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949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龙水寨的大厅里,所有人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他们甚至没有吵吵嚷嚷的念头,只是茫然的坐在那里,心情是各种复杂。
“大家伙都说话句话。”
见众人都不说话,宋成业闷哼一声。
可即使是如此,大家还是没有人说话。见状,他的心里忍不住骂道。
“都他娘的白眼珠子不能见白银子,杀人劫货的时候,一个个的都不见说个不字,现在惹到麻烦了,都他娘的不敢说话了。”
心里骂着,他的嘴上冷笑道。
“不说话,不说话能成吗?官府早晚会知道粮食是咱们劫的,动官粮当初可是大家伙一起拿的主意!李老六,当初是不是你说的,官府都是弱鸡,抢了也就抢了,怎么现在不说话了。冯军师,我说的对吗?”
站在一旁的冯继昆见大当家的把球踢到自己这,他的心里是那个堵啊!
你们抢东西抢就是了,结果非得抢官粮,当初还说什么官府都是没卵子,抢了他们他们也不能拿大家人怎么样,现在好了,官府是不能拿大家怎么样,可那些船上的粮食是平虏大将军的军粮!
“冯军师……”
见大当家的又问了自己话,冯继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这,这平虏大将军的军粮是咱们龙水寨抢来的,到时候,官府自然会找咱们龙水寨。”
“听着吗?咱们一个个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掉了!”
大当家的威胁,让众人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他们又岂不知道官府会找到龙水寨,可是……
“大当家的,官府说了,给大家伙十天的时间,只要十天内到官府投降,就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官府的话能信吗?”
“可,这是大将军说的。”
大将军,这三个字一出来,让众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要是换成其它人他们连理都不会理,可这是平虏大将军啊。那是能呼风唤雨的神仙,那怕就是不引天雷,呼场风唤场雨的,大家伙估计也就淹死在洞庭湖上了。
“大将军说的又怎么样,难不成他还能引天雷把咱们全都炸死,况且,这里是千里洞庭湖,他平虏大将军就是再厉害还能怎么着咱们,南船北马,到了这,他的神通屁用都没有……啊”
还不等宋成业把话说完。
“锵!”
拔刀出鞘的二当家赵永斗,就一刀把这个他砍死在地,砍完了还往尸体吐口唾沫骂道。
“都到了这份上了,还不知道天高地厚,真以为自己是什么玩意是不是,兄弟们,老赵我没别的本事,可是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家伙送死,他张献忠几十万大军都保不住他,咱们寨子里的这占人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依我说,大家伙还是降了,至少有条生路。”
回过神来的众人甚至都没看上一眼大当家的尸首,便纷纷同意道。
“一切全听赵当家的吩咐!”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点上寨里的人去投降吧,还有,把抢来的粮食都凑齐了,全万不能少了,那可是大将军的军粮,也是咱们的性命……”
徐世溥,字德馨,南昌人,南京工部右侍郎徐良彦之子,呃,他爹当初没有资格在降书上签字,所以逃过了一动。而他本十六岁即成为补邑诸生,为文才雄气盛,名重一时。
也正因如此,才会左良玉搜罗于军中任幕僚,在左良玉被杀后,其幕僚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朱国强留用,徐世溥也是其一。此君在满清入关后,屡屡满清征召他入朝为官,终身不仕。除了一本泣血写就的《江变纪略》,详细记载了清军攻打南昌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暴行之外,也没有留下别的著作。
作为明朝遗老,终身不仕,甚至宁可放弃了功名,也不愿意出仕为官,由此可见,他对大明绝对是忠贞不渝。
不过现在他却是岳州知府——朱国强自行委任的,顶多也就是加了个“权”,也就临时的意思。自他当了岳州知府后,面对岳州十室九空数十万百姓惨遭杀戮的的局面,一直在千方百计的招抚流民。以重新繁荣地方。
这天,当他正给大将军写信,请求大将军释放岳阳籍头目以下的流寇,让他们回家时,那边突然有人禀报道。
“府尊,有上百艘船来到城外,看样子像是湖匪!”
是岳阳知县派人前来求援。
“湖匪!可真是胆大包天!”
早已习惯了这个乱世的徐世溥,立即放下毛毛,持剑出屋,一边走一边对知府衙门的十几名吏员、衙役吩咐道。
“诸位随我上城杀贼!”
走到大街上,徐世溥一边走,一边大声嚷喊道
“诸位街坊邻居、乡亲父老,现在湖匪流寇又来犯我岳阳,可记献贼据城之惨事否?为了父母妻儿,请诸位都随我杀敌!”
一时间,群情激奋,无不是纷纷拿起刀枪棍棒跟着他往城头上杀了过去,毕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张献忠据城时失去了家人,眼下自然不愿意再让土匪流寇占城。
况且,他们相信只要守上一两日,大将军那边必定会派兵马过来,毕竟,大将军就在武昌,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其实在岳阳城外,还有几千遣散的兵士,张献忠在岳阳附近的屠杀造成耕地大面积抛荒,按徐世溥的统计抛荒的良田至少在60万亩以上,所以这里安置的四千遣散兵士,他们说是民,可实际上却被编为乡兵,每月虽然没有军饷,但却能领一石米的饷粮。只要徐世溥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整队进城。
不过,就在徐世溥要下令召集分散在四乡的乡兵时,那边城头上的岳阳知县已经派人匆匆赶了过来,告诉他这是误会。
“误会?什么误会?”
“府尊,那些湖匪是来投降的!”
“什么!”
徐世溥睁大眼睛惊诧道。
“他们是来投降的,领头的头目称不敢对抗官兵,求大将军能饶他们不死……”
第507章
何为匪
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本,一纸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大家都是一笑了之——限定土匪强盗们十日内投降!
天底下有这么一纸平天下的事情吗?
可能吗?
要是换成其它的人还真不可能,可是搁在朱国强这,还真的可能!
毕竟,打从当年在济南“引天火灭鞑兵”起,在大江南北的食肆茶馆内,德世子朱慈颖就一直了说书人的素材。
只要是说书先生一说到“德世子”或者“平虏大将军”茶肆内就必定会是喝彩声四起,毕竟人们早就已经听腻了《三国演义》,听烦了《西游记》,神仙下凡救世的话本才显得新鲜嘛。
况且,与满清的“莫谈国事”不同,大明这边什么都能说,官府都懒得管这些,就是抨击朝政什么的,也是照说不误,否则大明怎么那么多嘴炮,动不动就抨击朝政呢?
当然,寻常百姓对于什么国家大事并没有什么兴趣,反倒是对神仙鬼怪的兴趣十足,而既有神仙下凡,又有平定天下,打退鞑子的“德世子”又怎么可不风靡全国?
所以,几年来,德世子早就已经是天下街知巷闻的人物,其粉丝数量搁大明绝对是首屈一指。毕竟说书人口中的那些个明君贤臣,神仙鬼怪,不能帮他们杀死鞑子,安定天下。
但,德世子朱慈颖可以!
非但可以杀鞑子,而且还引来了天雷灭了横行霸道的献贼!
那些个土匪强盗,无一不是识时务的俊杰!眼见着几十万西贼都不堪一击,心里怎么会不害怕,尤其是联系到说书先生口中,什么引天雷,导天火,兴巨浪之在的神通,立马吓的就睡不着了,至于什么日行千里,都直接被无视了,为啥?
不值一提啊!
说书人口中的事……不知吓到了多少人,让多少强盗、土匪以及溃散的流寇纷纷做出了他们眼里最正确的决定——投降!
投降……就是再不济,也能落个全尸吧,万一要是大将军打过来,不定连灰都见不着了,甚至就连下辈子也被打成畜生,世世代代做畜生。
得!
降吧!
那怕他们号称自己是江湖好汉,一个个的也是当怂则怂,绝对没有二话,在告示下达的期限内,纷纷走出大山,走出大湖,找官府投降,甚至就连同一些开黑店的、杀人越货的,也害怕世子爷的神通广大寻着他们,也主动认罪投降。
一时间,湖广大地上,到处都上演着强盗土匪出山兵,在城门外纳头就跪,哭泣求饶的场面,这场面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害多年的土匪这么就降了?
在人们的惊愕之中,十数万土匪和他们的家人被打散安置在地各地,这是世子爷的要求,在朱国强看来,那些所谓的“土匪”里必定有不少都是被迫落草为匪,都是生活所迫,所以应该像流民一样妥善安置。而经过张献忠糜烂的各地方官府也乐意安置他们,毕竟,人口就是生产力,有了这些人丁,就有了税收,有了粮食。
当然,也有一些匪首则被送到了武昌,尤其是那些声名赫赫的匪首。什么要把他们送过来。因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臭名昭著的啊,既然如此,他们的手上肯定沾有血债。
在这些人中,名气最大的倒不是抢了军粮的湖匪,而且常年横行在湖广山区“混江龙”胡国忠,他父亲是汉人,母亲是苗人,十九岁领着十几人落草民匪,早在天启年间,就已经上了官府的通缉令,成为了方圆数百里内最为有名的土匪头目。
往年,官军不知剿过多少次,都是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张献忠打下武昌,湖广为其糜烂时,他在山里头竖旗立寨,招揽了上万流民,不过却没有下山从贼。而是自己当起了山大王。
不过,他的逍遥日子随着一纸告示结束了,足足考了五天的他,眼见着山寨里逃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看着他时目中都带着杀机,于是便招集众人决定下山投降官府。
大将军不是说既往不咎吗?
再怎么着,总能保住一条性命吧!
胡国忠的心里这么寻思着。
他的投降,倒是让其它观望的人立即作出了决定——投降。“混江龙”都投降了,其它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