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7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4/949


看样子,古里河卫的军户确实很有钱啊!
探险队一行人,从这些孩子身上的衣服,就有了这样的初步印象,毕竟,不是谁都能穿得起呢子军装。
那些孩子们每人佩着一枝后膛枪,一把军刀,对于他们中的不少人来说,枪显得太重,刀也显得太长,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不过他们仍然像模像样的训练着。
而指挥他们的那个教练排长,和其中的十几个孩子长得很像,他们大概是兄弟,弟兄们在大哥的指挥下进行训练,这也是卫所里最常见的。
对此,没有人感到奇怪。他们都出身于军户家庭,而陈哲昆和司玉宇都是勋臣家庭出身,知道大明的军户的每家子女数目平均都超过8个,为什么会这么多子女,因为军户家庭普遍都是小康之家,多子多福嘛。这些小兵虽然岁数不大,但是操练时的动作都做得十分准确,而且教练的命令下达也很准确。
“如果不准确才让人觉得奇怪哩!”
司玉宇自言自语道。
毕竟,他们都是自幼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下也早就学会了,当然他们不是来看孩子们操练的。
在他们观看孩子们操练时,已经有士兵过来询问他们的来意了。
“我们是从内地来的探险队,准备从这里罗荒野考察。”
“内地的探险队?国子监的?”
士兵询问道。
“不是,个人组织的探险队,在下姓陈,陈哲昆。”
在士兵进入卫所禀报后,卫所指挥亲自出来了。
卫指挥大概50岁左右的模样,虽然年长,但体格看起来很健壮,斑白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典型的军人模样。
他的举止很使陈哲昆回想起五军都督府里那些老下级军官的那种的举止。
在陈哲昆向指挥介绍自己的来意时,卫指挥使却盯着他看,就在陈哲昆有些摸不着头脑时,卫指挥已经抓住他的手,欢喜的问道:
“你姓陈?是出身康国公府吧?”
“陈兄是康国公家的九公子。”
“啊!没想到居然见到国公爷的公子!欢迎!欢迎!在下宋安川,当年在山东乡兵时,曾经在国公爷麾下当差。”
指挥使显得极为兴奋,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许兴安省没有玉门关,但这里同样很难见到故人,毕竟,这里只有大明的卫所,甚至就连移民也很少见。
“这位是?姓司,莫不是颖昌侯家的公子吗?”
宋安川问道,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激动道。
“哎呀,当年在下也曾随颖昌侯打过沈阳城,那一仗打的可真是爽快啊……”
别看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但是却充分拉近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也是勋臣最大的优势,他们在军中有着大量的老部下。
当然,这也是历代皇帝所忌讳的,也是他们打压功臣的原因,不过乾圣皇帝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因为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对于皇帝都是感恩戴德的,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一个老上级,就铤而走险,放着安生日子不过,随着“老上级”造反……
也正因如此,在军中,无论是选将军还是士兵,都不会避讳这些关系。在得知是老上级的后人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激动不已的宋安川,立即命人设宴款待这些客人……
第946章
大明的哥萨克
一堆堆篝火在卫所前的操场上升起,探险队员们和卫所官兵围着篝火而坐,篝火上架着的大锅中炖着驯鹿肉,一旁还烤着羊肉。
肉香与酒香混杂在一起,于空气中弥漫着,操场上尽是一片欢声笑语。
“乾圣五年四月!”
喝一口酒,又吃了口肉的宋安川大声说道。
“我接到都督府军令领兵进驻古里河卫,从那之就领着弟兄们驻屯在这,十四年了!整整十四年,再没回过内地……”
面对着篝火,宋安川讲着他的经历,他已经离开内地已经很久了。
从乾圣五年,领兵来到这片荒野,一砖一瓦的建成这个堡垒以后,他就没有离开过古里河卫,他是这个卫所的指挥使。他已经52岁了,他是山东济南人,乡兵出身的他,从普通的士兵做到卫指挥,确实不容易。
“我告诉你们,我家媳妇可是出身德王府的,当今皇后还是世子妃的时候亲自送出府的……”
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得意,他的老婆是建奴掠走的女子,后来以王府丫环的身份由世子妃主婚嫁出王府,军中有不少低级军官的妻子,都是这样的出身,他们往往以此为荣耀,视德王府为“娘家”,视皇后为主母。
“你们看见,这个小家伙,是我的儿子!”
宋安川指着身边的儿童说道,
“他在家里排行老八,才7岁!已经会打枪了!将来肯定是个好兵!”
小孩听到父亲夸奖他,立即站起身并起两只小脚,来个立正,举起枪,姿势十分标准。
“他比我有前途!弟兄几个就数他最聪明,总有一天,升校官,当上将军的!”
宋安川说道。
他说得太开心了,对于他这样的军人来说,职业高于一切,将门之子的前途肯定是无可限量,谁也不会反驳他。或许卫指挥的军职不能继承,但是他的儿子却可以考进军校,如果幸运的话,甚至会成为皇帝的侍卫武官,最终成为将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终于,在说完了自己的事情后,宋安川又问道。
“你们要去罗荒野?去那里干什么?”
“考察吧,谁知道呢?好像现在我们对里并不怎么了解,似乎军队也没有对那里进行过考察。”
这正是言归正传的机会,陈哲昆当然不会说他们是去罗荒野寻找金矿的,其实,对他来说,寻找金矿只是一个团结众人的理由而已,相比于金矿,他更希望了解这片土地。
“啊!考察……其实,我们也考察过……”
宋安川回答道,
“我这里是的大明的最前沿,我来这里是守卫边疆的,并不是来养羊的,所以,早在乾圣六年,堡垒刚一建成,那时候还是木堡,我就向周围派出了探骑进行了考察!”
“哦?然后呢?”
一听他派出过探骑,司玉宇立即问道。
“你们考察时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罗刹人算不算是发现?还有使鹿部土人。”
“使鹿部”就是另一个世界生活在勒拿河畔的雅库特人,他们以放牧驯鹿为生,因此被明人称为“使鹿部”。
“罗刹人?”
“对,就是罗刹人,在使鹿部土人的口中,那些罗刹人都是吃人的恶鬼,他们早在崇祯十一年,就抵达报勒拿河流域,在那里建立了雅库茨克督军府,嗯,那些罗刹人是哥萨克,我们发现了他们之后……”
对于“哥萨克”,大明并不陌生,在大明有关东欧的书籍中也介绍过这些所谓的“自由人”。甚至司玉宇称自己这支探险队为“大明的哥萨克”。
朝着西北方向看了一眼,宋安川说道。
“和他们实实在在地干了一仗!”
“打起来了,似乎没有听说过。”
“仗打的不大,我们死了几个人,他们也死了不少人,臣服他们的土人死了几百个,然后,我们就再没有打起来!”
“就这样,就没有然后了?”
“确实没有然后了,中间罗刹人想和我们谈判说什么确认边界,南京那边不准谈判,也不准我们向雅库茨克进攻,所以,我们这班人只好抱着膀子,就这么坐在这里了!”
宋安川颇为无奈的说道。
“这又是为什么?”
“为了土地啊。”
“为了土地?”
“是啊!谈判的话,就要确立边界,确实了边界,就等于承认了罗刹人对雅库茨克的占领……”
“所以,我们不谈判的话,就是为了将来打下这片地方?”
陈哲昆说道。
“是的,从雅库茨克往西,罗荒野足足有上万里,总不能都给罗刹人吧。”
“那就是说以后肯定是要打起来了?”
“谁知道,反正现在雅库茨克那边罗刹人的日子不太好过。”
“不太好过?”
“是的,罗刹人和使鹿部的土人打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