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6/949


那怕是对方提到日本时,语气充满了的轻蔑,这也没什么,日本确实野蛮且落后啊!
能够见到老乡见老乡,这可是好事!
“我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归化为明人!我现在姓李,大唐皇帝的姓氏!”
酒井忠清笑道:
“阁下居然归化成了天朝人,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感谢皇帝陛下的慷慨。”
李大山得意道。
“而且我还是大明的千户!”
得意啊!
那怕现在千户更多的是一个“头衔”,也足以在这些土老帽的面前显摆一下了。
“哎呀,居然是千户大人,在下酒井忠清。”
酒井忠清向对方介绍着自己,如果是在过去,李大山或许会被这个名字吓到,酒井家的人啊!
这可是普代大名家的人。
可是现在,谱代大名家的人又如何,他可是天朝人,而且还是天朝的军官,可比你们什么大名不大名的尊贵多了。
瞬间,李大山在酒井忠清的面前就挺直的腰身,天朝人就是高人一等啊。而且酒井似乎也认同这一点,对李大山也是极尽恭维,尤其是在得知李大山居然是大明皇帝的“从龙功臣”时,更是用颇为夸张的语气称赞着他。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那怕是李大山以自己“明人”的身份得意,且骄傲,但是“归化民”在大明看似与明人一样,可实际上却是低人一等的,那怕没有人会当面点破,但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华夏血统。
甚至,也正因如此,他才在为子女挑选人家时,精心策划,花费了数百两白银给儿子娶了个贫苦人家的女儿为妻,又让女儿嫁给普通的明人,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就是希望能够让他的子孙真正融入大明。其实,这一招是他和明军卫所中那些色目军官学的,在洪武、成祖时,许多色目降官就是通过与贫苦的汉人人家联姻,让自己的子孙融入汉人,到后来,许多色目降官已经与明人无异,不仅仅是相貌,而且同样的吃猪肉,甚至以吃猪肉为荣,为啥?这是为了表示自己和汉人无异啊!
其实,这正是明朝最成功的地方,有明一代其一直孜孜不倦地对云贵改土归流,打压土司,汉化云贵。就连同顽固的天方教徒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同化。尤其那些色目降兵,他们大都信奉天方教,投降大明后,被编入卫所,其中不乏军官,但是到明末时,这些降兵也好,军官也罢,大都已经和汉人无异了,许多世袭军官家庭更成了标准的汉家儒门。
而明朝建立的时候,他面临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华夏族群,极度锐减的人口基数,混乱不堪的文化认同,半生半死的中华文明,甚至有沦为下一个印度的风险。
而明朝灭亡的时候,他留下的是一个重建的、稳固的文明。这与螨清恰好相反——当螨清建立的时候,这个文明是稳固的,当螨清灭亡的时候,这个文明正在面临毁灭的风险。
当然,这都是后话。
但是在大明,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主动的汉化,是所有人共同的选择。其实,以李大山一口流利的官话,根本就没有人分辨出他“归化民”的身份,只有在“户籍”会暴露这个身份,当然这个身份会在他的孙子身上消失,因为他的孙子出生在大明。
现在他为什么会在酒井等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身份,说白了,也就是想在日本人面前秀一下自己的优越感而已。
就是为了在同胞的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身份——大明子民!
高高在上的天朝子民,而且还是千户,这个身份是何等的尊贵。你们肯定都羡慕坏了吧。
第826章
咱们一起尊王攘夷吧
兴许是为了在那些“野蛮”的老乡们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身份,也是为了炫耀一下自身。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李大山就成了导游,带着酒井等人到处游玩。
期间,甚至带他们参观了一次炮台的炮击,当海防巨炮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时,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不过让酒井他们遗撼的是,只能远远的观看,和普通的百姓观望没什么区别啊。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上海的几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了大明的强大。尤其是军事上的强大。
三天后,终于,南京那边同意了他们前往南京觐见。
从上海到南京,最快的方式就是火车,现在京沪之间的火车客运正在取代长江上的客船,毕竟,它的速度更快。
于是,他们一行人来到火车站。
在火车站等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一辆客运火车轰鸣着驶进了站台。
在火车进站时,蒸汽机车喷吐的浓烟,把松平信纲、酒井忠清吓了一跳,有那么一瞬间,他们甚至想到了这是恶鬼的坐骑,随即他们无不是用惊愕的眼神打量着这列火车。
“真是一群乡巴佬!”
李大山用轻蔑的眼光看着自己的老乡们。他正好也要到南京去,所以就全程陪同了。
曾经在南京坐过火车的土井利田不禁得意道。
“这就是火车!”
“我们坐着它去南京?”
松平信纲问道。
“没错,阁下,它的速度很快,可以日行千里,要不到一天,我们就可以抵达南京!”
李大山得意道。
“我经常坐它。”
以松平信纲的眼力和经验,怎么可能看不出李大山是在想方设法的秀优越感。可他没办法反驳啊,毕竟,这火车他确实是第一次见到啊。
终于,上车坐下后,松平信纲的心中是五味杂陈的。
就在这时,又有几个士子模样的明人进入了车厢,他们到了车厢后,刚一落坐就议论纷纷起来。
“这蒸汽火车,果然非同凡响,居然可拉着十数万斤货物日行千里。”
“我问过了,日行千里的非得是专线火车,沿途几乎不停靠车站的。”
“这又有何差别呢?抠字眼大可不必啦,这等事物,实在是神奇的很……”
“是啊,我等在浙江老家,只是于书上见过此物,今日能搭乘此车,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
那些士子的话传到,让松平信纲说道。
“咦,原来天朝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火车啊!”
“这铁路才筑通十几年而已,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了!”
回答时,李大山的心中五味杂陈。
他本来是打算借着在火车上的机会,好好在穷地方来的老乡们面前显摆一番,结果那些士子的话,却让效果明显不及刚才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李大山仍然很得意,毕竟这种火车,是大明所独有的,足够让他们为之惊讶,震撼得了。
尽管效果不佳,但李大山仍然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
“况且,火车是在铁路上跑着,一里铁路要用上万斤铁!”
什么!
瞬间,松平信纲、酒井忠清都傻了眼!
一里铁路要用上万斤铁!
这样的铁路,日本可修不起啊……
不是修不起,而是没有铁!
要知道,这年月,日本的铁根本就不够用的,那怕就是在德川锁国的时候,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铁货,什么“唐铁”、什么“南蛮铁”,日本一直进口到19世纪,直到19世纪末建立八幡炼铁所后,国内的生产铁才逐步满足自身的需要。
所以,这样的铁路,他们也就只是看看罢了。
顶多也就是眼馋一下而已。
一没有钱,二没有铁,三没有技术,修个屁啊!
还是乖乖的作为大明的商品倾销地吧!
十三个小时后,火车终于驶进了南京火车站。尽管旅途的颠簸让所有人都感觉有些疲惫,但酒井忠清等人无不是显得极为兴奋,甚至就连同老成持重的松平信纲等人,也显得颇为激动。
毕竟,他们来到了天朝的心脏。
终于可以去见大明的皇帝了。
可日本只是大明的一个藩属国而已,那怕德川家是大明册封的“日本国王”又怎么样?外藩想要朝见天子,那不能想见就见。必须先去理藩院递交国书,再由理藩院通报,要是皇帝愿意见,那就再安排一个时间诏见,要是不愿意见,那就不见,毕竟大明皇帝是日理万机。
在迎宾馆里,松平信纲竟然遇到另一群日本人。
原来对方是公家派来的使团,是近卫家的近卫尚嗣亲自率队而来。他的妻子是后水尾天皇皇女,而明正天皇也是后水尾天皇的女儿,换句话来说,他和大明皇帝是连襟。
公家虽说贵为日本的贵族,可实际上屁权力没有,天皇都是摆设,况且是公家,近卫家不过只是三千石的贵族而已。那怕公家可以轻蔑视武家为没文化的粗鄙的不知礼数的乡下人。
可是在“武家”的绝对实力面前,无权无势的公家,只能选择臣服。在武家当道的日子里,为了生存,所谓的公家只能凭着自己的家名、技艺等来生存。例如赐名、卖字、卖画、卖艺等等,更有甚者只能下嫁女儿给粗鄙的乡下武家,那些武家大名也得到了虚荣心,很吃这一套。
在日本,公家只有一个虚名,在松平信纲这样的幕府老中面前,那怕就是近卫尚嗣这样的公卿,也是不敢喘大气的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