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949


屠杀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似火的骄阳下遍地的尸体,还有上千个跪地求饶的,当然,也有不少人逃了出去。
“哈哈,居然弄到了几匹马!”
赵念宗大笑道。
“这马可真不错,比得上辽东马了!”
其实马打蓝并不产马,但是他们却从阿拉伯、从奥斯曼购买了不少马,甚至于支撑起马打蓝军的也是来自奥斯慢的雇佣军,这甚至也是他们崛起的秘密——五百年前,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只是一群来自阿拉伯的海商,他们在港口建立商站,然后传播绿教,再然后就鸠占鹊巢,摇身一变成为这里的主人,摧毁这里的印度教以及佛教国家,奴役这里的土人,迫使他们改变信奉。
其实,说起来,作为殖民者,他们也就是比荷兰人早到了几百年,然后摇身一变成了“土著”。
就像在这里,通过相貌可以清楚分辨出的土人之间的不同,其中有不少女人、孩子都带有明显的中东混血的模样,他们的父亲可能就是不知道什么时代过来的奥斯曼的雇佣兵,在马打蓝这样的人才是平民,至于那些肤色黝黑的异教徒都是奴隶而已。
“可惜有人趁乱骑马跑了,要不然,咱们还能再缴获一些。”
不过说罢,赵念宗笑道。
“要马又有啥用?忘了没几个会骑马的了。”
这些水手大都是南方人,驾船他们会,骑马,真没有几个会的。即便是缴获了几十匹马,也就是当成摆高。
“谁说没用了?把这些马送到南天门,到时候总督大人肯定有重赏,这些马都是上等的良马,运回国正好当成种马。”
魏允枚话声落下时,那边孙二强过来说道。
“船长哪,村里没搜出什么金银,也就粮食、香料什么的值点钱。”
魏允枚笑道:
“咱们来这,又不是为了抢东西的,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这里有人,有地,有了地和人,还愁没银子嘛。”
魏允枚问道:
“俘虏怎么处置?”
想了想,赵念宗冷笑道:
“奴隶留着,剩下的男人杀光,让那些奴隶杀,女人全都带走,送到泗水去,将来总能派上用场!”
派上用场?
什么用场?
无非就是送给移民当老婆、当小妾,那怕是作为读书人,在这里呆时间长了,也被同化个差不多了,对此,魏允枚并没有反对,杀了人后,又把一半的粮食都分给了奴隶,一时间村子里那是一个欢喜。
土著们高兴极了,自然也乐意帮助明人,那怕他们还是奴隶,可也要看在谁手下当奴隶不是。
他们甚至都不担心素丹派来的援军,按照土人的说法,等素丹得到消息,再派军队过来,至少要等半年。
“半年,有半年的时间,南天门那边,总能做出决定了吧!”
第641章
歪脖子树,你们先
决定权,压根就不在南天门,事实上,当南天门的总督府接到商人禀报后,就立即作出了反应,一边派出200官军乘快船前往泗水护侨,一边把泗水土人城主劫杀明商的事情禀报朝廷。
在送信的快船还在半路上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南京城内,一场新的风暴却在那里酝酿着。
乾圣二年十月下旬,南京已经显出了几分初冬的寒意,一场冬雨后,街上冷清清的。正阳门外外中和街南大校场公宅里,同样也是如此,这个时间居住在这里的各部初级官员,大都在部衙里。
不过也有少数人在家。
瞥见一眼桌子上的一张《皇明时报》。
“……唐藩移国海外之议?”
陈子壮抬眼看着邝露,沉声道。
“这件事可是你泄露出去的!”
现在的大明与过去的大明不同,过去大明朝廷完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非但低级官员以及书吏会把奏折秘事卖给小报换银子,就连同阁臣也完全没有保密意识,而现在的大明设有专门的律令,泄密罪最重是可以诛九族。
“没错!”
手抚着琴弦,邝露轻声说道。
“以今上的性情,要是他一意孤行,你们又岂能阻得了他?所以,在下就只有借助天下舆论阻止陛下一意孤行了!”
有着“岭南三大家”之称的邝露,就像是魏晋士人一般性格狂放不羁,是个不慕科名,蔑视传统礼法的“奇人”,一生活得洒脱、率真、从容。在另一个世界,他的死会让人想起魏晋名士嵇康,两人虽然活在不同的年代,但都称得上是“真名士自风流”。甚至他们也死得极其相似:都是在琴声中从容死去!面对清军入关,坚守失败城陷时,他在海雪堂抱琴而死。
在这个世界,尽管东虏的败退、流贼的覆灭,让邝露不需要抛弃个人喜好,投身国家兴亡大业中,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坚持,就像他在从友人那里得知唐王请求移国的机秘后,就做出了他的决定。
或许他蔑视传统礼法,但是邝露却有他的坚持。
“你可知道,泄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虽死无撼!”
面对友人的回答,陈子壮只是默默喝着酒并不出声。
“集生,小弟再为你抚琴一曲吧!”
这时,琴声响起,一时间,屋中只有悠扬的琴声。
望着抚琴的好友,陈子壮长叹一声。
当初为什么把那份奏折抄出来?
为什么还把奏折拿给他看?
难仅只是因为两人是知已?
难道自己不知道这已经违背了律令。
从一开始,自己就是不动声色的利用了邝露,想借他的手把此事泄露出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持。
邝露的心里恐怕也很很清楚吧!
一曲毕了,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的话声,家仆刚把大门打开,就闯进来一群兵丁。为首的军官大声喝道。
“陈子壮、邝露在那!”
……
“王无罪,何至于封于万里之外!”
将报纸丢到地上,朱国强反问道。
“查出是谁泄得秘了吗?”
“陛下,经查是礼部尚书陈子壮私抄奏折,于书房中被其友人邝露意外发现,邝露凭记忆强记奏折内容,然后私自将奏折内容传给报社。”
宋学朱的话声刚落,高弘图就斥道。
“好一个陈子壮,居然敢私抄奏折,他就不怕朝廷的律法吗?陛下,臣以为私抄奏折,当罚俸三个月……”
“臣附议!”
……
瞧着他们几人试图把陈子壮的罪给“飘没”,朱国强冷笑道。
“罚俸,好一个罚俸,私自将奏折携带出官衙的大罪,到你们这里,居然就只是罚俸而已,是他陈子壮不怕死,还是因为有你们护着,所以才有恃无恐!”
尽管内心极为愤怒,但朱国强也知道,陈子壮确实不怕死!
在另一时空中,陈子壮领义军攻广州失败后,撤退到高明,率全城军民昼夜防守,后来城陷被俘后,清廷鹰犬两广总督佟养甲以杀害陈的幼子相要挟逼降不成,恼羞成怒下,想了一条杀一儆百的毒计,对其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就是将人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但因为人的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据说,这时陈子壮对刽子手高喊:“蠢才,界(锯)人需用木板也!”刽子手才领悟用锯行刑的方法。甚至直到21世纪“界人须用板”的典故,仍在广州流传。行刑时,佟养甲“遍召广州诸绅,坐堂上观其受刑以惧之”,还凶恶地问道:“诸公畏否?”可是陈子壮依然骂不绝口,慷慨吟下绝命诗。
“金枝归何处,玉叶在谁家?老根曾愿死,誓不放春花。”
陈子壮真不怕死,骨头真硬。
他的心中有他的坚持,他的坚持是什么?
他们真以为自己是想借唐王,把崇祯的子嗣丢到蛮荒之地?
这都乾圣二年了,他们一个个的,怎么还不明白啊!
海外真的是蛮荒之地吗?很多地方说起来那可是比大明还付硕,你们一个个的怎么就不能长点见识,长点心呢?
你陈子壮可是广东人啊!
还有邝露,你继续你的名士风流就是了,何必要趟这池子浑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