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949


“那河口城呢?”
“是给了真腊土王一千两银子买下来的。”
点点头,魏允枚说道。
“现在河口有良田不下两百万亩,内地移民十数万,每年产米数百万石,论富庶甚至不亚于江南,即便是南天门……”
手指着南天门周围水田,魏允枚长叹道。
“也有移民拓业十数万亩,再有几年,这里就是另一个河口城,要不是你我在这里,又怎么敢相信,这座城不区只用了区区五十两!”
“是啊,真是不敢相信啊!”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任谁不会相信,天底下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更不知道这天下居然会如此之大。
终于,这艘两千石的纵帆船船在魏允枚的指挥下,离开了南天门码头,一出海就驶向了远海。
……
几天后,“知志号”驶进了泗水港,泗水位于南天门东南的爪哇岛上,岛的西侧是荷兰人的据点巴达维亚,而岛的东面就是泗水。这里原来是荒凉的沼泽,名叫“泗里木“,但是汉人来这后将名称雅化,变成了地道的汉名“泗水”。
在船进港时,魏允枚自言自语道。
“一石米两钱,运到南天门,到港交货价是五钱,然后利润是……”
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这次航行的利润,魏允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商人,其实,当初他来南天门,是带着赎罪的心态来的。
他的父亲魏学濂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被先帝取为庶吉士,但去年京城陷贼后,却先降李贼,那怕是不久又羞愧自缢,可是降贼的污点,又怎么能洗去呢?
那怕是朝廷没有追究他降贼的罪责,但作为他的儿子,站在祖父魏大中的忠孝祠前,想着先帝为祖父平反冤狱,且追赠祖父为太常寺卿,谥忠节,予祭葬。先帝待魏家可是恩重如山,可家父呢?
作为长子,魏允枚选择了自我流放,他的两个兄弟加入了军中,都是在为父亲赎罪。
甚至直到现在,魏允枚都没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买下这条船。开始在南洋作起了生意。
“大明需要这里的米粮,这也算是赎罪吧!”
魏允枚在心里暗自嘀咕道。
和所有的明船一样,“知志号”上装满了来自大明的瓷器、棉布等各种货物,这些货物都要是深受各地土人欢迎的货物,当然还少不了肥皂、玻璃镜之类的商品。
在船进港的时候,魏允枚和往常一样,吩咐水手们准备进港,可就是在进港的时候,却有一条小船驶了过来。
船上有十几个汉人模样明商,正焦急的划着船,离船还有几丈远的时候,明商就大声喊道。
“快,快不要进港,赶紧回去。”
“船长,那个明商让咱们回去!”
“让咱们回去?出什么事了?”
魏允枚问道。
“出事了,出大事了,”
也是太过情急,刚登上船明商顾不得细说,急促地对魏允枚说道:
“那个苏丹阿贡死了,泗水城借口要给新苏丹送继位的贺礼,就直接抢了我们的商铺,还杀了我们的人!”
明商急的满头是汗。
“魏船长,这泗水眼下是不呆了,赶紧回去吧,现在过去,根本就是自投罗网,我也是贿赂守卫才逃出来,这些天,一直在等着有明船过来,他这一抢,不等个半年,这里肯定是没办法做生意。”
“是啊,魏船长,好汉不吃眼前亏,等过了上几个月,咱们再回这做买卖,这次万万千万不能进港,否则一进港,这船上的货非让他们给抢了……”
对于这些明商来说,他们似乎早就习惯了被城主勒索、敲诈,在他们看来这些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杀了咱们的!”
魏允枚摸向腰间的刀,他的双眼盯着泗水。
“有人不愿意眼睁睁的看土人抢货,自然也就拦了一下,哎,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啊……不就是银子嘛,银子没有了可以再赚,可命没了,可全都完了……”瞧着躲到船上的明商,魏允枚忽然沉声道!
“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让他们抢你们东西?”
“那有什么办法,在人家的地盘上做买卖,总得让人家三分……”
“让,让……”
魏允枚大声嚷道。
“我大明天朝的人,凭什么受他们的这口气,弟兄们听好了……”
冲着水手们大吼道。
“把炮推出去,今天老子要平了泗水城!”
在话音落下的时候,他看着远处的泗水城,看着那些竹楼,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过去几次来这里时看到的城市。他的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
也许……
顶点
第636章
杀他个底朝天
“送来门来的肥羊啊!”
看到明船驶进港时,阿扑杜拉激动的说道。
“快,快,一会上了船,把船上的人全都拿下来……”
阿扑杜拉的祖上来自中东,这也使得他的相貌与本地土人截然不同,也正因为他的血统高贵比土人高贵,所以才被任命为港口的包税,负责给城主征税。
所谓的城市用马打兰的官职来说就是帕提,也可以叫太守,但明商却很少用这个词,这个词多高大上,这些土人,叫一声“城主”都是抬举他们。
当然,今天他不来征税的。
收税?
那有抢劫来的快!
那些明人就像是绵羊一样,抢了也就抢了,他们总会默默的接受这一切。
二十年前,阿贡苏丹打下泗水的时候,曾经把这里的明商抢杀一空,可半年后,他们主动的带着贡品到王城进贡,请求回到这里继续做生意。同意他们的要求后,他们一个个的无不是感激涕零。
明人就像长老们说的犹太人一样,在遭受抢劫时,他们也会任由别人抢劫,而且会很快忘记这一切,继续做他们的生意。
这是妥妥的肥羊啊!
不抢他们,都对不起珍珠。
终于,率领十几个兵丁,阿扑杜拉来到了船上。看着船上的几个水手,他用生硬的汉话问道,
“你们船长呢?”
“在舱里更衣。”
在更衣?
见我这样大人物,当然要先换身衣服了。
就冲他这么恭敬,一会可以让他留几件衣裳,不过绸子的……还是抢了吧。
心里念叨着明商的绸衣时,阿扑杜拉却忽然发现,这船上,是不是有点过于安静了?
那些吵吵嚷嚷的明人水手都到那里去了?
只有这么几个小屁孩!
不等他心生疑虑,魏允枚已推门而出,只见他已脱去了长衫,换上了一身戎装乌黑发亮的全铁甲!
这是南洋特有的,经过烤蓝防锈处理的全铁甲。这种改进自后世防暴服的全铁甲,比板甲简单,但是防护却极其到位,头盔只露口鼻,连脖颈也有铁甲保护。
而且他身后的水手,也都是这副打扮。
按大明律在大明境内拥有制造铠甲,都是谋反大罪,但在海外却……随便。甚至于官府还主动的把淘汰的盔甲卖给移民、卖给海商。毕竟,在火枪不能连发的情况下,刀剑在混战时比火枪的用处还大,再配上盔甲,在这时的南洋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在铁人军慢慢的与明军消退的同时,各种盔甲却不断的传到海外,为了防御海盗,海商们弄上几十件盔甲实在是再平常不过,打海盗、做生意,偶尔顺便客串一下海盗,抢抢劫早成了家常便饭。
一看到对方的这身打扮,阿扑杜拉就知道不对,立刻调头想跑,身边却传来一阵惨叫声,不等土人兵丁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被统统砍倒在地,船的另一头站着一个铁塔般的壮汉,正是赵念宗,他手提着带血的倭刀,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阿扑杜拉。
阿扑杜拉连忙转过身,哀求道:
“船,船长……误会,误会。”
“一点不误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