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49


“老板,主题公园的那个单子定得货已经完工了,东西咱们是直接发主题公园,还是怎么办?”
“哦,那个单子啊,是通过中间人联系的,东西先放到仓库里,等过几天,我把尾款敲定了再说。”
所谓的“主题公园”,其实就是一个托词罢了,就是为了定造几十门青铜炮。其实在很多时候,那些铸造厂从来不问买主要这些东西干啥,他们在意的只是买主打款是否利索。因为济南的防御,朱国强直接甩了一笔大订单,36门的12磅青铜炮24门,24磅炮12门。
当然,为了节约费用,炮并不是青铜的,而是灰铸铁的,其实,按朱国强的本意,他更想用球墨铸铁这种高强度铸铁铸炮,它的综合性能接近于钢,强度、韧性远远超过灰铸铁。
上次守城时,定购的几门前装炮是以“镇宅大炮”和道具的名义定购的,都被安装在济南的城头上。因为这次的定的有点多,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所以才会用“军事主题公园”的名义,至于有没有公园……工厂压根就不在乎。
对于朱国强来说,这也就是个掩饰罢了。
现代工业社会铸铁件根本就不贵,都是按吨计价,即便是加上开模费,一吨也就是几千块钱而已,当然,除了炮身之外,还需要炮车、炮轮等零件。不过即便是如此,一门十二磅大炮,每门不过万元而已,算起来甚至还不值几件崇祯年间“高仿瓷器”——现在各种明代高仿瓷,简单便宜到令人发指。明代的各类高仿瓷现在也是贸易公司的经营范围,当然供应商真的是明代的供应商。
“对了,图纸确定没有问题吧!”
又一次,朱国强特意在电话里和老韩确认道。
“老板,您放心,绝对是按照您的吩咐,十二磅炮是M1857拿破仑炮的图纸,还有二十四磅榴弹炮,都是从外国网站上下载的图纸,保证没有问题,炮车的零件也没有问题……”
对于老韩的话,朱国强并不怀疑,他的办事能力很强,最后朱国强又和他聊了几句,才挂上电话。
几天后,朱国强在仓库里看到自己所需要的拿破仑炮“模型”,在这里,这些大炮是模型,可是在另一边,这些炮就是“大杀器”,就是看守护院的上佳选择。
“老板,你瞧,这些炮上面,甚至就连铭文都是照着原版铸的,我敢说,就凭这做工,搁主题公园里,肯定能蒙不少人。”
“人家原本是青铜的,咱这是铁的。”
朱国强随口说道,其实南北战争时拿破仑炮也有不少都是铁铸的。
“听说主题公园那边听说环评出了点问题,这笔单子还在那里悬着。”
出于谨慎,朱国强特意强调了一声。
“啊,老板,那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可就亏大了!”
“亏不了,我这边收了十几万的定金,要是他们那边不要了,直接把东西当废铁卖了,顶多也就是等于白干了……实在不行,咱们就便宜点找个人处理掉,这东西当镇宅的风水器物,估计也能卖掉……”
“老板高明!”
对于老韩的马屁,朱国强当然是直接笑纳了。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理由和借口而已。
其实这个生意,看上去有风险,可实际上却安全的很,毕竟,即便是警察也不会觉得这样的“模型”有什么风险。毕竟,这种前装炮,就是搁大街上,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危险。不过即便是如此,还是小心点的好。
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在离开仓库的时候,看着那些被装在铁路集装箱里的“模型”,朱国强暗自己寻思。
“这次作了这么多准备,总不至于像上次那么措手不及了吧……”
尽管看似忙活了好一阵子,似乎已经做足了准备,但是在返回济南之前,朱国强还是又去了一趟俄罗斯。
相比于上次的仓促,再次造访海参崴时,朱国强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比如提前通过匿名邮件与卖家取得联系。当然,除了那个特殊的卖家之外,他还联络了一下以前在公司时认识的几个供货商,相比于国内对许多物资严格的监管,俄罗斯的监管更松一些——几乎没有任何监管。甚至于某些化学产品的价格更低廉一些,比如化肥。
当然,更重要的是管制,在俄罗斯可以随意的购买硝酸铵,几公斤或者几十吨,没有任何区别,毕竟,在这里这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化肥,其实十几年前的时候,在国内,这也是非常普通的化肥。只不过这种化肥可以用来制造炸药,无论是在叙利亚或者在世界其它热点地区,它都是最常见的爆炸物。也正因如此很多国家才会对它进行管制。
足不出户的敲定了一笔化肥订单后,朱国强仍然和上次一样,用极为谨慎的态度完成了另一笔地下交易,其实也就是补充了一些弹药,毕竟上次着实消耗了不少弹药,可以说差不多已经耗尽了,而除此之外,他还特意买了一些小玩意。
“这就是l、管?”
拆开塑料箱,看着盒中一个个手指粗细的紫铜外壳的小玩意,朱国强忍不住嘀咕道。
“工业八号火lg?”
瞧着箱内纸壳上的俄文字样,这是最常用火lg,在此之前朱国强就做了不少功课。
“用它就可以引爆
硝酸铵了吧……不过,硝酸铵炸药的配方是什么来着?”
显然,这个问题不可能在线求,但可以在线找,尤其是在国外的网站上,很容易找到铵类的配方。当然,他所需要的并不是加入cy、m粉之类的工业乳化药,而是可以满足基本军用需求,毕竟,来俄罗斯买这些玩意,就是为了让那些东西体会一下什么叫做惊喜!
在俄罗斯忙活了一圈后,再次回到济南时,朱国强自觉得差不多已经做好了准备,其实即便是如此,回到济南后他仍旧有马不停蹄的忙活着,不是呆在铁器作坊里,就是盯着工厂里的工人组装从另一个世界弄来的“模型”,不对,应该说是看家护院的宝贝,当然还需要铸造炮弹,其实都是一些简易的生产,这也是迫于无奈,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炼铁技术还不能炼制灰口铸铁,朱国强甚至动过在这里铸造火炮的念头。
“再等等吧,等明年,明年第一件事,就是先解决炼铁的问题…”
自言自语中,朱国强之对于清军有了某种期待了。
“你们可别光说不练,没过来呀!要不然,可就白瞎了给你们准备的这么多惊喜了,就是不知道这叫不叫惊喜!”
第103章
人肉坦克
尽管朝廷没有作准备,但是济南却已经开始了各种战前的准备,几座小型的土筑棱保,再到火炮的安置。当然,理由很简单——利用冬闲,招集百姓服徭役应官差。甚至就连同乡兵,也开始借口冬闲开始聚集操练。总之冬闲成了唯一的借口。
虽然外界不知道,但是对于梁鸣海这样的世子爷身边的亲随,多少总是知道一些风声,于是梁鸣海就对世子爷说道出了他压了好些天的想法。
“世子爷,小的前阵子到仓库里拉大炮的时候,瞧着那边闲着不少铁柜,那些铁柜的可都是上等精钢做的。”
铁柜?
闻言朱国强先是一愣,随后才想起他说的是什么。
“哦,你是说那些集……铁柜啊,怎么了?”
就是些铁路集装箱而已,为了方便零散物资的“运送”,朱国强花了不少功夫,才发现10吨铁路集装箱的规格,与穿越的物资尺寸限制差不多,这些日子以来,都是用集装箱运输物资。不过倒也没考虑过集装箱的用处,经他这么一提醒,确实有那么些为难的。
“小人觉得,那些精钢搁在那,是不是有些浪费了,要是能用它来打造盔甲的话的,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盔甲?”
“对,世子,就是盔甲,虽然咱们有将近两万套缴获建奴的盔甲,可是要是真打起来,咱们差不多有十万丁壮,这盔甲总还是有些欠缺,所以小的觉得不妨用那些精钢制成盔甲。”
打造盔甲!
梁鸣海的建议,让朱国强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的一个画面——板甲!
集装箱钢板!
那可是制造板甲的上好材料啊!
他这么一提醒,朱国强才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这阵子一直把精力放在大炮、火枪之类的军备的建设上,甚至就连从另一个世界定购的火枪零件……但是火器容易制造,可是训练使用火器尤其是训练使用火器的军官,却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
而且提供十万人的火枪,也是一个大工程,尽管可以从另一个世界定购火枪零件在这里组装,但那可是十万……这个风险太大了。
现在被梁鸣海这么提醒,朱国强突然意识到那些集装箱搁在那,似乎是太浪费了,况且,自己这边确实也需要盔甲,毕竟,这个时候难免需要进行肉搏战,穿着一身亮灿灿的盔甲绝对比拿火枪更吓人。
“盔甲,嗯,不错,鸣海,你的这个建议不错,我看也行,不过,这盔甲不能随随便便的造了,我看……嗯,回头让厂子里的工匠,按照图样,制造新式的西洋甲吧!”
所谓的“西洋甲”自然也就是板甲。
板甲的图纸,甚至都不需要刻意的寻找,就很轻松的从网上找到全套的图纸。
图纸是现成的,工具也是现成的——工厂那边有现成的水力锤,甚至就连钢板也有大量现货,不仅有几十个铁路集装箱上1.5毫米到2毫米厚的冷轧钢板可供拆解,只要朱国强愿意,随时可以从市场上买来上百吨冷轧钢板。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
“盔甲、重步兵……”
盯着的屋子里的那件缴获自建奴的铁扎甲,目光又转向另一套从淘宝上买来的板甲,这一套盔甲是拿来做样品的。
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将来我也用重步兵克重步兵?”
朱国强之所以会这么六,是因为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号称“国语骑射”的建奴八旗,从起家开始就不断加强自己的军备水平,尤其是重步兵的盔甲防护,从当初在济南城下,居然能缴获两万件盔甲,就可以看到八旗军披甲率之高。他们当中的重甲步兵,在这个时代的东亚大陆上首屈一指的存在。他们使用的重型扎甲对明军的火器和弓箭,都有不错的防护效果。
要与之对抗,就必须有自己成规模的重甲步兵力量。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其实,朱国强完全可以选择火枪,用大口径火枪对抗盔甲,事实上,在此时的欧洲,板甲就处于被淘汰的地位。
其实板甲的诞生其实很尴尬,有点像一个武林高手苦练三十年成就绝世武功,下山路上打了几个史莱姆和拿菜刀的山贼,意气风发地走进城里,发现各路高手都玩火绳枪了……他使出毕生所学硬接住两颗手枪子弹,第三颗飞来,是重型穆斯克特发射的,一代高手——猝。
“可罐头兵吓人啊!”
自言自语的功夫,朱国强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只数千人的罐头兵方阵的画面,这样的罐头兵出现在战场上,对于这个时代大明的人们会有多么大的震慑力,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想象。
几千“罐头兵”,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的时候,那些人会被惊成什么模样,这效果绝对不是几千支火枪能相比的,更何况在肉搏战中,装备重甲的部队往往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而即便是火枪兵,最后也需要肉搏克敌。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自己的军官更熟悉冷兵器作战。
“其实,用“罐头兵”去肉搏,去……陷阵?”
陷阵?
这个词浮现出脑海时,朱国强自然想到了三国的陷阵营,这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
“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啧啧、不错,不错……”
敲着淘宝版的板甲,朱国强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