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949


“我,没事,你先睡吧……”
站起身来,朱国强走到了窗边,他推开窗子,朝着外面黑压压的天地看去,看着黑洞洞的远山,在月光的映射下山影像是伏魔似的压过来,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阻止它,
阻止它……
可是如何阻止这一切呢?
想要阻挡野蛮对文明的摧毁,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强军备,可是想要加强军备,就必须要掌握军队。
但是自己的身份!
宗室!
想以济南城里的那位镇守太监,想到虎视眈眈的御使。他们可都在等着自己的犯错,都在等着向皇帝表忠心,至于什么家国天下,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把自己送到中都高墙里。
当然,这也是崇祯的愿望,就像他对唐王一样。
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又一次,朱国强只能网上发出了求助。
“反他娘的,杀到京城,砍了崇祯小儿的脑袋。”
“清君侧。”
“造反……”
……
贴子刚一发出,不一会就有上百个回复,几乎所有人的回复,都非常空洞——核心无非就是两个字“造反”!
造反、夺权、坐皇帝。
“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即便是主角造了反,夺了权,可然后呢?别忘了,答主设定里的主角穿越时间是崇祯12年,内忧外患的,可不是建文那会,李自成开始横行中原,张献忠锐不可当,松锦大战,明军大败,满清从此掌握战略主动权,这个时候,主角以宗室的身份起兵“清君侧”,会造成什么结果?即便是主角夺取了京城,可然后呢?南直隶会认同他吗?崇祯再不济也是正统,是大义,万一造反南方各省不认同主角,主角怎么办?派兵南下?要是清军又趁机入寇呢?还有李自成?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造反……佛了。”
网友的回答,看似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却直接了当的告诉朱国强一个事实——造反只是有利于满清,有利于李自成,就像近代的双十二一样。
怎么办?
“有什么难的啊,继续培养孤儿,继续培养你的军官团,几年后,直接卡拉什尼科夫平推。”
“就是,就是,到时候,坦克、喀秋沙、飞机,让建奴见识见识什么是现代化立场战争,什么是大纵深……”
“那也要先培养几万军官,建一堆工厂、修一堆铁路再说,要不然跑不了几百公里,坦克飞机就变成了一堆废铁,那样的战术,没有几个五年计划,现实吗?你知道一个五年计划,需要多少技术人员吗?没有几万技术人员和上百万大中学生,五年计划,先弄个二十年教育计划再说吧……”
好吧,尽管并不愿意看到,但是楼又歪了,看着网友们的争吵,朱国强只是一阵无奈,对于这样的争吵,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几乎没有什么有用的回答,尤其是像这样“战略性”的问题。尽管网友们没有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但朱国强却没有闲下来,对于热心的网友们而言,这或许只是玩笑,但是对于他来说,却这关系到自身的性命,以及另一个世界的未来。
怎么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最好的答案就在历史之中,也就是在朱国强扑到图书馆里,试图在史书中搜索答案的时候,却意外的在网友的回复中看到了一个新的回复,他回答很简单,只有四个字。
“养寇自重!”
养寇自重!
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似的,朱国强的眼前猛然一亮,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的嗓子有些发涩,他立即意识到这或许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怎么说?”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发出这个回复的时候,朱国强忍不住抿了抿嘴。
“宗室是不能直接掌兵,可是主角总有亲信吧,让亲信去领兵,崇祯十二年,正是李自成杀出商洛山,张献忠再次叛明的时候,到了明年正月,李自成就会打下洛阳,糜烂中原,这寇自然也就来了,主角完全可以趁机用亲信办团练,维持地方。”
看着网友的回答,朱国强慢慢的平静了下来。不过即便是如此,他的口中还是反复念叨着一个词。
“团练。”
此时,在他的脑海中,几乎自然而想的想到了曾国藩,想到了李鸿章,想到了湘军,想到了淮军……在过去的几天里,他一直在翻看着这方面的资料,并不仅仅只是想要从中汲取平定流寇的资料,而是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在满清的压制下,把团练一点点的壮大。
说白了,无外乎“养寇自重”,无外乎“携洋自重”。
可是,与他们不同的是,至少他们出山的时候,满清是鼓励他们办团练的话啊,现在的问题是自己作为宗室,是绝对不能掌兵的!
办团练,倒是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事情有点难办啊!
第92章
大明王朝的义务兵
一大清早,朱国强就悄悄的来到了济南城外一个破落的寺院。
“臣,见过世子爷。”
前脚刚进寺院,宋学朱就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尽管在守城期间他立下了大功,可论功行赏后,他仍然还在山东巡抚的位置上,或许这与他和首辅之间的旧怨有关,也许是因为朝廷想把济南的事情冷处理,毕竟,济南守城中有些事情并不是朝廷所愿意看到的。
不过对朱国强、对宋学朱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即便是在朱国墙跑到王陵那边“高筑墙”的时候,这边有宋学朱的主持,济南的战后重建倒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两人见面后,宋学朱自然先就最近济南的重建事宜一一禀报,最后又特意说道。
“多亏了当初世子爷成立招商局,才有现在济南市街的日益繁荣,想来再有个三五年,估计就能重现昨日的繁茂了。”
“三五年时间……”
略点下头,朱国强看着宋学朱说道。
“只要有人在,这市井繁荣总归只是时间的问题,招商局招商只是加快了过程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最关键的还是……”
盯着眼前宋学朱,对于这个在战时投靠自己的文官,朱国强自然极为信任。
“兵!”
“兵?”
“对,就是兵!”
点点头,朱国强又继续说道,
“这阵子我在那边想了很多,这几年建奴屡屡南掠入塞,二年“己巳之变”,建奴酋首皇太极率军突袭北京。七年,再次南掠,八年,多尔衮领清兵南掠太原府诸地。九年再掠“丙子虏变”遍蹂京畿,然后就是这次“戊寅虏变”,北方糜烂千里,建奴南掠入塞一次比一次猖獗,一而再,再而三,可以料见的是,三五年内,他们必定还会再次南掠,到那时怎么办?”
盯视着宋学朱,朱国强反问道,按在另一个世界查找的历史资料来看,三年后,清军会再次入塞中原,相比于这次,他们劫掠的物资会更多,甚至就连忙南直隶海州一带也遭到清军劫掠。
“一但他们再次南掠,到时候,他们会放过济南吗?三五年……”
抿抿嘴,朱国强语重心长的感叹道。
“到时候,只怕刚刚恢复些许元气的济南,会再次陷入兵火之中,甚至可能再度成为一片赤地,旭初,你说没有兵怎么办?你要知道,现在皇太极可是视咱们大明于无物,来一次也罢,这几年已经五次之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到时候,咱们靠谁?靠朝廷的官军?”
简真就是把北直隶,不,是把北中国当成了他们家的牧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要,想抢就抢!
这简直就是拿大明的军队当成猪,这……官军能靠得住吗?
“世子爷,这,官军怕是靠不住的……”
摇摇头宋学朱,稍作沉思,他又说道。
“嗯……以下臣之见,不妨操练乡兵!”
“操练乡兵?”
这并不是朱国强第一次听到乡兵这两个字,早在清军的威胁还没退去时,陈无敌就曾建议过把持乡兵。不过后来都一并解散了。
“乡兵不是都解散了吗?”
“世子爷有所不知,我大明在国初在各地除了设置卫所驻扎官兵外,还会征募乡兵、义勇一类的民兵来补充地方军力的不足。当时设有民兵万户府,当时的民兵只是遇战事监时组织起来抵御,事毕则归农,但是并未形成常制。直到正统年间才成为常态,山东乡兵主要为民壮,其招募也正是始于正统年间。与卫所兵不同,乡兵,闲时为兵,忙为务农。乡兵大都用于维护本地,也就是“守护城池、遇警调用”。后来因为卫所制的败坏,一般有警发生民兵都会被征调。就像这次建奴入寇,下臣开始时守济南靠的就是四地乡兵,所以……”
不就是民兵吗?
其实民壮的佥派明代有它的规定“须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精壮之人。州县七八百里者,每里佥二名;五百里者,每里三名;三百里者,每里四名;一百里以上者,每里五名。春夏秋每月操二次,至冬操三歇三,遇警调集,官给行粮”。只不过,对此朱国强并不怎么了解而已。
宋学朱的解释,让朱国强有些佩服古人了,尽管汉人早在春秋战国时就举国服兵役的传统,但是在五胡乱华后,这种“义务兵体制”就遭到严重破坏,从唐代的府兵制再到募兵制,再到卫所制,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可谁曾想,在明代居然还有一个“义务兵体制”的“残余”,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这要是操作好了,可还真是一个机会。
几乎是下意识的,朱国强的脑海中就想到了他所了解到的另一个世界的民兵。要是能把乡兵变成预备役的话,那自己岂就就是掌握了一支被自己掌握的部队。
尽管明知道这座只剩下几面断壁的寺庙,不会有其它人,但是宋学生还是昼压低话声,像是怕人听见似的轻声说道。
“世子爷不妨委派几员干将,专司负责操练乡兵,至于乡兵可以点发分地的壮丁,闲时为兵,忙为务农,他们本就对世子爷感恩戴德,一但世子爷有事,他们必定会纷纷响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