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949


“打了起来?”
“对,在使鹿部土人的眼里,那些罗刹人都是强盗,当然要打他们了。”
宋安川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他们的酋长,更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当然,要在他们打走罗刹人再说。”
不用问,陈哲昆、司玉宇他们都知道原因,土人对罗刹人的袭击,肯定是和宋指挥使有关,他绝对不会坐在这里抱着胳膊什么事情都不干的,这种煽动土人袭击罗刹人的事情,他肯定会去干的。只有他们之间打了起来。大明才有机会进入罗荒野。
当然这种做法会有一定后果,比如使鹿部会不会成为大明的敌人,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就眼下来说,有一个盟友总好过没有盟友。而盟友的话,肯定会有人质在这里。
而且对于陈哲昆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的探险是需要向导和翻译的。
“宋指挥,既然咱们接触过使鹿部的人,那卫所这边有没有使鹿部的土人,可以充当我们的向导和翻译?”
“这肯定有,”
想了一会,宋安川笑道。
“李扬!”
在他的喊声中,一个汉人打扮的年青人跑了过来,
“他叫李扬,是使鹿部酋长的儿子,如果你们需要向导的话。他可以和你们一起过去,另外还有几个土人,也和你们一起过去,还有……”
宋安川看着篝火附近的探险队员,他想了想,然后说道。
“你们在路上的时候要注意招募那些土人。让他们能够为你们所用,要不然你们这一路恐怕还真不好走。”
“招募土人?干什么?”
宋安川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说道。
“你们知道哥萨克吗?”
“哥萨克?”
对于哥萨克,他们当然不陌生,甚至对于陈哲昆来说,哥萨克还是他的偶像。毕竟,那些人凭借着数量及其有限的兵力占领这么大一片地盘,本身就是一件让人非常佩服的事情。
“你们以为哥萨克为什么能够凭借那么少的人占领这么大一片土地?”
宋安川反问道。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用以夷制夷的办法,他们会招募一些土人,为他们卖命。利用土人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己自相残杀。这才是他们能够在这里站稳脚的原因,至于残忍,也不是针对所有土人的,拉一批打一批,这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
说出这番话之后,宋安川不无感慨的说道。
“这几年我也接触过那些哥萨克,将来咱们大明想要在罗荒蛮站稳脚,就非得学着他们的办法才行,你们……”
笑了笑,宋安川说道。
“想要往西走下去,就非得把自己变成哥萨克。”
把自己变成哥萨克。
哥萨克是什么?
对于陈哲昆等人来说,他们心里并没有清楚的答案。
是自由人?
当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他们都是自由人。
但是他们很清楚。在以后的征途中他们肯定会明白什么是哥萨克,也必定会成为大明的哥萨克……
第947章
古人的奇珍异兽
当自称“帝国哥萨克”的陈哲昆、司玉宇一行近两百人,骑着马离开古里河卫一路向西的时候。大明从北至南,无论是军民百姓,都抓住这个最后的机会去享受着晚春的繁丽景色。
踏青,早些年的时候,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他们踏青往往是到郊外的青山野绿河边。但现在这种习惯却早就发生了改变。在朱国强决定还都南京,在亲自制定南都营建方案时,就充分借鉴现代城市规划理念,规划了多座公园。
在南京数量众多的公园之中的皇家动物园,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毕竟相比于其它公园里的景致之外,在这座动物园中又多了许多动物,而且不乏来自海外各地的奇珍异兽。
皇家动物园坐落于城南秦淮河畔,那一带曾是几个勋臣的外城庄园,在建奴入寇时毁于战火后就一直荒废,随着南都的重建利用旧庄园的池塘假山,将其建为公园,后来又变成动物园,专门饲养老虎、熊、豹、大象等各种动物,随着大明商船奔赴四海,各种各样的海外异兽也被送到了动物园里,种类繁多的奇珍异兽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动物园里每天游客络绎不绝,而是春天时,这里更是许多人首选的踏青之处。
与其它的公园不同,动物园里的游客往往都是全家出动,大人小孩汇聚一堂,在络绎不绝的游客中,难免还是有那么几个单独前来的游客,不过人山人海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相比于虎山、狮园等猛兽笼前的人山人海,像牛马之类的动物,却很难引起别人人的注意,毕竟,这年月,谁没见过牛,见过马?
但今天的牛栏前,却站着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他用极为专注的目光盯着栏里的牛,喃喃道。
“莫非这天竺瘤牛就是山海经里的“领胡”……”
口中这么念叨着,他又在那里背道。
“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尾,其颈肾,其状如句瞿,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詨,食之已狂……”
他背的这一段译成白话,就是:再往东三百里,有座阳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金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而长着红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像斗的形状,名称是领胡,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癫狂症。
而在他面前的这些“瘤牛”,是分封在天竺的诸侯国进贡的,因在鬐甲部有一肌肉组织隆起似瘤而得名,其实中国也有这种牛,云南就有“瘤牛”,古称“犦牛”,只不过从来没有传入内地,所以很少为人所知。
而对于梁志来说,也就是在皇家动物园才见到“瘤牛”,喜欢看异志书籍的他自然将“瘤牛”和山海经里的异兽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小兄弟也觉得这“天竺瘤牛”像是“领胡”。”
突然,旁边有人插话道。
“其实,这园子里不少动物都能于山海经里找到原形,比如和“领胡”同在阳山的“象蛇”——有鸟焉,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既像蛇又像鸟,你看那百鸟园里的长尾雉,它的尾羽长达数尺,黑白环相接,像不像蛇?”
听他这么一说,梁志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长尾雉的模样,连连点头赞道。
“还有那边的角马,你再比对一下山海经中的对“精精”的描写,其状如牛而马尾,可不就是与角马一样。”
“可是角马产于非洲黑人国,古人何时去过黑人国?”
梁志的反问换来的是对方的大笑。
“古人如何不能去黑人国?”
如何不能去!
有如雷鸣一般的反问,在梁志的脑海中炸响,在惊讶之余,只听中年人说道。
“山海经虽然是先秦奇书,可其中的奇珍异兽在过去千百年间,有不少都被世人引证对照,可为什么还有一些奇珍异兽从不曾被发现?不是没有被发现,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不在中国,就像状如牛而马尾的“精精”,可不就是这个角马,要不是有船队通商海外,有商人进贡海外异兽,我等又岂能见到角马?认出这是山海经中的“精精”。”
对方的话,让梁志反问道。
“既然现在你我都需要靠海商进贡才知道“精精”所在,那先秦古人又如何知道它们的存在?”
“因为古人去过啊!”
古人去过!
先秦古人去过非洲黑人国!
“他们去过吗?”
“他们没去过的话,怎么知道世间有其状如牛而马尾的“精精”?”
一问一答之间,虽然对方的反问看似没有给出答案,可实际上,却是在让对方思考。
是啊!
如果古人没有去过黑人国,又怎么可能知道世上有角马?
可如果古人去过黑人国,那么为什么后来古人却又对其不闻不问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梁志的心里翻滚着,他的心里不断升涌出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涌现的同时,突然,他又反问道。
“那这么说来,山海经中的异域邦国也是存在的了?”、
“自然存在,可能只是稍有夸张而已,像黑齿国,倭人和南洋等地就有染黑齿的习惯。”
随后他们聊了很久,从山海经里的异域异兽的古今对照,又聊到了异域邦国,甚至还不时的在动物园中寻找各种动物以对应山海经中所说,
“在下山东范县梁志,现在于国子监就读,未请教朋友贵姓?”
瞧着面前这个年岁似乎比自己还小上一两岁的青年,梁志拱手道。
“在下济南府淄川蒲松龄,这次进京,就是为了报考国子监,不曾想居然认得兄长,实在是三生有幸!”
“哎呀,这可巧了,不曾想你我居然是同乡,走,今日你我可要好好聚上一聚……”
意犹未尽的梁志拉着蒲松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