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949


哼了一声,李自成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而是说道。
“伤亡这么大也不是事,再给刘芳亮增派五万人马过去,然后……”
起身来到地图边,李自成说道。
“朱逆的援军应该来了吧!”
围点打援!
不但东虏会,李自成同样也会,他之所以命令刘芳亮打真定府,就是为了围点打援,把朱逆的解决在真定一带,这也是他领几十万大军南下初衷。之所以选择真定府,就是因为那里卡在通往井刭的半道上。位置重要不说,更重要的是,明军的防御兵力有限。
“已经有两路朱逆的援兵在朝真定靠拢,陛下,可真是算无遗策,一切都在您的预料之中!”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自成得意的笑了笑,看着军师问道。
“军师,你觉得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吃掉这两股援军,还是?”
面对李自成的询问,宋献策还和过去一样,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掐指算了起来,只见他的右手大拇指指尖在指间走动着,时而抚须,时而皱眉,而左手间还有一柄鹅毛扇时而轻动,如果不是因为身上穿着大顺的官袍,还真会让人误会他是走江湖的算命先生或者戏台上的孔明,反正,就是不像官,更不像是军师。
不过,大顺上下,上到皇帝下到兵卒都相信这一套,似乎军师只在一算,那就是天意,就像天意让他们夺了大明的江山一样,这都是军师算出来的啊。
终于,良久之后,宋献策睁开了眼睛,然后正色说道。
“陛下,虽说之前咱们就知道朱逆的火器厉害,可却没想到会这么厉害,要是真这么厉害的话,想要在半路上吃掉他们恐怕不容易啊,臣以为……”
顿了顿,宋献策目光投向地图。
“大军可以必取之势齐聚真定府,然后在真定府周围挖掘长壕,以长壕破朱逆的火器,以守为攻,总好过咱们攻,朱逆守,这样岂不是我之弱攻彼之强吗?”
军师的建议让李自成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确实如此,朱逆的火器厉害,先前鞑子就派人提醒过咱们,可却不曾想会这么厉害,看来咱们还得多从鞑子那边买些火器过来,嗯,给京城传个旨意过去,让李过多买些火器,鞑子要银子,还是要绸子,都行,只要把火器卖给咱们就行了,还有王恭厂那边也要加紧多铸些大炮,还有鞑子的那个石击铳,他们能造出来,咱们一样能造出来……”
李自成并没有立即同意军师的建议,而是把话放到了火器上,行军打仗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在山西的时候,见识了鞑子的石击铳、开花弹后,他就动起了心思,现在知道了明军的火器很厉害,那里还会装瞎子。
反正大顺现在也不差那点银子,京城可真是肥啊!
足足拷出了七千万两银子!
哎,可惜天底下只有一个京城,哦,对了南京,还有一个南京,等打败了朱逆,再去打南京,到时候绝不能放过那些贪官污吏,当然还有官商勾结的奸商。
就在他们商量着怎么打接下来的这一仗的时候,那边突然,有人进来禀报“朱逆领兵往保定袭来。”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志成瞪大眼睛。好一会儿才说道。
“好嘛,那小子居然敢主动的往咱们这边儿打过来。他当真是想寻死还是怎么着?”
原本按照李自成的计划应该在真定打这一仗,他正好在那里围点打援,可是却没有料到那小子居然领兵直奔保定来了。
“皇上,朱逆是想围魏救赵呀。”
丞相的话让李自成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
“小子可不就是想这么办,这下正好。他们可以少走不少路,弟兄们也能多休整几天,大家伙儿正好在这儿养精蓄锐等着他,哦,对了,不是说他的火气厉害吗,这一次咱们就以守代工,我倒要瞧瞧他的火器能有多厉害。”
皇上的话音刚落,孙可为就说到。
“陛下,朱逆之所以往保定袭来,不仅是想围魏救赵,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陛下在这儿,臣以为陛下不硬以身犯险,陛下还是返回京城……”
不等他把话说完,李自成就哈哈大笑道。
“我的丞相啊,你还真以为那小子是火神不成?你要知道朕可是真龙天子。难道还能怕他那个火神?怕他个球呀!”
这人世间到底有没有火神,李自成并不知道,但是在他看来,他自己就是真龙天子。
既然是真龙天子,又怎么可能会怕他那个小小得火神?
得意之余李自成说笑道。
“况且朕已经打听清楚了,张献忠之所以会死在那小子的手里,是因为那小子把一个大炸弹送到了他的面前。听说那个炸弹被他装在大钟里头,那要是一炸怎么可能有人活下来?至于什么火神不火神的也就是哄哄老百姓罢了,要是真信了,那可就真成了傻子了。”
不等丞相继续反对,李自成又继续说道。
“况且他为什么会领兵来打保定?不,还是因为朕在这里,要是朕去了京城,那小子一准会领兵去京城,那小子打的是什么主意?”
李自成冷笑道。
“他是想一战定乾坤,是想把朕留在这里呀!”
哪里是想把他留在这里,根本就是要把他给杀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李自成当然明白。明白的同时又觉得对方有些自不量力。
“朕要要好好的看看他打算怎么把朕留在这里。”
第578章
目标,世界
天空中几朵云朵,缓缓地从南向北移行,在阳光明媚的晚春,到处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小河两岸尽是一片绿色的田野,田间的高梁已经长得有一尺多高了,只要再过几个月,青纱帐就会笼罩北直隶的大地。
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鸟儿在树林中欢叫着,不时地飞来飞去,天地之间似乎只有鸟儿的欢唱。突然,那些正在欢唱的鸟儿被惊的飞了起来。
只见远处的官道上,一支绵延数里的步骑大军,正在沿着官道向着北方行进。这是一支红色的队伍,官兵们都穿着红色军装,灰色的长裤,军装外穿着胸甲,尽管胸甲并不能在近距离阻挡七钱燧发枪的射击,但是却能够抵挡刀箭之类的冷兵器,所以尽管平虏军的重甲兵越来越少,但是步兵却普遍装备有胸甲。
在阳光下,精钢打制的胸甲映着耀眼的光亮,战士们扛着步枪朝着保定的方向进军。
进攻保定!
与其说是围魏救赵,倒不如说,保定的二十万流贼,尤其是李自成在那里吸引着他,只要把李自成给解决了,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而李自成就在保定!
既然他在那,那就去打保定吧!只要解决了李自成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穿着与普通的骑兵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就连围卫周围的将领们,瞧着也和普通的骑兵没有区别。
此时,骑在坐骑上立于路这的朱国强,偶尔的会询问道。
“炮队跟上了吗?”
“旋风炮队呢?”
“辎重队呢?”
……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的从他的口中发出,他之所会询问这些,并不是因为炮队、辎重很重要,而是因为朱国强知道,这一战关系着什么,毕竟,自己在数量上占据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非但没有选择防御,而是进攻。
为什么要如此?
李自成啊!
说实话,朱国强并不担心李自成的所谓三十万大军,他真正担心的是什么?是李自成逃掉了!
他在商洛山,靠着十八骑都能拉出这样的队伍,更何况,现在在河南、陕西,还有他的几十万大军。
如果让李自成逃掉的话,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大明都必须要把精力用于国内的治安作战。
而现在是什么时代?
是一个千年未之变局的开始。
如果自己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把大明的“日月旗”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那无疑就是犯罪,是对整个民族的不负责任。
未来千百万明人,甚至可能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饥饿、贫困会继续垄断着这片土地,随着人口的增加,饥饿与贫困最终会导致新的动荡,战乱与死亡会再次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事实上,现在的欧洲,甚至一两百年后的欧洲,都被饥饿与贫穷笼罩着,但是这一切都因为海外的殖民地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本国剩余的劳动力移居殖民地,在开拓殖民地的同时,同样向本国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商品,繁荣了本国的市场,让饥饿与贫穷从此与他们的土地上消失了。
就像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这就是大英帝国治下的世界,整个世界都在供应着不列颠,让不列颠从此摆脱饥饿的阴影,法国同样也是如此,反观德国,尽管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他的强国地位,但是面对英法等国的封锁,本国立即陷入了饥荒,这甚至直接导致了他们在一战,甚至二战的失败。
殖民地啊!
那可是帝国的生命线啊!
想要在眼下这个一片空白的世界上划上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需要的是什么?是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把千百万的明人移往海外,是向海外不断的派出军队,在海外进行扩张。
而这一切都需要结束大明内部的动荡,只有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全力投入到未来的那场关系到民族千百年命运的长期战争之中,那场战争也许是是一百年,也许会是两百年,但可以肯定的是,凭借着大明足够的人力资源,两百年后,一个全新的帝国就会耸立在这个世界上,
可眼下,这个帝国最大的隐患就在保定虎视眈眈的盯视着大明,随时准备一口扑灭大明,被扑灭的不仅仅是大明,还有未来那个世界帝国的将来。
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一战定乾坤,那怕是代价再大,那怕是牺牲再多,也要彻底消灭掉流贼!
不如此,不能安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