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949


禁止大明的商人与荷兰之间的贸易!
听了翻译的话,范.迪门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了!
其实荷兰的船只现在也进不了大明的港口。他们和大明进行贸易的方式都是通过明国的商人进行的,一旦禁止商人和荷兰人进行贸易。和大明的贸易没有办法做下去,甚至就是连同和日本的贸易也会出问题,毕竟,运往日本的商品有很多都是明国的商品。
没有了这两条贸易航线,荷兰东印度公司别说是赚钱了,甚至都无法在这里立足下去,毕竟,是一条横线的利润支撑着他们在东亚水域上的事业。
当然了,他可以选择攻击明国的商船,切断他们和日本的贸易航线,进而向大明施加压力。
可是这样玩法会让公司破产的!
范.迪门真要干了,他的总督也就到头了......
“迪门总督,”
朱国强这个时候又温言道,
“你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做生意,又何必执着贸易据点呢?你们建立据点,无非是为了方便进行贸易,现在许可你们直接到港口里开设商馆了,这可条件可比过去好多了……”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十九世纪的满清,这也是朱国强之所以强硬的原因,大明并不需要荷兰,但是荷兰需要大明,需要大明的商品……
第380章
送给荷兰人的河豚鱼
谁才是谈判桌上的强者?
永远都是被需要的一方!
对于荷兰人来说,他们需要大明的瓷器、丝绸,以至于生铁等各种商品,相比于对大明的需求,大明不需要荷兰。
也正因如此,那怕是心有不甘,安东尼.范.迪门仍然不做出让步。更何况通过在进入大连港时作出的判断,他发现这位王子殿下的军队比郑芝龙的军队更为强大。
郑芝龙都打不过,更何况是大明的王子!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安东尼.范.迪门他们就没有弄清楚封国、德王、世子之类的身份,他甚至觉得眼前的这位,就是大明的王子,国王的儿子。
热兰遮城?
不过就是只有鹿皮的地方而已,东印度公司需要的是进入大明,真正的进入!在有了这个认识之后,会谈自然极为顺利,而很快就了第一个成果——东印度公司认同大明对大员的统治,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范.迪门压根就没有提到屠杀啦、财产啦之类的问题,毕竟,战争就是战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其它收获,也就是大明将会向荷兰东印度公司开放贸易。第一步是准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自由出入大连商埠,准许荷兰商人在大连商埠居住并经营工商业!
而且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大明西洋公司——这是朱国强授意成立公司,与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差不多,就是专门从事对西洋贸易,两家公司达成的商业合作,荷兰东印度公司负责销售西洋公司的商品,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港口对西洋公司开放。
达成这个协议,甚至授权东印度公司销售西洋公司的商品,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大明船只在南洋海域的自由航行。
之所以给予东印度公司商船在大明沿海的自由航行权是为了换取大明商船在南洋海域的自由航行权,也是为了结束大员问题造成的“误会”。
想要在南洋殖民,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就是必须面对的危机,虽然朱国强有足够的自信在大员击败他们,但是将战场转移到南洋海域,就没有什么胜算了。况且在历史上,荷兰人在被郑成功击败后,就是通过不断的袭击郑家的商船,让其不得不退出南洋。
这种持续性的海上小规模冲突,极其不利于大明的海外拓殖,尤其是在湄公河三角洲等地的殖民事业。
现在大明所需要的是什么?
是向南洋殖民!
在这一大前提下,与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谈判解决双方问题,就是最好的选择,况且,荷兰也不是大明在南洋扩张的主要对手。荷兰不过是“海上马车夫”而已,就是一“赶大车”运货的,作为一个弹丸小国,荷兰根本并没有多少力量可以用在在海外扩张。
甚至就是现在欧洲各国在亚洲的势力同样也是微不足道的,现在正是欧洲各国彼此之间互相攻伐的重要时期,还没到一门心思瓜分世界的时候。
而他们在亚洲的势力范围,说白了,不过只是建立了一些据点式的殖民地,就像荷兰,也就是在爪哇岛上占据了比较大的地盘,建立了巴达维亚城。至于葡萄牙也就是占领了果阿,租借了澳门而已。欧洲人的重心现在……还在欧洲!
根据朱国强所知道的历史,克伦威尔上台后,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会接连发动对荷兰的战争。
荷兰,根本无法对大明构成任何威胁,至于东印度群岛,现在也不在朱国强的考虑范围之内,顶多也就是考虑一下爪哇岛的大米而已,这也是要求荷兰人开放港口的原因,爪哇岛那也是大米的重要产区啊。
“大米,”
朱国强道,
“民以食为天嘛,最近几年,大明境内灾荒不断,尤其是北方,总是缺粮食的,而巴达维亚所在的爪哇岛盛产大米,我听人说,当地土人的大米过盛,价格低廉,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贸易可以首先从大米开始,我们的商船进入巴达维亚购买大米,荷兰的商船也可以把大米运过来。”
“大米?”
因为荷兰本身就是“赶大车的”,在欧洲的荷兰商船本身就从事粮食贸易,对此范.迪门当然不陌生,但这个距离未免也太远了。
“这也太远了吧?”
尽管爪哇岛的土人以及东南亚其它地区都盛产稻米,而且稻米价钱非常便宜,但是加上长途海运输的成本,利润必定极为有限。
“距离不是问题。”
朱国强笑着说道。
“只要你们把粮食运过来,我愿意出一两一石的价格统一收购,有多少我买多少!怎么样!”
朱国强开出的绝对是高价,通过奎娜等人他早就了解到,在巴达维亚收购大米,一石米只需要两钱银子,不过考虑到长途海运的成本,他们运来一万石米的利润大概在四千两左右,利润绝对可观,可是大明需要这些大米,当然,大明的商人也需要通过大米贸易进入巴达维亚,进入爪哇岛。
现在大明不需要爪哇岛,并不意味着将来不需要。先借口贸易敲开巴达维亚的大门,然后剩下的再徐徐图之,等再过几年英荷战争的时候,嗯,爪哇岛自古以来也是大明的领土!
至少是50%的利润啊!
几乎是瞬间,非但范.迪门心动了,就连同参与谈判的其它人也心动了,其实,尽管东方贸易航线的利润惊人,但是一艘船的利润同样也是非常有限的,毕竟,船上不可能装满利润可观的暴利商品,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利润一般的普通商品。
如果是载重一千吨的大船,利润会超过一万两!
瞬间,揆一就算出了大米贸易的利润,而范.迪门等人的心里也拿定了主意,这个生意有搞头。
“尊贵的王子殿下,”
就像所有老奸巨猾的奸商一样,范.迪门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我会认真考虑您的提议,不过现在因为没有从事过类似的贸易,所以我不能立即答应你,但是请你相信,在回到巴达维亚后,我会派人对此事进行研究,至于价格问题,我想只有等到第一艘大米抵达大连后,我们才能够就价格达成协议。”
就是想抬价而已!
心知肚明的朱国强笑了笑,当然没有反对。
“另外,我希望能进一步考察大连,以确定我们是否有必要在这里开设商馆。”
朱慈烺心里却是冷笑几声。
装什么装?
你们这些个奸商还真能放着大把的银子不去赚?
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这些西洋人,但是,另一个世界中他们早就把这些所谓的冒险家们给研究了个通透。是什么驱使着他们不远万里,担负着各种风险来到东方?
说白了就是财富的驱使。
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挣钱。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甚至会不惜出卖一切。
况且自己提出的这个条件根本就是在捧着银子送给他们。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用,吃准了他们不会拒绝以买卖的朱国强笑到。
“你们随便参观,等你们做出决定之后,我们再商量这件事。”
决定。
你们什么时候做出这个决定我不清楚,但是,我的决定已经做出了。
所谓的大米不过仅仅只是一块敲门砖。一块把巴达维亚的大门给敲开的敲门砖。
心里冷笑着,朱国强的脸上露出来的却是极为诚挚的笑容……
第382章
范迪门的小心思
作为一个初建不到一年的商埠,大连远不能与南京、杭州、扬州,甚至临清那样的知名大邑相比于,但是对于范.迪门和揆一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欧洲人来说,这眼前的这座城市已经是极为繁华的了。
既然是要考察,那就要好好的考察一番。
殖民者就是殖民者,即便是明知道大明是不可力敌的巨人,但是范.迪门考察的第一个目标仍然是位于大连湾的炮台!
就对海防御上来说,大连并不是一个要塞型的港湾,不过作为港口城市,不修建炮台简直就是一丝不挂的美女,所以早在建城之初就修建了两座棱堡式的炮台,这当然不是用竹子编的炮垒堡篮堆砌的棱堡炮台。而是用石料筑成棱堡。这两座棱堡的规模不大不小,是以十九世纪前期的海岸棱堡的图纸修建的,相比于这个时代的棱堡,它的结构更完善,更科学,用石料以及水泥筑成的棱堡尽管比不上钢筋混凝土,但仍然非常坚固。面对海洋一面,除了安装有50斤卡龙炮外,还安装了二十七斤要塞炮!它相当于欧洲的三十六磅要塞炮,不过这种巨炮还要差不多再等一个世纪才被铸造出来。
如果两座棱堡炮台完工,将会拥有十八门二十七斤要塞炮再加上二十四门十八要塞以及超过六十门的卡龙炮,足以对任何试图从水路而来,侵犯大连的舰队造成致命的打击。
尽管棱堡主体没有完工,可面对海洋的一面已经安装了炮位,面对炮位上巨大的要塞炮,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即便是在欧洲,也没有这么大的火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