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949


沐天波一听到陛下的安排,立即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倒也谈不上警惕。
五年前,他来京城的时候,他娘亲就关照过了——小心侍君。
伴君如伴虎,沐家这么多年,看似深得皇家信任,镇守云南两百多年,可那怕是在这天高皇帝远的时候,还时不时的被皇上记挂上。
第二不能让朝廷再往云南增派兵马了。
乾圣元年,陛下以改革兵制为由,派了一镇官军进驻云南,然后在把云南的驻军剔弱留强,改编一镇官军。就是这两镇官军后来平定了土司叛乱,在沙定洲、万氏、汤嘉宾等在昆明被处死后,朝廷顺势改土归流,那两镇官军,也是就地屯田了。
面对这种情况,黔国公府上下都傻了眼。
云南的情况不同于地方,直到明朝那里才真正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可能看成是华夏的新拓之地,甚至在沐英率领十万军民在云南屯田之前,那里都没有汉人居住。
有明一代云南大体上是三方势力混杂角力,一方是黔国公府,和明朝其他的公府、侯府不同,黔国公府从初代西平侯沐英开始就到了永镇云南的世职。
面云南作为世代为土蛮居住的地方,之所以能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因因为大明开疆拓土的方式与其它朝代不同,就是开设卫所,屯田驻军。就是利用军事移民掌握边疆,云南归属华夏,靠得的是什么?
靠得就是那些隶属于卫所军籍军户,这些军事移民都归黔国公,归沐家管。
在沐英率领三十万大军屯田云南之前,云南压根就没有多少汉人居住,也正因如此,经过两百多年繁衍惩处,云南总兵官衙门下辖的军户,远多于云南布政使司所管的民户。
至于沐家拥有勋田更是占到云南在册土地的三分之一还多!算上没有登记的隐田,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
拥有土地、人口和财富,可以公开豢养家臣、私兵……其实,云南黔国公基本上就是一个封建领主!不过,也正是靠着这个封建领主,云南才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并不介意在“南蛮地”推行类似的政策,让南蛮地上多出几十位朱家的“郡王爷”,让他们作为封建领主,把“南蛮地”变成大明的一部分。
而云南的另一方势力就是朝廷派出的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衙门,他们掌握着云南的民政、民户。其中的巡抚衙门直接掌握了一部分的军队——乾圣元年改编的就这批雇佣制的军队,平定土司叛乱后,他们就地屯田驻军,从雇佣军变成了军户,也是最让沐家如梗在喉的一部分。
至于第三方势力,就是形形色色的土司。这群土司世代居住于云南,在明初时,曾效忠蒙元十余年,顽强抵抗沐英的进攻,后来降服大明后,也是时而服从,时而复叛,不过在大部分使得都是臣服于大明。而臣服于大明,更多的是臣服于沐家。
而这三方势力,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间,早就达成了巧妙的平衡,互相牵制,又互相扶植,沐家借土司自重,朝廷借沐家弹压土司,土司于朝廷沐家之间,避免被两者压榨。
而乾圣元年,朝廷派军入滇,后来平定叛乱,于叛乱地区改土归流,设立军府,毫无疑问的打破原有的平衡。新设军府不归云南总兵官管。
对此,沐家可谓是如鲠在喉啊!
问题是他们还说不出什么,毕竟,两百多年间,云南军户和内地没什么区别,甚至沐家也是靠着几千家兵以及土司兵维持战力。
可是朝廷在云南的势力扩张,让沐府上下难受啊!
毕竟两百多年来,沐家就是云南的土皇帝。
朝廷的势力扩张,对沐家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一但朝廷不需要沐家弹压土司,那沐家……也就是和其它国公一样,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陛下复设“三宣六慰”,就是要打仗啊,打仗,离不开沐家啊,而且沐家还是“征南大将军”,在那些地方“征南大将军”可谓是威名赫赫,毕竟是两百多年积威,那怕就是缅人,也是让沐家给打断了骨头。
如果朝廷把一镇驻云南的兵马,移镇到“三宣六慰”,那云南就只剩下一镇军队,这样一来,云南的平衡还是维持着的。
在心里稍加盘算后,沐天波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要是能重建“三宣六慰”,云南边事必可安定。”
抬头迎着陛下的目光,沐天波说道。
“南蛮之中,就数缅人最为恶劣,他们非但不服王化,僭越称王,伪封土司,而且还屡屡犯边,夺我土地,杀我百姓,乱我数十年,致使生灵涂炭,简直罪大恶极……臣愿意领兵征讨不臣,为我大明复建“三宣六慰”!”
数着缅人犯下的罪行,沐天波的心里又是一阵激荡。这个征讨不臣,其实就是开疆拓土啊!
老祖宗当年不就是为大明开拓疆土,才有了云南嘛!
解决了缅人,这三宣六慰,就是大明的新省啊!
到那时,史书上必定会写上他沐天波的名字啊!
仅仅只是想想,就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啊!
其实沐天波也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的,那怕在另一个世界中,他屡屡犯错,可他与他爹、他爷爷是截然不同的,他希望能够做事,而且在过去的五年中,从学习兵事,再到从军历练,参与剿匪,他的内心同样渴望像先祖一样,在沙场上取军功!
“嗯,那朕就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了,对了,仅仅只是靠朝廷派兵,恐怕还是不行,你回到云南后,要利用国公府家丁、军户重建一镇……嗯,警备队,至于规模嘛,就是一镇万人左右。”
朱国强笑着说道。
看着沐天波时,那是无比的信任,这等于让他直接拥有一镇的私兵啊!这样的恩典那里找去。
可实际上,朱国强的心里已经把主意打到了云南百姓的头上了——这一镇警备队,将来就常驻三宣六慰吧!
毕竟,“三宣六慰”的自然环境和云南相似。他们早就适应了那样的环境,无论是生活还是作战,都不需要时间适应。
至于沐家,他们已经足够富贵了。又何必纠缠与家兵,况且将来大明肯定是要继续改土归流的。沐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臣谢陛下隆恩!”
沐天波激动道。我怎么能不激动呢,毕竟这是陛下工口预言准沐家拥有私兵呀。
这样的恩典,搁大明这可是独一份啊!
看着沐天波那副激动的模样,朱国强在心里长叹口气。
“这可真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啊”。
就这么骗了他,可真有那么一点儿于心不忍。
不过,皇帝的嘴,骗人鬼……天生就是来骗人的。
皇帝啊!
不骗人不行啊!
第689章
华夏的新南蛮
南蛮地啊!
在沐天波离开之后,从御花园返回御书房的朱国强,特意来走到地图前,在云南广西以南用彩色铅笔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圈。
“往后,这里就是新的南蛮地了!”
说罢,朱国强的神情显得极为得意。
“陛下。”
恰在这时,身着一身宫装的柳如是走进了书房。六年前,朱国强登基后,作为侍妾的她被封为庄妃。
“这是刚泡的解酒茶。”
从柳如是的手中接过茶杯,一口饮尽后,意犹未尽的朱国强仍然盯着地图上的“南蛮地”。
“陛下,似乎又为大明找了一个去处……南蛮地,”
站在一旁的柳如是,看着地图说道。
“春秋楚庄王时﹐楚周边群蛮的乘楚大饥之际伐楚﹐“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庸在今湖北竹山﹐且为群蛮之首。楚人随即大举反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在楚国的反攻下﹐庸人破灭﹐群蛮降楚﹐到秦昭王时﹐白起攻灭楚国之后﹐“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又进一步进占了蛮人居住的湘鄂川黔地区。那时候,就是现的江南,都是蛮夷之地。陛下为这里取名“南蛮地”,莫不是想以这里为我大明的另一个江南?”
以南洋为另一个江南的说辞,从“南洋米”大量运抵中原后,官方民间就有了这个说法,但这个说法也就是着眼于“南洋丰,天下足”。可柳如是却从陛下写在地图上的三个字,看出了陛下的想法。
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开疆拓土,而是要把那个地方变成华夏的一部分,真正属于华夏的,而不是华夏强就地归华夏,华夏弱,就地归蛮夷。
就像西域,汉代统治过,唐代统治过,可是又那怎么样?
强大的时候,那里是大汉的,大唐的领土。可是汉唐衰弱的时候,还有西域吗?
可是无论华夏是弱是强,春秋的“南蛮”都是华夏的,现在的云南同样也是。
有效的统治!
这才是真正的征服……
“不错,”
点点头,朱国强笑道。
“两百年后,这里就是大明的另一个江南,我们汉人用了将近两千年的时间,把江南这个瘴疾横生的恶地,变成大明的鱼米之乡,朕打算用两百年的时间,把这块南蛮地,变成新的江南……”
手指在地图上画着,朱国强说道。
“这也是衣冠南渡,不过这次渡,不是渡过长江,而是渡过大海,渡过重洋,然后再从海到河,庄妃,你看这是湄公河,这是暹罗的昭批耶河,这是缅甸萨尔温江,这是伊洛瓦底江,移民可以源源不断的乘海船抵达河口城市,然后再逆流北上,沿河拓殖,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里的面貌必定会大有改观,有一两百年的时间,这些地方,就是我大明的另一个江南!”
其实要是有选择的话,朱国强倒更想修建几条铁路,从内地直通南蛮地的铁路,但是只要一想到另一个时代成昆铁路修建时的难度,他就直接选择了放弃,现在……技术不成熟啊。
可是现在的蒸汽机技术已经成熟了,再有几年的时间,蒸汽船就会投入使用,至少可以在内河投入使用,有了蒸汽船,再配上铁路,有个几十年时间,这个东南亚,就会变成另一个西南,再有一两百的时间,必定将是另一个江南。
对此,朱国强可谓是满怀信心,毕竟,他可是有神器的——奎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