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949


第1029章
武德不振,何以立世
冬去春来,虽然已经过了正月,可是天气依然很冷,南京虽然位于江南,可同样也是如此。
江边,寒风凌厉。
挂满冰雪的芦苇荡间,数丈长的木制栈桥一直绵延至江中,栈桥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孤零零的身影让人只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是空疏寂静?
还是萧条淡泊?
恐怕只人垂钓者自己才明白,独坐于栈桥的老翁就是这样在凌厉的江风中垂钓,时而会钓起一条鱼,将共放在竹笼里。
不知过了多久,一辆双轮轻便马车沿着江堤上的小路驶过来,在看到江堤上停着的另一辆轻便马车时,赶车的车夫停了下来,然后,有一位五十几许,身着熊皮裘的老者下了马车。
然后他就径直提着食盒下了江堤,踩着吱吱作响的栈桥,走到了的老翁的身旁。
“阁相今天收获如何?”
一声阁相,道出了老翁的身份,谁能想到这个老翁居然乾圣朝首辅宋学朱。
“钓到几条大鱼,原本寻思着正要给你送过去。”
闻言,张秉文笑道。
“那我可有口福了,一会让家人拎回去,方才听说阁相又出来钓鱼了,来时路过一家小店,便点了几个菜,你我于此小酌两杯如何?”
“钟阳雅性。”
没有假家仆之手,张秉文自己的从食盒里取出碟盘酒菜,然后给宋学朱倒上酒,两人喝了两杯后,宋学朱才说。
“钟阳这时候过来,肯定是有事要商量吧。”
“老相,可曾看过这几天的报纸?”
张秉文的问题,让宋学朱沉默片刻,然后说道。
“你是说民户从军一事吧!”
说的是报纸,可实际上哪里只是报纸呀。还有一些文官也上书陈情,陈的是什么情?
是民户如何被人欺负,如何受了委屈而不敢言,地方官员如何无奈。老百姓为什么受了委屈,不敢言,地方官员为什么无可奈何?
都是因为那些人的身份不一般呀,那些人都是军户。
按照朝廷的律令,地方官厅是无权扣押审理军户的。所以现在地方上对军户是敢怒不敢言啊。
现在他们都跟着报纸一起上书陈情。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隐情。
放下筷子,宋学朱开口说道。
“你们爹当年跟着皇帝打江山,地有了,势有了,可总不能我们老百姓的孩子就该死吧?凭什么年年淘汰的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凭什么你们就能直接进去,凭什么到处都是照顾你们的,凭什么,老百姓想当个兵,都那么难!凭什么啊!你们爹娘是你们,凭什么到了你们这,还让你们占尽便宜!”
直到说完这些之后,他才抬头看着张秉文说道。
“如此种种都是针对军户的特权,上登基伊始,为重振军威,推行军籍改革,对军户给予种种优待,发给世袭军田,不纳粮不当差,甚至就连刑罚,也以“区别对待”,军户虽说是户,可实际上却近乎于“勋”,如此种种,百姓不满也是情理之中。”
“近乎于勋……”
张秉文说道。
“军户,勋臣就是军户,甚至就连同皇家,也是户列军籍,大明的第一号军户,就是皇家,说他们是勋,倒也不夸张,只是寻常军户享有如此种种特权,甚至在涉及军民户争持时,地方官员亦纷纷回避,以至于军户跋扈之风日盛,如此,恐怕不利于国朝安稳啊!”
对于张秉文的担心,宋学朱倒不觉得的意外,毕竟,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尤其是法律上的特权,让军户“自恃地方官不能办理,固而骄纵,地方官难于约束,是亦滋事常见。”。
如此种种,总是不乏于各地公文之中,而对此,他这个首辅能做的是什么?就是发函兵部,要求他们约束军户,还有就是增加缇骑巡逻。除此之外,他也是无能为力啊。
他甚至不能直接插手,因为“文不涉武”,哪怕就是现在其他的文官上书陈情。也不是去指责军户,而是讲述民户的委屈,去讲述地方官员的无奈。
他们一个个的,为什么这么小心?
不还是因为皇爷当初定下的那个规矩嘛,文官要是擅自涉武,那可是会掉脑袋的。
而且这件事儿,也没有那么简单呀。
“现在地方上虽然谈不上怨声载道,可是却也是颇有怨言,可……”
看着张秉文,宋学朱说道。
“可你我都知道,这一切都是陛下刻意而为之,钟阳,当年你不也反对过如此优待军户吗?你可记得陛下如何反驳的?”
首辅的反问,让张秉文沉默了下来,良久才说道。
“就是要他们高人一等!非如此,不能重振汉人武德!武德不振,何以立世!”
……
“军户为何不能高人一等?”
与陈无敌下着棋,谈着报纸上的新闻,还有官员上书中提到的“民怨”,朱国强说道。
“不是朕要让他们高人一等,而是过去军人的地位太低,所以很多人无法适应罢了!过去军人地位低下,所以没有良家子愿意当兵,军队战斗力低下,官兵素质差,现如今呢?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当得上兵,我大明将士有几个人不是百里挑一的好汉?”
下了一个棋子,朱国强继续说道。
“无敌,你说,如果没有当初给军户的那些优待,天下百姓没有眼睁睁的看着军户的那么多好处,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掏银子当兵?好处……”
朱国强冷笑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为官的好处,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反倒是从军的好处,搁在有些人的眼里,就成了陋习,就成国朝弊政了,如此不公,天理又是何在?天理何在,天理何在!”
天理何在?
公道又何在?
其实在那些人的眼里,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天理,也没有什么公道。如果这些特权都属于那些人。他们还会像现在这么叫嚣吗?
甚至不用去调查,朱国强都能够猜得出来,这背后肯定有人拿着报纸去做文章。
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人上书陈情。
他们一个个吃饱了撑的,居然在那里谈论起了军国之事。
他们难道就不怕掉脑袋?
他们还真怕掉脑袋,要不然一个个也不会去拐弯抹角的,借着为老百姓陈情的名义去上书。
那些折子里就只差说,不是我们想谈论军户,而是老百姓被军户给害惨了。我们也就是实话实说而已。
那些人一个个精明着呢!
在心里如此寻思着,朱国强冷笑道。
“书中可以有黄金屋,可以有颜如玉,那么军中也可以有!读书人是士,军人也是士,都是朕之殷骨,你放心朕是绝对不会厚此薄彼的!”
闻言,陈无敌总算是长松了口气,他之所以会进宫找陛下,说是来陪陛下下棋,其实就是为了探听陛下的态度,他是国公不假,可他也是军户啊。
要是取消军户的特权,取消对军户的优待,万一要是扯着秧子连着葫芦,把他们的优待也给取消了,可怎么办啊?
这几天,关于军户优待的事,不单报纸上写,就连官员们也是纷纷阵情,言道着什么“民户苦不堪言”,真真假假不知道,但他害怕啊,害怕皇爷会因为那些人人的话,收回军户的优待。
现在皇爷这么一说他倒是放心了!
“陛下,有您这句话,天下军户的心就放回去了。陛下有所不知,打从报纸上的那篇《天理何在》登出来之后,这天下的军户就是人心惶惶的,唯恐有人大作文章?”
瞧着陈无敌那副惶恐不安的模样,朱国强笑了笑。
“人心惶惶?何必惊惶?”
落下棋子时,他说的非常随意,其实从陈无敌出面谈这个事,他就知道自己当初的设计没错。
军户!
军户不单单只有是普通的大头兵!
大明的勋贵同样也是军户,把军户和勋臣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也就有人为军户在朝中说话了,朝中没有利益代言人,一切都是扯淡。
为什么所谓的读书人,所谓的士林没有任何人敢小瞧他们。
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在朝廷之中有代表他们发声的利益群体,而这个利益群体就是那些文官。
可是历朝历代又有多少人替普通的大头兵去发声呢?
别说是文官了,就是对于那些将军来说,他们又有多少人?在乎过普通的士兵?
能不喝兵血,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