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949


不如此,不能让天下百姓重享太平!
就这样站在路边,朱国强凝视着前方,因为注意到监国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问题,没有任何人打断他,只有那些来回在行军的队列左右跑动着传令兵,时而从他们面前跑过去,而那些正在行军的战士们的目光,偶尔会也会落在他们的身上。
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虽说他的穿着与普通的士兵没有两样,但是这些战士中却有不少人都认得李定国,当他们看到李定国就站在这人侧后方时,便知道,这肯定是个大人物。
至于这个大人物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够猜得出来。他们只是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站在路边的大人物。全然不知道大人物同样也在看着他们。
接下来必定是一场血战了。到时候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会在这场战争中牺牲。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朱国强默默地在心中想到。
也许再过几十年,他们回想往事的话,一定会庆幸自己参与了这场战争。
毕竟这场战斗关系到大明的将来,关系到千百万人的将来。
第579章
郝摇旗的火眼金睛
对于普通的士兵而言,有时候,在他们的眼里,不是所有骑马的都是大人物,但是这么几十位站在那,而且周围还有带着短枪的侍卫,这些人怎么可能不是大人物。
看到大人物的时候,他们总会投去羡慕且敬畏的眼光,甚至于,有些人还会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功成名就,从兵卒成为军官。
“肯定是个大人物!”
张小丁的目光投在那人的身上,默默的在心里念叨着,不过,他所念叨的倒不是大人物到底有多大,毕竟,这些大人物离他实在是太遥远了。相比于大人物本身,他心念念着的却是大人物们的坐骑,那些高头大马,甚至比普通的辽东马还要高大不少。
张小丁是河南人,他家里祖上是大明的马户,就是专门养马的,而马户是最沉重的徭役,不是之一,虽然不知多少年前,官府就不再派役给马户了,可是养了一百多年的马,张家确实善于养马,同样也爱马,也会相马。
虽然张小丁是步兵,可并不妨碍他喜欢马,甚至在从老兵们那里知道了退役军户的待遇后,他就动起了心思——将来分个一两百多亩田的话,就养上一群辽东马。
从第一次在军中见到辽东马后,他就迷上了这些高头大马,不过他却是步兵,其实,他的骑术很好,只不过从来没有机会骑上战马。毕竟,他过去于军中不过只是蚁附、是饥兵而已。
这样的马肯定值不少钱吧!
张小丁心里暗自寻思道。
几乎每一次,张小丁都会在心里想象着将来的日子——养上十几匹马,种上一片地,然后老婆孩子一大家子,就这么过着安生日子。
过去?他不敢想?他不知道自己那一天会死在攻城的时候,现在之所以敢想?除了因为他从“贼”变成了官军?更重要的是,监国对大家伙着实不薄啊。
荣民军户!
只要退役了?他们就是不当差,不纳粮的荣民军户了?那怕是每年都需要进行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但相比于军户分到的一百多亩地,这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终结?将来他的儿子还要继续当兵的。
这又有什么呢?
至少世世代代得到了一份不当差?不纳粮的家业,唯一让人感觉极不舒服的就是军户的土地不能分给次子,否则一经发现,非但没有军田,而且还要除役?其实,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那块地是皇帝赏给军户的?等于当兵的军饷,次子不当兵?自然不能继承。
现在?张小丁想不了那么多?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凭着军功挣上一份家业,至于儿子……老婆都没有,那有什么儿子啊!
到时候,老张家也就能重新红火起来了!
……
数路大军在朝着保定集结,而在保定城外,到处都是挖掘着长壕的顺军以及“征来的”百姓,甚至就连方园几十里的树木都被砍尽了,树冠树杈被埋在长沟前后充当阻拦敌人的鹿砦。至于树干,则充当起了防炮棚的木梁。
“这上面至少要盖上三尺厚的土,至少要有这么厚,才能挡着明军的开花弹……”
尽管感觉到周围目光的轻蔑,但是站在长壕的上方,曹查理仍然像是没有看到似的,教着顺军如何构建防炮棚。
“开花弹,开花弹,你总说什么开花弹,这开花弹能有多厉害?”
瞧着旁边的王力云这位顺军将军的嘲讽,曹查理说道。
“反正比我带过来的开花弹威力大,我们造的开花弹,最多只能炸出几十块铁片,可明军的开花弹非但落地即炸,而且能崩出成百上千个碎片,一炮过来,要是你们就这么站在这里,指不定上百人就给炸没了……”
尽管有些夸张,但这也是血的经验!
这是大清国用不知多少性命,多少鲜血才换回来这样的经验,那怕就是在草原上,在西域,八旗的巴图鲁们用石击枪、开花弹把那些蒙古人打得找不着北,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可大清国从上到下,又有几个有忘记当初被明军轰的那个惨状,动辄几千巴图鲁就那么给轰没了。
王爷如此,在朝鲜的皇上不也是如此,那怕就是修了堡垒,最后还是被一个个的轰塌了,只能一路逃到了海外,要不是几个月前恢复了联系,恐怕就连皇上是生还是死也不知道。
明军的炮火厉害啊!
这事谁挨过打谁知道。
这些人显然没挨过打,哪里知道大名的厉害。
“真有那么厉害……”
不等王力云把话说完,就听到一旁有人训斥道。
“废话什么,都按曹先生说的办,明军的炮火厉害,他说怎么样,就给老子怎么样,再废话的话,小心老子直接把你的皮给剥了!”
不用回头,王力云的脸色就变了模样,待回头的时候,他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容。过来的这个有如铁塔般的汉子,不是其他人,正是郝摇旗。
“郝爷,你老怎么来了,您放心,小的一定按曹先生的吩咐修好长沟,一准让明军有来无回。”
满脸堆笑的王力云那里还敢再说什么,再说的话,指不定郝爷的鞭子就打到身上了。
大顺的老营兵有几个人不知道,郝爷得脾气暴躁。不过即便是如此,郝爷这个人也容易对付,只要说上几句好听的,他也就哈哈一笑了。
“你小子知道就好,我告诉你,这些个鞑子虽说都不是什么东西,可却也是在辽东挨过打的,他们一个个儿的精着那,这些鞑子教咱们办修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想让咱们和明军拼个鱼死网破,到时候他们好渔翁得利。你说是不是。”
郝摇旗盯着曹查理问道,他这么一问,曹查理一时居然说不出话来,只是站在那里尴尬的笑着,反倒是王力云接腔说道。
“那些达子的花花肠子又怎么能瞒得过郝爷的火眼金睛,您老搭演绎愁不就看出来鞑子的那点花花肠子了,郝爷真不愧是郝爷……”
第580章
大清救星李自成
“别和我打哈哈,老子知道你小子想什么,你觉得的这家伙就是一个数典忘宗的家伙……”
轻蔑的朝着曹查理看了眼,那怕是这小子的头上系着布巾,看不着那个让人恶心的辫子,可郝摇旗还是觉得有不舒服。
这小子是汉奸啊!
是东虏啊!
可问题是,现在大顺和东虏非但没成敌人,反倒成了朋友,皇上还从东虏的手里买了不少大炮、石发枪,当然,也给了东虏不少东西。
除了给了他们不少银子之外,东虏还要了不少铁、丝绸、棉布,反正没有他们不要的东西。不过他们确实也给大顺不少东西。这个曹查理就是送货过来时,得知皇上要亲征明逆,特意过来助阵的。
对这样甘心当东虏奴才的汉人,郝摇旗当然瞧不上他,可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当然也知道,眼下什么最重要,这人丢汉人的脸不假,可问题是他知道怎么和明军打仗啊!知道怎么防明军的火器啊!
尽管明白这个道理,郝摇旗的话里仍然充满了讽刺,瞧着曹查理时目光中也尽是瞧不起,可仍然嘴上仍然说道。
“可这小子能救你们的命,听他的,他说怎么办,你们就怎么办!”
郝摇旗倒不担心这小子害了他们,就像军师说的那样——大明也是东虏的敌人啊,对于东虏来说,最好是大顺与大明拼个两败俱伤才好,所以,至少眼下,这小子绝对不会坑他们。
这一点,宋献策还真的说对了。在多尔衮看来,大顺要是能坚持个十年八年的,他的元气也就恢复个差不多了,到时候,正好趁着明顺两家拼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渔利,至于怎么个渔法,就看将来的时机了。但是眼下,最重要的顺军能坚持下来。
和明军交过手的多尔衮可不觉得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靠着大刀长矛能打败明军,为了让他们多坚持几年,除了提供武器之外,就是告诉他们怎么和明军打仗了。
所以多尔衮就派了一些奴才过来,曹查理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曹家的包衣,也就是包衣奴才的奴才,奴才中的奴才,不过因为是曹家的奴才,他倒也学得一手好炮术。这不也正因如此,才被派到了这。
除了教顺军使用大炮发射开花弹之外,现在更是教起了他们如何防炮。
想打败明军,得先在对方的大炮中活下来再说啊!
你连活都活不下来,还打个毛线!
所以要教他们怎么活啊!
所以要挖长壕,不但要挖长壕还要弄防炮棚,总之,只要是能在明军的大炮下面活下去,那么距离击败明军也就不远了。
可即便是如此,并不意味着曹查理的心里没有其它的想法,在忙活了一天之后,回到位于保定城里,见到那苏哈那大人,趁着吃过饭的空,曹查理道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
“那大人,您说咱们现在就这么手把手的教顺军用大炮,用火铳,用长壕,万一将来,他们要是反过头来打咱们怎么办?”
那苏哈笑道。
“你这奴才,难怪这几天瞧着你心事忡忡的,原来都在这上面啊,我告诉你,这事王爷早就想好了。”
顿了顿,那苏哈才说道。
“你没瞧见眼下的天下大势吗?说白了,就是三国志,咱们王爷那也是看过三国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玩眼下的三国,现在最强的是谁?就是明啊,你别说大顺夺了京城,占了这么大的地盘,按王爷的说法,咱们和大顺先合一起,大明就不是咱们的对手,就像三国里的刘备与孙权那样,他们合在一起,曹操也不是他们的价钱,咱们现在又是给李自成枪啦,炮啦,可不都是让他去打大明的,他们互相杀个十几年,等到王爷平定了西域百国,到时候率领百国精兵过来,你说还有李自成,还有大明的事嘛!”
那苏哈说话时面上尽是笑容,他的心里是那个高兴啊!为大清国高兴。
“况且,你瞧瞧,打从咱们和李自成搭上了线,咱们得了多少东西,丝绸、棉布、茶叶什么的不说,单就是铁货,就有几百万斤,有了这些铁,王爷讨伐西域也就更顺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