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949


面对这些大臣们的呈请,朱国强直接炸毛了。
为什么,大明的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就是大臣们集体逼宫。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享受到逼宫的待遇。立即冷笑道。
“哼哼,当年孙传庭几次上书请求暂缓出关,就像你们一个个言称其误国,逼其出关!”
朱国强的神情越来越冰冷。
“传庭死,明亡矣。纵然上皇有心中兴,臣将怀才经世,然而上下不一、内外相逼,最终只能国破家亡……原本朕以为甲申国祸,诸臣公应该会汲取教训,但朕却错了。自此之后,除非应旨奏答,否则文官擅奏兵事者,诛!”
陛下的话声传来时,奉天殿内外皆是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陛下会“三思”出这么一个圣旨。
就在一片哗然时,又听陛下说道。
“正所谓“不教而杀是为虐”,然“矫枉必须过正”,陈昌言身为学政却妄议兵事,风闻弹劾军中大将,杀!其它妄言三思,逼宫君父者,一率削职为民。”
“臣冤啊!臣冤啊……”
面色煞白的陈昌言双膝一软,人就跪倒下去。可是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他哭诉了,就在他哭着冤枉时,人就被大汉将军拖了出去。
而那些跪在地请陛下三思的大小官员,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用无辜的眼神望向群臣,神情得似乎随时都要哭出来。
因劝谏皇帝而遭廷杖,或者被贬官的,大明朝数不胜数,可那都可以邀名买直,那怕就是被当场打死还能留下清名,当然,被打死的可能性为零。
可削职为民是什么玩意?
一切全都没啦!
欲哭无泪的众臣,心里那个郁结啊,更惨的是他们连怎么回事都说不清楚。
一时间,文武百官则若有所思,他们都明白了皇帝的逆鳞是什么——妄议兵事!
南京没有歪脖子树,大伙想送陛下过去,陛下肯定会兑现他的诺言,先送大伙过去。
一时间,众臣皆是沉默。
见状,朱国强又冷笑道。
“把他的脑袋捧上来,教诸臣好生传阅。”
圣旨一下,很快就有大汉将军捧着一个木盘过来了,上面赫然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众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
第706章
乾圣爷微服私访记
传阅人头!
非但在奉天殿前传阅,甚至最后大家伙看完了。陈昌言被砍下的脑袋,还被在六部衙门传阅,要求六部的文官,都必须看一眼那个脑袋。而且必和要睁大眼睛看十秒!
你不敢看?
不敢睁眼?
没事儿会有人帮你把眼睛睁开,让你在那看足了十秒钟。
怎么样,这皇帝够昏庸吧。
这件事儿传出去,在世人心中这个皇帝绝对的昏庸无道。
可是你还别说,大家伙儿还真不敢说。至少不敢当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什么不敢?
有时候所谓的忠臣孝子,那绝对是棍棒底下才会出来的。
在崇祯朝的时候,大明朝的文官不也是一个个忠臣孝子吗?可是他们一个个又干了什么事儿?
不错,他们之中确实有忠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干的真不是人事。大明朝就是葬送在他们的手里。
搁在乾圣爷这,可还真不怕他们一个个在嘴上说着自己的忠义,你想放嘴炮?
成!
就到另一边去放吧。把脑袋留在这儿就可以了。
你觉得冤?
陈昌言死的冤吗?
冤!
可大明的天下冤吗?
满清入关后被屠杀的亿万百姓冤吗?
华夏民族从此永堕黑暗冤吗?
找谁说理去?
也就是从这天起,文官禁谈兵事,就成了乾圣朝的铁律。当然阁臣除外。
至于陈昌言个人……
冤不冤还真不好说。
但在另一世界,这位南直隶学政直接降了清,官任原职,视学江南,慧眼识才,称知人。
史书上说这么寥寥数笔。
不过他侄子倒是有名的很——就是所谓“贤相”陈廷敬,就是那位在清初时就参加考举,考中进士的那位,搁这位“贤相”的眼里,恐怕真没有大明,没有华夏。
人家“黄城相府”可是得意洋洋的说着什么“进士九出,翰林六鸣。”,人家赴考满清的科举时,可真没想过什么“世受皇恩”。
哦,对了,作为惩戒,陈氏一门被禁止参加科考了,这会还叫做陈敬的陈廷敬,肯定是做不了大清国的“贤相”了。
不诛九族,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当然,这也是警告,警告他们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过去那种只管喷,不需负责的喷子搁乾圣朝,别说存在了空间,就连容忍的空间都没有了。
当然,这也成了陛下专独、阻碍言路的佐证。
陛下是暴君!
是昏君!
不知多少人这么说,可却没有几个人敢大声说出来,为啥?那血淋淋的脑袋,可是在那边悬着呢。君想让别人欣赏你的脑袋不?
不想?
那就闭嘴!
阻塞言路,那怎么样。
咱乾圣皇爷压根就不在乎什么言路,在一百多个官员被摘了乌纱,贬为平民,灰溜溜的离开南京时,很久没有离开过南京的朱国强,也离开了南京。
微服出巡,怎么着也得给后世的娱乐圈留点素材不是。
大运河,
一艘桨帆船在河中航行着,这种桨帆船是大明的造船工程师在多桨船的基础上借鉴威尼斯桨帆船设计的多浆帆船,因为其航速快、载货多,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暮色笼罩着的运河上显得分外的宁静。清风徐来,让人格外舒畅。
伴着杳渺悠长的丝竹声,躺坐在椅上的朱国强,半闭着眼睛,听着李香君与李贞丽两人弹奏的曲乐。舱室里不时传来了女子清脆的欢笑声。在夜色笼罩下船上气氛隐隐带来歌舞升平的盛世气息。
在李贞丽她们的歌舞中,朱国强不禁有些醉了,目光时而会落在她妖娆的身段上。渐渐地几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不知时辰几何,反正夜已深。
船舱里灯笼的光线朦胧,虽是船舱,可这间舱室仍然极为宽敞,房间里的雕木、桌椅、屏风都与陆上没有什么分别。
略带些许醉意的他,看着李贞丽把香君扶到舱里到,在那铺着床。
“香君可真是小孩的性情,明明酒量很差,却总有些贪杯。”
朱国强没有吭声,只是打量着她。
李贞丽便继续收拾着床铺,因为床比较矮的,站在床边的她只能趴在床上,才能收拾被子和枕头。在她的动作间这个姿势叫朱国强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她后面的轮廓极美,后面圆鼓鼓的向上翘,后腰却是内弧形,好像一道汹涌的波浪线条。
盯着这条线条,这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姜文拍《邪不压正》说的那句话“美啊。”。
她的身段比许晴的还好,而且这姿势太诱人了。罢了,不忍了!
心下想着,朱国强的脚下忍不住靠近了过去。
不料就在这时,李贞丽直起身来,回头笑道:
“爷,都收拾好了,你早点歇息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