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949


他杨方兴是谁?
是当年劝进皇太极的汉臣之一。
反正他绝对不会堕了大清国的威风!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一个堂堂大清国的大学士,甚至都没有资格进入榆林城。
所以,他和一众奴才只能呆在城市外,这一呆就是三天!
这三天里,他们风餐露宿的不说,甚至榆林守将都没有给他们粮草、肉食,就连汉民也不卖给他们。
这可不是下马威,而是为了保护他——谁让他是满清的人,进了城,不拿下来,不砍头,有违国法!
所以,他只能在城外呆着,一呆就是三天。
“多尔衮想要和平处理此事?呵呵,行啊,那本官就开价了。朕的条件简单就三个,第一是割地!你们得把榆林关前一百里之地割让给我大明!二是赔款,我大军为了搜寻失踪的兵士开支甚多,现在失踪的兵士人生死不知,既然是你们那里丢的,你们就得赔银子!三是驻军,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你们从鄂尔多斯撤出去,我们有在鄂尔多斯的行动权......”
在榆林城外的帐篷中,面对满清派过来的使臣,李云直接和他讨论起了和平的条件。
不是讨论,而是开价。
至于开出的条件嘛。
对大清国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是割地、赔款,再加点特权而已的……这都是大清国拿手的!
子孙后代拿手,当祖宗的也擅长。
李云知道只要拿到了这三样,鄂尔多斯差不多也就算是被大明给蚕食了,到时候那还有什么一百里不一百里的。
这场谈判就会变成一场“胜利”!
至于大清国为什么肯割地、赔款,肯丧权辱国,这事就像陛下说的那样,其实就是一个试探,试探他们的底线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大清国混得最凄惨的时候,虽说也割地、赔款了,好像也是打输才这么干的话……也不对,好像和俄国人之间就没打过仗,直接割地了事。
没错吧!
人家有遗传!
答打祖辈起起,就擅长当孙子。这种事情换成其他人还真不一定像他们那么麻利的看出来。但是对于所谓的满洲人来说,没事儿。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没什么大不了的。要不然当主子,要不然当奴才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赔偿损失好说,王爷说了,既然人是在我们大清国的地盘上丢的,那赔偿损失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这割地……割百里之地,这可不行啊!”
杨方兴一脸为难,赔银子没什么,只是多少而已,大明应该不会狮子大开口的要个几百万应,十万几十万两的,总能掏出来的。
可是割让榆林关前的百里之地就有点难以接受了!虽说现在大清朝早就把眼光盯在西域那边了,可就这么把这么大块地割让给明朝,不定会引起什么后患,况且,大清还不能在鄂尔多斯驻兵,这岂不是说,等于把鄂尔多斯拱手相让?
“将军大人,”
一旁的王田新也跟着说道,
“鄂尔多斯是八旗要地,断无割让之理,况且这里只是草原之地,不适合农耕,汉人要了也没什么用处。不如将军开一个赔款的数字,只要合理,我相信王爷必定会同意的。”
“哼哼!”
李云冷笑道,
“你也算是明白人,咱不妨就挑明了说吧!这地非割不可,没有百里之地作为缓冲,这觉我就睡不踏实,老子奉命镇守榆林,这刚一上任,你们就抽了冷刀子,要是让你们在鄂尔多斯驻兵,不定那天就打过来了,老子要这地,是为了你们,南京那边不知多少人希望打过长城去,眼下你们自己把理由送上来了,要是你们割了地,朝中的诸臣才有可能按下这件事……”
什么?
割地还有这样的好处?
杨方兴和王田亲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有点将信将疑。不,不是将信将疑,而是完全相信了!
大清和大明之间结了多深的仇的啊!
倒杀了多少汉人!明朝的皇帝又怎么可能会与大清和睦相处?况且大清也不一定愿意啊。眼下两家之所以没的大打出手,不就是想争取几年时间,稳定一下局面嘛。
大清国想靠着西征,集西方百国之力南下,至于明国那也是想把明国内外整顿一番,再北伐报仇。
说白了,大家早晚要打仗。
虽然有这样的心里,可明朝的文官不一定这么想,身为读书人的杨方兴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文官们想什么?
他们必定是不愿意打仗的,打仗的军功和他们没关系啊。
他们宁愿边关和平,只有天下太平了,皇帝才离不开他们那些文官,而不是依赖武将。他们不愿意打,而且边关的武将也不一定愿意打,为啥?
好好做生意能捞着银子啊!
要是烽火连三月,眼前的这位爷可就挣不到银子了!
王爷果然是高明的!
瞬间,两个大清使臣在心里面佩服多尔衮来了,毕竟,王爷可是说了“量大清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为啥,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啊!为了让明国不派兵啊。
想了想,杨方兴开口了,
“这个事关重大,不是我能答应的,这些条件需要禀报王爷才能决定,还有再就是,将军能不能签下这样的和约呢?”
杨方兴的发问,让李云哈哈大笑道。
“老子签了字,自然还要禀报南京的,反正还是那句话,你们不答应,老子就没办法和南京那边交差,签不签你们自己看着办。”
“不知大明想要多少赔款?”
王田新将话题转向了赔银子的事儿。
鄂尔多斯……其实还真不重要,这地方是蒙古人的地方,不是大清国的地方,割不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暂时可不能和明军打仗!
来的时候,王爷可都已经告诉他们了,现在西征在即,不能因小失大,要尽可能的安抚明国人,让他们不至于派兵北上。其实就是眼下割让鄂尔多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再过几年,等到王爷征服了罗刹,还是会再打回来的!
相比于割地,赔款数额就是个大问题了!
想了想,李云伸出一把手来:
“五十万两……我也不多要,这个数目不多吧?”
五十万两还不多?
杨方兴的脸都黑了!
当年大明朝一年才收多少银子的税啊,你们丢一个兵,就狮子大开口要五十万两银子!
“不行,不行!我朝不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这不可能……太多,太多,我大清国又不产银子。”
李云笑着摆摆手:
“不产银子,也没关系,没银子,那就给价值100万两银子的上等羊毛,一切都以新安的羊毛价格为准!”
瞬间,杨方兴上就明白了——眼前的这位是盯上了大清国的羊毛了!
他是借口失踪士兵来薅大清国的羊毛啊!
什么新安的羊毛价格,那个价格和榆林悬殊好几倍呢。
他们两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这个谈判透露出来的消息可不少啊。
而眼前的这位……可真够贪的啊!
李云又笑着说道:
“二位,我提出的这些条件,想必得让多尔衮来决定,你们只管禀报他就行了!今天的谈判就到这了!”
第721章
g就是拿来卖的
“这可是好事啊!”
当多尔衮接到八百里加急送去的“榆林事件解决条款”时,那怕是上面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只差没让他磕头认罪了,他仍然激动道。
“有了这个解决条款,咱们大清国也算是能光明正大的和大明打交道了,这银子……值!”
看着洪承畴,多尔衮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
“洪承畴,你知不知道,当年皇兄在世的时候,他想的是什么?就是能得大明光明正大的打交道,就是想让大明认可大清,其实,皇兄当年都寻思着,只要大明愿意承认大清,退皇帝位也是可以商量的。可是朱家天子倒好,压根就不认大清,更不愿意谈判,这可真是……”
摇头轻叹之余,多尔衮又说道。
“要是他崇祯认了大清,又怎么可能会落得那步田地?他德藩又怎么可能以远藩主中国,这可真是,真是……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