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949


你们难不成就不知道海外到底是什么模样吗?
兴许他们不是不知道。
他们只不过是绕不过心中的那道坎儿。
“臣死罪!”
“臣死罪!”
“臣死罪!”
瞧着他们一个个持笏请罪有模样,朱国强足足半晌都没有说出话了。
其实他当然能够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替陈子壮说话。说白了,他们也就是在互相保护,报了他们互相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还真不一定是为了保护陈子壮的违法行为,而是为了他们自己,毕竟他们自己也难保将来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吧,他们才会一个个的在这里说到着什么“臣死罪”!
他们哪里是在那里谢罪,分明是在那里拿着自己的性命裹挟我啊!
朱国强的心里是那个不爽啊。这个时候他似乎明白了崇祯的那种无能为力,有时候不是他不想做事,而是因为——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杀了。
当然他的性格缺陷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朱国强的眉头紧锁道。
“你们确实有罪。”
既然你们一个个的都说自己有罪,那就好吧。打蛇顺棍上,朕也就不客气了。
“你们一个个身为阁臣,身为百官之首,按道理你们应该教会百官规矩,可是现在呢?有官员违法了,你们非但不不去想着怎么去避免这件事下次不会再发生,反而一个个的在这里荣耀把这件事儿给漂没了。大明朝的事情就是毁在这样的习惯里头。”
朱国强这他们毫不客气地大声说道。
“当年先帝在的时候,要是说百官们不是那样和着稀泥。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这样不符合祖宗的规矩,那样会让天下惶恐。先帝会吊死在梅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吗?”
朱国强越说越恼火,他之所以会这么恼火,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些人堕落的实在太快了。
“这才多长时间呀,前后也不过就是两年的功夫,你们一个个的就想在这里和起稀泥来了。难不成你们也像我就让朕吊死在南京的歪脖子树上吗?”
陛下的愤怒让所有人的后背都冒出了冷汗来。订到陛下的侧桌之后,他们一个个无不是惶恐不安地跪在地上,急忙叩头说。
“臣万死,臣万死……”
看着他们的这副模样,朱国强知道自己的语气或许重了,但是仍然大声说道。
“你们放心,朕不是先帝,要是有那么一天,朕非把那些庸才先吊死在那颗歪脖子树上。”
哪怕就是没有歪脖子树,南京可是有不少路灯呢。
想挂路灯,朕等着。
第642章
大新闻
秦淮河,梁府。
一个人坐在书房中,尽管屋子里烧着暖炉,而且所有的门窗都紧闭着,但梁玉川依然在浑身着抖。
人的气运有时候,真是说不清,也道不明。
去年的时候,他眼瞧着就要步入人生的巅峰——非但金榜题名指日可待,甚至爹还给他配了一门好姻缘——首辅魏德藻的女儿。有了这门亲事,还愁没有将来?
可谁曾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闯贼攻破了京城,皇帝死了,他那位岳丈,堂堂大明首辅居然降了贼,后来又被闯贼杀了头。其实事情到了这,也就了啦。可问题是闯贼很快就被今上领兵剿灭了,至于他的那位岳丈也因为从贼而名扬天下。
毕竟,他那位岳丈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过无耻,京城陷落时,魏藻德躲在家里,还想着得到闯贼的重用,东山再起,出将入相。
后来李自成问他:
“你为什么不去殉死?”
他居然无耻的回答道:
“方求效用,那敢死?”
可很快他正准备效力的新朝廷,就把他拿进大狱,拷打索饷。魏藻德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在受尽了五天五夜的酷刑后,他因脑袋被夹裂死于狱中,就连同他儿子也被处死。
而无耻的是什么?
他甚至还主动的把女儿献给贼人为妾,想求保命,最后刘宗敏在享用了他的女儿后,又把其送到军中充当营妓。
这是他的那个岳丈!
也正因如此,在南京只要提到他魏藻德,势必就会提及这些事情,当然连他梁玉川也跟着一起被人埋汰。
活成了一个笑话!
其实,在内心深处,梁玉川都暗自庆幸着,至少没有成亲,要不然也得跟着流放到海外啊,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爹……死了,在贼人入城前,就染上恶疾死了,要不然,指不定也一样得降贼。
毕竟,他老人家是那么的现实。
得,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说话大逆不道的话,梁玉川甚至觉得他爹死的正是时候,至少梁家不用被流放,家业不用被没收了。
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居然会祸从天降。
其实,原他以为运气在自己这边,毕竟他刚考中进士啊。然后便是朝廷突然下令彻查降虏、从贼勋臣百官的田产,包括投献的田地一并抄没入官。
这一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了,就在京中的百官无不是准备弹劾方以智的时候,突然皇帝站出来,表示对方以智的支持,而且还派兵镇压各地的地民变,那怕是最后没有杀几个人,可涉及到的许多乡绅,都流放到了海外。
这一下可是让所有人都傻了眼,梁家也是殃及池鱼——老家传来了信,投献的“家人”都纷纷吵着要退田,原本因为爹死了,家里就失去了庇护,还担心着有人抄着要退田,在中进士后,好不容易松下口气的他,一下子被逼到了绝境。
那些田一下子全都没了不说,甚至还有人拿出了他爹的借条,他爹当初可向不少人借过银子!
这些银子也得还啊!
这一切就像晴天霹雳似的全落到了他的头上。
等到他处理好这一切之后,家里除了这座宅子,什么都没剩下。
对梁家来说,这简单就是灭顶之灾啊!
完了!
梁家全完了!
从三天前起,梁玉川甚至就没有再出过门。
他对其它已不再关心……
一切都完了。
家业衰败到这个地步,他梁玉川往后就连吃饭都困难了,虽说现在有俸禄,而且乾圣朝的俸禄不低。那怕是没有在名义上增加俸禄,可实际收入却远超过崇祯朝,就像他这个正七品的文林郎。一年的俸禄是米12石,银27.49两,钞360贯。搁崇祯朝,这点俸禄真不够用,因为米是打折的,钞……那玩意除了擦屁股,有个屁用。
可乾圣朝不一样,乾圣朝的钞确实能换一千文钱啊!
而且是凭票即兑!
兑出来的还是上好的乾圣通宝,这360贯的宝钞就值360两银子。
乾圣朝的官收入可真不低!
可问题是,过去梁家收入更高啊,他爹在世的时候,家里投献来的土地不少下两万亩,现如今。
都没有了!
什么秦淮河畔,什么才子佳人……什么没有了,这些都与他没有关系了。
没有了银子,还有个屁啊!
至于那点俸禄,够干什么的?
仿佛老天爷和他开了个大玩笑似的,在他正得意的时候,突然给了他一记重锤。
这一切,都是……都是那个陛下啊!
想到陛下,梁玉川的眼睛落后到了报纸上,盯着上面的新闻。突然,双目微敛,冷笑道。
“哼哼,昏君,你想倒行逆事,我便成全你!这次非得让天下见识见识你的真面目!”
说罢,就像是下定多大的决心似的,他就趴在书案上,奋笔书写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