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7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949


“这里还不是中国,这里只是殖民地而已,中国本土肯定更加富有。”
在这一瞬间,所有人都对中国充满了憧憬,毕竟那可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国度啊,那个黄金国度到底有多么的富有?
众人不禁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抵达中国的日子……
第889章
吓尿了的欧洲人
这一次值得载入史册的伟大旅行!
从“扬威号”巡洋舰驶入南天门的那一瞬间,中国的繁华与发达的中华文明就在不断地给这群欧洲来客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种冲击,是超出他们想象力。哪怕这里同样也是殖民地,但是这里却和归化城不同,这里更靠近大明,而是生活的这里的大都是大明人。
这里与其说是殖民地,倒不如说更像是大明的一部分。他说,展现的复苏与繁荣远远超过这些欧洲人的想象。
这群远方来客,有英格兰人,有荷兰人、有法兰西人,他们都曾自许为“小强”。可是面对中国,这是来自东方的世界顶级强国,他们无不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其间既有对强盛文明的敬意,亦有出于对其强大军力的敬畏,其实,后者更直观。
事实上,无论是在归化港,还是在南天门,他们都曾不止一次目睹大明强大的海上力量——因为这一路东来随行的他们可没少见识中国人庞大的海船和那些令人生畏的战舰。特别是在南天门南洋舰队的规模,更是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任何一处的舰队规模,都超过欧洲一个国家全部海上力量,甚至于他们的海军还是常备军!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快速巡洋舰的航速很快,在驶过南天门后,船就一路沿深海航行,径直驶向位于长江口的上海。
几天后,在巡洋舰驶进长江口的瞬间,船上的每一个欧洲来客无一例外地都觉自己俨然像是到达了另一个星球。
并不是因为是映入眼帘的船只之多,也不是因为码头上熙熙攘攘的无数的人潮涌动,
这种人潮涌动的壮观景象,或许让码头上的包括菲力普一世在内的所有人都大为惊骇,但是他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毕竟,他们早就了解到——大明拥有一万万两千万人口!
毫无疑问世界上只有在中国才能见到如此众多的人群。对于尚未爆工业革命的大航海时代来说,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足以让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胆战心惊。
对此他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而且他们归化城以及南天门,都让他们有了充足的准备,甚至就连那个好男风的菲力普一世也特意在他的日记中记载道。
“中国人和我们欧洲人一样是白的,但是在热带的归化城、南天门附近,他们的肤色稍微有点褐色,听说在中国大陆广东等地居民亦是如此,但是除了广东省的中国人有点褐色皮肤以外,其余省份的人都是白色,和欧洲人的白色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越是往北走,中国人的皮肤就越白,男人也越来越英俊,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心动……”
反正……三句话不离本行。
但是在上海港,当他们看到蒸汽机车轰鸣着驶入港口的时候,听着它那震耳欲聋的汽笛声,看着有如巨龙一般的蒸汽机车,他们所有人都惊愕的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什么怪物!”
有那么一瞬间,菲力普一世,这个个头矮小,穿着一身女装的家伙,甚至想对身边的炮手下令,让他们向这个喷吐着黑烟的,有如从地狱中冲出的魔龙开炮。
“嘟!~”
悠长的汽笛声,让所有人的心头都为之一颤。
菲力普一世甚至被吓的尖叫一声,一屁股坐倒在甲板上。
这声音也太吓人了!
“这,这是什么怪物……”
看着那些被吓的面色苍白的客人,郑渡得意道。
“这是蒸汽机车,很多人叫它火车!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居然把铁路修进码头了。”
铁路修进码头,这是在商人们的强烈要求下进行的,在此之前,通过铁路运来货物,只能通过马车从火车站向港口转运,在海商们的强烈要求下,京沪铁路终于在乾圣十五年,修进了港口。
“蒸汽机车?火车?”
“对,这种机车,以蒸汽为动力,只要有煤,有水,就可以不停的跑下去,一辆火车的载重量相当于一艘船,可以装运几百吨货物行驶数千里……”
瞬间,所有人都被郑渡的话给惊呆了,而艾萨克·牛顿和他的校友们,更是用惊愕且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辆火车。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他们感觉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全新的世界!
确实,对于17世纪的欧洲人来说,大明就是另一个世界。
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明。而且是一个远远领先于欧洲文明的发达文明,这个文明的科技发达,甚至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甚至颠覆了他们世间万物的认识。
水、煤、蒸汽,在某种机器里的作用,让它产生了无穷的力量,这样颠覆认识的科技,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惊骇。
而在惊骇之余。这些被吓尿了了的客人,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老老实实地像个乡巴佬一样到处好奇地东张西望起来。不过乡巴佬总是会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感慨。
“他们居然富有到用钢铁修建了一条道路。”
在目睹了铺在地上的铁路时,在他们的惊讶中,旁边就有人炫耀道。
“什么一道,
可真没有见识,是好几条,从上海直到西安,从南京直到辽东,大明的铁路,海了去了……”
这样的炫耀,让所有的客人们无不是变成了真正的乡巴佬,甚至就连那个喜欢英俊男人,恨不得见到中国男人就献上飞吻的菲利普一世,也变得老老实实的,突然从一个“浪荡小婊子”变成了一个“大家闺秀”。
原因无他,大明所有的一切都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而对于艾萨克·牛顿而言,他更是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
这是一个天堂!
不是因为这里的富庶,尽管眼前的这座城市,给这外来访客带一一种大度安定的感觉。相比之下这个时代欧洲的城市却是时常都处于骚乱的状态下。时不时地就能碰上衣衫褴缕的市民
而是因为这里的科学!
这是一个科学倡明的天堂!
是知识的天堂!
第890章
从羡慕到成为
乾圣十五年三月十九。
随着一列火车轰鸣着缓缓驶入帝都南京大明门外的火车站,一群欧洲人从车上走下来时,意味着大明与欧洲的联系,发生了某种实质性的变化。
尽管大明的使团仍然在欧洲,朱由彬的访欧之行还未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中西文明间的接触就此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这是第一次,中国真正的去了解欧洲,了解那个万里之外的异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朱由彬的出访其意义甚至不逊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因为这意味着另一场更为伟大的事业的开始。
是什么样的事业?
正如张骞之后,大汉对西域的征服一样。其实,朱由彬的出访也含有相似的意义。这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开始。
而对于17世纪的中西文明来说,它的意义同样也是非凡的。科技倡明的大明,让所有的来访者以及留学生在惊讶之间,更是充满了羡慕之情。中华文明给这些欧洲人带来的冲击是极为深远的。
以至于后世的不少学者在提到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首先提及的就是这些访客的到来,让整个欧洲意识到其文明的野蛮与落后,从而开始了向大明的全面的学习,华夏文明在欧洲的传播便就此拉开了序幕。就像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周边国家纷纷羡慕着华夏文明。从而主动的选择华夏文明一样,现在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异乡人。在目睹了华夏文明的昌明之后,纷纷做出了最直接的选择。
羡慕他。臣服他,学习他。然后到最后。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成为他的一份子。
在法兰西特使菲利普一世觐见之前,朱国强已经在宫中召见的郑渡,向他询问使团出访事宜。
“……舰队在泰晤士上向伦敦城发射了火箭,燃烧弹点燃了整个伦敦城。大火足足燃烧了四天。”
火烧伦敦!
听着钱熙的讲述,朱国强的心里那是一个可惜啊,当然不是可惜被烧毁的伦敦城,而是没能拍下一部记录片。
比如《火烧伦敦城》。
这事听着都他娘的解气!
何止是解气,简直就是解恨。
在另一个世界,就是英格兰那货,把圆明园给烧了。
现在好了,大明把伦敦城给烧了,烧得好啊!
而更为惊人的是什么?
不是英格兰人是多么的能歌善舞,而是英格兰的那个查理二世,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向大明称臣,成为大明的属国。
“……查理二世国王决定派遣沙夫茨伯里伯爵前往南京朝觐天子,请求天子册封。”
从今以后,英格兰就不再是英格兰了,而是大明的英格兰!
租界、驻军、贸易特权,所有的这一切曾几何时可都是大英帝国在满清制定的游戏规则啊。
而现在,这一切都被大明原样奉还给了英格兰,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
“那就赐他金印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