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949


“为何我等要等君王择我,而我等不可择君,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今日,圣天子在位,封建诸侯于海外,我等为何不可择君?不能赴海外列国一展所学!”
我等为何不可择君?
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只让姚启圣与周围落榜的士子,无不是惊愕的睁大眼睛。
我等为何不择君!
是啊!
为何不可择君!
不是不可,而是没有啊!
这天底下除了大明,还有什么?
满清?
还是伪顺?
还是朝鲜,或者安南?亦或者缅甸。
或许儒家有这样的不是,那样的不对,但是儒家却构建华夏的基本价值观,这个价值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形成——就是“华夷之辨”!
估且不说风俗语言,就是士人内心的骄傲,也会让士人不愿意投靠被视为夷狄的安南、缅甸等国,那怕就是号称“小中华”的朝鲜,搁士人的眼里,其实也是……夷。
夷狄是什么?
季布给出过答应:“夷狄譬如禽兽”。
堂堂华夏之人,过去投奔到海外,都是天朝弃民,都是自甘堕落与禽兽为伍,更何况是士人。
这几年,大明是靠着“衣冠南渡”或者“抚夷归夏”等历史典故,才勉强改变了人们对海外的态度。加上一船船“南洋米”的运来,让国人意识到南洋的富庶后,人们的态度在改变着。
但是士人呢?
士人的选择是有限的,毕竟,他们没有经过过饥饿的考验,不需要为了一口饭食远赴海外。
可是,士人同样也是饥肠辘辘的——对于这些屡试不第的士人来说,他们渴望着机会,渴望着出人头地的机会。
过去,他们没有选择,是因为周围都是“禽兽”,总不能自甘堕落与“禽兽”为住吧!或者与逆贼为伍吧!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海外诸侯们却不同,他们同属华夏!
他们的血统与中原的皇家一样,是中原王朝的血脉!
别看老朱家是要饭的出身,可老朱家得国最正啊!
这个血脉是什么?
就是正统!
那怕与帝室再远,那也是大明的宗室,也是皇家血脉!
投奔这些诸侯没有任何心理上的负担!
大家都是自己人!
在众人犹自思索时,又听有人激动道。
“这位兄台所言甚是,“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若是兄台不嫌弃的话,我与兄台同去,不知兄台以为如何?……”
其他人一听无不适纷纷喊道。
“同去,同去……”
第683章
大家都是打工人
“……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
看着报纸上的文章,朱国强居然久久不能平静。
这出自晏子春秋集释。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君王选择臣子而使用他,臣子虽然地位低下,也可以选择君王而辅助他。
可古代中国,除了春秋战国之外,只有乱世之中,士人才有选择权!
拥有选择权的士大夫,又是什么样的风貌?
从春秋战国,到三国……
朱国强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读到过春秋战国的“士”的风采。
因为有了选择,才有了骄傲的资本。
因为有了选择,士才可以选择投奔他人,而不是在隐世和奴才之间做选择。
就像在另一个世界,打工人可以选择是否“996”一样,不过只是待遇和名声有所区别而已。
但是在古代中国,如果没有那些诸侯的话,对于那些士人来说,他们压根儿就没有选择。即便是有选择,也不过是是否数典忘宗的选择,毕竟,天下只有一个中国,出了中国,就是蛮夷了。
现在有了诸侯国,士人就有了选择。至少他们可以选择不去做奴才,像打工人可以不选择996一样。
其实,士人也是打工人,过去他们只有一个老板可以选择,但是现在除了一个大老板,还有一群小老板。
“如此,华夏必可复兴!”
盯着这篇文章朱国强不禁长叹道。
这篇非君择臣,臣亦择君那里是什么新闻,分明就是檄文!
是吹响文明扩张的檄文!
如果说,之前的封建,是为了解决大明内部的问题流民,藩王,也是为了解决外部问题西洋威胁,近邻威胁。
那么,现在的封建,却是文明!
是文明的扩张,是华夏文明的再次扩张!
有了这篇“檄文”,朱国中再也不必担心人亡政息,不需要担心华夏的未来。
因为他将开启一个华夏文明内部竞争的时代!
这必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在这个时代,这些源自大明的文明还会相互竞争。
这种竞争是不仅仅是文明上的,甚至诸侯之间还会爆发冲突,甚至战争,这些战争会旷日持久的,最后只有强者能够生存,而为了成为强者,他们必须要不断的改革,而不是故步自封,不是妄自尊大,不是闭关锁国。
甚至,战争会一直伴随着这些诸侯他们必须要“非我族类”的夷狄发起进攻,为了生存空间,他们必须要进行扩张,为了扩张,他们必定会竭尽所能的招揽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仅只是只通儒学经典的治世之才,他们需要是创新型的人才,需要的是军事家、科学家,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
这甚至会让大明朝感到压力大明要是想用廷杖去收拾士大夫,想把士人驯服成奴才,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有了选择,有几个人愿意当奴才?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除了大老板,还有小老板,小老板那么多。大老板自然要有所顾忌,有所收敛。
无论愿不愿意,大明都必须加入这场竞争之中!
而在这种文明的竞争之中,必定将会再次诞生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
就像人类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在17世纪后,以一种膨胀式的方式发展?
就是因为欧洲各国君主的重视,因为战争,因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征服,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因为相对宽松的人才互相流动,欧洲的1719世纪,不就像春秋战国吗?
他们或许没有打出一个统一的欧洲。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却奠定了人类近现代科技的基础。
而自此之后,大明也将会进入这样的竞争之中,当然这是华夏文明内部的竞争,将是一个相对和平的竞争类似史书上的“西周”。
在这样的时代里,华夏文明将会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
那怕就是朱国强自己,都不敢去想……
但这一瞬间,朱国强真正意识到,他将会成为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
周天子分封天下,奠定了华夏的根本!
秦始皇一统天下,夯实了中原的根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