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949


因为绝大多数流寇都没有盔甲,有时候,骑兵们甚至能一枪穿透了两三个流寇的躯体,在将他们串成了肉串的同时,骑兵们不得不丢下沉重的长枪,任由肉串上的躯体在那里挣扎着。
在丢掉骑枪的同时,骑兵们又抽出了长刀,自戚继光起,明军就专爱锋利的倭刀,骑兵同样也不例外,骑在马背上的骑兵挥舞着修长的倭刀,在流寇中间砍杀着,锋利的刀锋轻易的斩断流贼的脑袋,手臂,在一片惨嚎声中,尽是断臂飞舞,血柱喷溅间流寇们开始溃逃起来,他们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对于与东虏撕杀惯了的关宁铁骑来说,这些流贼连八旗军的辅兵都不如。
当然流寇之中,同样也有精锐,流贼每每号称百万,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蚁附,都是流民,都是强掠来的民壮,而其核心就是后面的老营兵,同样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他们是流寇首领们的倚仗,蚁附拼光了,没事,只要有老营兵在,随时都可以聚起数万大军,毕竟蚁附可以是为了口饭吃的流民,也可以是强掠的良家百姓,只要有那些身经百战的老营兵在,就能随时拉起一支队伍,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
而长年与东虏作战的关宁铁骑,就像东虏一般,在成千上万的蚁附开始溃散时,他们就从两翼挤压着蚁附,用蚁附去冲击流贼的主营。那引起仓促组织起来的老营兵,面对冲过来的蚁附,不得不拼命喊叫着,试图让他们散开,可是两翼被骑兵用刀子挤压着的蚁付那里会想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往两边跑会死,那就闷着头往前跑吧。
“放箭,放箭……”
唯恐主营被冲破的袁咬大声喊叫着,一时间箭如雨点,到处都是一片凄厉嚎叫声,中箭的流贼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有如雨点般落下来的箭雨让他们纷纷往两边逃去,可迎面砍来的刀子,却阻挡了他们的去路,头断臂折间,天地都被染成了红色。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
原本那些缺乏训练的流寇就难挡关宁铁骑一击,而现在他们就刻意用流贼去冲撞他们的主营,如此一来,成千上万的人不顾一切涌过去,立即冲破了袁咬的主营,以至于袁咬甚至连一个回合撑下来,主营就已经陷入了崩溃。
在冲破主营后,关宁骑兵继续向前冲杀着,他们就像是扑入羊群的恶狼似的,长刀就是他们獠牙,肆意的砍杀着那些疯狂逃窜的流贼,刀锋划落的瞬间,残肢断臂四处飞舞着,如注的鲜血喷溅着,将天地都染成了红色。
在追杀时,他们并没有陷入混战,而是保持着一定的队形,不断的从逃散的流贼中穿过,他们的刀锋向关,在战马冲击时,轻松的劈开流贼的躯体,随后他们又在不远处重新聚集。
“他们要干什么?”
见官军不远处重新聚集,袁咬疑惑道。
官军怎么不打了?
即便是有些好奇,但是得到喘息之机的袁咬,还是连忙下令收拢溃军。在他收拢溃兵时,袁咬看到官军骑兵已经重新聚集在一起了,他忍不住的倒吸口冷气:
“这他娘的哪来的官兵?”
和官军打了这么多年,袁咬打骨子里瞧不上官军,在他看来官军都是一冲即散的弱鸡,他不知见过多少官军,个个都是银枪蜡枪头的样子货,可这支官军却和过去碰到的官军截然不同。
气势不同不说,而且杀气十足。
“难道这就是关宁铁骑?”
袁咬的心中忽然一惊,随之冷汗直冒。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为什么陛下会把关宁铁骑当成心腹之患,这些可都是和鞑子兵百战的精锐啊。
那怕他们和鞑子兵打仗时,是百战一胜,那也是身经百战,那也不是内地的菜鸡官军所能相比的。
这下完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对面的骑兵已经调整完毕,再次进行了冲击。
看着麾下的三万大军瞬间就土崩瓦解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慢慢聚拢,袁咬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这帮子货打顺风还行,硬碰硬的时候,第一个跑路的就是他们。过去有老营兵在后面压阵,现在场面这么乱,谁还有空监督啊。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作为百战的精锐,关宁军对战场的时机把握的还不错,几乎是在袁咬重新整合部队时,策马而行的吴三桂就的冷冷道:
“出击,杀光流贼!”
随着一声令下,他就亲自率领预备队向流寇发起了进攻,五千兵马就这样滚滚行进,马蹄声在空中回响着,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彩,这些穿着孝衣的骑兵在接敌时,突然爆喝道。
“为先帝报仇!”
数千名穿着白色孝衣的关宁骑兵呼喊着同样的口号,向着流贼发起了进攻。
而吴三桂更是一马当先,他的脸上尽是得意,尽管这场胜利对于他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他需要这场大胜,需要这场胜利来向监国证明自己对大明是忠心耿耿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大胜,向天底下证明他吴三桂是何等的赤胆忠心,到了那个时候,他吴三桂依然还是大名的伯爵。吴家依然会想尽荣华富贵。而不会是陷君的罪人。
这一切都需要流贼的脑袋!
杀的流贼越多,就越能证明他的赤胆忠心。
杀的流贼越多,就越能向监国证明他的价值,
证明关宁军的价值!
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将来的大明朝为关宁军争取其立足之地。
过去,有东虏在,朝廷就必须依赖关宁军,但是以后,朝廷的平虏军……比关宁军还厉害。
想要在新朝立足下去,就必须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关宁军将来可以不考虑,但是吴家得荣华富贵必须要保住。
在即将冲近流贼的时候,吴三桂大声喊道。
“杀光流贼,一个不留。”
其实,即便是没有吴三桂的命令,这些习惯了杀戮的关宁铁骑也不会留下什么活口,活口只是他们的累赘。
毕竟他们还要去打京城呢,能打下了京城,他们可就是大明复国的第一功臣了。
要俘虏?
俘虏有什么用,除了浪费粮食。
尽管袁咬抓紧时间组织防御,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在关宁铁骑的反复冲击下,战场完全变成了屠场……
第566章
当皇帝比打仗更重要
袁咬败了!
甚至连他自己都身死于乱军之中。
而吴三桂并没有停止进攻,得势不饶人的他,又接连重创两股流贼,吃了李自成四五万人马后,后才停下来休整。
他能停下来,可李自成却不行,对于身处京城,原本还正做着皇帝美梦的他,这才意识到所身处的危险。
四面合围!
尽管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可是那朱慈颖领大军屯住于沧州虎视眈眈不说,还派那个周遇吉占了土门关,一路朝着山西杀去。而吴三桂另一支打着白幡、披着孝衣的大军,正浩浩荡荡的朝着京城杀来。
“这是要断俺的退路啊!”
意识到危险的李自成,立即招来了文武百官议事。大臣们在御前持笏行礼后,李自成吩咐一声便赐坐了。等到大家刚刚坐稳,李自成先向刘宗敏问道:
“捷轩,吴三桂破了袁咬的大营了。”
刘宗敏答道:
“臣已经知道了,说起来,倒是我疏忽了,先前虽然知道吴三桂必定会出兵,可在回京时,却没有仔细部署,让吴三桂钻了空子,他一共也就三四万人马,要是咱们谨慎一些,那里会是咱们的对手!”
李自成点头说:
“你说得很对。吴三桂就是钻了空子,他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朱慈颖在沧州屯兵时打过来,他是打给朱慈颖看的,打给那个所谓的明朝皇帝看的,他害怕将来朱慈颖计较勤王不利的罪责,所以他就靠打咱们作投名状,给将来留下一点回旋余地。”
他忽然转向丞相,问道:
“丞相,你如何看的?”
孙可为赶快站起,说道:
“陛下睿智天纵,烛照一切,洞见三桂肺腑。臣以为,现在朱慈颖欲断我退路,他领兵十数万,才是我大顺的心腹之患,而吴三桂区区三万之师,成为了什么气候,以臣之见不妨讨伐朱慈颖,只要击败朱慈颖?吴三桂必降!”
李自成的心中一动?觉得孙可为的话也有道理,又向宋献策问道:
“军师府中商议如何?”
宋献策站起来说:“奉旨在军师府议事诸臣?喻尚书、顾学士都到了。正会议间?接到山西那边的禀报称,明军以周遇吉为首西征山西?占领土门关,意图断我归路?臣等无不是义愤填膺。然而因为是军国大事?不能义愤行事。”
李自成神色严厉地问。
“主要的是,你们对出兵讨伐有什么看法?”
宋献策心中一惊,回答说:
“顾君恩学士力主讨伐,喻上猷尚书?也是主张讨伐。然兹事体大?臣不免心存疑虑,若是不加以讨伐,反会助长吴三桂嚣张之气与远近各地不臣之心,此次周遇吉西征,降官降民皆连复叛就是如此?若不败敌,只恐远近各地皆起不臣之心。”
又是周遇吉!
李自成有些不满的盯了眼孙可为?要不是当初他劝阻的话,那里还会有周遇吉的事。然后便愤怒地问道:
“那就是说?你们都赞同兴兵讨伐了,如此就能压下去他们的嚣张气焰?消灭远近各地不臣之心是吗?”
他这个皇帝当的憋屈啊!
李自成发现进京还不如不进京?打从他进京之后?这样那样的难题不说,甚至现在就连回老家的路都让人家给断了。
退路给断了不说,就连人也给堵在京城这屁大点的地方了。
这该不会是崇祯皇帝故意埋得坑吧!
他和那小子一起埋得坑?想把自己埋在京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