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949


随便那家捐出个几百两银子,一年可就是几万两银子了。这么多钱,别说是买书了,就是书院都能建出好几个了。见几个图书馆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钱就是任性!
这样的任性在教育上同样也是如此。
现在不过只有二十几岁的酒井忠清,还不是几十后独揽大权甚至架空将军的幕府大老,作为年青人的他,对天朝更是充满了着好奇,毕竟,天朝的强大早就刻在在他的心里,只是到底有多么强大,直到现在才有了一点认知。
“是啊酒井,你要知道,这里才只是一个小小的上海县,就已经令人如此叹服。南京又该有多么繁华啊!”
说到这里松平信纲等人的眼中不由流露出了惊慕之色。
这一切都是是他们既仰慕又嫉妒的。
不过眼前这几人更是从一开始就报着极其明确的目标——邀请“皇子回国”。
回国?
对,就是邀请明正天皇生育的皇子回国!
明正天皇是大明皇帝的妃子不假,可是她的儿子也是天皇皇位的继承人啊!
天皇不能永远都呆在外国吧!
尽管在他们之前公家也来邀请过,但他们是幕府啊!代表着大明皇帝册封的“日本国王”。
呃,德川家确实是大明皇帝册封的日本王。而且还是乾圣皇帝封的。
至于天皇……大家都装作不知道了。
也正因如此,作为“日本王”代表的他们,才会堂而皇之的住进上海的礼宾馆,等待着前往南京的许可。
“土井君,你六年到过上国的南京。听明商说,南京就是一座天堂般的城市是吗?”
土井利田,出身于土井家,其家祖是德川家康母亲的亲戚,也是重要的谱代大名,其实,这次出访大明的都是德川家的亲信,为啥,因为这是件大事,交给其它人不放心啊。
与其它人不同,五年前,土井利田曾经来过南京,不过那时候是过来求援的,但是,他的请求却被皇帝拒绝了。
“啊,是啊。南京是我见过最繁华的城市,一百个江户也比不上南京。其实大明的城市都很繁华,但真正让人惊讶的还是火轮车啊。”
土井利田晃了晃杯中的黄酒,用极为惊慕地语气说道。
“又是火轮车,似乎上次你来大明,什么都没找到,就找到了火轮车!”
“哎呀,你们不知道,”
土井利田说道。
“等过几天,你们见到火轮车之后,就知道火轮车堪称是唐人最伟大的事物。”
虽然已经过了数百年倭国人依旧习惯称汉人为“唐人”,那怕是现在口中称着“明国”或者“天朝”,但用到人时,仍然用“唐人”。
“你们不知道吗?天朝之所以强大,靠的不是刀剑,甚至不是枪炮,而是他们的科学,而火轮车,就是科学的象征……”
别看土井利田只是土井家的次子,但是这份眼光却是极为独道的。
“天朝能够击败胡虏,很多人都说得益于唐人的火器,他们同南蛮人一样精通科学所以才能造出犀利的火炮火枪。可我觉得,发达的技术与学术才是根本原因吧。相比于火轮车,火炮火枪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哎呀,你这就是太夸张了,怎么可能呢?”
酒井忠清立即出言反驳道。同倭国的许多年轻贵族一样,他对拥有强势武力的天朝军队充满着敬意与憧憬。想像着有朝一日,幕府也能拥有那样的力量——用先进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幕府大军。
当然,现在幕府军也有大量的火枪和火炮。
只是他们的军队规模和武器质量,远远赶不上大明罢了。
第825章
归化民,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人
真的很让人羡慕啊!
置身于吴淞口,看着远处的炮台,酒井忠清的目中充满了羡慕之色。
让他羡慕的并不是炮台,而是炮台附近正在跑步的明军,他们一个个看起来是如此的强壮,无不是显得高大威猛,以至于当他们从眼前经过时,身高只有一米四的酒井忠清只觉得自己就像个孩童一般。
“要是日本的军队,也和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酒井忠清忍不住惊叹道。
“是啊,那样的话,我们肯定能击败胡虏……”
路边传来的日语,引起了一名军官的注意,他疑惑的打量着这几个倭人,然后疑惑道。
“倭人?”
然后那名军官随口崩出一句日语,他的话语当然也传到了酒井等人的耳中。
“这个天朝军官是日本人!”
酒井等人惊喜道,他们早就听说在明军中日本人,但从来没有遇见过他们。
其实在大明,生活着不少日本人。
比如当年在收复大员时,就有数百日本人倒戈,这些人后来就成了平虏大将军麾下的“外籍雇佣兵”,再后来,随着与日本贸易的开展,又有上万日本浪人来到大明,这些精于日本剑术的浪人也就是大明外籍佣兵中赫赫有名的“拔刀队”。
在南洋以及天竺“拔刀队”的名气之大,甚至让土人为之闻风丧胆。其实,说白了,所谓的“拔刀队”不过只是大明以及诸侯开疆拓土、镇抚土人的廉价雇佣兵而已,他们之所以悍勇杀敌,也是为了归化成为明人。
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数万“拔刀队”成员在南洋、天竺归化成为明人。但只有少数幸运儿,归化成明人后得已生活在天朝本土。
大山岩就是其中之一,他已改汉姓,姓李,叫李大山。
按照“归化法”的规定,夷民想归化为汉民,必须拥有汉人姓名。不过这种归化往往发生在南洋、天竺的诸侯国,在大明本土,则少之又少。
不过,大山岩不同,当年在热兰遮城起事,归复大明后,改名为李大山的他,就随着明军南征北战,而他麾下的一千余名部下,无一例外,全部给自己改了名字。他们大都姓李,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唐朝的推崇。
和每个生活在大明的“归化人”一样,李大山对大明的崇拜也是发自于骨子里的。
甚至在见到自己的“同胞”时,他的神情中也充满了骄傲。
当然,更多的是得意,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得意。
不过,贵为大明千户的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机会再见到他那些“愚昧”的同胞了。毕竟,除了倭婢之外,现在已经很少有倭人来大明。其实,他之所以会说上两句日本话,就是为了引起这些人的注意
酒井忠清等人已经走到他的身前,毕恭毕敬的鞠躬道。
“阁下,请问你是日本人吗?”
神情傲慢的李大山,只是微微点头还礼,并没有其它的反应,似乎他听不懂日本话,不知道对方在跟自己说什么。
酒井忠清又用日语试探道:
“阁下,会日语吗?”
李大山还是没回应。
酒井忠清有些急了,用有些生硬的官话喊道:
“阁下,刚才说的是日语吗?”
直到这时,李大山东终于回应道:
“你在跟我说话?”
酒井忠清连忙行礼道:
“是的,我叫酒井忠清,是日本来天朝朝贡的使团成员。”
“哦!”
李大山说道:
“既然在天朝,你应该说官话,而不是粗鄙的日语?”
“你……”
李大山的话,让酒井身后的一个武士颇为不爽的激动道。
“你这个家伙说什么!”
“八嘎!你是什么身份,居然敢对我这么说话!日语是粗鄙的,你们既然到了天朝,应该说优美的汉语,官话,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
李大山用日本训斥着那个武士的同时,又对酒井训斥道:
“他是你的下属,真是一个无礼的家伙,不要忘记大明是礼仪之邦!很多天朝人觉得日本人野蛮,都是这样无礼的家伙造成的!”
“阁下是日本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