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949


伙计的话,让葛业振与陈之唤两人不由一阵乍舌。
这样也行!
“有,有这么做生意的嘛?”
“有啊,咱们济南府的招商局啊,非但给你房子,要是老号重建,哪,往东走半里地,那边有一个“大通银号”,还能借给你银子,才一分五的利,过去商号借银子至少都是三分的利!”
好嘛!
这下两人是彻底的惊呆了。
不要钱的门市、利息低到令人发指的借银,就是亲爹对儿子,那也就是这份上了。
两人看着彼此,都从对方的目中读到了惊讶。
那位世子爷是想干什么?
难道是为了招揽人心?
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招揽人心,其实对于朱国强来说,之所以会推出这样一系列的优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战后重建。
对于任何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城市而言,从来都是一个考验。而对于是把济南视为大本营的朱国强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考验。
如何重建济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国强,不过也没有困扰多长时间,毕竟,在另一个世界里,有着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工业园招商。
在另一个世界,全国各地兴起的工业园无论效果如何,但是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可供借鉴的经验。
工业园怎么办?
无非就是征地,然后实现三通,然后招商进驻,而有些地方会建起标准厂房,用几个月免租等优惠待遇招商进驻。至于本地银行提供商业贷款,也是招商优惠待遇中的一项。
对于朱国强来说,他所需要的只是拿来修改一下,厂房变成了街边的门市,至于招商的优惠条件也是大差不差,也是借鉴另一个世界工业园的经验。至于重建的成本……也是低的令人发指,毕竟,在城内外都有大量的断垣残壁,或许房梁被烧了,但是砖块大都完好无损,至于土地,除非有原屋主圈地的地方,剩下的无主之地,自然也就成了招商局的,其实也就是王府,是世子爷的。甚至朱国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本着公心想要造福大众的打算,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回报。毕竟,那些商铺都位于济南城最繁华地段,只需要等上几年,仅仅只是房租,就可以给他带来一笔持续不断的巨额收入。
而那些在另一个世界并不新鲜的优惠条件,在这个世界的济南,简单就像是天方夜谈,立即在济南引起了轰动,那些大火中失去家业的商人们,或许失去了房屋、财产,但他们却有良好的经商经验,有灵活的头脑,他们立即成为了招商局门市的第一批承租商,也正是这些商人让济南在短时间内显现出了一些生气,后来除了本地商人外,也开始有外地商人来济南做起了生意,随着各地客商的云集,济南的繁荣虽然比不上战前,但至少已经不见了开始的萧瑟,尤其是随着外郭以丘陵、垒土为主筑开始筑起的土城,更是吸引了那些在刀口下余生的百姓纷纷来到济南,一来是因为这里在清兵入寇时不曾被清军攻下,二来是因为那道正在修建的土城,当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心理——火神。
不,是世子爷。
是世子爷在济南,只要他在济南,这济南就不需要担心兵灾。
不过,对于这一切,葛业振与陈之唤自然不太了解,他们只是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德政”,当然,就是这样的德政难免也有御使上书弹劾德藩示恩百姓,当然立即被其他山东籍的官员给怼了回去,毕竟,在他们看来德王府能在这个时候拿银子出来“接济”山东百姓,本身就是大好事,这样的好事要是还不站出来为其发声,肯定会让德王心寒,到时候遭罪的可就是山东父老了,像户部给事中左懋第就在上疏中直言“难道非得要天下藩王鱼肉百姓以自保不可?”,如此才算是平息此事。
不过,无论是官员也好,士人也罢,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在经二路的那家不显山不露水的大通银号,至少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顶多也就是一个钱庄而已,对于葛业振他们而言,他现在更感兴趣的还是那位世子爷。听到世子爷在王陵后,自然第一时间朝着王陵赶了过去……
第82章
太上老君的老血
“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
朗朗读书声由远而近传来时,却让人颇为费解。并不只是这声音稚嫩,而是朗读的内容。
这书声既不是论语中句子,也不是蒙学字义。但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世间恒理,各司其业而已。
循声而往,一排红色的砖房渐渐跃入眼帘。声音是砖房中传出的,走得近了,越发清楚,是稚童读书的声音。
葛世振的心里纳闷:这是什么地方?
“仞上,你看这里的砖,似乎都是红砖。”
大江南北但凡砖料,都是青砖,乍一看到这么多红砖房,陈之唤不禁有些诧异。
不过,看到红砖房,他也知道到地方了。
按照的先前路人的说法,只要看到红砖房,就到了王陵。
听着从教室中传出来的读书声,但是现在稚童读书声,却让两人都有些疑惑。
小心的走了过去,却见红色砖房前大门旁,上书:“济南养育院”几个大字,仍然有些疑惑,瞧见养育院附近的路边有个茶档,两人便走过去,要了一壶茶,然后才问道。
“这位老丈,这养育院是什么地方?”
“自然是做善事的地方,”
老丈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道。
“两位公子有所不知,年初建奴入寇,济南周围数百里百姓几乎被杀了个干净,不知多少稚子沦为孤儿,世子爷瞧着他们可怜,就办了这个养育院,一来让那些可怜的孩子有个去处,不至于卖身为奴,二来,也能让他们识识字,学门手艺,将来好糊口……”
这下葛世振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读书声。
“难道授业如此直白,想来,也就是为了让他们识字知礼而已……”
葛世振自言自语道。
其实,朱国强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思弄来的教材,会带来另一个好处——外人的误解。如果这所养育院里是请名师教授学问,估计立即会有人弹劾他有“不臣之心”,毕竟,藩王宗室设立“书院”授徒几千人,肯定能往居心叵测的靠拢,可那些个御使压根就没有想到,朱国强根本就没瞧上名师……
甚至就连教材,都是借鉴了另一个世界的教材印制的“教学挂图”,从他带着三千多战争遗孤来到王陵后,他就考虑如何教育这些孩子,尽管他很想直接把另一个世界的教材拿过来,这样可以省下不少时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选择那些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地告诉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怎么树立正确而崇高的思想,而是选择了所谓的“简单肤浅”的解放前的老课本,那些老课本的编著是大都是当时知名的学者,他们编写的教材虽然各有不同,但无关君王军阀权贵,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仁、义、礼、智、信,情趣,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也就是这样简单的字文,落到御使的耳中,却让对方挑不出毛病来,毕竟,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林精英们,谁又会在乎这些个孤儿在那里学着俗字俗语呢?即便是他们学识字、算术,也不是为了科考仕进,而只是日常应用而已。
如此,即便是鸡蛋里挑石头,也挑不出什么石头来,尤其是在得知“养育院”里的教员,居然是一群孤苦伶仃的女子后,即便是御使也不愿为落个“苛刻孤女孤儿”的名声,如此一来,这间养育院非但没给朱国强带来麻烦,自然成了他的“德善”。
“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职。人无职业,不如猫犬……”
喝一口茶,陈之唤于心底品着这十八个字,然后感叹道。
“人不可无职,也不可职业乱窜。犬捕鼠,多管闲事;猫看门,形同虚设。世上三百六十行,可最让人心喜的行业怕只有一种:喜爱又能谋生。各司其职,便能各尽所能;虽看似肤浅,可其中却又有世间道理,猫犬不懂,却能身体力行……善哉。”
赞叹之余,陈之唤倒是对那位未曾谋面的世子爷越发生的好奇起来,甚至就连同红砖也是好奇的紧。
“老丈,为什么这里的砖都是红砖?”
见惯了青砖后,对于红砖有那么些好奇。
“听公子口音是江南人士吧,公子有所不知,说起这红砖的来历啊,那可真是能说上一宿,公子可知道,咱大明是什么德?”
这还用问吗?自然是火德啊!
不等陈之唤开口,茶档的老丈就笑眯眯指着红砖说道。
“你看这红砖,可不就是应了火德……”
呃!
砖里有还有这样的说法?
葛世振与陈之唤两人诧异的时候,又听旁边的人说道。
“哎呀,徐老爹,你就别卖弄关子了,什么火不火的,德不德的,两位公子有所不知,当初世子爷要修王陵的围墙,这修陵墙要砖,可砖窑成天塌,也不来砖,你们猜是怎么回事?”
虽说在清江的时候,听说过什么火德真君大战太上老君的事情,可话传千里早就变了味,他们自然想听听当地人的说法。
“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还不是太上老君在济南城吃了亏,故意和世子爷过去,砖窑一烧就塌,世子爷掐指一算,算出是太上老君惹是生非,于是就到了窑场,和太上老君斗起法来,你们不知道,那天斗法的时候,窑场上电闪雷鸣,方园几十里天昏地暗的,非但起了狂风,还下起了冰雹,就这样,世子爷和太上老君足足斗了整整几个时辰的法,你们猜后来怎么着?”
尽管说话的那人没有说书的天份,可说的倒好像是亲眼看到似的。
“后来砖窑一打开,那砖全都变成红砖,打那之后,咱济南的砖窑里烧出来的,都样样的红砖,你们猜为啥这么红?”
“这是为何?”
葛世振惊讶道。
“还能是为啥,还不是因为太上老君斗法没斗过世子爷,连吐了几口老血……”
第83章
水力时代
盖房子的砖儿为什么那么红,太上老君的老血染红了它。
要是朱国强知道在大家伙的眼中,红砖变成了这副模样,估计能气的吐出几口老血来,原本想要打击“迷信”的的举动,结果却进一步坐实了自己是“火德真君”下凡。
这不能不说,有点儿……造化弄人。
不过,朱国强最近倒没有闲情逸致过问这些事情,毕竟,眼下的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来处理。
就像最近几天,他一直都扑在水泥的“研制”上。其实,要是可以的话,他更乐意采购过一整套立窑小水泥生产设备,不过是即便这种“落后”的“小型设备”,也需要大量的设备,不仅技术条件上超出了工匠们所能操作的范围,运转起来非但需要技术人员,而且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料,而原料产能限制着工业化生产的可能。
其实像水泥所需要的原料,如粘土、石灰、石膏在王陵附近都有所发现,但是考虑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朱国强还是决定暂时不考虑工业化生产,而是因陋就简的烧制“土水泥”来满足目前的施工需求,其实工地上对于水泥的需求,都是朱国强自己弄出来的——因为王陵依山而建,附近有大量的石材可以利用,相比于砖包城墙,石包城墙不仅更坚固,而且成本也更低,但是这需要水泥砌筑不规则石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