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949


在这一瞬间,范.迪门的心塞啊!
不是因为攻不下这座城市,而是因为……他船上的武器卖给谁。尤其是在发现守卫炮台的士兵居然使用着不需要火绳的燧发枪时,他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其实他真的看错了。那些枪是比燧发枪更加先进的击发枪。不过远远的看去模样和燧发枪到也有有那么点像。
“阁下,他们使用的好像是欧洲最先进的狗锁式燧发枪。”
皮尔斯少尉的提醒,让范.迪门心烦道。
“我知道……”
他当然知道,这可是欧洲目前最先进的火器。就是个巴达维亚都没有多少。可是在这里,他们却已经用上了这些极其先进的武器。
该死的肯定是那些葡萄牙人把这一些先进的武器卖给了他们。这是肯定的,一些葡萄牙人在澳门就有铸造火炮的工厂,嗯,既然能够把火炮卖给大明,就肯定会把火枪卖给天朝。
“那我们带来的是火绳枪,恐怕要砸在手里了。”
那怕他们带来的是最先进的苏尔火绳枪,可仍然是火绳枪啊!还是没有燧发枪好啊。
揆一打断了他的话。
“皮尔斯,你知道为什么你直到现在还是少尉吗?”
“什么?”
皮尔斯不解的看着揆一,显然他还没有注意到总督阁下已经发黑的脸色。
“我们市街上看看吧!”
范.迪门有些兴致缺缺的说道。
作为城市,大连不同于大明任何一座城市——它没有城墙,甚至就连同城市的规划,也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座城市,为了省事,朱国强直接选择了拿来主义,在市街规划上直接拿来了19世纪后期,大连建城时的规划,整个城市的布局,也不同于传统老城的棋盘式格局,而是改成放射式的蛛网式道路。大连整个市街的中心点,就是直径213米的破虏广场,从向外放射出10条街道,中间设有绿地、花园,周围的大小树木又将空间分割……当然,这一切仍在建筑中,不过只是初显雏形而已。
宽阔的通往港口的破虏大街是市区的主轴线,也是城市敢繁华的地段,作为大连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两侧的所有建筑,都归于太平商行,而太平商行最大的股东就是朱国强本人,至于股东,则是平虏军中的将领,这当然也是一种利益捆绑。
相比于其它空空荡荡的街道,破虏大街无疑是繁华的,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两侧,已经建成了许多明式的楼宇,还有不少建筑正在施工,置身于这条街道上,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它将来的繁华。
其实,对于范.迪门一行而言,这群人就像是土包子似的置身于这条宽阔的街道上,惊讶的感受着这里的繁华。
“你们确定这是一座刚刚建成的城市吗?”
“年初世子爷北伐收复这里时,这里还只是一片不毛之地!”
显然,没有任何人相信云海平的回答。
谁又能相信这一切呢?
当晚上,在大连城的路灯点亮,置身于城市另一边一座小型广场旁的饭店里,站在饭店的阳台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范.迪门就注意到了远处的工业区,那里有船厂、兵工厂、纱厂等多座工厂。
白天的时候,范.迪门他们曾经那里参观过,尽管他们没有获准进入兵工厂,但是在船厂里,在石质的船台上,他们看到有许多工人在那忙碌着,他们正在建造的船只船形既不同欧洲的盖伦船,也不同于明国传统的海船,而是一种新式的船形,它的圆形艏、圆形艉不仅缺乏美感,甚至显得有些丑陋。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仍然相信正开工建造的是一种战舰,那些炮窗和密集的船肋是无法掩人耳目的!
船台上有至少三艘这样的军舰,这确实是个让人担心的问题!
现在的东印度公司尽管拥有近六十艘船只,但却没有一艘军舰,都是武装商船,其实这个时代荷兰并没有多少专门设计的军舰,大都是武装商船,只是炮多炮少而已。
看来他们正在组建真正的舰队!
尽管并不觉得明国会染指巴达维亚,但是商人的直觉告诉范.迪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他的眉头顿时皱成了一团。
“总督阁下,我觉得这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据点!”
揆一的打断了他的思绪。
“确实不是很的选择,它太靠近北方,我们到达这里的时间,甚至比去长崎还要遥远。”
范.迪门点头说道。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这将会是第一个准确我们的自由进入的港口,从这里往西航行进入渤海,就是大明的首都,如果我们在这里建立贸易据点的话,在未来很容易进入大明的首都,那里可是欧洲人从没去过的地方。”
欧洲人当然去过,但欧洲的商人从来没有直接进入那座城市进行贸易。其实,对于欧洲的商人来说,别说是京城了,那怕就是能够直接进入广州做生意,都已经是上帝保佑了。
尽管大明放开了海禁,但是这个开放是什么?是准许大明的海商出海贸易,不代表西洋人可以随便的来大明的港口做生意。换句话来说,万历年间全面放开的海禁其实就是早了半个世纪的《航海条例》,就像克伦威尔的《航海条例》一样,是保护大明航海贸易垄断的“开放”,只有大明的商船可以运输大明的货物前往海外进行贸易,为了确保这一切,甚至直接禁止了欧洲船只进入大明港口进行直接贸易。
这种贸易保护对于刚刚开海的大名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毕竟他们一出海就要面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那些海上的行家里手,是完全开放港口自由竞争的话,大明的海商怎么竞争的过他们?航海保护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不少人并不认同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克伦威尔的《航海条例》是在保护英国,但是大明的这种行为,就是闭关锁国,“我大清”闭关锁国,那是效仿明朝。
看看,其实那些人还是屁股的问题。他们眼里大清的屁是香的,洋人的当然更香!
而这也是澳门以及热兰遮这种贸易据点重要的原因——这是他们获得大明商品的最佳选择,要不然就只能坐在巴达维亚等待明国的商船,不过致命是如此,仍然还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也是为什么,范.迪门会亲自来到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去掉那些中间商。
“是的。”
揆一点头说道。
“可是,这仍然很难改变,它的地理位置上的不理想,我询问过一些明国人,在这里只生活着不到一百万明国人,而且在北方只要走上几天,就会进入野蛮的鞑靼人的地盘,他们正在和明国进行战争!”
“鞑靼人的地盘?在什么地方?”
范.迪门突然问道。
“就在北方,大连过去就是被鞑靼人占领的,又被王子殿下收复的,但是鞑靼人仍然是他们的威胁。”
揆一回答道。
“我们也可以到朝鲜,现在那里也是鞑靼人的地盘,甚至他们的皇帝就在那里。”
“鞑靼人?”
范.迪门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
“他们是野蛮人?就像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一样吗?”
第383章
大清人民的好朋友
克里米亚的鞑靼人。
这是欧洲人最熟悉的鞑靼人,那些蒙古人曾经是东欧的恶梦,即便是现在也是乌克兰大草原和波兰人的梦魇,他们掠夺欧洲人作为奴隶卖到奥斯曼帝国。
当然,野蛮人总归是野蛮人。他们必须要购买火枪,火炮,而荷兰人可是整个欧洲最诚信的商人……从来不计较什么宗教之类的东西,对于荷兰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挣钱,比生意更重要的事情了。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荷兰人甚至可以出卖上帝。
“鞑靼人,我们对他们有什么了解的吗?”
范.迪门问。
“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我们只知道他们曾经是天朝的奴隶,在他们发动叛乱后,曾多次击败了天朝的军队,占领了被天朝称为“辽东”,天朝和他们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他们甚至曾经数次深入到天朝境内,杀死了很多天朝人,掠夺了很多财富,而这位王子殿下,就是凭借着击败鞑靼人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一直以来揆一都在做着准备——为大员高级专员,所以他努力的学习汉语,了解与天朝有关的知识,可他了解的往往都是道听途说的,即便是巴达维亚的明国人,也说不清楚国内发生的事情。
就像直现在他还是分不清皇帝与这位王子之间的关系,甚至想当然的觉得他是皇位继承人之一,嗯,这倒没什么错。
“看来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军。”
范.迪门点头说道,
“是在,我听说,现在天朝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鞑靼人根本无法击败使用大量的火器的天朝军队。”
“火器?你是说那些鞑靼人没有火器?”
范.迪门的语气中带着惊喜。
“我也不太清楚,”
揆一说道,
“这些是我刚刚得知的消息!”
“哦。”
范.迪门点点头,
“揆一,你觉得明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击败鞑靼人?”
“这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也许三年,也有可能是五年,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必定能够取胜,因为他们足够庞大。”
“是啊,天朝真的非常庞大,他们居然有一亿人!”
范.迪门惊叹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