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6/949


朱国强略点头说:
“你看了朕的批语有何感想?”
“臣以为并无不当之处。”
“是不是太苛刻了些?”
“不不不,陛下……”
“你不要怕嘛。这“苛刻”二字,是朕自己说的,我大明为什么会遭“甲申天变”?无非就是天下贪风日盛,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这些年朕整顿吏治,可是不曾想,此事说是官商勾结,可实际上,还是离不了党,离不了这个同年、同窗……所以朕这次就冲着“贪”和‘党’字来做文章的。古人说,‘矫枉过正’,这话说得真好。要矫枉就得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朕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矫枉过正啊!”
李建泰连忙躬身回答:
“是,圣虑深远,臣不能及。”
朱国强立刻打断了他的话:
“不不不,李卿,你是在朕身边做事的人,以后不要这样说话,也不要因为朕爱听什么就说什么,这件事上,朕有责任不假,可你们啊,总不能一味偏说朕喜欢听的吧。朕听人说,早年间有人说的“乾圣爷刻薄寡恩赛阎王”。其实,这话只能算说对了一半。朕确实是刻薄挑剔,也确实是眼里容不得沙子,可是朕并不寡恩。对于那些忠心耿耿办事的大臣,朕从来是给予厚恩,也给予厚待的。只要大臣们忠于国事,不贪不腐,朕今生今世也不会屈待你们的。”
说到这里,朱国强突然笑了笑又说。
“李卿家呀,朕早年曾听说阎罗殿上有这么一副楹联,写着“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对联写得好啊,朕就将此联赠你如何?”
李建泰是什么人?
事过三代皇帝的老臣啊,他怎么能不知这联的含义,他又怎么能不知道陛下此时此刻为什么会赠这副对联?
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的人太多,甚至就连首辅也涉及到了,陛下看似自己担下了一些责任,只要不是涉及过深——比如直接拿了银子的。至于迫于人情打了招呼的或者亲族打着旗号行事的,都不追究了,可这些话不能明说啊!
大家的心里没有底啊!
就像首辅,这些天可是成天心不在焉的。
现在陛下说的这个联就是告诉他们,对“无心之罪”他是不会追究的。而且往后只要他们好好为官,陛下就永远不会亏待他们的,这联子,不是赠给他的,因为这件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是赠给天下的文武百官的。
李建泰连忙长揖道:
“臣恭聆皇上教诲,永不负皇上重托。”
……
几天后,在南京的刑场上,接连有两千余贪官、奸商被处斩,行刑的两千余柄刑刀都被收藏于吏部库房,将来会用于制“戒止”。在世人拍手称快的同时,大明美洲公司的船队返回海州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这个消息,总算是冲淡了南京上空的杀气。
尽管船队从新大陆没有带回来多少金子,但是却带回来了大量的皮毛,而更让人惊讶的还是数十万斤人参。在李一德把十万斤人参作为贡品贡入宫中后,乾圣皇爷又下旨,将“西洋人参”赏给文武百官,不但京官按品级少则赏了一斤,多则数斤,就连同地方官也一并发赏,并且交由邮局送至各地。
打了一巴掌,总还要给个枣儿甜甜口……
第754章
献美女,教授风土人情
对于,远在果阿。
不,应该说是大明的“西海县”的郑芝龙来说,他压根就不知道发生在大明的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暴,也不知道皇帝赏给了他几斤人参,那怕不在乎,可毕竟也是皇帝的恩赏,瞧不上钱,可总归是面子。
其实,这阵子,他一直处在犹豫瑕纠结之间。
“石子,你是读书人,你说,本侯是不是应该把公主殿下送到南京?”
面对王介之,郑芝龙直接问道。
他口中的公主是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的公主,尽管早在二十年前,王国就已经灭亡了,最后一位国王也死了,可王子却活着,只不过是混为了土邦王公,这不,得知强大的大明把葡萄牙人赶走了,那位王公不仅送来了财物,而且还送来的他的女儿。会使美人计的可不仅仅只有咱中国外国人用美人计,那也是轻车熟路了。
尽管公主确实很漂亮,但郑芝龙却不敢要,为什么不敢要?
因为人家指明了这是送给大明皇帝。
送南京?
他也不敢啊。
他女儿是后宫的妃子,当爹的还能往宫里送其它的女人?
这不是……可作为大臣,讨好皇帝这也是当臣子的本份啊。
“侯爷,此事非人臣所为!”
王介之义正词严的说道。
“姑且不问其它,就说身份那女子虽然贵为公主,可却也不过只是番邦土女而已,侯爷若将其送往南京,番女入后宫,实是是……”
不等他说完,郑芝龙就说道。
“无妨,这个你不用担心,陛下的后宫,番女又岂止一人,既有除了皇贵妃之外,还有西洋女子,陛下志在天下,国野通婚,抚夷归夏,陛下自然是以身作则……”
这都是冠冕堂皇的话而已。
搁大明,谁不知道,陛下好风流,甚至早年间还有“独好人妻”的说法,不过那也是为了国事——为了打击皇太极。把那家伙的福晋妃子全都抢了过去。
这事干的解恨啊!
甚至,皇太极有大福晋为了讨好陛下,还献出了传国玉玺,这件事可是写进史书的。别说是史书了,就是民间的很多都有以此为题材书写的,当然那些肯定不能够直接写当今陛下,但是可以换个隐晦的名词。
比如说济南王世子,怎么样,这样一来,朝廷就没辙了吧。咱大明可没有文字狱。不就是写一些和皇帝有关的吗,顶多是带点闺中乐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况且这还是皇帝干过的事情,什么没干过?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样也是如此。
好吧!
陛下好风流。
十几年前好风流,现在……同样如此。
你们这些文官,怎么就不知道揣摩上意呢?只有陛下过的开心了,陛下才能好好的处理国事啊。先帝是不候风流,可是国家哪?
你们一个个都不懂啊!
“侯爷进献女子于宫中,难道就不怕舆论称侯爷为“佞臣”?”
王介之的问道,让郑芝龙一阵气结。
要不是有这个担心,老子早就送过去了,而且不止一个,这天竺女子称得上美女的可真不少啊。
见侯爷默不作声,王介之又说道。
“既然如此,侯爷何必为此事烦心,土人送公主,本身就是居心叵测,企图借我大明兵威复国,侯爷又何必趟这池浑水,直接把人送回去便是。”
你不懂啊!
把人送回去简单,可将来要是有人提到这件事,侯爷我又该怎么说?
皇爷,臣是把人家送给你的美女,给送回去啦,怎么样,臣忠心吧!这样您就不用当好色的昏君了。
您是明君,臣是贤臣。
贤,贤他么……这他么的分明是嫌脑袋还没顶够啊!
心里这么念叨着,郑芝龙反倒后悔为什么和王介之谈这件事了,这个书生肯定会大肆宣扬此事来给自己扬名,说什么他是如何力劝自己不要进献美女,说他是如何义正辞严,到最后呢?
忌恨、不满,全落到自己头上了,这些个读书人,花花肠子太多少……,在科伦坡的时候,这小子可就在信里胡说八道。
这脑袋让驴踢了,居然找他来商量。
有几句没几句的聊了几句,终了,郑芝龙还是挥挥手示意王介之离开。
“哎,难办啊!”
正像郑芝龙想的那样,作为大明在西海官职最高的文官,王介之在私下里,当然颇为得意的提到自己如何劝阻侯爷不要行“佞臣之举”。自然得到了一众官员的吹捧。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以为。
从其它人口中得知此事后,陈掖臣自言自语道。
“这事,没有那么简单啊!”
这天捧着文件进入侯爷的公室时,见侯爷也在,陈掖臣鼓足勇气说道。
“侯爷,职下有事禀报侯爷!”
“你有何事?”
只是一个吏员而已。
陈掖臣确实只是一个吏员,而且还是主动要求到西海的吏员,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只有如此,将来他的儿子才有机会参加科考,谁让他爹是陈名夏,是从贼逆臣,况且,有了在西海总督府从职的经历,将来至少能在诸侯国谋得一个出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