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949


“爵爷,现在报界已经得到了风声,榆林有兵士在巡逻时失踪,等报纸发出新闻后,肯定会是舆论哗然,到时必定是朝野公议不断,属下以为,爵爷应该早做打算!”
“打算……”
皱了皱眉头,吴三桂闷哼道。
“存义,你说怎么打算?”
“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公议挑出毛病,毕竟,朝野对爵爷一直存有成见,要是有人趁机发难的话,只怕爵爷这边不能善了啊。”
“那怎么办?”
吴三桂紧张兮兮的说道。
“紧张起来!让边关那边紧张起来!然后再等着朝廷决断!”
王朝天的目光冰冷道。
“先派一营兵出关找人,打不打,看东虏怎么办,打了起来,对天下也是一个交代不是。”
第719章
想认爹的多尔衮
士兵失踪!
等朱国强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人已经出了潼关。
看着报纸上写着的鞑虏暗下黑手!边关士兵失踪的新闻,朱国强只觉得一阵牙痛,这个理由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呃,好像是鬼子在卢沟桥,在上海用的就是这个借口。毛国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时,找的也是这个借口。
得,反正就是借口而已。
不论是什么理由,只要好用就行。
“看看吴三桂他们怎么收拾吧!”
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这件事朝廷暂时就不用插手了,交给前方的将领处置吧。
其实,按道理来说,这件事还真不应该由前方将领处置,但话说回来,满清既不是大明的藩属,也不是大明承认的对象,朝廷实在不便插手啊。
从士兵失踪到榆林关气势汹汹的派出一营骑兵在鄂尔多斯搜寻失踪士兵,并且向满清提出严重交涉,然后等多尔衮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是六天之后了。
“回王爷的话,这件事,怎么看怎么透着苦怪,按道理来说,他们的兵就是出了关,碰到咱们的人,咱们也不会对他们下手啊,这些年,他们出关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该不是找借口要北伐吧!”
洪承畴一边说话,一边在那里皱着眉头。
大清的日子不好过啊!
那怕就是眼下大清国看似兵强马壮,可肯定还不是大明的对手!
这几年,大明的国势一天强过一天,洪承畴可是看在眼里的,有时候他还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乱臣贼子当了皇帝之后,朝中诸臣怎么就没有人站出来,为大明江山仗义直言呢?
太子尚在,贼子焉能为君?
朝中诸臣怎么就一个个的都变成了哑巴呢?
难不成都屈从于那个暴君?
不对,是屈从于那个乱臣贼子!
为什么屈从……
其实,不用去细想,洪承畴都知道原因过去崇祯爷不一定会杀人,无论大臣怎么喷,如何说,都是放放嘴炮,既丢不了官,更死不了。
可现在的乾圣爷却不一样啊!
他是真的会杀人。
丢官,那是最轻松的,什么流放南洋,什么砍头,那个乱臣贼子动起手来,可从不曾手软过!
哎,当真是秀才碰到兵啊!
“北伐?要是他想北伐,又何需找借口,咱们和南朝打仗,那里需要借口?”
多尔衮说话时不时的打着阿欠。
“小林子,把烟枪取过来”
片刻的功夫,就有内官端着拖盘过来了,盘上有烟枪、有油灯,随后多尔衮便侧躺在那抽起了大烟来。不过只是几口大烟,精神顿时就十足了。
抽了两口烟,多尔衮又放沉了一些语气:
“不论是他们想干什么,这件事总得想办法解决了,绝对不能引起乱子,咱们现在最要紧的是西征,至于东边的事,能少一件就是一件?”
“王爷说的是,现在不是多生事端的时候,毕竟,大事要紧。”
看着王爷在那抽着大烟,洪承畴的心里是那个羡慕啊,这“福寿膏”可不是一般人能抽得着的,搁大清国,能抽着这玩意,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般人想碰都碰不着,这是好东西啊。
可是好东西都归了旗主、固山额真、甲喇章京、牛录章京他们,像他这样的汉臣,真的轮不到啊。
哎,这个命哟,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当然了,这话洪承畴不能说啊!
他知道,“福寿膏”是个好东西,这玩意在大明会典叫做“乌香”。暹罗每次给皇帝进贡200斤,皇后100斤。但是这个数量并不能满足皇室的需要,皇帝还要派出太监到处寻觅采购鸦片,它的价值与同等重量的黄金同价。
现在王爷用的,就是明商贩卖过来的,也是价比黄金的好东西。也正因为稀罕,所以能抽得上的人还真没几位,“福寿膏”甚至还是王爷赏赐那些蒙古贝勒们笼络人心的好东西。
他这个汉臣,也就是在旁边看看、闻个味而已。
“咱们对于咱们大清国来说,最要紧的还是西征,咱们现在和土尔扈特那边该谈得已经谈个差不多了,甚至就连克里米亚那边也谈妥了。”
洪承畴说,
“只要时机一成熟,咱们就可以发兵罗刹国,到时候那千里沃野,可就是咱们大清国的了。”
越是往西,洪承畴就越发现这西边的富庶,虽然还比不上江南,可绝对不是辽东那样的苦寒之地可以相比的,对于大清国来说,只要能够打下罗刹,就必定能在西边站稳脚。
等到那时,就再也不用担心大明会打过来了,大明难不成还劳师远征万里不成?
洪承畴相信,大明朝不会那么干的。
为啥?
不划算啊!
“咱们大清国啊……”多尔衮抽了一口大烟,好一会才继续说道,
“这几年可不容易啊,让大明一路赶着到了西边,好不容易发现西边是别有天地,眼下,确实不能出了乱子,要是腹背受敌的话,咱们大清国的大业,可就全完了!”
洪承畴叹着气,皱着眉说道:
“可王爷,这明朝的兵丁失踪了,咱们不想出乱子,估计就非得吃亏不可,也不知道明人想要什么?现在大明的官啊……实在是看清透啊,他们个人不一定是想要银子,既然不是个人要,那他们兴师动众的又是想干什么?王爷……”
洪承畴突然说道。
“王爷,他们该不是想趁机挑起事端,逼明朝朝廷下令北伐吧,毕竟,那些明朝上下可都看重军功。”
“这……”
沉默片刻,多尔衮说道。
“嗯,给南边传旨,告诉他们,要不惜代价防止与明朝发生战事,就……量大清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吧!”
友邦?
大明什么时候成了满清的友邦了?
从来都不是,但多尔衮做梦都想……都想当大明的友邦,就是称臣那也是可以的……
大明爸爸不认我?没关系,我认就行……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贱,被打了,打了几年后,被打服了,也就想认爹了,认爹……不挨打。
第720章
割地赔款祖传的手艺
身为大清国内秘书院大学士杨方兴,从接到王爷的旨意,奉命南下以来,他就已经在脑海中设计了种种可能——如何尽可能的不卑不亢的与明国谈判。
他杨方兴是大清的奴才的不假,那怕就是死那也是大清的奴才。可这并不代表他在明朝人的面前就低他们一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