边,基本上处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那怕就是有个双面间谍,那也是可以用上一用,至少可以获得一些情报,有情报总好过没有钱。
扫了他一眼,想了想朱国强又说道:
“今天就先这样吧吧。你且先回去休息一下,这两天就会给你答复的。”
第341章
最后通牒
扩张!
置身于公室之中,看着那张大辐的地图,一边在地图上将一片空白的黑龙江北岸等地标上白旗,一边看着已经插上黄旗的朝鲜。
现在多尔衮也好,黄台吉也罢,他们都在竭尽全力扩张。他们扩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都是为了扩充实力!
无论是多尔衮的北上收降野人女直,还是黄台吉在朝鲜的吞并,都是为了壮大自身。
相比于他们,自己的实力更为薄弱,地盘更为狭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