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949


老中堀田正盛的回答,让德川家光心底想到,
“你怎么就不想想,当年丰臣多么风光,在日本接受天朝的册封!那么多人里头,他可是头一个啊!”
甚至在德川家光小时候,都听人说过那天丰臣秀吉是何等欢喜的受领了明国册封书册与金印后,如何欢喜的换上了明朝赐予的亲王级的四爪龙的衣冠,然后再次穿着明朝王服出来后。
那时候丰臣是何等的得意!他一个小小的足轻出身的家伙,居然得到了大明天朝的册封,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当然,大明的册封也抬高他的身份。让任何质疑他身份的人都再也说不出话来,毕竟他是大明天朝皇帝册封的。
丰臣秀吉在意的不是“日本国王”,在意的是大明天朝对他在日本统治的承认。
可是,丰臣秀吉能够得到的待遇,爷爷却没有得到,甚至爷爷直到去世时,对此都是耿耿于怀。可却压根就不敢向大明要册封,丰臣的册封可是用几万人的性命换来的。在关原之战东军取胜后,他的爷爷就不断遣使试图与明朝改善关系并开通朝贡贸易,得到大明的册封,但却始终未能成功。
现在天使的到来,让德川家光怎么能不激动,这岂不是意味着可以开通与天朝的朝贡贸易,当然,要是能接受大明的册封,那就再好不过了。
“绝不能慢怠了明国使节,堀田,不能恢复与大明朝贡,可是我的爷爷、父亲的毕生的遗撼啊!”
那怕是在严令锁国的前提下,德川家仍然念念不忘恢复朝贡,当然,对他们祖孙三代来说,这关系到他们的合法性地位,毕竟,合法的幕府都是有朝贡“堪合”的。要不然肯定就不是正统。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东方,大家都是争着当“大明爸爸”的乖儿子,爸爸不认,也要想办法曲线认下,至于所谓册封丰臣为日本国王时其“撕毁诏书”的描写,不过只是近代日本人给自己长脸的说法,完好无损的诏书原件在二十一世纪仍然好好的存在大阪博物馆里。
其实明朝君臣没太把日本和丰臣秀吉当回事倒是真的,但丰臣和日本上下,却把明朝的册封当成了事,至于“我欲王则王”云云,是秀吉死后二百年的《日本外史》所记载的胡话,实际上,当时参与册封仪式的秀吉侧近西笑承兑的《仙巢稿》中,明确记载秀吉“大喜过望,着明赐官服,举金印,三呼万岁”。
到后来为什么突然决裂了。
这恐怕还是因为万历的那句“许封不许贡”令双方在堪合贸易未达成共识。或许,历史上册封后,欢天喜地穿上大明亲王四爪龙袍的丰臣,对明使说:
“都认你家皇帝做爸爸了,好处总要给点儿的吧。”
明使说:
“能认我们皇帝做爸爸、弄个国王就很不错了,多少人眼巴巴地还没机会呢。还想着要啥好处?”
尽管心里奔腾着十万个草泥马,尽管看似轰走了天朝的使臣。可丰臣还是欢天喜地的留下了昭书,留下了那方小印印。
为什么不丢掉?
舍不得啊!
往前数成祖时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被封的时候那也是可高兴了。
其实,德川家光也想……那怕是明国的商人会源源不断的把商品带到长崎,压根就不需要朝贡贸易了,那怕是现在锁国了,通不通商也是无所谓的。可是他的心里仍然心念念着那个“日本国王”的小印印。
南朝怀良亲王有过。
足利义满有过。
丰臣秀吉有过……
就德川家没有,这……成何体统。
小印印啊!
我爹也没有那个小印印,我爷爷也没有那个小印印,不过,现在天朝的使节来了,他会不会带来那方小印印呢?
“还有,堀田,立即派信使把此事通知各地大名,告诉他们天朝使臣来访!”
看着将军那副有些窃喜,可又有些患得患失的模样,堀田正盛的心里不禁长叹口气。
他能够理解将军的心情。
那怕就是日本人嘴上再不承认自己是天朝的藩属,可是在内心深处,无不是渴望着得到天朝的认同,当然,这个天朝必须是真正的中华天朝,蒙古人那种胡人蛮夷就算了。
或许,就和女人一样,嘴上说着不要,可是身体却是诚实的,那怕就是将军们,家臣们嘴上说着——我这是为了贸易,是为了小钱钱。可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为的就是那方小印印啊!
要把天朝使者来访的消息诏告天下,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告诉天下的大明——看,我德川家才是日本的正统,就连大明爸爸都认可了!
好吧!
对于将军来说,这是好事!
第389章
天朝上国
抵达长崎的六天之后,方以智一行人坐船前往江户。
至于随行的商船,则停在江户港内,卖货倒也便捷,昂贵的生丝,被持有生丝特许证的豪商集团,也就是“丝割符仲间”统一购买,至于其它铁货、中药以及铅、砂糖等货物,有唐通事负责,这些完全不需要方以智费心。况且,他是使节,不需要考虑生意上的事,胡唯良自然会负责接下来买卖。
至于方以智,压根就不知道,他的到访在日本造成的轰动,更不知道,幕府甚至特意派信使将此事诏告天下,大有一副你看,我是日本的正统吧,就连大明都承认了。
将军德川家光是如何心念着那方“小印印”,在前往江户的一路上,他确实受到热情款待,期间靠港落脚时,藩主无不是亲自相迎恭顺到让他甚至怀疑史书中所提到的倭寇到底是真是假。
虽说日本人恭顺非常,可是日本人的饭菜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顶多也就是米饭还不错,至于菜……着实比不上大明。
其实,这个时代的日本真的很穷,普通百姓就是吃点米粥,清汤,野菜之类,大米饭之类一年吃不了两回,普通武士吃的糙米、咸菜,只高等的武士才能吃米饭、鱼之类的“美味”,当然,米饭那也是糙米的,至于白米饭,那可是“银粒子”,只有藩主那样的大人物才能天天吃。而挂糊油炸的,就是所谓的“天妇罗”,现在可能还没有传播开,毕竟,那怕就是藩主,能吃上顿油饭,就已经奢侈至极了……
其实日本所谓的武士,日子过得还不一定比得上大明的百姓。况且在日本还有吃肉的禁令,也就只能吃点鱼。
就像现在,为了表示欢迎桌上摆放的,也就是一些鱼肉,免不了的会有生鱼片,芥末,尽管对于生鱼片并不排斥,不会因此视对方为生番,但方以智却也谈不上喜欢,那怕在古籍里也记载着这种吃法,相比他的兴致缺缺,旁边宴席的那些日本人无不是兴奋莫名,忍不住多吃了几口生鱼片。
陪客的人嘴馋啊!
毕竟,生鱼片这么高级的东西,他们也就只有“公款吃喝”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其它时候,也就是只有想着的份。
瞧着他们那副嘴馋的模样,方以智甚至寻思着,要是他们品尝了大明的饭菜,会不会从此沉迷其中?
宴必舞乐,其中难免又有艺伎表演,对此方以智并没有什么兴趣,他的心里所思所想的都是即将到来的谈判。
其实对于方以智来说,他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出访获得世子爷的青睐,但可以肯定的说,这确实是一个捷径。这让他能够有机会进入世子爷的视线。但是要得到他的青睐以至于将来的重用,还是要看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德川家光……”
念叨着这个名字,方以智心下沉思道。
“不太好办啊,他的性格,可不是什么碌碌无为之主……”
“何止不是碌碌无为,简直就是拓业之主啊!”
坐在方以智的对面,冯存业轻声说道。
“就性格上来主,现在的德川将军可以用杀伐决断,是果毅厉行。二十岁登殿时就宣言“朕天生是将军命”,二十九岁在父亲葬礼上向各藩主公开挑衅“若有人想当将军,报上名来”。和这样的将军打交道,上官一定要小心啊。”
冯存业是唐通事,他的父亲冯六是冯家第一代唐通事,这也是唐通事的特点职务都是由其子孙世袭,而且他们中又分出了福州口、南京品和漳州口,他们与这些地方来的行商过从甚密。
尽管在唐通事中的内部等级森严,可是作为山东上党的的冯存业,仍然可以陪同使节,就是因为上党籍的他与来日唐商中的北商过从甚密。
和所有出生在日本的唐通事一样,母亲是日本人的他也有一个日本名字平野四郎兵卫,不过他从没忘记自己是明国人,这一路上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介绍着德川家的情况。
“嗯,多谢冯通事提醒。”
方以智笑道。
“冯通事身在异邦,仍然心怀大明,实在是难得的很,待我回国后,必定禀明朝廷行以嘉奖。”
虽然随口一句话,冯存业却激动的连下跪伏拜谢恩,言语中只剩下了感激。对于这些身处异国他乡的“二代”来说,尽管有异国的血统,可是他们骨子里更渴望得到母邦的认同。
经过四天后,方以智一行终于到达了江户湾,也就是后世的东京湾,其实,原本按德川家光的想法,他更希望明使有陆路,沿途款待必定是盛大的,最重要的是能让沿途的藩主们都见到明使,知道明使的来意,让藩主知道明使的到来是对德川家的认可。
可德川家光最后还是选择了海路,因为日本太穷了,他担心沿途所见会让天朝的使臣瞧不上日本……其实,大明一直都瞧不上他们。要是搁几十年前,家光还不敢让明使走海路,毕竟那个时候,濑户内海遍布海贼,万一要是有海贼抢是他们那罪过可就大了。
但现在不一样,濑户内海海贼早就被清剿了,还是让天朝使节走海路吧,至少不用看到日本最寒酸的一面。
穷归穷,寒酸归寒酸,为了表示隆重,德川家光还是在江户作为了万完的准备,甚至下令对沿街的建筑加以整修,至于路上的铺路石也是重新铺了一批,总之一句话,要尽可能的把日本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天朝使臣,甚至只差没有在树上包裹丝绸了,那是因为太贵了,要不然德川家光指不定还真会下令给裹上丝绸,毕竟那些丝绸可都是从大明进口的,价钱可高了。
不过既便是如此,德川家光还是准备盛大的欢迎仪式,不但他和幕府的家臣全部到港口迎接,连忙那些参勤的大名们也都到了这里。
宽永十七年……哦,崇祯十三年,按德川家光的命令,在明使访问时只能用大明的年号,以表示隆重,和当年丰臣秀吉招待明使时用大明的年号一样,为了表示敬义。看吧,嘴上说着不要,可是身体是诚实的,一个个的骨子里还是争着要认大明爸爸。
崇祯十三年九月十三,这些年冬天来的早,雪来的更早,这天上午江户湾飘着小雪,尽管寒风刺骨,可是德川家光仍然是一身盛装在港口迎接大明使臣。
“将军阁下,您是千斤之躯,按理不应该在此迎接使臣,应该是使臣觐见阁下,”
“是啊,将军阁下,我等在这里迎接明国使臣就行了!”
又一次,当那些大名们这么劝说时,德川家光只是笑眯眯的没有说话,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mmp的,你们一个个的嘴上这么说,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本将军又岂会不知,你们是想趁机讨好使臣,然后靠我的黑状吧!
哼哼,德川家光冷笑之余,心里暗自得意道。
“你们一个个的肯定羡慕吧!嫉妒吧!”
真是一群居心不良的家伙!
其实,这么多年了,这些大名,尤其是这些外样大名,他们一个个的心里头对德川家的统治都是心存不服。
对此,德川家光当然非常清楚。他也能够理解这些人为什么希望他在家里等着天朝的使节,他们嫉妒啊,他们害怕。他们害怕德川家在日本的同事得到大明天朝的认可。这样会让他们丧失最后一点反抗德川家的勇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