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949


尤其是那些个东林“君子们”,原本咱可是都把刀子磨好了,就等着他们跳出来指责自己篡位的,现在有了这份诏书……他们岂不是顺理成章的跪了?
其实,那怕就是没有诏书,那些“君子们”同样也会跪,不过在跪之前,他们肯定会邀邀名,等着新君欣赏他们的气节,只不过他们那里知道,等着他们的绝对不会是高官厚禄,而是白晃晃的刀子。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也许,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搁大明绝对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即便是不诛九族,也会以逆乱罪把他们的九族流放到海外,当然抄家也是自然而然的。
抄来的土地可以发放给平民,抄来的钱物可以充实国库,至于人嘛,到了海外,也可以为大明的海外拓殖事业尽一份力。
这样多好。
可现在崇祯的一纸诏书,却打乱了朱国强的计划。
“哎,怎么说你呢?”
摇头感叹之余,朱国强还真不知道要不要谢谢崇祯,不过尽管崇祯毁了自己的计划,但他仍然说道。
“立即护送诸皇子到济南,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是先帝血脉,万万不能有损……”
无论如何,崇祯至少都有骨气的,就冲着这一点,朱国强也会留下他的血脉,将来……可以封到海外为王!
所有人都走了,朱国强却陷入了沉思,曾几何时,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而现在,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面对即将到黄袍加身的现实,朱国强整个人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思绪之中。
“但愿一切都能如自己所愿吧……”
朱国强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一边信步走向帐外。几个随从远远在在后面跟着,他就这么信步走着,此时的他心情极为复杂。
现在是西历1644年!
自己很快就会黄袍加身,很快就会登极为帝,可然后呢?
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推进工业革命!
推进海外的殖民事业,不,不是殖民,而是扩张,推进华夏的再一次扩张。
这一次扩张将是世界性的,东南亚、美洲、印度、非洲甚至还有欧洲,但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皆是大明之土……
至于什么李自成、多尔衮,还有那个生死不知的皇太极,朱国强压根就没有任何兴趣,他们不过只是癣疥之疾而已。
在心里默默的寻思着将来的无数可能时,突然,一阵哭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顺着萧声看去,只见星月下,一个人跪在地上哭泣,他的面前有香炉、果盘,显然他是在祭拜着什么。
走到前去,朱国强看到了他在祭拜何人。
是崇祯!
而祭拜崇祯的不是别人,正是淮扬巡抚路振飞,在朱国强领兵北上时,他也领乡兵五千北上勤王,两军汇合后就一起北上了。
“哦,是见白啊,你这是做什么?目前尚没有陛下音讯尚未传来,为何如此这般?”
正祭拜着先帝的路振飞急忙回身,见是大将军,连忙请罪道:
“罪臣见过大将军,虽说没有陛下音讯,可是陛下既然已经传位予大将军,想来陛下应该已经殉国了,所以臣才会……”
“哎,见白有心了,不过,要是没有确实消息的话……”
不等大将军把话说完,路振飞的眼泪又流了下来,突然跪下说道:
“大将军,臣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的!”
看着突然跪在地上的路振飞,朱国强问道。
“你有什么话要讲?”
“大将军,臣以为大将军虽无意现在继承大统,但理应将陛下殉国的消息告知三军,为先帝发丧,如此方才能安定天下。”
朱国强沉声说道。
“你是指在消息不明时,就为先帝发丧吗?”
路振飞叩头出血,泣声道:
“大将军,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既然传位于大将军,大将军理应继承大统,大将军虽不愿立即继承大统,但可先为先帝发丧,如此一来,天下臣工自然也就知道新朝既是大将军行在……”
听着路振飞在那里分析着为崇祯发丧的种种好处,朱国强仍然沉默着。
“是。请大将军想想,虽说现在有先帝诏书传位,可是在各地仍然有诸藩在,先帝诏书中的令亲藩拱卫中枢,要是不臣之人勾结亲藩,以为先帝发丧为名,继承大统,又会置大将军于何地,为大明江山计,大将军理应为先帝发丧……”
路振飞哽哽咽咽地说完,一个头叩下去,趴在地上,再也不抬头了。
此刻,朱国强心潮起伏。路振飞的话也是不无道理,毕竟南明诸王争抢皇位的往事历历在目,那怕就是有这份诏书,要是有野心家从中煽动,难免还是会有人自不量力的继承大统。
尽管他知道,要是有人这么干的话,顶多也就是一场闹剧,甚至自己还能趁机灭了几家藩王,只是他不便把心中的话说出来,便轻轻地叹了口气说:
“唉,见白啊,你担心的倒也是对的,嗯,我不是不愿为陛下发丧,只是现在既然没有确切消息,冒然为先帝发丧,……哎,但是以先帝之英烈,想来先帝绝对不会辱没祖宗,让自己沦入贼手,肯定是会殉国的,我等为先帝发丧也是理所当然。”
说完,朱国强径自转身去了,为崇祯发丧……他死了,自己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等路振飞回过神来,抬头看时,暗月昏星之下,只有他孤零零地跪在那里。但是,他的心平静了,他终于得到机会,把要说的话,向大将军奏明了。
至于接下来,那就是大将军自己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明的江山终于保住了。只要大将军为先帝发丧,而且有了先帝的遗诏。即便是有人居心叵测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先帝的这招棋下的妙啊。如今这个乱世也就只有大将军才能够守住大明的江山。
想到这儿又想到了当年离开京城时先帝在云台召见的一幕。不禁泪流满面哭泣道。
“陛下……”
第550章
谷雨将过,即便是北方大地也是一派浓浓的春意,沧州城的护城河岸上嫩绿的柳丝如往年一样低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城门上高悬着的两盏白灯,在风吹雨打下,白纸已经有些破损。
在城门洞下,披着孝衣的守城兵,则站在那不时的打着哈欠。虽然是乱世,可是想让这些乡兵依如太平盛世一般,完全没有任何警惕性。在他们哈欠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时,远处有两个穿着白衣的一长一幼百姓走来。
“哟,陈秀才,你今天这是……”
瞧着走来的陈秀才手中的提篮,守城兵问道。
“今天是先帝的头七,我领去犬子到城外祭祀先帝。”
陈秀才的话声一出,原本还说笑笑着的守城兵脸色无不是微变,看着远去的陈秀才,守城兵长叹道。
“哎,不曾想先帝爷已经走七天了……”
当陈秀才领着儿子到城外的旷野时,旷野上有不少人都在那里祭祀先帝,简单的几样贡品,一个香炉,几叠纸钱……
既然有穿着书生袍的读书人,也有布衣百姓,他们中讲究的穿着孝袍,所谓孝袍实际上就是素色麻布中间挖个洞,往身上一套,然后腰间用麻绳一系,即便是不讲究的也会披块孝布。
旷野上,朝北而跪的人们不时的发出些许轻微的抽泣声,无论他们身份如何,当他们知道皇帝的殉国身死的消息后,在惊愕间,无不是倍觉伤痛,那怕是曾几何时大骂过皇帝昏庸的人,这个时候,也是在抽泣之余称赞着皇帝的英烈。
人死既成丰碑,所有的过错都会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况且这位崇祯皇帝是以身殉国的。
就在陈秀才摆着贡品时,远处越传来些许马蹄声,尽管马蹄声并不急促,但可以听出来至少有数十骑。
“是大队骑队!”
就在一些人想要躲开时,有眼尖的人指着官道说道。
“大家别慌,来的是官军,他们打着大明的旗号。”
官军?
官军一样要躲啊!
待到这队骑兵靠近时旷野上只剩下不过区区几十人,人们神情复杂的看着这些骑兵,有紧张、有畏惧、有……就是没有丝毫的亲切。
兵也好,贼也罢,在百姓的眼中,大抵上也都是“匪”,不过就是“官匪”和“土匪”的区别罢了。
骑在马背上的苏三勒停马,冲着路边的人问道。
“劳驾,前面可是沧州。”
见这些官军挺客气的,陈秀才便上前说道。
“回军爷话,前面正是沧州,不知军爷是何人麾下?”
瞧着这些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看着他们身上一色的明光铁甲,陈秀才的心里不禁暗自寻思道。
“也不知道是那位大将麾下的兵马,居然如此精良。”
“我乃平虏大将军麾下部将,大将军率领勤王之师,这两日便到……”
“啊!大将军……不,陛下要到沧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