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949


要真的是这样,那这姓朱的一家人可真够毒的啊!
但转念,李自成觉得这事也就是胡思乱想而已,他崇祯要是有这样的魄力,又岂会轮得到老李家坐上这个龙椅?
宋献策知道现在“圣心”必定极为恼火,所以他不再说话,跟着孙可为坐下。李自成知道顾君恩主张讨伐朱慈颖,便将目光转向顾君恩说道:
“在襄京时,关于下一步用兵方略,大家伙就是议论不一,是卿建议孤先破西安,再接着进兵幽燕,直破京师。到西安后,要不要紧接着北伐幽燕,文武百官们议论不同,又是卿主张趁热打铁,赶快渡河北伐。孤两次都采纳了卿的建议,才有今天的成功。对眼下的时局如何处置,这是十分火急的军国大计,不能够当断不断,犹豫误事。孤意已决,卿有何高明之见?”
顾君恩明白皇上对朱慈颖用兵讨伐的事已经决定,此刻又受了皇上的褒奖,认为这又是立功的绝好机会,立即站起来说:
“陛下,以臣愚见,朱慈颖已决意与我为敌,先断我归途又勾结吴三桂偷袭我大军,其以所谓遗诏自称监国,公然倡言举义,号召远近,誓为明朝复国,并为崇祯帝缟素发丧。如此不臣之心,若不能尽早灭之,只恐怕会引起远近不臣,故臣反复思维,请陛下登基后,立即日南征。以陛下百战百胜之声威,携我军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扫荡此腹心之患,如此各地意欲倡乱之人不敢蠢动,欲乘机侵袭的吴三桂,亦必观望而止步。兵贵神速,不可犹豫误事,敢请陛下圣断!”
人心不稳队伍不好带啊!
李自成颇为赞同的点点头,这阵子进京之后,每天都有各地送来的文书,多数是留守长安的权将军泽侯田见秀转来的,也有由各地送来的,还有从河南来的,也有从驻守太原的文水伯陈永福处送来的,以及从驻守保定的权将军刘芳亮处送来的。这些纷纷从远近各地送来的文书,各地的消息都提到了人心纷乱,许多归降的地方赶走了大顺的官吏,重新迎来了的明朝的官吏。
山西如此,河南如此,甚至就连陕西各地也很不稳。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慈颖那小子拿着遗诏当令旗,在那里以监国,以皇帝自居号令天下,结果不曾想,那些个愚民还相信他。
“捷轩,武将们有何主张?”
刘宗敏知道李侔主张持重,但是不予重视,坐着回答说:
“武将们都主张讨伐。兵贵神速,越快越好。”
李自成又望着李过问道:
“李过,你的意下如何?”
李过恭敬地站起来说:
“朱逆口口声声的告诉天下咱们是贼,决意与我大顺为敌,所以我们之间必定会有一战。臣以为迟战不如速战;拖延时日,于我不利。不过我军进京以后,军纪已不如前,虽说已经斩了几个违犯军纪的人,但败坏军纪的事,仍在不断发生。倘若赶快出师东征,全军同仇敌汽,军心必定可以立刻振作。所以臣赞同立即出兵。此事迫在眼前,无可回避。至于登基大典之事,请恕侄臣死罪,不妨推迟一段时间再从长计议。”
李自成听到李过建议他推迟登基大典,脸色顿时一寒,心中一震的同时心中闪过一道杀意。但很快又镇静下来,李过是他的亲侄子,对他必定是忠心耿耿,而且确实像他说的那样,兵贵神速。
但是……当皇帝也很重要呀!
要不是为了在京城登基,怎么可能会一路打到京城,在长安老家多好。
一时拿不定主意的李自成,随即向顾君恩问道:
“推迟登基大典可能会动摇天下人心,也会让我大顺军心尽失,顾学士,你可有什么主张?”
什么主张,当然是先登基的了,谁没瞧出来李自成的心里在想着什么?
于是乎,大顺朝的文武百官们定下了决策——先登基,登基后南下讨伐朱慈颖!
第567章
不能当官可以当汉奸啊
就在李自成在京城忙活着登基的时候,接连不断的坏消息却一再的传来,主要都是西征军的,娘子关陷,固关陷,明军直逼太原,驻守太原的文水伯陈永福接连送来了告急文书。
不过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登基,在陈永福的告急文书留中时,东边传来了好消息——潼关罗虎率领“震山营”击退吴三退,迫使其后撤百里。
这个好消息就像是给李自成的登基贺礼似的,让大顺朝上下无不是为之一震。于此同时,李自成终于登基称帝了。
其实在过去的几天中,整个大顺上下,一直在准备着南下。所有人都在紧张的筹备着这一切,毕竟,他们知道,这一战恐怕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苦战。
从丞相到军师,从大小将军到头目,所有人都显得有些紧张,甚至就连李自成同样也是如此。
与往常临近大战时,李自成的心情往往激动的,而现在却是满怀忧虑,心情沉重。尽管这是意料之中,却又是意料之外的战争。
在西安的时候,在进京的路上,甚至直到进入北京之初,他都沉浸胜利的喜悦中,只想着登极称帝,然后传檄江南,进而一统全国,建立李家的万世基业。
那时后人将称他功迈汤武,德比尧舜。
没料到非但朱慈颖居然跳了出来,就连同吴三桂也要跳了出来!早知如此,他会多带一二十万人马前来,即便不能令他朱慈颖答应裂土分国,也能令吴三桂不敢轻举妄动。
原本朕可是已经想好了,把北直隶、山东以及辽东都让给你的啊!
又一次,在大军出征的时候,李自成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裂土封国,这多好,可以让天下百姓重享太平啊。
你朱慈颖就不知道这些年老百姓遭了多少罪吗?
李自成在心里念叨着朱慈颖不顾天下百姓的福祉时,那边丞相孙可为求见了,两人商谈了一会南下的事宜之后,孙可为又说道。
“陛下,此次南下征讨不臣,关系到我大顺的千秋基业,古时出征……”
不等孙可为说完,李自成就笑道。
“哎呀,我的丞相啊,这里就你我君臣两人,你就说这些文皱皱的话了,这话太酸,咱俩还和过去一样,想说啥直接说就是了!”
陛下的话让孙可为摇头一笑。
“陛下说的是,是臣迂腐了,臣寻思着大军出征在既,是不是应该杀个人祭下旗,这样也能图个吉利。”
杀人祭旗?
李自成应道。
“嗯,理应如此,不过,杀谁呢?这囚牢里的犯人咱们进城时可都放了出来,至于降官……”
“陛下,既然要杀人祭旗,就应该杀几个大人物,毕竟南征关系到我大顺的千年基业!而且咱们大军出征,要是有明朝旧臣趁机在北京作乱的话,也会影响到南征大计,杀掉一批明朝旧臣,也是杀鸡给猴看,警告众人!”
“大人物……”
沉吟片刻,李自成说道。
“那就杀几个吧,杀谁呢?”
不过就是几个降官而已,别说是杀降官了,就连王爷都杀好几个了,那些个王爷有硬气的,有骨头软的,可杀了也就杀了。
几个降官,杀了图个吉利也不错!
“嗯,要祭旗的话,就要杀几个大人物,这降官里有不少人,陛下以为陈演如何?他是前朝的阁老,虽然让崇祯给罢了官,可也算是前阁老,杀了他,既不会让降官心生忌惮,也不会让他们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嗯,陈演……”
李自成问。
“是不是就是那个咱们打山西时,那个力排众议反对崇祯和群臣调辽兵入关的首辅?”
“就是他,这个人虽是首辅,可实际上却是无能之辈,而且以贿闻,咱们让他们助饷,也就是他足额献出了十万两,刚被放归家中,以臣估计,他家里至少还有几十万两银子,现在还在家里等着让陛下接见呢!”
搁历史上,陈演是主动献出了四万两银子,才被释放的,不过这一次,刘宗敏的夹棍一上,立马又吐出了六万两。
“哦?”
李自成冷哼道。
“陈演这样的货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不是他,崇祯也不会丢了天下,至少不会这么快,虽然说起来他对咱们大顺有功,可昨天他能祸害崇祯,明天就能祸害咱们,这样的官,咱们大顺不能用。”
作为统治者的李自成当然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官,像这样的“刘来降刘,曹来降曹”的东西,即便是眼下降了,将来也会投降他人,让这样的人入朝为官,将来指定也会祸害自己,他这样的祸害能留吗?
当然不能留!
“非但不能留,而且必须要杀掉他以警告后世之人,千万不要再出陈演那样的祸国殃民的奸臣。”
其实,不但李自成明白什么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样的不能用,就是满清同样也是如此,你没看到最后包括洪承畴在内的那样给满清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也统统都给列入了《贰臣》,事国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这是为人最起码的良知,要是不忠不孝不义,这样的人,谁敢用?那怕就是异族的侵略者一时用了,不过也是用于一时而已,骨子里仍然会怀疑他们。毕竟,今天可以出卖他们的国家,民族,亲友,明天势必就会出卖新主子。
也正因如此,李自成才会干脆利落的同意杀陈演。
“陛下圣明!”
孙可为连忙拍起马屁来。
……
“嗲,听说了吗?李贼要领兵南征监国,要是监国败了李贼,咱可就得救了。”
瞧着儿子那副激动的模样,陈演冷哼道。
“你枉读了十几年的书,是真蠢还是假蠢,我告诉你,无论是谁得了天了,只要不是他朱慈颖得天下,都会有人用你爹,他朱慈颖要是得了天下,进了京城,第一个杀的必定就是为父!”
陈大公子诧异的看着爹,不解道。
“爹,这、这是为何?”
“为什么?当初反对辽兵入境的是我,反对迁都的还是我,你忘了当初先帝在朝上是怎么说的吗?先帝气了也就是说一句“朕不要做,先生偏要做;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恼了也就是“汝一死不足蔽辜,然后就把爹轰出京城,可你别忘了,他朱慈颖的性格似二祖,杀起人来绝不手软,等他进了京城,势必会拿出几个差点毁了大明江山的罪臣来动刀,你爹就是第一个!”
或许无能,但是陈演还是有那么几分自知之明的,他在牢里头后悔不假,可再后悔也改变不了现实,挨了几顿酷刑,要命似的掏了十万两银子,总算是从那个要命的地方出来了。
可结果到好,朱慈颖居然打过来了,而且还是大明监国,先帝临了临了还是下了一招妙棋啊!
即便是现在,陈演仍然禁不住感叹道。
“他们老朱家,哎……先帝废除国本,传位外藩,这招棋至少能保大明两百年江山,至于咱们陈家,要是李自成用咱们,那往后咱们就是大顺的臣子,要是实在不行的话,那只能一走了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