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949


“只是家父……”
对于少时生长于日本的郑森来说,他自然崇拜像大将军那样的强者,可是父亲却一直以海贼出身为耻,渴望着他能够于科举晋身。
只要有两代人科举晋身入朝为官,数十年后,世人只会记得郑家是诗书传家,又有几人还会再提郑家是海贼出身。要是再有几代人,郑家便和闽南的其它大家一样,既是地方旺族,更是书香门第。
对于肩负着郑家将来声誉的郑森来说,一时间他不禁有些犹豫。
“大木,暂时先别急着作决定,等见到大将军再说吧,大将军啊!”
钱谦益不禁赞叹道。
“那可是真是当世之人……杰啊!”
其实钱谦益更想说的是“人主”,只不过,这个念头他只能埋在心里,他之所以会有这样念头,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位世子爷,真的是心狠手辣,做事果断非常。
论起手段来,京城的那位皇帝简直就像是稚子一般纯真。
哎,大明的天下要换人了!
想着即将到南京的大将军,联系着京城局势,钱谦益的心里冒出了这样的念头来。
大将军为什么这个时候来南京,他不知道,但是却可以猜出一个大概来。
那位大将军,那里是来祭拜高皇帝的,分明就是,就是想要在南京继位登极的,一但神京沦陷的话……
当然有些事情只能猜而不能去说。钱谦益很清楚那位大将军的面前,自己压根儿就算不上什么宠臣,甚至还有着斑斑劣迹。
便是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也不一定会有他的份儿。所以才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至少要把这份报纸办好。这份报纸就是他的晋身之道。
只要把这份报纸办好了,将来那位大将军就必定离不开他。毕竟,将军即便是登基也需要舆论的支持。
当然这些和郑森并没有什么关系,钱谦益所以会把正身推荐到大将军的面前。并不仅仅是为了摆脱他。在他的心理同样还心存着另一个念头。
那就是希望在大将军的身边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学生,那位大将军非常年轻,自然会欣赏向大木这样的年轻人,与普通的读书人不同,大木可以说是能文能武。
像他这样的人在大将军身边必定会得到重用,这样的话,大将军的身边也就有了一个自己人。不论将来如何发展,对自己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对于老师的内心想法,郑森并不清楚,他的心里甚至有些患得患失,一方面他固然崇拜那位大将军,但是另一方面,做为郑家的长子他同样希望能够在科举正途上有所发展。
可是现在怎么办?
应该选择什么呢?一时间郑森不禁有些为难了……
第513章
杀神到来
终于,又一次来到了南京。
不过在船队抵达南京后,朱国强并没有直接进城,而是径直去了忠烈祠。
乘马来到忠烈祠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壮阔巍峨的“忠烈祠”主殿,它的主体结构借鉴了唐代的含元殿,主殿前方左右分峙两座配殿,这座忠烈祠,甚至可以说是宋代之后最大的宫殿建筑,其营制远超过京城的皇极殿。究其原因倒不是技术进步,而是因为从台湾运来的巨木满足了建造大殿的需要。
当然,这绝对是“逾制”,要是换成其它人,估计会被言官给喷死,但是又有几个人敢喷平虏大将军?
说其他人可以邀名买直,可喷平虏大将军呢?
很有可能会没命的。
不过,这座建于三丈许高台上的忠烈祠,自其建成后,便以其壮阔巍峨而闻名大江南北,而“忠烈”二字,也是倍受人们景仰。甚至成为了许多来南京的商人、士子必定游览的地方,如果再等十几年,等到园区的松柏长成之后,这里的景致必定更为优美。
整个忠烈祠背依青山,层层递进,庄严肃穆。置身其中,朱国强沉默良久,拾阶而上时,他会把目光投到两侧,两侧尽是林立的墓碑,白色的墓碑立于雪地之中,就像是一排排等待将军检阅的将士,这里安葬着数万阵亡明军将士,他们埋葬于此,埋葬于孝陵之侧。
其中甚至还有于辽东、朝鲜等地阵亡平虏军将士,他们也被安葬于此,阵亡后安葬于忠烈祠,这是许多将士共同的心愿,因为这里是绝佳的风水宝地。甚至在许多将士的眼中,能够的安葬于此,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大将军,臣无所图,只盼着将来身后时,能够安葬于此,与众将士一同为高皇帝守陵。”
陪在大将军身边的梅春,对孝陵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毕竟,梅家世代守卫着孝陵,能够安葬于此,那也是无比的荣幸啊!
“嗯……”
默默的点点头,朱国强将目光投向中雪地中白色花岗石制成的墓碑,然后轻声说道。
“这些阵亡的将士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素不相识,他们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为保护这个国家付出了生命,最后相聚于忠烈祠……”
朱国强的话声不大,这一刻,他似乎忘记了修建忠烈祠的初衷,当初他确实有着想籍此收买人心的想法,但是现在,当看着那些整齐排列的墓碑时,那一丝功利之心却散去了,只剩下了发自内心的景仰。
如果不是这些人的牺牲与付出,这个国家必定会在今年沦丧,是他们支撑起了这个民族,他们理应享有最高规格的祭祀。
将来,大明的皇帝与皇后必须每年来此参拜……你们放心,你们的功绩,绝不会被抹杀,世人必定会牢牢的记住你们的功绩。
在心里默默的许下这个誓言时,进入主殿后,看着那个书写着“大明阵亡将士总神位”的高大牌位,朱国强神情肃穆的看了片刻,就在他想要长揖时,手顿于胸前,沉思片刻后却突然跪拜下去。
“大将军……”
梅春等人在大惊失色的同时,也纷纷跪拜于地。
不需要什么言语,也不需要其它的表示,只需要如此一跪,便可以表明朱国强的态度。
在这些为国牺牲的将士面前,任何人都理应该屈膝跪拜,感激他们的牺牲与付出。
在离开忠烈祠的时候,朱国强突然问道。
“你们说,如果有一天有人忘记这座忠烈祠,会发生什么?”
在众人哑然时,朱国强沉声说道。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如果有一天,人们忘记了这些为国尽忠的英烈,那时候,这个国家也就不复存在了。”
说话间,朱国强想到了另一个世界里,那些充斥于屏幕上的“小鲜肉”,人们追逐的都是那些“星”,又有多少人曾到烈士陵园追怀过往的先烈,有多少人向真正的英雄致敬?
忘记等到背叛。
很多人忘记了,背叛了……
“大将军,其实……”
伸手止住他人劝慰的话语,朱国强沉声说道。
“将来,忠烈祠祭议要礼同太庙,没有将士们的牺牲,就没有我大明,往后,有些规矩总归是要改一改的!”
在说出这句话之后,已经走到祠外的朱国强,纵身跳到马上,然后又说道。
“走,进城!”
……
正月二十,这一天,对于南京而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天,只不过除了少数几人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一天是何等的重要,人们只是在口中传说着——杀神来了!
当然,只有少数一些官员会如此称呼,而且也是在私下里。在表现上,他们倒也是积极配合这位平虏大将军的祭拜高皇帝的活动。
与上次孝陵“告罪”不同,这次是正式的祭拜,所以一切都必须要按规矩来,而但凡大型祭祀活动,礼部总理策划,太常寺具体执行,光禄寺提供祭祀器物,钦天监选定祭祀日期,太监全程监督。
不过,在南京一切需要从简,毕竟,皇帝不在南京,所以只需礼部总理策划,选择祭祀日期。
有些是可以简化的,但有的却不能简化。
比如大祀之前,需要斋戒七日。
说白了就是只能吃素,不能饮酒,不能宴请宾客,不能同房。大抵上也就是如此。虽说在万历之后,就彻底礼乐崩坏了。但是这个斋戒七日的规矩却还是要遵守的,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尽管严格上来说,斋戒期间,朱国强甚至不能工作,但在眼下这种局面下,自然是不可能的。
在祭祀的前两天的夜晚,朱国强接到了从北方送来的情报。
太原陷落了!
在接到这份情报后,朱国强足足沉默了半晌。
历史上,二月七日,太原沦陷,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而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后,又攻取了忻州,进而急攻代州。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提前了。
“稍作休整后,闯贼就攻取了忻州,在情报送出时,其正发兵代州。”
朱国强问道。
“代州守将是谁?”
“周遇吉。”
“周遇吉……”
念叨着这个名字,朱国强的心思微微一沉,然后说道。
“代州是守不住的,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周遇吉会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然后极有可能率军突围后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