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949


那里可是李自成的伤心地啊!
甚至一度动摇了李自成东征的念头,让其蒙生了退意。
“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是无法是无法与闯贼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代州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虽说宁武关地势险要,但闯贼又志在必得,……”
顿了顿,朱国强长叹道。
“要是没有援军的话,只恐怕宁武关是守不住的,京城那边有消息吗?”
又一次,石磊摇了摇头,然后长叹道。
“世子爷,京城那边还是没有定出到底调那支辽兵入关的决定。”
“哎,可惜了……”
放下手中的报告,想到在历史上大明就是这样走向末路,甚至华夏民族也是因此陷入毁灭,即便是知道在这个世界这个文明不好沦陷,但是朱国强的心情仍然非常的复杂。尤其是想到在这场剧变中死去的那么多仁人志士,就像身死于宁武关的周遇吉,他不禁长叹道。
“可惜这么多忠义之士都毁于他手啊!”
第514章
周遇吉的宁武关
寒风凌厉,枯叶于寒风中卷扬着,一阵乌鸦、秃鹫群结而来,越过残破的土城墙,盘旋于空,俯视搜寻着地上的死尸。
关城下,遍地的死尸中间,无数只乌鸦、秃鹫正在贪婪的吞食着残尸,这些从天而降鸟而,在尸堆中间的扇动翅膀,撕扯着,啄食着尸体,然后急急的吞咽着,关城下面的尸堆似乎成了一座活的鸟山,天昏地暗,尘埃滚滚。而更多的乌鸦、秃鹫盘旋于空中,然后从天而降,最终那一具具肉体已消逝于它们腹中。
就在这时,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炮声,在炮声中,成千上万的乌鸦、秃鹫被惊飞到空中,残破的关城又一次在炮击中颤抖着,一时间夯土崩飞,黄土飞扬……
在砖土成片成片的于炮击中崩落时,在城头上,数百名明军散于残破的箭垛后方,衣衫破旧的他们,就那么依墙坐立,他们或长声叹息,或闭目等死,更有仰天祈望者,一双眼中充满着绝望。
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周总兵来了!”
原本那些神情麻木、长吁短叹的兵士们,无不是纷纷站起身来,冲着走过来的总兵行礼。
穿着一身破甲的周遇吉冲着城头上的兵士、壮丁裂嘴笑道。
“弟兄们辛苦了。”
在说话时,他那对干瘪的眼眶里,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打量着大伙,在众人纷纷还礼时,他又说道。
“弟兄们放心,我已经派出了信使,请朝廷派援军,朝廷的援军不日就会抵达宁武关,而且平虏大将军已经荡平献贼,不日就会挥师北伐,克复襄阳,直取中原,到时候闯贼必定腹背受敌……”
这些话是真的吗?
都是假的!
可现在周遇吉需要这些假话来安抚军心,需要要让他们看到希望,他的麾下只有区区几千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寻常百姓民壮,能守到现在,完全是凭着宁武关的关城险要难攻,可眼下,这城墙还能撑得了几天?
听着隆隆的炮声,感受着脚城关城砖崩土裂的震颤,周遇吉的眉头锁成了一团,他又一次朝着东北方看去,心下思索道。
“这朝廷的援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正在这时,他看到关城外突然尘土飞扬,疾卷而来,隐见尘土飞扬中骏影雄驰,数千骑兵奔驰的声势甚是慑人!
来的必定是闯贼大将吧!
还真让周遇吉猜对了,这数千马队护着的必定闯贼的大将,马上兵士无一不是穿着盔甲,虽然盔甲蒙尘,但却面容整肃,无半丝倦意,为首一统领人物冲上距离关城一里有余的土坡,勒马凝视关城,目光炯炯,雄峙威仪,使人不敢正视,可是这炯炯的目光中,却略带一丝隐忧。
五天了!
一个小小的宁武关,挡了几十万大军足足五天!
五天来,大军伤亡数万人!
即便是号称有百万大军,李自成也为眼前的这场苦战心惊不已,要是大明的将领都是如此,那京城必定是拿不下来的!
甚至就在昨天,又是一场惨败,那周遇吉开城门伪降,诱大顺军万余人进城,然后关下门闸,于瓮城中杀死大顺军四名骁将,将进城大顺军,全部杀死。
“这个周遇吉啊!当真是厉害啊!要是不杀他,如何能泄朕的心头之恨!”
在李自成自言自语时,一旁的孙可为却轻声劝说道。
“皇上,臣以为,可以饶周遇吉一命。”
“哦?这是为何?他周遇吉于代州杀我大顺军万余人,于宁武关拒不投降,朕已经说过五日不下,屠城,鸡犬不留,朕为什么要留他周遇吉一条狗命。”
屠城!
对于李自成来说,下达这样的命令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是流寇的“看家法宝”,屠城的目的不在于屠,而在“恐吓”,在于告诉他人,顽抗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既然说了要屠尽宁武关,自然就不能轻易放弃。
“皇上,周遇吉或许是不识时务,可是皇上,那周遇吉出身于辽东将门,虽说周家于辽东并不是显族,可与辽东将门之间,多少总是带着亲缘,要是皇上能饶其不死,将来收降辽东将门时,兴许能派上用场。”
丞相的话,让李自成有些不悦的说道。
“丞相的意思是让我饶他一条性命?”
“臣是想让皇上能千金买骨,辽东将门手握二十万雄兵,皆是边军精锐,要是能招降他们,可以用其讨伐平虏军,周遇吉或许是不识时务,可辽东诸将见到像周遇吉这样不识时务的人,皇上都能饶他不死,自然乐意归降我大顺,有辽东二十万边军相助,那平虏军自然也就不足为惧了!”
孙可为的劝说,让李自成陷入了沉思中,现在的他还不是几个月后的他,此时的李自成倒也能听得进他人的劝谏。
不过,想到周遇吉杀了自己数万兵马,李自成仍然不甘的说道。
“那宁武关呢?”
孙可为答道。
“自当尽屠,老幼不留一口。”
李自成又问道。
“周遇吉要是不降呢?”
“他势必不会降,皇上只管把他囚于囚车之中,以臣看来,只要我大顺攻克京城,到时候,他势必会降的。”
一旁的张天林,也跟着说道。
“皇上,咱们此次攻宁武关,为得是断明朝皇帝的勤王之师,打下宁武关后,大同总兵,宣城总兵,见到皇上能饶其不死,他们必会投降我大顺的,如此,咱们才能东征京城,不至于担心宣大明军回援京城!”
在太原时李自成、宋献策、孙可为等人制定的进攻路线很有战略眼光,如果攻下太原后直接顺路去真定攻京城,势必会有宣城、大同的劲旅回援京都,而先取宁武关,再歼宣、大主力,就切断了勤王之师的主要来路,其它地方的援师就鞭长莫及。
只不过,这宁武关守将的骨头太硬,在过去的十五天里,凭借着的宁武关的险要,杀伤他数万大军,如果惨重的伤亡,远远超出他的意料,要是再与宣大明军再像宁关守军一样拼死抵抗的话,恐怕还不等打到京城,大顺军就已经元气大伤了,这还东征什么?
“他们会降吗?”
李自成反问道。
“现在宁武未破,我军已经是死伤过多,自此到京师,还有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如果他们都和宁武关的周遇吉一样,即便是有百万大军,恐怕也会元气大伤,要是如此,还不如回师陕西,守好潼关图谋将来。”
又一次,李自成的心里萌生了一丝退意,他的话音刚落,宋献策便说道。
“皇上何必如何,现在宁武关关城崩裂,破城也就是今明两日的功夫,只要打下了宁武关,宣大明军必降……”
说罢,宋献策又说道。
“大同姜瓖也好,宣府的王承允也罢,他们都没有杀死咱们派去劝降的信使,只有周遇吉杀了降将熊通,由此可见,他们已经是心存异心,只要拿下宁武关,他他势必会降的!”
说罢,他又朝着城上看了一眼,
“只是这周遇吉,当初皇上派熊通劝降,他非但不降,反而将其斩杀,实在是可恨至极,以臣之见,当杀之!”
“皇上,即便是杀其泄恨,又有何用?”
孙可为急忙争辩道。
“杀了他,不过就是泄愤而已,可是留着他却可以用他来说服天下众人,用他来游说那些明军将领投降我们,留一人而得天下,皇上,天下有比这还划算的好事吗?”
第515章
宁武关陷落
六天!
整整六天!
在过去的六天里,数十万流寇一次又一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
六天来,流寇不断变换无数战法,无论是大规模攻城战还是流兵骚扰战,都无法占到太大便宜。但是在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冲锋的流寇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此时的宁武关已经摇摇欲坠了。
相比于如潮水般涌来的流寇,宁武关守军的兵力实力是太过薄弱了,不过只有区区数千人。另一方面,他们所指往的朝廷,那怕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派来什么援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