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0/949


置身于台下,松平信纲恭敬无比道:
“今虏寇作乱于日本,日本各方虽勉强支撑,可无奈群雄无首,只是疲于应对,虽然天皇为天子之妃,可如今皇子殿下已经十四岁,下国小邦希望天子能开恩,许皇子回日本代天皇监国……”
“瀛王尚且年幼,尚不满十六,按大明宗律,不能就藩,使臣无须再提及此事!”朱国强笑道,
“但日本尚且恭顺,朕不能不加以体谅,朕决议派兵相助,助尔抗虏。”
“派兵相助!”
松平信纲连忙跪下道:
“下臣多谢陛下再造隆恩!”
派兵相助!
这可比派皇子过来好多了!
好了,大明爸爸来救日本了!
乾圣十四年,二月上旬,一只船队满载着五千“大明外籍兵团”的士兵离开了上海,船上的兵士大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他们都是“拔刀队”的雇佣兵。
船舱内。
酒井忠清又一次问松平信纲道:
“阁下,似乎大明天子派来的明军,都是日本人,好像是什么“拔刀队”,他们过去都是无主浪人!”
松平信纲笑言:
“天子自有其深意。”
“自有其深意?”
酒井忠清问道:
“他们真的能够击败胡虏吗?”
松平信纲摇头说:
“能不能击败胡虏,尚不知道,但他们毕竟是大明天子派来的军队,他们到了日本,对胡虏总是一个震慑,有这五千拔刀队,对外样大名也是一种威慑,让他们知道,大明还是支持幕府的,有了他们的存在,幕府就能够重新整合各方大明,与胡虏决战了。”
“吆西,那样一来,胡虏的就必定会战败的!”
酒井忠清点头说道:
“到时候,我必定身先士卒,在前线杀虏!”
松平信纲笑而不言。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商定,尽量争取大明介入,比如大明派兵。相比于“尊王攘夷”这个堪称与“河豚鱼”一样,看似美味,可实则有毒的选择,大明派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大明派兵就是为了打胡虏啊!
就像当年日本入侵朝鲜时一样,大明不就是派兵进入朝鲜,然后击败了丰臣秀吉嘛。
大明派天兵到日本抗击胡虏!
在幕府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严格来说,“拔刀队”的雇佣兵并不是大明天兵,可这无所谓啊。
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大明对德川幕府的承认啊!
到时候,幕府完全可以在这上面作文章,甚至颠倒黑白向全日本表明,这是大明天子承认幕府是日本统治者的象征啊。
然后幕府就可以借助这支“日本人组成的天朝天军”来威慑四方,号令大名。
在松平信纲看来,这简直就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
其实,松平信纲那里知道,向日本派出“拔刀队”,才是朱国强的“河豚鱼”,什么“助倭抗虏”,根本就是扯淡,几千“拔刀队”的雇佣兵能在战场上起什么作用?
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率领“拔刀队”的军官,肯定会把作用发挥到最低,况且,“拔刀队”的作用并不在此,而在于政治,从开始朱国强就打定主意,让威望日益不足的幕府利用“天朝天兵”来壮声势,来“树正统”。
他们树的是什么正统?
看似是幕府的,可实际上……是大明的!
只要他们借着“天朝天朝”每说上一次“幕府这可是大明认可的日本王”时,大明对日本的“正统”就得到确认一次。
有个几年的时间,等于日本上下都觉得“正统是大明”的时候,也就是时机成熟的时候,就是“大明爸爸救儿子于水深火热”的时机了。
正统!
有时候,就是一种力量!
至于“正统”这条“河豚鱼”,往往吃下去的人,只会注意到它的美味忽略它身上致命的毒素。
大名们对正统的认识越深,越是如此……等到他们认识到这种力量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悔之晚矣了。
“终于要回日本了。”
凝视着大海,李大山的内心是激动的。
已经归化成为大明人的李大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身份重回日本。
不对,是重回倭国。
在大明,大家伙儿只有在当着日本使团的面才会称他们为日本人,在私下里的时候,都是称呼倭国或者倭人。
作为大明人的他当然要遵从这个习惯。而且这么说的时候,他的心里压根儿就没有丝毫负担,毕竟现在他可是明人!
就像现在他就是是以大明天兵的身份去的倭国。
嗯,拔刀队。虽然是雇佣兵,可以是大明天朝的雇佣兵。当然也就是大明千兵了。
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在过去的多少年里,尽管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回到倭国那个地方。可是李大山当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老家去显摆显摆。让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人看看他今日的地位。
但是过去是没有机会的,可现在机会来了!
这简直就是……佛祖保佑啊!
得意洋洋的朝着远方看去的时候。李大山的脸上带着笑容,终于有机会在老家人们的面前显摆一下自己了……
第831章
倭女和龙子凤孙
在大明“助倭抗虏”的大军驶出上海的时候,一只船队驶到了“镇戎”,故名思议,这座城的意思是“镇压戎狄”。
你瞧,大明就是如此的“耿直”,什么歧视,什么怀柔,都是没影的事,一句话,对于有些人就是要打压,大明在西南对土司进行持续三百年的打压,换来的是什么?
是游离于中原的西南彻底成为“自古以来”,土民无不是纷纷汉化,甚至语言也变成了西南官话,就是两广、福建等流行方言的地方,也无法与之相比。
“镇戎城”位于承化省南方的大古刺宣慰司,地理位置差不多就是别一个世界的毛淡棉,五年前天子封德藩宁海王朱由梢于此,就此开埠建城,虽然开埠不过短短五年,可城内外却也是商铺林立,与承化各城邦一样,居住在城内的大都是大明移民。
率领这支船队的正是奉命出访欧洲的朱由彬。
虽然贵为郡王,可是朱由彬还是专门上岸拜见了宁海郡王,德藩宁海郡王能够在承化获得一府之地作为封地,并不是因为他出身于德藩,而是因为在崇祯十二年建奴入寇兵临济南时,按惯例需要派有王爵的宗室守城,宁海王朱常沺、泰安王府奉国大将军朱常汴、泰安王府奉国四将军朱常淓、临朐王府奉国将军朱常漛。他们四人在破城时,都杀身成仁,无一人投降或者后退。
也正因如此,为了表彰其功劳,才将其分封到承化,立“宁海郡国”,不仅给予其郡国内的任免官员行政、收取税赋的大权,而且还准其设立郡兵。其实给予他们这么多权力,是因为承化省的特殊性,这里毕竟是大明遥远的边疆,是新征服地,如果实行了郡县制,难免会有官员因为山高皇帝远,对百姓、土司极尽盘剥,千里作官只为财,况且是到这样的化外之地?为什么大明当年打下了安南,没能持久经营下去,吏治崩坏、官员自视流放对百姓极尽压榨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而相比之下,同样作为新征服地的云南,却始终稳定非常,究其原因就是云南家有个沐王府,沐王府、云南巡抚以及土司,形成了某种平衡与互相监督的局面,巡抚监督王府,王府监督巡抚,而土司受制于双方。
而现在大明对承化省的统治,就吸取了云南以及安南的经验,同时为了避免尾大不掉的局面,在承化省的要地直接设城,由朝廷派出官员,而在边远地区保留了分封制,而这些边远地区,就是土司所在地。
就像“镇戎城”就是孟人的聚居地,有一个郡王在这里“抚夷归夏”,最多一百年,这里必定就会成为另一个“西南官话区”,先用郡王、将军制土司,等到汉化完成之后,再逐步“削藩”即可,掀不起什么浪来。
当朱由彬去拜见宁海郡王的时候,船上的水兵们,也难得的有了一个放松的机会。而对于镇戎港的商家来说,几千水兵的到来,同样也让他们的生意立即热闹了起来,一时间,港口附近的酒楼无不是生意兴隆,酒足饭饱之后,水兵们自然笑闹着前往港口妓院。
但凡有港口的地方,势必会有妓院,当然,这里的妓院肯定比不上秦淮河,不过就是接待船员和码头工人的低级妓院而已。不过水手船员们也不挑剔,“船上三天,母猪貂蝉”,下一站,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哪。
酒足饭饱之后,和其它人一样,朱盛武随便叫了一个娼妓,便进了屋。屋子很狭窄,竹床铺着草席,放着一块棉布。看起来极为简陋,不过对于常年睡舰上吊床的朱盛武倒也没什么讲究。
头发乱糟糟的他,身上穿的也是普通水兵服,怎么看也看不出有丝毫龙子凤孙的模样,其实,他还真是龙子凤孙,当年张献忠破武昌城,朱姓宗室全部驱赶到江边,令其投水。他凭着水性好侥幸逃出生天。
不过,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楚王了——因为楚王朱华奎降贼,乾圣皇爷登基后就下旨除了楚国,而他也就成了平民百姓,为了不让祖先蒙羞,他才改名为朱盛武。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为了求生他一直辗转过不少行当,六年前才进入海军,生活的磨砺让他少了几分贵气,反而变得更加坚毅。接待他的娼妓看清朱盛武的模样后,不由有些欣喜,便欢喜的服侍朱盛武脱衣服。
朱盛武倒也不客气,在脱衣时,借着光看清女子的模样,便问道。
“你可会说汉话?”
女妓一愣,点头回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