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0/949


当然啦,这是因为民办船厂的工钱更低,干活的时间更长,如此一来,成本自然也就更低一些。但这并不在他张滨的考虑范围内。
“要不然,回头去南京那边活动活动。”
可到南京又活动什么呢?
海军?
他们有自己的船厂,又怎么可能把单子交给自己呢?
“得了,能把江船造好,几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听着外面叮当作响的声音,张滨不由得笑了出来。
其实,眼下这生意还是不错的嘛!
突然,外面有人在敲厚重的房门,收起笑容,张滨说道。
“进来。”
船厂管事李威,进屋说道:
“老板,外面有一位本家的年青人说要见您。”
“本家的年青人。”
张滨皱了下眉头,难道是过来找活的?对于用本家的人,他并不排斥,不过船厂这地方,没有真本事可真不一定能呆下来,于本能地想要把人家拒之门外。
“就说我不在……等一下!”
见管事要转身离开,张滨又吩咐道。
“还是把他带到我这来吧。”
过了一会儿,那个年青人就出现在张滨的公室门口。开始张滨只是觉得眼熟,仔细一想这才想起来站在自己面前的本宗张秉彝拙庵公的五公子,张秉彝那也是官拜兰州知府显宦,对了,他大哥就是次辅张秉文。桐城张家虽然起自于隆庆年间,可真正成为本地显族,就是凭着这层关系。
张滨也是张家人,不过也就是写在族谱上的张家人,在祭祖的时候,他都是站在后排。
“哟……这不是五公子嘛!”
认出面前这位,是五公子,张滨那还敢托大,连忙起身见礼。
“哎呀,三哥这么喊就见外了,都是自家人,喊我五弟就行。”
张英笑道。按辈份他们确实是兄弟,不过张滨的年岁比他大上二十岁。
“五弟说的是,说的是。”
张滨连连笑道。请其座下后,待上茶后,简单的客气几句话后,他才试探道。
“听说五弟一直在国子监读书,这次可是回来过年假?”
“倒也不全是,这次过来拜访三哥是有件事想请三哥帮忙。”
“哦!”
张滨不禁有些疑惑了。
这位五公子能有什么事情找他帮忙?
缺钱了?
不对啊,估且不说的张家本身就有田地将近三千亩,就是他爹的俸禄也足够他们一家人享尽富贵了啊,他爹可是知府,堂堂从四品的官老爷啊!一年的俸禄,除了实支米的12石之外,还有银52.36两,这瞧着是不多,可还有钞1584贯。要是搁在崇祯朝,这点俸禄真不够用,因为那个钞,就是纸而已……那玩意除了擦屁股,屁用没有。
可乾圣朝不一样,乾圣朝的钞确实能换一千文钱啊!
乾圣朝有银元券,可还有铜元钞,是“凭票发铜元足钱1千文”,与铜钱相等的硬通货,可以兑换银元券的硬通货。
要是再加上皇帝老爷子给的冰赐、炭赐、寒衣的之类的赏赐,一年少说也得挣个两千两银子。
这还只是从四品的知府,要是做到一品官,一年的俸禄加上赏赐至少有上万两银子。
在乾圣朝当官……真的能发家致富啊!
想到这,瞧着面前的张英,张滨的心里暗自为他可惜起来,听说这小子到了国子监学的是什么机器,学机器能当官吗?
哎,不务正业啊!
尽管心里这么想着,可张滨嘴上却没说话,只是看着他试探道。
“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不知五弟有什么要哥哥帮忙的?”
难道他在南京把那个秦淮河上的胡姬肚子给搞大了?需要银子给人家赎身?这种事情在国子监那边,倒也再寻常不过,虽然现在大明禁止百姓自卖,青楼里的妓女不是倭婢,就是高丽婢或者海外胡姬,她们都是自幼当成“瘦马”养起来的,勾引男人那可是人家吃饭的买卖,勾结个国子监的监生或者赴考的士子,还是不信手拈来。不知多少士子栽在她们的肚皮上。
这个五公子啊!哎,花花世界谁不爱,秦淮河那地方,咱也想去啊!
“这件事说起来,只有三哥能帮我。”
说话的功夫,张英从纸筒盒里取出了一张纸,然后说道。
“三哥请看,这是小弟于国子监时设计的一种新式船!”
不是借银子?
诧异之余,张滨的目光投向摊开的图纸。。
“哦?新式船……这!”
盯着图纸,张滨诧异道。
“这,这是……车船?”
第1032章
蒸汽时代
车船!
作为船厂的东家,对车船,张滨当然不陌生,甚至他还曾想过建造这种在宋代时曾盛极一时车船。
车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当然就是舷外的轮桨了。桨用手力,而车船使用脚力,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以轮激水,其行如飞”的说法。而在大明的船厂中,原本就“车轮舸”,但因为使用不广,早就于江南上消失了。
“不过这车船似乎只一对轮浆,按道理说应该轮浆共同才对,你这船……”
张滨抬起头说道。
“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三哥果然是行家。”
张英笑道。
“三哥是知道的,自崇祯十五年,今上把欧式多浆船引入长江,大江南北这种新式“蜈蚣船”就风行一时,相比于旧式“蜈蚣船”,它载货多,速度快,在江河中使用极其便利。”
所谓的“欧式多浆船”,其实就是威尼斯式桨帆船,它比旧式“蜈蚣船”更大,而且舱室宽敞,用于内河运输比“蜈蚣船”载货多,比慢浆帆船快,这种船同样也是成记船厂最重要的产品。
“不过,众所周知,桨帆船需要熟练划桨手,一艘船上至少需要数十名浆手,这也是桨帆船使用不广的原因。”
“所以,你想用车船代替桨帆船?”
张滨随口说道。
“这车轮舸过去不是没有人造过,它需要和桨手一起用才行,而且车轮容易损毁,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车轮容易损毁不假,可要是换成铁轮呢?”
“铁轮?”
张滨惊讶道。
“铁轮谁能踩得动?”
“为什么要用人踩?”
张英笑道。
“为什么不能用机器带动?”
“用机器?”
听着窗外传来的打铁声,张滨愕然道。
“你是说用蒸汽机?”
“没错,就是蒸汽机,既然蒸汽机可以装在车上,驱动火车,为何不能用它驱动车轮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